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作者:雪之羽时之风      更新:2021-03-19 20:00      字数:2467
  为惭愧,本想无论好坏,随便买点东西给季小神医增加点营业额,但这镜子他还真买不起,于是他又把目光转向别的东西。

  然而,这一看就让他汗颜不已,这“多宝阁”真是名副其实,每一样都是独具匠心的品!

  除了最引人注目的四花镜,摆在柜台里的尽是琉璃首饰,一个个复杂花样的耳坠闪闪发光,让他一个大男人都不住点头,间或有独特花纹的琉璃珠夹杂在饰品中间,也是灿烂明媚,惹人喜爱。

  要不是囊中羞涩,这人真想把店里的一切都买去,统统搬走!

  是金子总会发光,识货的不只捧场男一个,更别说在武侠位面的土著眼里,这店里的任何一样商品都比金子更值钱。一个个或是好奇,或是来看季神医整什么幺蛾子的人接连进来,然后都像捧场男一样,进去后就不舍得出来了。

  琉璃不管什么形态都是比玉器还珍贵的珍宝,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看着商品驻足不动,迟迟移不开眼,等他们看够了,才终于有人问价:“掌柜的,这琉璃珠怎么卖?”

  “无色透明的两百两一个,内有花纹点缀的三百两一个。”掌柜按照店长说的价缓缓说道,但他到底是个农家少年,心中不是不忐忑的,这么高的价格,会有人买吗?这得值多少个馒头,能买多少斤肉啊。

  果然,他一报完价,人群中就升起一阵哗然,掌柜的以为季店长的报价太坑,引起了众怒,于是,他准备按照季风华的交代,先降到五十两处理试试,然而,没等他琢磨怎么才能不显突兀的降价,一个黑面黑髯的汉子就大声开口了

  “二百两,太便宜了!给洒家来五个!”

  黑面大汉的喊声惊醒了一片人,他们似才从梦中醒过来,赶紧争先恐后的压在别人前面喊起来

  “这等品相的琉璃珠也给我取一个!”

  “这水蓝的琉璃珠甚是罕见,我要买一打献给老祖宗……等等,小爷钱不够,掌柜的给我留一下,我取了银钱就来!”一公子哥打扮的人一摸兜,不由脸色一白,赶紧急急忙忙的打发小厮去取银子了。

  “掌柜的,别等那个走的小子了,俺包裹里装满了银钱,直接卖予我便罢!”一红脸汉子笑呵呵地拍拍包裹催道。

  客人们用另掌柜瞠目结舌的速度瓜分完了十对琉璃珠,还有来晚的不甘心道:“掌柜的?真的没有琉璃珠了?你可不要诓人,有就拿出来,即便是五百两银子我们也甘愿。”

  澄澈透明的正圆琉璃珠千金难求,如今这多宝阁不但有货,还以白菜价买了,这些人自然争抢不休,让未经世事的掌柜看得一愣一愣的。

  十对琉璃珠有五对是有花纹的,加起来就是五千两银子,掌柜数钱数的眼花缭乱,这钱来的太容易,让他恨不得生意每天都这么好。

  五千两数完,掌柜被数目巨大的银票冲昏了头,他突然有把所有的琉璃珠都放出来的冲动,最好一天赚上十万两才爽快。

  琉璃珠自然还有,季店长临走前给他留了一大坛,但她三令五申的告诉他,手头这些琉璃珠卖光了,以后每天只许放出五对,不准多卖,因此身契还在店长手头的掌柜不敢造次,只好赔笑道:“各位好汉,小店的货物有限,这琉璃珠实在是没有了,你们可以明天再来看看。”

  在场的都能听出这是他的推脱之语,有人面色不虞,但毕竟是季小神医的店,他们不好强逼,所以只能从‘廉价’琉璃珠的狂热中脱离出来,开始打量别的首饰。

  这一打量,就有自信财力过人的把主意打到了四面镜子身上。

  “掌柜的,那放在柜顶的琉璃镜怎么卖?”

  “客官好眼光,这四花镜是本店的镇店之宝,每个作价两千五百两纹银,谢绝还价。”掌柜热心地推荐道:“四花镜是季店长从海外带回的宝物,由当地的巧匠心雕琢,除了水平无痕的琉璃镜面,镜子的镜体是当季的四种花草,栩栩如生,因此叫做四花镜。这四花镜每个季节只卖四面,售完为止,要想再买,就要等下个时节,不过到时候就是其他的花式了。”

  说罢,他善意提醒道:“客官看好了那个花式就尽快买下为好,四花镜一年只有十六面,不同的花式也只在相应的季节卖,错过这个冬天,客官想买冬季的四花镜就要等明年了。”

  有个商人听得眼睛放光,他敏锐地察觉出四花镜的价值,于是他当机立断,立时摸出一万两银票拍到柜台上:“这四面镜子我都要了,掌柜把四花镜拿给我吧。”

  掌柜一呆,转瞬就回过神来,他把镜子取来交给了商人,直到银票到手,他都晕乎乎的,这生意也太好做了,他还以为如此昂贵的镜子永远也卖不出去呢!

  这镜子不过是比铜镜亮了点,竟能卖出十万面铜镜的钱!

  掌柜取镜子的动作甚为粗鲁,让商人看的胆颤心惊,等得到镜子后,他用布条把四花镜小心的用布条缠起来,珍惜地放在一个檀木盒子里,然后在伙计的护送下匆匆离开了多宝阁,让其他出手慢的人不禁扼腕,谁能想到如此巧的珍玩才卖两千五百两,白让那厮捡了个便宜!

  看到放置四花镜的柜台阁子空空如也,在场之人都感到割肉似的疼,他们不是买不起镜子,而是随身带的钱不够,才生生错过了宝镜。

  经历了琉璃珠和四花镜的冲击,那些抱着随便逛逛念头的人终于没了先前的不以为然,他们赶紧打发随从去取银票,自己则在柜台前转悠起来,使卖光镇店之宝的多宝阁更加热闹。

  有一干识货之人的捧场,很快多宝阁的饰品就卖的七七八八,连片的阁子都变得空荡荡,只剩两三只饰品孤零零地摆在那里,因为样式太夸张无人问津。

  打烊后,掌柜点了油灯,在灯下点起了银票,他数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笑得合不拢嘴。带上琉璃饰品和那些小巧玲珑的头花,今天总共赚了两万三百五十两银子!

  两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在范阳地界,足够买上良田千亩,盖一个气派的大宅院,连买几个瘦马金屋藏娇都劲够了!

  揉揉笑抽筋的脸,掌柜把银票分成三份,一份等明儿存在钱庄里,便宜取用,另一份则换成金子,放到左厢房里,等主家拿走,最后一份才是用于买货和应付日常开销的银子。

  掌柜把银票妥善放好,然后捏起钢笔,用季风华教的方法歪歪扭扭在雪白的a4纸上记录开支。写完后,他把字迹小心吹干,起写满了字的纸,才灭了灯,回到右厢房去歇息。

  第二日白天,掌柜只开了半日,就关了店去采买。他按照季风华的吩咐,到处去搜罗一些木根竹雕之类的玩器,兼纸墨笔砚等书写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