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1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1-03-25 06:42      字数:2492
  !

  李从嘉气得不行,这种事情也是术业有专攻,下面的大臣需要写奏疏,而且刚开国的时候大家写奏疏还没什么乱七八糟的毛病,都是怎么干脆怎么写,通篇满满干货。

  结果承平日久,这帮文人的毛病就来了,开始要求文辞华丽,还有什么各种隐喻,一封奏疏,如果不是混了很久朝廷的,估计都看不懂他们都在写什么。

  而李从嘉只要会看就可以了,至于圣旨什么的,他有一整个秘书团帮他写好吗?他只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而这一封国书也是这样,上面没有那些让人云山雾绕的词句,每一句都是干货,而且李从嘉的文采也不能说是不好,只是内阁对皇帝总是有更高的要求。

  释雪庭看着李从嘉瞪圆了眼睛,看着要炸毛,生怕这只猫头鹰飞内阁去跟辅臣们大战三百回合,连忙说道:“我觉得他们的意思不是说你写的不好。”

  李从嘉愤怒:“他们就是觉得我写的不好!”

  释雪庭绞尽脑汁:“他们大概是觉得你写的太简单了。”

  “简单用得着狗屁不通这个词吗?不对,魏仁浦他们怎么敢这么说话,这个词是谁说的?”到了如今,李从嘉就算是怒火上升也不会失去理智,这一届内阁虽然也经常跟皇帝没大没小,但不会说出这种话啊。

  春生缩了缩脖子说道:“我去的时候,范柱国正在那里。”

  李从嘉:……

  他就说魏仁浦怎么可能说出这种话来,他是个斯文人啊,如果是范质的话……倒也解释的通。

  毕竟范质最近年纪大了,已经不太追求那种形式,整个人颇有返璞归真的意思,怎么自在怎么来,怎么舒心怎么来。

  听到是范质这么说,李从嘉由愤怒转成了无奈,现在整个大唐,除了那位已经老的快要走不动路的师行一老先生,也就范质有这个资格骂他了。

  只不过,在下人面前他还是要撑个面子的,李从嘉十分嘴硬地说了句:“哎,算了算了,骂就骂吧,这也显得我还不是孤家寡人不是。”

  这个说法很牵强,不过也有那个意思,如果满朝文武见到他都战战兢兢,那也没什么意思了,如果不是李从嘉纵容,内阁辅臣怎么可能敢那么随便对皇帝出言不逊?

  不过也就内阁辅臣有这个资格了,六部尚书都不敢这么干。

  释雪庭说道:“行了,反正你的意思传达下去,剩下的就让那几位老先生去琢磨吧。”

  李从嘉十分傲娇地说了一句:“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写得多好看。”

  事实上,这些大佬们一旦出手,这一封国书的确是被修饰地很好看,而且从头到尾温文尔雅却又言辞锋利,跟李从嘉之前写的那封国书压根就是两种风格。

  把国书比拟成人的话,这一封大概就是持剑君子,纵然温润如玉却也杀伐果断,李从嘉那一封……嗯,大概就是个土匪。

  李从嘉看着新鲜出炉的国书,再怎么嘴硬也得承认人家写的是真的好,所以最后他只能说一句:“说来说去不还是那个意思吗?”

  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写这么好看,那些番邦蛮人也不一定看得懂啊。”

  释雪庭摸了摸他的头说道:“这封国书,是给天下人看的,而不是给那些蛮子看的。”

  对于伽色尼王朝这封国书的重点就是你们的事情连累到了我们家太子,赔钱!

  而大唐臣民看到这封国书重点大概就在伽色尼王朝冤枉了人,结果还连累了我们太子,险些让太子交代在戈壁上,这仇要报啊!

  立场不一样重点自然也不一样。

  李从嘉补充了一句:“是给读书人看的。”

  说完他就笑了,这句话也没有什么补充的必要,毕竟大唐的咽喉口舌都在读书人手里,政权在读书人手里,甚至千秋功评都掌握在读书人手里,这个不给读书人看给谁看呢?

  还是那句话,要让大家觉得我们是正义之师啊。

  这样无论跟伽色尼是开打还是议和都有了充分的退路。

  有这群老狐狸在,李从嘉觉得自己其实也不用那么辛苦的样子,反正总有人想的比他多。

  而正如李从嘉所想,伽色尼国王瑙锡鲁丁索卜克塔琴在到这封国书的时候,整个人都有点不好。

  之前他正在跟幕僚们商量要怎么跟大唐交涉,毕竟他们无缘无故就被打灭了一个城池,虽然敌人没有占领那个城池,可这也是无妄之灾啊。

  只是伽色尼王朝现在不想跟大唐起冲突,所以要怎么才能表现出自己的强硬,同时还不会惹恼大唐,这件事情就需要细细商议。

  他们因为留给自己的时间还很多,毕竟大唐传递消息从这里到长安也需要一段时间。

  事实上也是这样,赵匡胤的奏疏还没发出去呢。

  然而瑙锡鲁丁索卜克塔琴不知道有情报部的存在,所以一步慢就步步慢,他还在这里讨论的时候,李从嘉那个土匪版本的国书都写完了,而等瑙锡鲁丁索卜克塔琴和他的幕僚讨论完,准备些的时候,那封国书已经通过情报部的特殊渠道送到了伽色尼。

  瑙锡鲁丁索卜克塔琴看完国书之后,气的双手都在抖,如果李从嘉在他面前,他大概有无数话能够反驳,然而这种可能不存在,之前他们写完的那封国书如今也没有了用处。

  瑙锡鲁丁索卜克塔琴是想要辩驳的,然而他也清楚的知道大唐已经抢占了先机,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否认那个向导的身份,声称这一切都是别人的阴谋。

  至于别人是谁,如果他想要得罪大唐,那么阴谋就是大唐的,如果他想要跟大唐站在一边讨伐喀喇汗国,那么阴谋就是穆萨所为。

  当然也可能是萨曼帝国余孽所为,他有一系列能够辩驳的借口,然而从这封国书上看,瑙锡鲁丁索卜克塔琴能够清楚的知道无论如何,大唐大概都不会放过这一次出气和剥削的机会。

  是的,出气在前,剥削在后。

  瑙锡鲁丁索卜克塔琴觉得大唐唯一的太子差点折在伽色尼边境,大唐皇帝肯定十分愤怒生气,所以才会反应这么迅速。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李从嘉的确生气,只不过李仲寓既然没有问题,他也就将这个当成对李仲寓的试炼。

  反正他们这一辈朝堂上随便拽出来一个,都是有过生死存亡的经历,有好多人还不止一次,下一代都是长在温室之中,能够有这样的经历也不错。

  当然前提是这样的经历是可控的,像是这样突发状况,还是少一点吧。

  伽色尼那边在头疼,赵匡胤这边也在头疼,李仲寓回来了不代表那些人没有罪,只要跟这个向导有关,当初选向导时候经过手的官员无一例外,全被抓了起来。

  之后就看皇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