分卷阅读42
作者:蜗牛壳      更新:2021-04-01 12:11      字数:2489
  他没见过队长这样的眼睛。

  即使在黑暗中,那双眼睛依然从深处闪出光芒,瞳孔的颜色却有如台风天的海面,墨一般黑。其中仿佛有什么情绪在涌动着,然而又像冷暖流交汇产生的漩涡一般,将一切卷向不见底的黑洞。

  成才呆呆地看着,一时间觉得自己好像也被卷了进去,直到袁朗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才回过神来。

  “回去睡吧”,袁朗站了起来,伸展了一下胳膊,“我还有资料要看,你也是,明天就报道了,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你去做。”

  秘境16

  北方的季节变换总是界限分明。

  九月初的一场雨,打落了这年的第一批枯叶。

  那个湿润微凉的清晨,袁朗在一阵嘈杂却又悦耳的“叽叽喳喳”声中醒来,抬起身向窗口望去,一群灰喜鹊正落在窗台上避雨。

  一、二、三……

  袁朗轻轻地数,一共七只。

  他小心翼翼地爬起来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窗边的小鸟。

  它们都长的差不多,只能从羽翼的丰满程度勉强区分,哪两只是父母,哪些是刚长大的雏鸟。

  袁朗想,也许下次,要多在窗台上撒些小米了。

  然而这天之后,他就再没在窗前和那棵梧桐树上见到这些幼鸟。

  小喜鹊的留巢期只有20来天,过了这个阶段,它们就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寻找自己的领地。

  小鸟飞走了,喜鹊爹妈并未怎么伤感,继续占据着温暖的巢,四处觅食准备过冬。它们和袁朗已经很熟了,有时候见窗子开着,干脆就飞进来,落在地面或桌边散散步,再欢快地飞出去。

  它们应该已经忘掉才养大的孩子。

  渡过萧瑟的秋天和严寒的冬日,来年春天,它们又会有新的后代。

  成才和许三多在十月份寄来了第一封信。

  信封上的信人是吴哲,内容却是写给大家的。

  洋洋洒洒好几页纸,一看文字风格就知道是许三多主笔,他问候了三中队的每一个人,事无巨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各方面情况,然后表示一切都好请勿念。

  只有在最后署名的地方,才看到成才的笔迹,很用力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后面有个括号,细小的字体留下的是一个email地址,还有一句话,“吴老师,大家,常联系。”

  信纸中还夹着一张照片,下榕树的两个兵穿着学校的学员服,端正地站在校门口咧嘴笑着,阳光照在侧脸上。

  吴哲举着照片批评构图的制式化,接着又在画面里找出了另外4个和他们一样摆拍照片的人,并由此推测出这是新学员统一参观学校时留下的合影。

  大家在对吴哲嗤之以鼻的同时传看了这张照片,最后到了袁朗手里,他瞄了两眼说到,“照相的天气不错。”

  之后许三多偶尔还会写两封信来,齐桓、吴哲或者袁朗,内容却没大区别,生活流水账加问候。

  成才却没再写来,或许他和吴哲或是其他什么人有电子邮件的联系,但手写的信件,再未有过。

  十一月底,一场西伯利亚下来的寒流过后,基地里的树叶,几乎落光了。

  a大队来年春天的人员调整计划出了草案,发给中层初审,袁朗看了看,这次他手下要退役的,有四个人。

  去向倒都不错,向来特种兵的安排都是有国家照顾的。

  没什么大问题,袁朗顺手签上了同意,这几个小伙子,再当特种兵是吃力了点儿,但出去工作还正是打拼的年纪,只要肯努力,前景都不会差到哪儿去。

  午饭前将文件送回人事处,路过宿舍楼的时候不经意地抬头,看见护着喜鹊巢的木板箱歪倒在一边,大概是被夜里的大风吹的。

  袁朗去后勤借了榔头和钉子揣在兜里,爬上树,把木板箱又重新固定了一遍。

  之后他坐在树杈上,发了阵呆。

  四季变换、人走人留、万象更替……

  这一切,都是个过程,一个再自然不过的过程。

  只是,在过程里的人,虽抵不过随波逐流的态势,却也拦不住内心的起伏。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十一月底的这天,成才路过学校游泳馆的门前,看着两个拎着包走出来的学生,发起了呆。

  他今天才知道,原来这地方一年四季,都是开着的。

  成才这一级的学员,是第一批进驻新校区的学生。

  全国各大高校扩招,这所历史悠久的陆军学院也不例外,近几年来招生的人数翻了好几番。于是也像其它的大学一样,学院申请了城市郊区的地皮与资金,搭建起新校区。

  扩招引起的变化,并不仅是校区,还有学生的构成。

  比起部队里考来进修的军人,地方上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后被录取的学生占了更大比例。

  成才所在的特种指挥专业还好,基本全是现役军人,许三多他们社会科学系,则有七成都是读普通高中毕业的孩子。

  虽然学校依然是全军事化管理,但氛围比起真正的部队上,还是宽松了太多。

  几年来,成才第一次,拥有了多到令他感到奢侈的自由时间。

  除了需要按时熄灯按时早操,上课外的其它时间,只要不出学校,想做什么完全随意。

  入学的前两周,新生教育课程里,成才弄清楚了学校地图、机构设置、学科分配等问题。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他按吴哲的意见,去查看并向老师咨询了三年的专业课程计划,还有学校的专业辅修制度。

  和许三多一起寄出信件不久,他到了吴哲的电子邮件,回复的时候成才把掌握的情况一一汇报,吴老师很快就给出了选修意见。

  十月的后半,一直摸不到枪、心痒难耐的成才带着许三多,一起又通读了一遍学生守则,然后在相关的机构打听清楚了现役军人上学的特殊政策。

  除了教育计划中,他们比普通学员少一年、享有学和部队基本津贴等待遇之外,如果学员自己提出申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批准他们使用学院的一些特殊设施,比如射击场、运动场、健身房、专业实验室与图书室等等。

  于是成才终于又用上了枪,虽然一周只有3小时,但总比没有好,况且更糟的日子他都对付过,目前的状况,他已经很满意了。

  十一月初,成才在学校里已经显不出一点儿新丁的模样。

  他的生活安排井井有条,学习、锻炼、训练,全都沿着一条方向明确的道路稳步前进着。

  只是他心里时不时还会泛起些许不安,那感觉类似失重,每一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