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
作者:妍中意      更新:2021-03-18 19:53      字数:2492
  为一等承恩公,额娘为一品夫人。其实他也是在通过这种举动来告诉他人,继后在他心中的地位。

  他重生至今一个月,虽然会抽空看看儿子女儿,但一直没翻牌子,皇太后也暗示过几次,他都是以政事繁忙推脱,现在有了皇后了他也得正式开始宠幸后妃了。不过不要紧,他已经调整好心态了,就当为革命献身了。

  当晚,乾隆和那拉氏携手进了坤宁宫,乾隆和那拉氏喝了交杯酒,那拉氏不胜酒力,脸很快红了起来,在烛火的映照下迷人极了,说实在的,那拉氏被称为满洲第一美人,长得确实好看。

  乾隆拉着她的手说:“皇后,就寝吧。”

  那拉皇后羞涩的点了点头。

  今夜只道是:“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乾隆对床第之事并不热忱,每个月有十天是宿在养心殿,十天在皇后处,剩下的几天多是去生育过的妃子处。

  后宫诸妃见皇上多是去皇后处也不敢多言,毕竟帝后和谐是国之幸事。为了皇上能多宠幸自己,常常打扮得花枝招展,在乾隆经过御花园的时候出现装作偶遇。乾隆烦不胜烦,直接说她们窥探帝踪,罚禁足一个月,抄写宫规去了。后宫妃嫔至此安分了许多。

  三月之期很快就过去了,永璜和永璋终于可以出门了。在上朝时当着众位大臣的面两人一脸诚恳的将自己抄写的孝经呈给乾隆,并哀求汗阿玛原谅。

  乾隆一脸动容的接过孝经:“璜儿和璋儿的孝顺一直是有目共睹的,是朕对你们过于苛求了。”

  众大臣有些懵,皇上之前不是对两位皇子很生气吗?气到都废除继位权了,本来还以为两位皇子再也翻不了身,谁知道现在情况又有变呢?看着乾隆和两个儿子上演父子情深的戏码,他们真的想“呵呵”。

  乾隆又慰勉了两个儿子几句,让高无庸宣读一早写好的圣旨。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皇长子永璜诞自青宫,齿序居长。年逾弱冠,诞毓皇孙。朕心甚喜,今特封为和硕定贝勒。着兵部行走。皇三子永璋,自幼聪慧,温文尔雅,日表英奇,天资粹美,今特封为懿贝勒。怜其年幼,特许留宿南三所。钦此!”

  永璜两个叩拜接旨。

  乾隆见今日已无要事,便宣布退朝了。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表情。弘昼笑着经过,特地提醒了几句:“皇上的心思还不懂吗?这是训了儿子又心疼了,特地做的补偿呀。我们做臣子的只要听从皇上的意思就是了。”

  吏部尚书看着他有些踌躇:“可这定字的意思?”

  “定”,大虑静民曰定;安民大虑曰定;纯行不爽曰定;安民法古曰定;纯行不二曰定;追补前过曰定;仁能一众曰定;嗣成武功曰定;践行不爽曰定;审于事情曰定;德操纯固曰定;以劳定国曰定;克绥邦家曰定;静正无为曰定;大应慈仁曰定;义安中外曰定;镇静守度曰定。更直接明了的就是有定国安邦的意思,这封号岂不让人浮想联翩。

  “皇上可还春秋鼎盛着呢,你们就开始想以后的事了?”弘昼斜睨地看了他一眼。

  吏部尚书吓了一跳:“可不敢,可不敢。”说着快步溜走了。

  围观在旁的大臣们也装作什么都没有听到各回各家了。

  弘昼哼了一声,呢喃着:“一群胆小鬼。”

  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养心殿,乾隆和永璜交待了一番他日后要做的事情。乾隆准备把建立海军的事情交给他办。因为怕永璜不懂怎么施行,乾隆把一系列的布置写在纸上,让他先自行研读研读。先前他已经开了海禁,在吉林、大连、广州等沿海城市开设了造船厂,以及在泉州和苏州这些有名的造船中心城市也开设了造船厂。

  现在就是到训练海军了,当然只有永璜一个人来做这件事,他也忙不过来,所以他把弘昼的儿子永壁、庄亲王允禄的儿子弘明和弘普、怡亲王的两个儿子弘昌和弘皎都拉了进去。

  永璜有不明白的他也一点点和他解释,见永璜领悟的点点头,乾隆笑着拍拍他的肩:“这事情急不得,你和你那些叔叔伯伯,哥哥弟弟多商量着来,朕打算把大部分的八旗子弟都送到海军军营,他们很多都是刺头,平日里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不干正事。他们若是不听话,你们不用顾忌是哪家的,谁家的都没你尊贵,你只管罚他们,罚到听话为止。朕有空也会去看。”

  “儿臣明白”。永璜自然是不会怕的,汗阿玛如此看重他,他怎么会让汗阿玛失望呢,他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不给汗阿玛丢脸。

  永璋坐在一旁乖巧的看着汗阿玛和大哥商量事情,看着汗阿玛温和的样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竟在那一个人傻傻的笑了起来。

  乾隆和永璜谈完话听到笑声,一转头看见永璋脸上挂着傻乎乎的笑容不由得相视一笑,乾隆让永璜先去忙,然后饶有趣味的看着永璋,不知道他还能傻乐多久。

  过了好一会儿,永璋感觉没有人说话了,这才从自己的思绪里回过神来,一转头就只剩汗阿玛在旁戏谑地看着自己,大哥已经不见人了。

  永璋“唰”的红了脸小声嘟囔着:“汗阿玛。”啊!丢死人了,怎么会在汗阿玛面前出丑。

  乾隆觉得永璋可爱极了,伸手掐了掐他红通通的脸:“永璋可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

  永璋能感受到汗阿玛温暖的手在自己脸上作乱,脸更红了,想着答应过汗阿玛要成为巴图鲁,所以努力平缓自己急促的呼吸:“汗阿玛,儿臣一想到您就想笑。”说着偷偷看了一眼乾隆,见他没生气就又鼓起勇气:“儿臣觉得这些日子就像做梦一样,您是那么的和蔼,包容儿臣的不懂事,还让儿臣继续住在宫里。”

  乾隆知道永璋就像一个渴望父亲关爱的孩子,父亲给与他一点关爱就开心得不得了,他现在一颗心软得恨不得把永璋捧在手心里宠着他,让他再大胆一点,最好像现代的熊孩子一样在外面闯祸了就回家让父母给他处理后续,一点都不怕惹事。

  这一个下午乾隆都在和永璋聊天,一直夸他懂事、可爱。永璋也越来越放得开,说话做事越来越大胆了,父子俩度过了一个美妙的下午。

  尚书房

  乾隆现在共有八个儿子,除去已经夭折的二皇子永琏、七皇子永琮,还有大皇子永璜,21岁,三皇子永璋,13岁、四皇子永,9岁、五皇子永琪,7岁、六皇子永,5岁、八皇子永璇,2岁。

  清朝的皇子六岁进尚书房读书,这个时候在尚书房的皇子就只有永璋、永、永琪三个,少得可怜。不过乾隆那些个叔叔伯伯的儿子孙子什么的年纪够的也在,所以尚书房倒不会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