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
作者:吃瓜人      更新:2021-03-22 13:08      字数:2480
  一包金银。

  原本因为怕怠慢三少爷而有点忐忑的春花娘,直接吓到失声:“你干什么了?哪儿来的。”

  “姐姐救过我一次,祖母,大伯母、母亲他们赏的。”

  不用春花回答周清贞先开口,这么大一笔钱春花一个人,是不能让她娘信服。

  “这……这也……”春花娘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一堆金银。

  春花不想她娘知道,她在周府受伤、挨打的事儿,因此周清贞一个人口吃清晰,挑挑拣拣说了些。

  “春花姐姐于我有救命之恩,又为我半夜上房装鬼出气,这些都是我送她的。只是婶婶也知道张姨娘那一大笔,不好对外人说明。”

  “你……你……”春花娘‘你’了半天,一巴掌拍到春花身上“你这要命的死丫头,娘送你去做使女,就是想让你性子,可你呢,你是想要吓死娘啊!”

  让周清贞说这笔钱的来历,只是他们这趟出门的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件很重的事。

  马车又摇摇晃晃颠簸在路上,两个小孩都心思沉沉的坐着没人说话,上次寻找白举人……这次能成吗?

  到了樊县春花给了马夫一把铜子儿,甜笑着说:“郑叔辛苦了,我跟二夫人说要带少爷出来玩,你不用等我们,等我们玩够了自己回去。”

  老郑笑呵呵接过铜子儿:“那你们可别贪玩,记得早些回来。”

  “哎~谢谢郑叔提醒。”

  老郑转身坐到车辕上,一甩鞭子‘驾’马车慢悠悠走了。春花脸上的甜笑慢慢消散,她拉起周清贞的手:“走,姐姐带你去。”

  等了大半月焦急了好几日,怕钱氏一个念头不许他出来,怕来回路太远赶不及时间,怕……所有的担心害怕,在两只手牵到一起时,都奇异的消失。

  两个孩子手拉手找到南阳学堂,找到了周清贞的启蒙先生冯秀才。

  看着还是记忆里的夫子,周清贞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见到父辈:“先生……”

  冯秀才叹口气‘哎……’伸出手拍拍小孩的肩膀:“又受委屈了”

  周清贞唰的一下红了眼眶。

  第34章长大

  春花好奇的打量冯先生,原以为是一位很有风骨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现在一看不过二十四五的青年,身材挺拔看起来竟然十分和善的样子。

  周清贞听到那句‘又受委屈了’越发涩然,垂下头整个人都透出一股凄凉的味道。

  爷爷当年就是特意为他重金请的冯先生,冯先生也十分看重他,如今爷爷过世先生辞职,自己……处处遭受白眼唾弃。

  “哎……”男人宽厚温暖的大手,覆在周清贞细瘦的肩头。

  屋子里一大一小静默无言,淡淡的哀伤流淌开来。

  春花看的心酸眼涩悄悄退出去,让他们师徒说些体己话。等春花再提着东西回来时,冯先生已经在考校周清贞的进度。

  春花把篮子放到旁边的几案上,悄悄退到一边准备等他们讲完,好在冯先生很清楚周清贞的情形随即停下。

  “天色不早你们早些回去,给你布置下的课业,按时捎来就成。”

  这是说好了,春花心跳的‘砰砰砰’她忍住雀跃,尽量拿出长姐的稳重风范上前福了福。

  “多谢冯先生,这是少爷命奴婢……”

  冯易宽微笑着打断春花:“你的事阿贞都跟我说过了,你是她姐姐吧?”

  阿贞这样跟先生说,春花开心的笑眯了眼儿:“阿贞是个好孩子,经常跟我提起先生,以后要多劳烦先生心。”

  春花轻巧的揭开篮子盖,里边一条肥壮的草鱼、一掌宽的猪肉,还有一大串沉甸甸的铜钱:“这些是束,先生不要嫌弃简薄。”

  春花刚才打听了,在冯先生学堂读书一年八百文,年节另外备礼,节礼大多是鸡蛋、点心之类。

  这些东西跟周府当初的束,自然天壤之别,但比之大部分学童要远胜许多。

  冯先生不知道周怀婴克扣了周清贞的月钱,因此坦然下,约好春花来送课业的日子,让两个孩子早点归家。

  夕阳稳稳的落在西山,绚烂的晚霞辉煌半个天空,两个纤细的孩子手牵手走在田野间,大点儿那个还挎着一个竹篮。

  “姐姐,今天花了许多钱吧”

  春花家里仅有三间半旧不旧草房,偌大的院子里除了一条小路,其他地方都种着庄稼。春花娘一身打补丁粗布衣裳,发髻、耳朵、手上光秃秃的,周清贞才知道姐姐家到底有多穷。

  终于解决了小孩读书问题,春花满心轻松语调清越:“当初你把几十银子送给姐姐时,也没见你小气,这会儿也要大方才成。”

  春花笑眯眯的转过头,挎竹篮那只胳膊抬起来,捏捏小孩冲天辫语气豪迈:“你只管好好读书,其它都有姐姐,姐等你考状元。”

  春花永远都这样自信张扬,连带周清贞心里也多了些底气,他认真的点头:“嗯,等我有了出身一定会孝敬姐姐。”

  “好,姐等着你孝敬的那一天。”

  春花笑的眉眼弯弯,拉着小孩的手欢快的跑起来:“走喽~~~”无限温暖的夕阳下,两个小孩无忧无虑,奔跑在广阔的田野里。

  回到周府进后角门时,看门嬷嬷拿眼睛一下一下,瞟春花挎在胳膊上的篮子。周清贞面色变得漠然,却不经意抓紧春花的手有些紧张。

  春花安慰的回握了一下,揭开篮子里边杂七杂八塞满棉绒,还有两块粗布。

  从角落里扒拉出一小串铜钱儿,春花笑嘻嘻塞到看门嬷嬷手里:“经常出来进去麻烦吴嬷嬷,这点钱给你打酒,算是我一点心意。”

  吴嬷嬷拿眼扫了一下,怎么也有三四十,这才缓出些笑模样:“赶紧回吧天不早了。”这后门从来极少油水,春花虽小倒是很有眼色,讨人喜欢。

  老妇人揣了钱去给院门落闩,春花和周清贞则赶回小院关上院门,两个孩子互看一眼,同时松一口气露出笑容:东西偷渡回来了。

  春花把篮子递给周清贞:“你去放下,然后拿盆来厨房打洗脸水,姐给咱们散点面糊喝。”

  “嗯”双手接过篮子,周清贞回到自己屋里。他没去拿脸盆,却把手伸进篮子最下边,掏出几根淡黄色的桕烛。

  烛有蜜蜡烛、虫蜡烛、牛脂烛、桕油烛,一般图省事都叫蜡烛,其中最便宜的就是桕烛。

  周清贞暗暗握紧手里的桕烛,就是这最便宜的一根也要五文钱,就算他一晚只用一根,一年也要一千八百文。

  虽然他不知道那条鱼和肉值多少钱,但是姐姐今天最少花出去一千多文。

  姐姐总觉得那些钱是自己给她的,实际上没有姐姐,发烧那一夜自己都未必能熬过去,更何况忍着伤半夜爬树上房的也是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