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作者:卧晓枝      更新:2021-03-19 16:34      字数:2498
  “我听说,这一家子都擅长画画,就是读书不成。”

  “你还别说,我看过这家老头的画。画的人跟真的一样。”

  ……

  张宝的书讲完了,三壮还没来。大壮赶着车带着张宝直奔方老先生家。靠近他们家就听见读书声。他们又等了一会儿,才见有孩子出来。

  张宝见大家出来时都背着个小包,才想起来自己还没给三壮做个书包。果然,三壮是抱着书出来的,他旁边还有一个小子手里抱着东西。

  三壮看到张宝他们就加快了脚步走了过来,那小子把手里的书放在张宝家的驴车上,朝三壮挥了挥手,“长仁,我先回家了。”

  “哎,你回吧。”

  不用张宝开口,三壮就把今天在私塾的事都说了。认识了谁谁,先生今天教了几个字,谁谁很厉害,会写诗……

  张宝和大壮说去扯点布,回去要给三壮做两身新衣服。他看到今天私塾里的小孩穿的衣服了,张宝想着,回去照着那颜色扯几块布让李小清帮忙做出来。

  三壮刚进家门,家里的两个小的就冲了出来。“三壮哥,私塾里的先生今天教了啥,你讲给俺们听听。”

  一家人对三壮今天学了什么挺好奇的。

  三壮小心翼翼地拿出纸和笔,慢慢地画了个横,说是一。贝贝和四壮也都拿好了笔,在纸上画了个横。“不是这样写的。”三壮急忙道,“先生说了,不是这样的。”三壮很耐心地手把手教了贝贝和四壮怎么写。大壮和二壮就在旁边看着,心里暗暗记着。

  李小清笑着说,“这一可真简单。二是不是就画两横?”

  三壮抽了个空回道,“可不是,就是画两横,三就画三横。”

  “那俺也识得几个字儿了。”李小清高兴起来。

  “阿么,可不是你想的那样。四往后可就不这么写了。这可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孩,在学堂里学到三了,觉得数字很简单,就是画横的事。回家就和他阿爹说,只要是关于数字的字他都会写了。他阿爹正好要写封信给朋友,听了他家小子的话,就让小子替他写封信。不巧的是,孩子阿爹的朋友姓万。那孩子就一直在画横,画了很多张纸,一直画到夜里也没画完。他还抱怨自己阿爹的朋友怎么姓万。”说完,张宝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万。

  “哈哈。”大家又笑起来。

  三壮又磕磕绊绊地念了一段书。张宝就在旁边给他指导指导,告诉他哪个字怎么念,什么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又临时有点事情,写的有点少。欠了一更,明天补上。现在快困炸了。

  第30章30

  姜顺把张宝家卖炸串子的事情和他三哥哥说了,姜风颇为稀奇。他在西城租了个小食肆,请了个做饭的师傅学着张宝家的东西做了一通,倒是颇受欢迎。现在西城就有好几家仿照他家食肆卖炸串子的。

  张宝这边天天听说书的人把茶楼挤的满满的。刘正阳可乐呵了。天天也就找个位置和这些人一起听书。

  这天,接了三壮下学,张宝让大壮去好再来布庄。到了布庄,张宝把几张画交给伙计,告诉他这是《射雕英雄传》里的人物。

  那伙计哎了一声。他也听过《射雕英雄传》,还知道就是这小哥儿讲的。“小哥儿,我们掌柜的今天走亲戚去了,人不在,这钱……”

  “俺等他回来给。”

  那伙计等张宝走后,拿了纸出来看,嘿,可真有意思,原来郭靖是这样的,黄蓉是这样的。这黄蓉小哥儿可真好看。

  接了三壮放学回家后,张宝发现大舅家也在他家。他和大舅,大舅么打了声招呼。

  张宝洗了洗脸过后李小清才告诉他,他大舅家想和他家一起在镇上租个小食肆,就弄张宝家的吃食。他大舅家不占大头,就是去帮忙的。这主意是李周提的。他看张宝家卖吃的生意挺好的,张宝家就在逢集的时候卖吃食,平时也不卖。可是,要是平时卖呢?那不是每天都有钱赚?

  李小清就说了,“俺看中。”在镇上有个铺子挺好的,看着这些钱不赚,他也觉得可惜。

  李周有些窘迫地搓了搓手,“姑么么,俺家现在就还有五两银子。”这还是自己家这么多年的存款和最近挣的。

  “俺晓得了。”李小清看了下张宝,“俺们家也就三十几两银子。这镇上的铺子也不好找,还要好好看看。”

  “姑么么,铺子俺都相看好了。俺认识一个以前在镇上当伙计的人,他说他家掌柜的要搬到西城去,这铺子要对外出租。俺去看过了,这铺子位置有点偏,可是门口有块空地。也正好给俺摆个摊子。其实要不是听那人说的,俺也没租铺子的想法。正好,这铺子租金也不是很贵。”李周说完了又看看张宝和李小清。

  张宝略微想了下,说道“周哥明天带俺去看看铺子吧。”这样也挺好的,有了铺面要比推个小车好。

  “哎,哎,好,好。”李周连忙应道。

  晚上,大舅家就在张宝家留宿了。

  二壮也有好几天没见到李明了。两人吃完饭说了好一会儿话。二壮献宝似的把自己攒的二十几个铜板拿给李明看,“明哥儿,你瞅瞅。俺都攒下二十七个铜板了。再等等,俺就给你买好看的布。”

  李明也笑嘻嘻地,“二壮哥,俺不买布。你留着,攒着。”

  “那不成,俺,俺还没给你买过东西呢。”

  两人就这二十七个铜板讨论了好一阵,最后李明赌气地跺跺脚,跑开来,“随你。俺可管不了你。”

  “哎,明哥儿。”二壮追了两步,又有些沮丧。明哥儿怎么就生气了。

  第二天大壮套好驴车,一群人又去了镇上。李周领着张宝他们去那铺子看了看。

  那铺子的位置的确有些偏,周围都没什么其他的铺子。但是这铺子的空间大,门口也有块大空地。张宝觉得这铺子的位置倒不是很重要。只要做好宣传,他相信自己家的铺子一定会红红火火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嘛。

  张宝找了铺子的老板谈了谈。老板也是个好说话的,就说一百两租两年,连着后面的院子、房子一起。两家加起来也就四十来两,远远不够。张宝和铺子的主人商量了一下,先不要租给别人家,他们先付四十两的定金。

  李小清把张宝拉到一边,“宝哥儿,咱上去哪筹这六十两啊?”

  “阿么,你别急。俺来想办法。”

  “你有啥办法啊?”李小清疑惑地看着他,他可不知道自己家还有什么有钱的亲戚。

  张宝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俺打算和那布庄的姜老板借。”

  “无缘无故的,他咋能借你钱!”

  “俺去试试。俺心里面有点子。阿么,你别着急。先让俺去试试。”

  李小清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