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作者:妍中意      更新:2021-03-18 19:54      字数:2492
  齐全。只需人手一够就开工。

  永璋带着几个侍卫在村落里视察,人人都在忙碌,砌砖的、扛房梁的、煮饭的,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孩子们都在一旁打闹,玩捉迷藏。人们的脸上都挂着笑容,那是从洪灾到现在,他看到的人们最开心的时候,他一开始见到的都是悲伤或麻木的表情。

  那是对生活的向往,百姓没有被灾难击垮,反而让他们变得更坚韧,能更好的去应对未来的风雨。

  永璋觉得他这一行学到了很多他以前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生命可贵,不可亵渎。

  整整一年的时间永璋都在四川度过,看着炊烟继续在村落里升起,人们又开始为种地忙碌,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连刚种下不久的树木都在微风里摇摆着枝叶,永璋也终于可以放心的回京了。

  乾隆接到永璋寄回的信件,思念不知不觉又蔓延上来,他已经一年没有见到永璋了,不知道他瘦了吗?有没有长高一些,永璋一直念着要长高一些,最好能高过他汗阿玛。黑了没有?永璋一直嫌自己的肤色太白,若是在外面晒黑了,估计永璋会高兴坏了。

  在这段日子里,乾隆把夏雨荷给解决了。

  一场因下人不注意打翻了蜡烛引起的大火把夏宅烧的一干二净。

  附近的人家都道夏家人倒霉,一家人都去了。

  没人知道,一场往事从此掩埋在时光里。

  夏紫薇还不记事,她被送到宗室一家没有子嗣的人家。

  她是突然的出现在别人家门口,门房看到了禀报了主人家。那户人家的福晋见她长的像观音菩萨座下的童子,心都软了,想着自己没有子嗣,她出现在自家门口可不是说明彼此有缘,所以把她记在名下当亲生闺女养了。

  乾隆到粘杆处的消息,将字条放到烛火里烧掉了,别怪他心狠,对他来说夏雨荷不过是个陌生人,她是生是死,他不在乎。

  永璋和傅恒在阳光明媚的一天回到了京城。永璋看着眼前久违的熟悉街道,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傅恒和随行的官员都得了封赏,傅恒进了军机处,另外有功的官员都升了一级。

  乾隆急着和永璋说话,也不耐烦听大臣们在无关急要的琐事上争论,干脆下了朝。

  众大臣:…………

  三阿哥一回来我们果然失宠了。

  乾隆拉着永璋的手仔细的打量他,瘦了也高了,就是肤色也比以前深了许多。

  永璋见到了汗阿玛才知道自己有多想他,想着他晚上是不是改奏折又改到很晚,吃饭的时候是不是又只挑素的来吃,想着他写好一副字身边有没有人听他自夸……

  “璋儿,你瘦了。是不是没有好好吃饭?在那里有没有人不长眼欺负你?有没有遇到危险?”乾隆每次见到永璋都忍不住要唠叨一番。即使他知道永璋不会有事,毕竟他的人每个月都会给他传信回来告知永璋的近况。

  四川的官员被乾隆大清洗了一番,不少有才识有能力的年轻官员被乾隆外放到了那里。在这些官员的努力之下,四川的灾后重建进展得更快了。

  “儿臣可是皇子,谁有胆子敢欺负我,危险也不曾遇见。儿臣这次在四川看到那些灾民,真的有些唏嘘,京城是天子脚下,都是一派繁荣的景象。儿臣没想到别的地方会这般凄惨。”永璋回想自己在四川度过的一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傻瓜,这个世界有繁华的地方,也有贫穷的地方。就像这个世界有光明的存在,也会有黑暗的存在。朕不能让黑暗消失,但是朕可以努力让贫穷的地方变得富饶。这也是我们为政者应该做的事,亲民、爱民、利民。让国家强盛,百姓富强。”

  乾隆摸摸他的头,循循善诱。

  “儿臣明白,儿臣会努力帮汗阿玛的。”永璋孺慕的看着他,将他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哈哈。阿玛相信你。你回来了就休息几天,到时候直接到户部报到好了。”乾隆摸摸永璋眼下的青黑,知道他还累着,怜惜地让他去偏殿睡一觉。

  永璋也不客气,他在养心殿睡惯了。

  美美的睡了一觉,永璋醒来时天已经黑了,一个小太监在外间等着,听到里面有动静了,赶忙给永璋行礼,“三阿哥醒了,皇上命奴才在这里守着您。”

  “什么时候了?”永璋起来伸了个懒腰,觉得自己又活力满满了。

  小太监边伺候永璋穿衣服边回到,“现在是酉时了。”

  “阿玛用膳了吗?”永璋想着竟这么晚了,汗阿玛肯定没有吃,估计又在等着他醒了才一起吃呢。不禁有些懊恼,自己不该睡那么久的。

  “皇上还没有用膳。奴才估计皇上是在等三阿哥您呢。”小太监也是服侍惯了永璋,知道乾隆对他很好,这养心殿的奴仆都把他当第二个主人,所以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

  “你就贫吧。”永璋虽是训了他。但心里甜滋滋的,他就知道汗阿玛宠他。尽管他一年不在汗阿玛身边,别的小妖也不能占据他在汗阿玛心里的地位。哼。

  永璋一出来,乾隆就招呼他过来用膳,“睡了一个下午可饿了?快来用膳吧。你不在,朕连吃饭也吃不香。”

  “汗阿玛这话说的儿臣都要骄傲了。”永璋笑着走到他旁边的位置坐下。

  “那最好。朕可没见过你骄傲的模样。快骄傲一个给阿玛看看。”乾隆点了点他高挺的鼻子,促狭的说。

  “阿玛。”永璋知道自己阿玛又在逗弄自己了,当下佯怒的皱了皱鼻子。

  乾隆果然举白旗投降。

  谈教育

  永璋享受了几天的悠闲后去了户部,他还是新手,户部的官员也不敢指使他,永璋便跟在户部尚书的身边学习。他性情谦虚有礼,不摆皇子的架子,户部的官员都挺喜欢他的。

  永璋忙着学习,乾隆也不闲着,虽说他到了清朝之后就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建军校,建立海军,设立火器营还有开海禁与外国进行贸易等等,这些举措的普及性不强,很多百姓都没有参与其中。也就是说这些与外国接轨的行为,并没有推广到普通人群。

  他所希望的现实还没有出现,所以他现阶段的任务就是推行义务教育,父母必须让自己6~12岁的子女入学。

  这种义务教育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人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

  而中国呢,在清朝末年才有所谓的“义务教育”的说法。

  其实每朝每代的当权者都会采取“愚民政策”,清朝自然也有。清朝的文字狱就是一种愚民政策。

  中国的文字狱古已有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