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1-03-25 06:13      字数:2491
  惮!

  然而田大郎一开始就没有领兵,现在贸然进入军队系统,恐怕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最大头的军权被李从嘉牢牢握在手里,他下面就是李弘冀和释雪庭,田大郎想来想去也不觉得自己能在这两个人的手下混出名头来,不如……另辟蹊径!

  也是凑巧,朝堂上商量出了对付甘州的办法,田大郎觉得自己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是有危险,然而还有肃州做后盾,他如果真的有麻烦,肃州不可能坐视不理,更何况韩次辅的孙子也会跟着去,危险系数会被降到最低,这就够了,至于会不会出什么事情……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他拼过了,如果还不行那就是老天要让他们田家没落,那除了认命也没别的路好走。

  田大郎欢欣鼓舞的准备去当卧底,李从嘉则在跟李光睿通信,问一问要不要跟李彝殷见见。

  联盟什么的,彼此总要见个面,判断一下对方是什么人才能放心一些,李从嘉对李光睿印象不错,但是他的父亲就说不好了,同样,就算李光睿在李彝殷面前将李从嘉夸的再好,李彝殷心里也是会有所怀疑,不如见个面,将事情谈一谈,然后商讨出个协议,毕竟若是事成,蛋糕也是要分一分的。

  李从嘉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李光睿的,另外一封则是让李光睿转交给李彝殷。

  搞定这个之后,李从嘉继续跟肃州死磕,他现在正在逐步将一些小城慢慢入囊中,顺便还开始着手处理一下肃州的军事。

  本来李从嘉暂时不想动肃州的兵马,毕竟现在朝臣们能够安静如鸡,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李从嘉并没有动那些将军的兵权。

  兵就是命根子,谁都会看得紧紧的,彼时李从嘉分身乏术,准备先将文治搞清楚再去搞武将。

  现在政局基本稳定下来,经过文武两场科举,李从嘉手下的人变得更多,但是这些人还要实习才行,文官还好说,重建翰林院,把这些人丢过去,让内阁辅臣时不时给他们上个课,顺便让他们修史,李带来的书籍并不多,好在还有些史书,正好就让这些年轻人磨磨性子。

  但是武举出来的就不行了,领兵打仗都是要有实践才行的,要不然培养出一堆“赵括”来,李从嘉哭都没地方去哭。

  可是李从嘉并不想用自己的兵去做实验,所以他就瞄准了肃州的兵马。

  杨新给李从嘉的小报告起了作用,那里面有许多武将的黑历史,比起文臣,西域的许多武将更加不讲究,欺男霸女都是轻的,草菅人命都是常事,想要拾他们真的是一拾一个准。

  先是从低级官员开始,李从嘉慢慢将那些武举出来的明日之星们都找个合适的位置放进去,他对这些人的要求就是给他们多少兵,他们就要掌握多少,必须让那些兵听话!

  从古至今,大将固然重要,但是基层军官更加重要一些,实际上他们才是真正的领兵之人!只要掌握了基层军官,架空所谓的大将是分分钟的事情。

  只不过这个任务也并不容易,他们是武举出身,但他们也是空降,甚至身边没有任何帮手,只能凭自己的魅力也好本事也要去征服那些兵,而士兵人家天然就是一个团体,会本能的排斥陌生首领。

  当然李从嘉是不会管和谐的,他不仅仅是要基层军官,将来还要在这些基层军官之中选出更高级的将领,而在往上可不仅仅是会带兵就行的,脑子不够灵活的人也当不成大将。

  李从嘉的一系列动作,让肃州官员不由得菊花一紧,又开始心惊胆颤,结果等了半天发现都是一些小军官,朝中那些大将他根本没动,渐渐的大家多少也放下心来,觉得他心里有数,应该不会去触动大家的利益。

  不得不说,这些人到底是眼界窄了,毕竟只管肃州一地,他们还没有什么历史可以学,连前车之鉴都没有,这就便宜了李从嘉。

  李从嘉将底层军官换了大半之后就手,不再刺激肃州的官员们,当然他也担心肃州的官员里面会有两个比较聪明的,从这些蛛丝马迹之中发现什么,现在还不是跟他们起冲突的好时机。

  这件事情做的差不多,李从嘉又开始思考要不要改革一下内阁,如今的内阁都是文官,当初是事急从权,如今看起来就不太稳妥了,以文御武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李弘冀身上有军功,但是不好入内阁,否则权利就太大了,到时候容易出麻烦。

  可除了他之外,最有资格入内阁的武将就是一个李平了,朱元……朱元虽然也是打仗的好手,可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做事一根筋,当初朱元就差点被南唐那些官员给玩死,现在……李从嘉不希望重蹈覆辙。

  但是出将入相,那不是谁都能做的,再加上内阁这几个辅臣,一个比一个资格老,一个比一个人,弄些新人进来,那不是等着被他们欺负吗?

  若是释雪庭肯还俗的话,李从嘉倒是可以力排众议让他入内阁。

  毕竟释雪庭的功劳是够的,他的智商也够,跟李从嘉的配合肯定也会更默契,可惜了,到最后可能还是要让李平一个人先入内阁,其他再慢看观察。

  天策军那边倒是有几个不错的苗子,只是他们也有缺点,那就是受到的教育不够,经验也不足,毕竟之前偏居一隅,见识也不够,现培养估计来不及。

  或许为武将单立一个机构?把枢密院挪过来用?可是又担心将来文武争权,到时候武将手中有兵,文臣是万万争不过的,或者再立一个稽查院分权?

  李从嘉越想越是头疼,治国这种东西,他也是新手啊。

  治理国家这种事情,从来就没有什么完美的制度,李从嘉唯一能做的就是结合一下上下五千年,然后选出不那么差劲的来弄,或者取其华去其糟粕,努力结合一下各个朝代的优点弄出一个新的模式。

  只是这是个大工程,现在他就算有心也只能一点点来。

  枢密院……李从嘉不确定能不能弄,他需要找人商议,内阁肯定会反对,所以他们肯定要被排除在外,然而除此之外……他发现居然没几个人能商量!

  李就不用说了,李弘冀肯定会愿意建立枢密院。

  除开他,还有释雪庭。

  释雪庭可能立场更加中立一些,或许也只能跟释雪庭商议了。

  到了这个时候,李从嘉忽然觉得释雪庭不还俗保持中立也是挺好的,至少他还有个可以商议的人。

  李从嘉将自己想出来的这些东西写了一个条陈,放在一边,准备到时候讨论,结果刚写完就到了消息:田五娘战败,被围城!

  李从嘉接到军报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杨新这个死孩子,让你乱立flag!

  杨新得到消息也不晚,急匆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