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3
作者:齐氏孙泉      更新:2021-03-21 21:04      字数:2497
  得有些慢,不过涨势还不错,瞧着成也不会太少。去年过冬,大半的人穿的都是旧棉衣。营地里头皮子攒了不少。县太爷有心,集合了些针线活好的女人,一起将皮子做成皮衣,用作冬天御寒。

  最先要给出去打猎的人做一套合身的,随后是定期巡逻的,再往后是厨房,厨房的人用水最多,而水缸为了节省地方放在了外头用棉被盖着。着出门进去的,冷热交替最容易风寒。

  再然后是来自。老人的话基地内只有一两个,跟孩子的算在一起做出来。

  如果那个时候皮子还够用,或是以后皮子再多了,再一个个做过去,争取人手一套。

  这在山上的时候可以御寒。以后天下太平了若是下山也带走。是自家留着御寒一代代传下去,还是典当了换银两重新安身立命,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这也算县太爷送他们的一份礼物。

  每个人都是量身做的。到谁了过去好好给量一下尺寸。

  营地里头除了冬天,基本上是闲不住的。鸡毛蒜皮的矛盾也逐渐躲起来。这县太爷连朝廷都快没了,他还在做百姓的父母官,这一天也够忙碌的。

  也就是这时候,探子带过来一封信。说是前些日子又一支队伍进山,直奔之前做的假营地,不过道那里留一封信就下山了。探子将信交给县太爷。

  县太爷打开一看,只看看了开头,就退了所有人。

  一共三张纸,总结一下意思,与其说是招安,不如说是想要让县太爷入吴朝为官。

  吴国主公很看好县太爷,又了解了县太爷从前乃国之栋梁,只因被奸人所害,才会道一个,末流小地方做个小小县令。吴国主公是个惜才之人,加上之前也算有些交际。所以才有了揽之心。

  县太爷不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自然明白这更深一层的意思。若说是入境围观扶摇直上。若是倒退十年,无论是有什么目的,县太爷都愿意去闯一闯。可的现如今县太爷犹豫了。

  从前他孤身一人。怎么闯荡都不怕。现如今他有了儿子,有了孙子。未来有所牵挂。其实这官场上的是非。反倒不重要了。

  只是当了这许多年的官。要说一下子全部放下了,也不太现实。

  而且若是当真入境到了新主跟前。或许有法子帮着原本那些问心无愧却备受排挤的同僚开辟一条出路。榆次同时,也有机会知晓战乱后百姓们的生活。多少出些力。

  可家里又怎么办?

  两边都是牵挂,都是放不下。县太爷心里头思绪万千,一时也想不出两全其美的法子。官场如何他比谁都清楚。更何况他这个前朝的官,在本朝是什么样的情景,他不是不清楚。

  这左右思考的功夫,又逢李季带着跟二狗子一起摘得的野果过来看他。

  县太爷整理下心思,开始纠结要不要跟李季商量一下。

  “还忙呢?来的倒是不敢巧了。只是这野果还是要新鲜吃的好。”李季过来将篮子放好。瞧着屋里头没人。除非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否则县太爷随时留人伺候的。

  “要不我跟二狗子出去待一会儿?”李季道。

  “没事,你们是不放着的。做吧。”心态也捏着这三张信纸,只觉得无比沉重。

  李季跟二狗子做下,瞧着县太爷手里的纸。他不识字,却清楚那是风信。这种时候了,会有谁寄信给县太爷呢?又是怎么寄到县太爷的手里的?

  “出什么事了?”李季低声问道。

  听李季问了,县太爷也不瞒着了,将事情都说给了李季听。

  李季不太懂的官场的这档子事,奇怪道:“就算是真的知道了您的冤屈,也应该知道您对夏朝的忠诚。而且哪怕您受够了夏朝,讨厌夏朝,他们既然想要推翻夏朝,为什么还要用夏朝的官员?”

  “新的王朝建立起来,未必要把前朝的官员全部杀了。因为官员体系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刚刚建立起的王朝,最缺的就是安排各部的时间。所以适当留下一些前朝的官是正常的。只是这些官除了掌握实权的世家大族外,剩下的很少能被授以重用。不过他们需要开一个最好的头。让前朝所有的官员看见,他们用惯公道,不会有结党营私的腐败现象。只要有本事的,就绝对能做高做大。向来,我就是他们需要的开头。”县太爷解释道。

  李季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是您?”

  县太爷只是一个小地方的县令,在京都,一般转下去能砸到三个五品官,实在不是个显眼的。

  县太爷道:“你还记的山下的士兵是怎么做的吗?让一些原本的囚犯过来诉苦,声称自己怎么冤枉,夏朝怎么草菅人命。吴国怎么如青天在世换他清白。我所处的,就是类似囚犯的位置。前朝外戚干政,我便是受此迫害被贬到这里的。我从前的位置站的过高,现在能带来的好效果就越大。我若是入了吴国为官,想来那些在夏国备受排挤且有贤能的人,都会考虑到吴国来。”

  这么已解释,李季就听懂了。

  “您意思是,他们想要用对您的好,来让更多人相信他们真的会对前朝遗留的官员好。以此拢人心?”

  县太爷点头:“抛砖引玉,大致如此吧。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不会亏待我。但究竟是给我实权,还是软禁于我做个傀儡还是两说。”

  “既然这样,您又有什么可想的呢?您从前也说了,您想跟我还有二狗子一起享受好日子,官场上不太平,您为什么还想回去呢?”李季不傻,县太爷能长篇大论的说了这些话,主要还是因为他还在犹豫。若是真的想好了,就不会跟李季说的这么仔细了。

  县太爷又将对百姓的不放心说了,叹口气道:“说些私心的话。若是新主当真是个为国为民的,或许对天下百姓,以及朝中贤臣来讲,都能算作一件好事。而我,也有心见证这一切。只是不知道这个,究竟是我的天真幻想。还是真的有幸能目睹,还是未知。更何况,我还有你们。”

  李季没当过官,不是太懂县太爷纠结。思虑再三,开口道:

  “从前在山下靠买皮子过日子的时候,已经养起兔子了,二狗子还是坚持想上山。因为那是二狗子的天性。你们是父子。二狗子对喜好那么执着。您也一定一样。官场对于您来说,就像是二狗子的山里。明知道危险,但总觉得哪里才是自己该去的地方。”

  李季说完顿了顿,继续道:“爹。我尊重您的决定。您要是去京城,我跟二狗子就在这边守着家等您回来。您若是不想去。以后咱们一家人在一块。我跟二狗子能孝敬您一辈子。二狗子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您不用像我们。只要您乐意,我们怎么都成。”

  突入起来的一声爹,让县太爷一愣。随即眼睛都湿了。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