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
作者:玖宝      更新:2021-03-21 12:46      字数:2494
  传来一疼,居然是那天煞的小畜生咬他手指上瘾,气的洛琅把它狠狠扔出去给君澈那小子作陪读。

  洛琅一边气急败坏的吹红肿起来的手指,一边问道那已经换了一身青白色劲装的言允初:“你干嘛去啊?”

  “偷书。”

  言允初一身装束干净利落,束袖口束腰束裤脚,灵敏轻便。外披着一件黑色绣金花暗纹的斗篷,行走在夜间配合他的高速移动,极不易察觉。

  距离宫城一里外,言允初借助风遁,化作一道清风转移到了宫城内。言允初半伏在老槐树上,透过茂密的枝叶窥探下方,来来回回巡逻的侍卫太监井然有序,言允初对自己使了个重印,隐去气息和身影,大张旗鼓的走在侍卫面前他们都置若未闻。

  跳上屋顶,从高处往下望。皇宫跟翰林院只有一街之隔,虽然对比偌大的皇宫翰林院很小,但大小宫殿挤挤挨挨,粗略估计百十来间,要找几本史书确实有点高难度。

  正想着,宫城内忽然传来一声低语,是从某个宫殿中传出来的女声,“娘娘,天色不早了,早些安寝吧!奴婢听到了好消息,二殿下回京城了,而且早些时候还请旨入宫,想必明日就能来看望娘娘了。”

  “澈儿一心寻仙问道,既然有幸遇到良师,那便随他去吧。”

  “幻羽公子乃是玄虚宗的高徒,将来必然继承玄虚宗掌门的位置。二殿下既然身为他的弟子,将来必然的一番成就。祖上的血脉传承,那是有仙缘的。”

  跪在蒲团上的正宫娘娘脸色微变,气氛瞬间冷了下去。宫女好悬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战战兢兢的立在一旁。

  言允初闪身进殿内,这里的布景构造是太庙,供奉着皇室的列祖列宗。

  在中殿的正室供着太祖,各夹室供着其他各祖。言允初一走一过,蓦地停在了其中一个夹室门前。

  大凉仁宗康昭皇帝之位。

  言允初目光炯炯的望着牌位,不由得将目光抬高,落在墙上那副身穿龙袍之人的画像上。

  身躯凛凛,不怒自威,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光射寒星,剑眉冰冷透着一股傲气,却也老成持重。言允初看得入神,他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来到这里,会从画中认识这个人

  父亲,生身的父亲。

  也是险些将他处死的父亲。

  言允初看了很久,无意间的落幕,看到桌上放着一本明黄色的册子,上面写着:列祖子孙,宗室。

  是玉牒皇帝的宗谱,皇家族谱。

  言允初拿起翻看,找到写有康昭皇帝的那一页,顺位排列的是:第一子君流霄,第二子锦王君流兼,第三子纯亲王君流奕……

  言允初哭笑不得,他这个名副其实的皇长子就在族谱上挂着名,在史书上的解说就更简单了:一出生就夭折了。

  言允初百无聊赖的将玉牒放回去,突然感觉到异样气息,他轻轻推开一侧窗户朝外望。只见万籁俱寂的皇宫内院,一道绚绿色的光影穿梭内外,来去自如,满宫侍卫茫然无知,任凭那鬼影穿梭各宫各殿。

  言允初不由得失笑。

  雾苓啊雾苓,大晚上不睡觉,也一起跑出来当飞贼啊?

  作者有话要说:灰常感谢落花糕小可爱的砸雷和评论,么么哒~

  荀子《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我只是有些后悔

  言允初索性追了上去,闪身跳上房顶,站在高处视野一览无余。距离他约百丈距离的绿光从其中一间大殿出来,稳当的落在一棵松树枝头,光芒褪去露出喻苓谦的身体轮廓。他目光一凝,似乎也注意到了自己被人盯着,回头去看的同时仅瞬间的功夫就渡到了言允初身后。

  “喻先生。”言允初脸上洋溢着笑,故意捉弄他道:“夜闯深宫,鬼鬼祟祟,是来跟某位娘娘私会的么?”

  喻苓谦冰冷的目光扫了他一眼,当场怼回去道:“言七公子夜闯宫城,躲躲藏藏,是要带某个宫女私奔吗?”

  言允初心中敞亮,也皮起来了,“人家在皇宫里吃香喝辣,穿金戴银。哪会跟我这个一穷二白的人吃苦受罪。”

  迎上喻苓谦诡谲的目光,言允初还不忘笑呵呵的补充道:“所以我想着进国库去溜达溜达,顺走几样宝贝,充实一下自己嘛!”

  喻苓谦不予理会,深知跟言允初话不投机半句多,懒得浪口舌。

  “各干各的,谁也别碍着谁。”言允初背过身去,夜风吹得他斗篷呼呼鼓起,他却迎风笔挺健稳,傲然屹立。隐藏在暗黑兜帽之下的脸庞,因为月光的照映发白发亮,唇角间似有若无的浅笑勾勒的他更加迷人。

  刹那间,喻苓谦有些恍惚,竟觉得面前之人有些熟悉,虽然那感觉稍纵即逝,却触及了内心深处,让他失了神。

  “再会。”言允初径直跳下房顶,喻苓谦一怔,等回过神来匆忙去看之时,言允初已经消失不见了。

  月明星稀,夜深人静。言允初进入翰林院,根据各个宫殿的门牌指引,进入了放有史书的楼阁。

  喻苓谦是来找无暇的么?

  这是言允初的初步猜测,既然师父能感应无暇的位置,那么喻苓谦这个玄虚宗的守护仙兽自然也感应得到。

  三十三年前的历史,发生的地点是在人界,而且还在大凉境地,史官这里必然有记载。

  言允初翻阅相关竹简,总算在里面找到了端倪,跟君澈那小崽子说的大致相同。

  三十三年前,八月盛夏,金阳城天降大雪,此乃不祥之兆。果然在一日后,魔头君流霄降临金阳城,滥杀无辜,男女老少皆不放过,悲鸣冲天,血流成海。仅仅一夕之间,金阳城就成了人间地狱,孤魂野鬼四处飘荡,尸骨如山,变成一座死城。

  虽然没有附图,虽然只是单调的文字,却一字一顿皆触目惊心,言允初紧攥着竹简,明明这些自己都没做过,可为何这里描写的绘声绘色?

  言允初又敞开部分竹简,看到之后的字迹标注,当时在金阳城居然幸存了一个目击者,那目击者是路过金阳城,真真切切的亲眼所见杀人屠城。

  言允初心一颤,赶紧去瞧这人是谁。

  然而,竹简内并没有再写,或许史官也不知道,又或许是在保护这个人。

  言允初又换了一个竹简翻阅,里面将历史的状况也得很真切也很惨烈,字语间无不透着惨绝人寰,对君流霄的描述字字狠绝,描述着他的丧尽天良。

  总共三座城,七处村落,尽都无一活口,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路过的商客书生,全都无一例外的血溅当场。

  “啪”的一声,竹简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