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
作者:妍中意      更新:2021-03-18 19:54      字数:2468
  21日晚,大家齐聚建福宫,因为今晚的主人公是永,所以乾隆叫他坐到自己下首的位置。接着是永璜、永璋他们。皇后在乾隆的右手边,永的生母已不在,所以妃嫔们按分位排序坐下。

  中间是翩翩起舞的舞女,丝竹之音欢畅悦耳。

  乾隆举杯,底下的皇子妃嫔回敬。

  永和永瑜还小,乾隆特意把他们安排在自己和皇后的中间,两个小孩兴奋得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在过生辰呢。

  等一个节目表演完,乾隆让高无庸捧着他送永的生辰礼送到永跟前。

  “永你如今也14岁了,那些成婚早的这个时候都有福晋了。你在尚书房学得不错,那些老师也常向朕夸奖你。朕送你一对玉如意还有一幅颜真卿的真迹,你喜爱颜体,这次朕就投你所好。希望你再接再厉,对弟弟们也要尽到兄长的责任。”

  “谢汗阿玛。儿臣很喜欢汗阿玛的礼物。”永站起身亲手下乾隆送的礼物。

  那拉接着乾隆的话,“永,今日你生辰,汗额娘也没有什么好东西送你,这是一块翡翠平安扣,希望你幸福安康。”

  “谢汗额娘”

  接着就是高位妃子和永的兄弟们送礼的时间,就不一一论述。

  总之今晚的宴会进行的热闹而不流俗,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席间觥筹交错,言语欢畅,其乐融融。

  三月的时候,浙东灾重,乾隆派了阿桂去赈灾。

  阿桂,中国清朝政治家、军事家。历任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工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封诚谋英勇公。

  阿桂姓章佳,性情稳重,能力也出众,乾隆还是挺器重他的。

  乾隆十三年初,阿桂随兵部尚书班第赴四川金川军营办事,因经略讷亲,川陕总督张广泗进剿大小金川失利,清军株守半年寸功,被逮捕处死,阿桂也被劾以“勾结张广泗,蒙蔽讷亲”,而交刑部审讯。后因乾隆帝念其父年老,只有阿桂这一儿子,才格外开恩,没有治他的罪,将其释放回家。这可说是阿桂在仕途上跌的一大跤。

  乾隆来了之后没多久又开始启用他,吩咐他做的事都完成的很好。

  这次把赈灾的事情交给他,乾隆也能放心。

  今年有秋木兰,乾隆想带着永璜到永璇几个一起去。

  永璋早早的就准备东西了,乾隆笑他紧张过度,东西什么的让身边的奴才拾好了,何必自己动手。

  永璋振振有词,“自己拾东西比较有意义。难道儿子去了木兰围场狩猎的时候还要奴才帮忙么?”

  “行行行。你有理。那璋儿也帮阿玛拾东西好了。”

  “行啊。阿玛不嫌弃我手脚不灵巧,儿子自是不推辞。”

  “不嫌。嫌弃谁都不嫌弃璋儿你。”

  乾隆摇摇头,让永璋继续拾,自己改奏章去了。

  七月木兰秋开始,乾隆一行人到达了木兰围场。

  为了举行“木兰秋”,清政府还专门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卓索图盟、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蒙古四旗的接壤处设置了木兰围场。这里林木葱郁,水草茂盛,故群兽容易聚以繁殖。围场的范围相当大,东西、南北各相距约三百里,总面积达一万多平方公里。其间又根据不同的地形和兽类分布,分为六七十个小型围区,每次行围若干区不等。为了便于进行木兰秋,清政府还从康熙四十一年开始,在北京至围场的沿途设置了许多行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热河行宫,又称为避暑山庄。

  乾隆勒住马,对身旁的王公大臣们说,“我们满人在马背上得天下,今天就给朕拿出你们的本事出来给朕瞧瞧。”

  众人纷纷回答会拿出本事来。

  乾隆笑而不语,看着前面几十米处的鹿弯弓射箭,“嗖”的一声,箭射中了鹿的头部,鹿应声倒地。

  众人又纷纷恭维,“皇上箭法高超,臣等不能及。”

  乾隆知道这些都是套路,看着他们诚恳地脸都有些佩服他们拍马屁的功夫。

  “好了,你们也去吧。永璜你是大哥,多看着点永、永琪、永他们。”

  乾隆转头对永璜说,永璜点点头带着几个弟弟走了,他对这种场景不感冒。

  “璋儿和永璇就跟在朕身边好了。”

  永璇虽然也想跟着几个哥哥一起去,但他也知道他才7岁,汗阿玛是不可能让他去围场深处的,所以乖乖的待在汗阿玛身边。

  乾隆带着永璋他们去了左边的地方。一行人也不忙着狩猎。乾隆让永璋指导永璇如何猎捕野兽。自己在一旁慢悠悠的,看见有顺眼的猎物才挽弓射一箭。

  乾隆的箭法真的不错,尤其有了异能的辅助,百发百中。

  身边跟着的侍卫替他把射中的野兽捡回来。

  永璋抽空看了一眼,“阿玛,您的箭法不错嘛”

  乾隆挑了挑眉,“比你好就是了。”

  “阿玛!”永璋撇了撇嘴,阿玛又开始逗弄他了。

  “哈哈哈。璋儿就是好逗。这只紫貂的皮毛不错,硝好给你做件大衣好了”

  “嗯。”永璋对这些穿的吃的不在意。不过乾隆亲手给他猎的意义不一样。

  兰馨和晴儿出场

  乾隆这边在木兰围场与蒙古贵族联络感情,紫禁城那边却是另一番风景。

  由于皇上不在宫中,妃嫔们也没了争奇斗艳的心思,都老实地待在宫殿不出来。去给皇后请安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的话语。

  那拉着实享受了一番清净日子。有时候闲着都在想要是多一点这种日子就好了。谁也不想日日听那些夹枪带棒的话。忒的心神。

  在乾隆离宫的第十天,边关传来消息,齐亲王为国捐躯,齐王妃殉情,追随齐亲王而去,留下个7岁的女儿兰馨格格。

  这兰馨怎么说也是烈士后裔,父亲又是亲王,不能随便找户人家抚养。

  那拉见她小小一个,规矩礼仪就已很出色,又失去了双亲,对她很是怜惜。便想着把她养在自己身边,和也有了伙伴。

  但一国之后养女,兹事体大,还是要看皇上的意思。

  所以那拉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到乾隆处。

  乾隆到皇后寄来的信,觉得兰馨格格这个名字挺熟的,该不会也是琼瑶奶奶笔下的人物吧?

  他努力回想了一下,对了,他初来时还疑惑为什么乾隆朝还有三个异姓王,现在一想可不就明白了。

  原来他穿的不仅是还珠的世界,还是琼瑶合集呀。

  硕王富察岳礼的儿子,一个叫浩祯,一个叫浩祥,再加上一个齐亲王的女儿兰馨,不就是梅花烙么。

  至于那端亲王就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