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
作者:妍中意      更新:2021-03-18 19:54      字数:2486
  试结束后进士们要进宫谢恩,也就是去参加琼林宴。这些进士们在入殿前要等候传胪念到自己的名字才能进去。在琼林宴上,皇帝会颁发圣旨,前三甲不用参加朝考直接授予官职,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考庶吉士、给事中、主事、中书、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或授地方府推官、州、县。

  王振之在圣旨颁发之后,深深吸了几口气,摸了摸胸口的血书一咬牙,对着皇上就跪了下去,“皇上,草民有事禀报。”

  高无庸大声呵斥:“放肆,这金銮殿上岂容你胡来。”

  乾隆挥挥手让高无庸下去,“你是何人?”他其实也有些惊讶,什么样的事需要拿到皇帝跟前说。难道……

  王振之从胸口拿出那张血书,双手高举,“回皇上,草民是今科榜眼王振之。草民要禀报的事与这封血书有关。”

  这话一出,百官皆凝声屏气,纷纷低头不敢再看。而金銮殿内外近三百名进士全部脸色发白,腿都要软了。这人怎么这般胆大,血书能随便拿出来吗?这不是打皇上的脸吗?他们寒窗苦读将近二十年就是为了能走上青云路,改换门楣,光宗耀祖,如今出了这回事他们的前途不用想了,妥妥地被迁怒的份!

  王振之感受到这近乎窒息的气氛,他自己也有些腿抖,若是可以他也不会用这种方法把血书献上,可是他答应了那位老爷爷一定要替他讨回公道,想起血书上那一条条鲜活的人命,他无法让自己置身事外,当做没有看见这封血书。皇上一向厌恶贪赃枉法的官员,今日他拿出这封血书,背后的奸臣一定逃脱不了。想到这,王振之反而镇定下来了,皇上是个明君,他一定不会随意就砍了自己的头。

  “哦。将那血书呈上来。”乾隆倒没有怎么生气,他又不是小气的人。王振之会在这样的场合拿出血书就说明他真的走投无路了,才想用这般鱼死网破的方法来使得这封血书重见天日。

  乾隆接过那血书,一股浓烈的血腥味袭来,乾隆屏蔽了呼吸,定睛一看,瞳孔剧烈的缩,这封血书竟与他今年的试题土地兼并有关。

  怎么说呢,清朝虽然施行摊丁入亩这项制度,但是它被没有制定一个人可以拥有的田地亩数,也就是说一个人名下可以有几十万亩的田地,只要你有钱买田地。这就造成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一些有钱有权的人会出手强买农民手中的土地,若是别人不愿意卖,就会出手给他们制造麻烦,直到别人怕了,愿意卖手里的田地了才会手。这种情况屡见不鲜。乾隆想改革田制,也与这种现象有关。

  手里的这封血书就是说得就是这种强权逼人卖田的现象。

  写信的是一位叫孙明知的人,他是湖北应城县的一名秀才。应城县是产粮大县,县里的老百姓靠着种田过日子,在中了玉米土豆红薯这些高产量作物之后,日子过得更是不错。可天有不测风雨,有一日官府来人说一位大老爷看上了他们的农田想要买下来。土地就是农民的根他们自然不愿意,可官府的人说了要是他们不卖田地的话他们家里出点什么事情就没人能保证了。为了家人的性命着想,他们只能答应把田地卖了,在签契约的时候他们发现他们的田地竟然只卖二两一亩,这怎么可以,他们的农田都是上等田,十五两一亩他们都嫌卖便宜了,更何况是卖二两!他们纷纷反对,不愿意卖了。

  而且他们想他们可是同一个县的人,那位大老爷权利再大也不可能真的把他们全县的人给杀了吧?谁知道那位大老爷直接经县太爷的手把他们的农田记在了别人的名下。而他们还是在下田时被驱逐才知道这回事儿。

  这好好的田地成了别人的,而自己一分钱都没有得到,没有土地,他们这些农民只能饿死。所以他们集结了全县的人去找县太爷讨说法,没想到县太爷竟然直接让县衙把他们打出去,双方打红了眼,最后竟有人被打死了。这下事情闹大了,不少动手的农民进了大牢。而县太爷竟然丧心病狂地把这些农民给毒死在牢里。

  群情激愤之下,他们应城县的人打算进京告御状。县太爷和那位大老爷到消息,知道皇上最厌恶贪赃枉法的官员,若是被他们告了御状,不管是县太爷还是那位大老爷都不会有好下场。为了掩盖这件事,他们打算先下手为强要把他们这些想去告御状的人给杀人灭口。

  在他们进京的途中,一大批官兵追了上来,见到他们就直接拔刀杀人。他们毕竟是手无寸铁之人,只有十几个跑得快的活了下来。为了能顺利进到京城,而不是半路就被杀了,他们写下了十几封血书,人手一份,分路进京。只要能登鼓鸣冤,就算要上刀山,下火海也要为被强占土地和死去的那些人讨个公道。

  乾隆被信中的内容气得想杀人,他前两年才杀了一大批的贪官,原以为他们能安分几年,没想到三年都还没过呢就故态萌发了。真以为山高皇帝远他们的做法就不会被他知道吗?

  王望

  乾隆被信中的内容气得想杀人,他前两年才杀了一大批的贪官,原以为他们能安分几年,没想到三年都还没过呢就故态萌发了。真以为山高皇帝远,他们的做法不会被他知道吗?

  努力忍住怒意,乾隆发现自从他重生成乾隆后脾气真的差了很多。“王振之,这封血书你是如何得来的?”

  王振之听着皇上带着怒意的冰冷话语,心都抖了一抖,“回皇上,草民在进京途中遇见了一位老大爷。他那个时候腿断了,身上都是鲜血,衣衫褴褛。草民便救了他,只可惜他伤的太重救不回来了。在老大爷临死之前他将这封血书给了草民,恳求草民一定要替他和那些惨死的农户讨回公道。”

  乾隆想了许久应城县的县令是谁,都想不起来,只能问别人,“吏部尚书,这湖北应城县的县令是谁?”吏部尚书管全国官吏的任、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这时的吏部尚书还是梁诗正,梁诗正被点名了,身子僵了一瞬才上前回话,“回皇上,臣依稀记得是王望。他早年为举人,因捐资获得知县职务。”

  王望乾隆觉得这人名字有些耳熟,可能在乾隆朝挺有名的吧。他不是历史专业的,有些发生在乾隆朝的事情记得不怎么清楚。“刑部尚书何在?”

  这时的刑部尚书还是盛安,若现在还是正史,那盛安都被革职了,乾隆来的早,一大批在正史本该被乾隆罢官、赐死的官员都还活得好好的。

  盛安觉得风雨欲来,有些心惊胆战,希望这场风雨不要牵连到自己,“奴才在。”

  “嗯。这件事也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