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8
作者:放鸽子      更新:2021-03-30 16:02      字数:2488
  取寒门士子好感,培养彻底忠于己势、日后可当大用的人才。

  世人皆知,吕布如今富可敌国,那身为他帐中第一人的燕清,三天两头,源源不绝地得着赏赐,自也赚得盆满钵溢。

  世人无从得知的是,燕清不但老婆孩子都没打算要了,就连自个儿生死都置于度外,又怎会把金银珠宝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放在心上?

  纯粹是当做可以不打报告、随他一人支配的珍稀资源,一转身就全投在军需筹备和人文建设上了。

  这俩项目,就算放在现代都是个烧钱厉害的无底洞,更何况是从零起步、一切处于开辟的空白状态的东汉末年?

  别说单靠燕清了,哪怕让吕布都跟着倾家荡产,也只是沧海一粟。

  燕清自认孓然一身,不似旁人拖家带口,在做这些事时,不但没打算拉朋友一起,省得成了变相实行道德绑架或是施加心理压力,甚至还有意瞒着。

  以至于除了郭嘉看得算是清楚外,旁人根本就无从得知,那看着庞大得吓人、招所有人眼红的积蓄,早被燕清眼都不眨地悉数捐掉了。

  短期内的成效倒很是明显,可燕清心知肚明的是,从长远角度看来,想真正支撑下去,还是得靠民众自身慢慢富裕起来,从彻头彻尾的受惠者,变成共生的互惠。

  无论如何,先打好基础,才好谈后续发展。

  吕布有时心很细,有时心很粗。

  就像在明亮宽敞,暖和舒适的新校舍里,捧着簇新的书籍,跟着和颜悦色的先生学习的芸芸学子,虽对敢于提出这条谏言的名士燕清敬重有加,却到底更对真正做主、同意执行的吕布发自内心地歌功颂德,赞不绝口的时候,永远不会知道赋予他们这些条件和机遇,且致力于把一切落到实处的人,究竟是谁。

  又像总能及时拿到禄米,家人得到稳妥安置,能在冬天里第一时间穿上合身的御寒衣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上阵杀敌的军中将士,也永远不会知道,究竟是谁曾经为此熬夜熬得双眼通红,累日不休。

  除了那些早被贡献到印刷作坊,出了好些复印本的绝版书籍不好套现外,燕清现是真的身无长物,两袖清风了。

  能继续借助在吕布邸里,享受包吃包住的日子,倒也是帮了他的忙:起码能省一笔养仆役的开支。

  他愿舍万贯家财,只求换吕布一人荣誉满身。

  依燕清与郭嘉所商量的结果,等贾诩他们所带的人一到,就是发起强攻的真正时机了。

  曹操另有打算,已然自行开溜,被坑在这里的袁绍尚不自知,而公孙瓒仍然按兵不动,阵中还有周瑜在见缝插针……

  哪怕曹操再厉害,还能敌得过他历经多年的筹备,和心力打造的这支全明星阵容不成!

  要知道演义里的吕布,单靠自身武力,和对曹操知之甚详的陈宫的帮助,就把曹操打了个落花流水。

  燕清心中百转千回,嘴皮子却丝毫不钝。当下就跟靠郭嘉的‘通敌’先下一城,妄想趁胜追击的贾诩大战三百回合。

  而先开始还暗中警惕的陈宫,岂会到现在还没看出来?

  登时哑然无语,百味陈杂地垂了垂眸,不由自主地微微一侧,瞟了瞟一脸深沉的吕布。

  他于曹营中效力时,帐中气氛倒也称得上和睦。

  倒不全是因主公曹操所器重的那些幕僚,多是他于家乡起兵时、就跟随于他的心腹老臣;也不仅是旁的多是甚慕他气概心胸、谋略雄志,从而死心塌地的文士;更不只因曹操自身上知人任用,对欣赏的有学之士,也肯折节下问,谦虚求教。

  而是那些敢跟他真唱反调的,早被害了。

  只不过……

  陈宫心头一动。

  曹营当中,那至关重要的核心,自是除曹操本人外,不作他解。而在吕布势中,这不可或缺的关键,以他所见,倒更像是名扬天下的美丈夫,身兼军师祭酒与扬州刺史二重职的燕清燕重光。

  谁又能想到,就在几年之前,吕布还只能为点蝇头小利遭臭名昭著的董卓驱使,明面上是风风光光的假子,实为需惟命是从的亲侍罢了。于大势前,更不过是个随波逐流的小小鱼虾,不足一提。

  结果在众人一边私底下认为,吕布的辉煌狂傲,注定是昙花一现罢了的时刻,在他身上,就毫无预兆地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剧变。

  仿佛就是那眨眼功夫,他如今不但上享高官厚禄,中得寒门士子歌功颂德,下得万千黎庶尊崇爱戴,麾下亦是能人辈出。

  既有猛将如云,又有智士如鲫,掌那虎狼之师,握那充盈粮食,真真是青云直上,势不可挡的英雄第一人。

  陈宫先前对传闻中的‘吕布实是幸得天人相助,才洗心革面,有了如此成就’这一说一向是致以嗤之以鼻的态度的,只在曹营见到燕清,又因性情难得投合(他至今无从得知,那是燕清刻意为之下,害他产生的错觉),有幸与他行得颇近,方知这世上确有如此完人,无论是气貌谈吐,皆叫人心畅念愉,无醇自醉。

  然而燕清所行之事,却有偏激急进之嫌。尤其他广开校舍,刊印书籍,真正做到有教无类这点,就已招不少名族深恨。

  有言道,满招损,谦受益。因有吕布这全心全意地支持相护,燕清方能倾力施为,不过,正所谓疏不间亲,横竖自己叛出曹营、改佐吕布,实属逼不得已而为之,与燕清的交情,亦根本谈不上深厚,何必吃力不讨好,劝其敛一二?

  在局势不明之前,他是不会贸然参合进去的。

  陈宫不动声色地拿定了主意,浑然不知郭嘉也不着痕迹地撤回了紧盯他的目光。

  眼见着两位军师之间的厮杀已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一直沉默不语的吕布霸气凛凛,威风八面地杀了进来,异常潇洒地来了个一锤定音。

  “文和先生是为布之事奔走劳累,重光先生亦是殚竭虑,为此战出谋划策。怎能反叫先生们既受辛劳,还得破?倘若不嫌,布愿择一日,邀诸位先生于府中一叙,也择上几件称心之物。”

  此言一出,帐内忽然一片死寂。

  只剩下自以为在燕清跟前展现了一把雄厚财力的吕布,在那一本正经的谦虚外表下,艰难地掩饰着得意洋洋。

  郭嘉最先反应过来,噗嗤一声,没克制住地笑了,一边笑得跟成了的狐狸似的,一边手舞足蹈地击节,赞道:“还是主公豪爽大方,魄力十足!”

  燕清简直哭笑不得。

  他与贾诩的这场吵嘴,虽的确牵扯到几套贵重典籍的归属,可追根究底,是闹着玩儿罢了。跟文人打交道,就得偶尔打打嘴仗,一来增进感情,吕布倒好,光听着表面意思,以为他真要吃亏,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就横插一竿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