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6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1-03-25 06:25      字数:2480
  足够,所以不学习,所以开始产生自己的文学体系。

  只不过如今这种文学体系还比较脆弱,任何东西在刚诞生的时候都很脆弱,尽管日本不再来学习,但根深蒂固的观念还会让他们觉得中原依旧强大,就如同后世哪怕自己国家的各种科学技术已经很发达,却还是有人认为日本的东西比较好一样,这样的观念不好改变。

  历史上的宋朝并没有太在意日本,所以日本自己发展的轰轰烈烈,可惜李从嘉不会给他这种机会,他要尽可能的将日本人继续同化,最好将日本归囊中,至于岛上的人……对于李从嘉来说就跟一根毛笔没什么区别,能用就留,不能用就扔。

  为此李从嘉不惜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让释雪庭选中的人带过去,比如说马桶。

  李从嘉现在算是发现了,高科技的武器只会让高层关注,老百姓更关心自己的生活水平,马桶是个好东西啊,咦,说不定日本这次插手南周就是为了马桶呢?

  李从嘉觉得自己的脑洞开的实在是太大,不过,他旁边有比他脑洞开的还大的。

  刚刚释雪庭只是意外李从嘉为什么要派人去日本,如今虽然还是不明白李从嘉为啥要对日本这么上心,但是李从嘉想做的事情就是他要做的,他一向都无条件支持李从嘉。

  不就是派过去一点人么?这算得了什么?

  释雪庭不懂李从嘉说的文化输出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知道李从嘉想要做的不过就是想要在思想上控制日本人,完全没问题,他不仅要派光明教过去,还要派佛教徒过去!

  “佛教?”李从嘉想了想说道:“不太合适吧?现在日本那边佛教式微,他们本土的神道教开始崛起,僧人过去或许没什么用。”

  你又知道了,释雪庭看了李从嘉一眼,对于李从嘉在有些方面几乎是无所不知的状态,他已经很习惯,并且不去询问,所以他只是回答道:“就因为佛教式微才要派人过去,如果佛教鼎盛怎么有用?让人过去帮助那边的佛教徒,或许还能在暗中帮助我们的人,光明教毕竟只是一个毫无根基的外来宗教,就连在大唐,光明教如今也无法跟佛教相媲美,到了日本接受度可能也不是很高,派佛教徒势在必行,唔,或者可以先派佛教徒过去,等有人在那边扎根之后,再派光明教徒过去。”

  李从嘉眨了眨眼问道:“你觉得光明教能站住脚吗?”

  如果光明教能站住脚,那么作为光明教大本营的长安,就完全可以打造成日本光明教徒眼中的圣城!

  释雪庭坦然说道:“这种事情不可能有必然的把握,只能努力,不过如果那边现在真的很乱的话,也未必不行,更何况我们是带着东西过去的,只有我们的信徒才能用上这个东西,有意见?有意见不要用嘛。”

  李从嘉赞美的对着释雪庭竖起了大拇指:“知道你这么无耻我就放心了。”

  释雪庭挑眉:“无耻?”

  李从嘉立刻一边躲着释雪庭的爪子一边投降说道:“不不不,我是说你灵活多变,别~”

  释雪庭含笑说道:“那就让你再感受一下我的灵活多变好了。”

  最后还是桃符过来拯救了李从嘉,桃符带来了两封折子,其中一封请罪的折子,嗯,李弘冀写的。

  李从嘉有些纳闷,李弘冀又干了啥弄到要请罪的地步?

  等他打开一看,发现李弘冀老老实实写道:南周内乱纷争不休,又有倭国趁机插手,虽有他国之别,但终乃大汉民族子孙,又有此乃我父祖固守之地,被倭人糟蹋实不忍心,是以臣私自违抗军令率军出击,此乃臣一人之错。

  这一封是请罪的,然后另外一封就是请功的淮南军初上战场表现不俗,杀敌千余人。

  杀了一千个虽然听上去不多,然而想想这是水战,本来就不像陆地上那样方便割下敌人的头颅,所以实际上淮南军杀的人应该比这个还多,最妙的是这其中还有几十个倭人。

  人数不多,但是日本派来的人可能本来也不多,他们劲千辛万苦混到了被南周高层信任的地步,相方设法让南周内部分裂,开启了战争模式,结果这些人就被大唐灭了一半。

  李从嘉十分开心,要不怎么说是亲兄弟呢?这默契真是绝了,毕竟李从嘉的命令刚发出去,这时候估计还没跑出长安县的范围呢!

  李从嘉问道:“桃符,这两封折子有人看过了吗?”

  桃符摇了摇头:“这封折子到了枢密院就被送过来给您看了。”

  枢密院中李从嘉就是最大的头,不像是内阁还有个首辅,首辅有资格看折子,并且还可以对一些无关紧要的折子直接作出批复,而不用经过李从嘉。

  当然这个无关紧要也是有范围的,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李从嘉不用特意提醒范质也能守好本心。

  李从嘉放心的将这两封折子放在御案上说道:“哦,如果有人问起,你就说我这两天忙,折子太多,还没看。”

  李从嘉打定主意拖一拖,拖到算着李弘冀差不多到旨意的时候,过一过再将请功的折子拿出来鼓舞民心,估计也就是拖五六天的事情,这也不难。

  简单来说就是李从嘉不想给李弘冀定罪,或者说不想给李弘冀那些手下定罪,李弘冀的话其实无所谓,他已经是蜀王,再给他封赏也就是加一些封户,如今商行有一点李弘冀的股份,赚的钱封户的税多多了。

  不夸张的讲其实现在封户对于李弘冀来讲也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意义的荣耀,当然如果连封户都没有,那这个王爷当的就实在是太惨,皇帝得多不待见他。

  所以该拿的李弘冀还是会拿,不过李从嘉给不给加封户,他已经完全不在意了,所以他才敢带着队伍直接就去打,才敢写折子请罪,大不了就将功折罪么,反正如果到时候李从嘉碍于朝中其他大臣,不得不用他的功劳抵他的罪过,到时候私底下也会补贴他一点的。

  跟着皇帝弟弟干不吃亏!

  只不过淮南军里的那些军官则心里在嘀咕,生怕被这位胆大妄为的蜀王殿下坑到山沟里去,尤其是折子上去之后,京城好几天都没动静,这些人就更坐不住了,虽然有罪,但是我们打胜仗了啊,就算不赏我们,好歹也告诉我们功过相抵了不是。

  就连李弘冀也纳闷这一次李从嘉的反应怎么这么慢,结果等来等去,最后等到了李从嘉近乎野蛮的一封旨意,之所以说野蛮是因为这旨意虽然写的骈四俪六辞藻华丽,但是掩盖不住字里行间的那种给老子狠狠打那群王八蛋的意思。

  跟李从嘉当了许多年兄弟,李弘冀这才明白李从嘉为什么扣了那两封折子这么久,合着这是在给他脱罪啊?

  李弘冀当场就笑了,转头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