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9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1-03-25 06:40      字数:2482
  密,但是万一呢?如果让穆萨知道阿苏玛死在大郎手上,这场仗怕是要提前了。”

  释雪庭却说道:“穆萨未必知道,不过我觉得你倒是可以用这个理由先让枢密院准备着,内阁大概也不会反对。”

  李从嘉响亮的亲了他一口说道:“你真聪明。”

  不过等李从嘉说完这句话,他就发现刚刚自己在严肃的说两国情势,而释雪庭已经不声不响的把他衣带都解开了!

  释雪庭见李从嘉终于反应过来,轻笑一声起身抱着他一边走向内室一边说道:“夜深了,该安置了。”

  李从嘉:……

  不过因为第二天是小朝会,所以释雪庭十分温柔的要了一次就让李从嘉早些安睡。

  等到小朝会上的时候,李从嘉果然说道:“阿苏玛死在大唐,若是穆萨知道怕不会善罢甘休,枢密院准备调兵吧。”

  内阁辅臣互相看了一眼,果然没有吭声。

  这一次没有人指责李从嘉或者李仲寓挑事儿,他们都不知道皇孙夭折这件事是太子妃一手策划,在外人看来就是太子妃好心照顾喀喇汗公主,结果这位公主狼子野心,居然谋害皇孙,必须严惩!

  就算是一命赔一命,大臣们都觉得不够,喀喇汗公主算个什么?夭折的那可是皇帝的嫡长孙!

  当初太子妃有身孕的时候,大家都想着如果是个男孩子就好了,现在反而都认定这是个男孩,阿苏玛的死……也算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众望所归。

  户部尚书十分积极的开始策划粮草从哪个粮仓运送,顺便要跟枢密院接洽一下,到时候让谁来运送粮草。

  于是,李从嘉本来试探性的让枢密院准备对喀喇汗国的战争,结果这些大臣们十分积极的将准备直接过渡到了进行,那个架势看上去仿佛就是明天就要让大军开拔一样!

  李从嘉看得目瞪口呆,他真的很少看到满朝文武这么齐心协力,想来……皇长孙夭折事件让他们把仇恨挂在了喀喇汗国。

  毕竟大唐从上到下一脉相承的护短,当初因为一些渔民被杀,就让李从嘉新仇旧恨加在一起直接出兵灭了日本,如今在大臣心里也是必须灭掉喀喇汗国用以祭奠皇长孙。

  李从嘉对此表示,你们开心就好。

  接下来所有的手续都办的十分容易,下面人也算是尽心尽力,十日之内居然就将路线规划好,并且也设定好了大军集结之地,唯一需要思考的就是让谁领兵了。

  每到战争的时候,枢密院的奏疏就会比平时多几倍,这次也不例外。

  然而这一次注定有一本不同寻常,那本奏疏明确表示希望让太子能够带领一军随军而去。

  李从嘉看到这个之后吓了一跳,再一看人名:赵匡胤。

  第290章

  李从嘉对着奏疏陷入沉思,一旁的释雪庭见他停下来,不由得瞥了一眼,看到奏疏内容之后不由得说道:“秦国公这是……有危机感了?”

  李从嘉认真点头:“看起来好像……是?不过他这样……就不怕被拾吗?”

  释雪庭却说道:“他有足够的理由,太子岂能不知兵事?以后战争越来越少,太子能够亲临前线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而他身边却围绕着大把的文臣,秦国公有理由居安思危。”

  李从嘉听了之后微微一愣:“啊?你说他的危机感……是……怕大郎不懂兵事,不亲近武将?”

  释雪庭愣了一下:“对啊,不然呢?”

  李从嘉眨了眨眼没说话,他本来以为赵匡胤是想要给女儿出气的,也是提醒一下太子别太过分,太子妃娘家不是什么可以忽略的人家。

  不过就算他不说,释雪庭也很快反应了过来,他无奈的对李从嘉说道:“如果真是为了太子妃,太子妃现在身体还没有复原呢。”

  女儿身体还没养好,就为了出气把人家丈夫拽上战场,就不怕女儿担心之下养不好身体吗?再蠢的岳父也没这样的啊。

  只能说,此时此刻在赵匡胤眼里,太子的倾向性比那些鸡毛蒜皮的后宅争斗要重要的多。

  李从嘉没有直接批复这本奏疏,而是选择直接将赵匡胤喊到了宣政殿问道:“你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了?太子领兵?不适合吧?”

  赵匡胤有些意外:“陛下何出此言?”

  李从嘉轻咳一声说道:“太子虽然也熟读兵书,但大多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经验,直接让他独领一兵怕是不适合。”

  赵匡胤不以为意:“我还以为陛下担心什么,据说陛下当年连兵书都没怎么读过,后来不也一样领兵出征?虎父无犬子,更何况太子聪颖,怎么不适合?”

  李从嘉无语半晌,他当初并不是没怎么读过,而是读过兵书都当成古文学习了,并没有学习过怎么排兵布阵。

  而且当时的情况跟现在也不一样啊,那个时候他真的是被赶鸭子上架,不打不行,不打小命就没了,人被逼到了绝路自然会超常发挥。

  当然这些不能直接说出来,让堂堂大唐皇帝承认当初差点被打成狗?这怎么行,他不要面子的吗?

  所以李从嘉只是说了句:“当初跟如今不一样,更何况那时我身边有国师在。”

  李从嘉一边说着一边看了一眼释雪庭。

  赵匡胤这才猛然想起来,当年李从嘉起家的时候,身边最凶猛的就是这位啊,可以说没有释雪庭,或许就没有今天的大唐了。

  不过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只好说道:“这次也不是让太子执掌一方,而是让他领一路军,最主要是学习嘛。”

  当然最好是再体验一下军中生活,不是赵匡胤说,比起文人,士兵大多都是直肠子,虽然糙了些,但是跟这些人相处十分省心,在体验过文臣的尔虞我诈之后,这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啊。

  李从嘉靠在椅背上敲了敲扶手说道:“你这样说也有些道理,只是……让他独领一军不太适合,但是贸然把他派往军中,若是领兵大将误以为他是去监工而放不开手脚,那也很麻烦。”

  其实就算赵匡胤不说李从嘉也想着回头让太子带带兵,他手上的东宫十率以后说不定他会很倚重,应该也带出去看看。

  毕竟当初东宫十率的人选都是选不上天策府,但是又比普通士兵强的那些,这么多年下来,哪怕坚持训练,长时间不见血估计也要废。

  赵匡胤支吾道:“应该不至于,太子一向懂事。”

  李从嘉却摇了摇头说道:“太子懂事我是知道的,但是领兵之将的想法不能不顾及。”

  简单来说就是太子可能没想过给别人找麻烦,但是架不住别人觉得他是来找麻烦的。

  于是他看了一眼释雪庭之后兴奋说道:“不如我御驾亲征吧,这样大郎也能被压制住,大家也能放开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