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
作者:狱明王      更新:2021-03-18 18:44      字数:2474
  为家室,被封为典军校尉。

  虽然是皇帝亲信,然而……也受限于此,无能做什么,更别说什么势力了。

  屁的势力。

  尤其是何皇后死了,何进少了助理,况且灵帝脾气越来越喜怒无常,开始作践周围仆从与亲近大臣,这事啊,引起了众臣反感,但是却又无能劝什么。

  因为灵帝摆明了不肯听啊。

  看着状似疯狂,荒淫更进一步的灵帝,众臣也是无奈。

  一场疫病,死了多少人,不论皇室还是世家都没有幸。

  没办法,这年头士农工商,医者属于工里面,是轻贱之事,不受重视,治好没事,治坏了还有掉脑袋的可能性。

  因此那些世家大族请来的大夫大多不敢用狠药,只能用药缓着,托着,揭过就是一直好不了,不好不坏的在床上喘气。

  等着其他的大夫来顶替自己,好跑路。

  这年头最流行的瘟疫,最可怕的莫过于伤寒,这个病厉害啊,到二十一世纪还在折腾。

  但是治疗伤寒最拿手的是张仲景,他的伤寒论一出,碾压伤寒两千年在,至今无人可及,然而,张仲景要到200年才会研究出来,现在还是185年。

  这会张仲景还在研究伤寒,跟它死磕,毕竟张仲景全家都被伤寒给整死绝了,就他一个人活着,而且他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

  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为此他愣是跟伤寒杠上了,不研究出治疗伤寒的药物,写完伤寒论,他是不会离开老家的。

  因此,直到200年之前,伤寒一直是中原人的噩梦。

  华佗虽然活着,奈何他不擅长伤寒,也仅仅只能做到尽力而为。

  就说伤寒的主治药物,葛根吧,这年头一个药物有二十多种别名,就算你知道葛根能治,你丫知道新鲜的葛根长啥样吗?

  钟离辞心不知道。

  这个时候,张仲景都没发现葛根。

  因此,比起死于战乱,死于疫病的百姓更多。

  而药研藤四郎,正在对比自己知道的药材,打算把葛根弄出来,防疫一下。

  毕竟这年头,葛根漫山遍野都是,就连人参都是到处挖,可以论斤买。

  很简单,因为医者轻贱,连带药材也低贱了下去。

  比起药材,五石散,金丹之类的更受欢迎。

  作者有话要说:张仲景超级吊。

  至今伤寒还是延用他的药方,你说牛逼不。

  第42章

  钟离辞心也是叹气,不论正史还是野史,人们总是追求长生不老,讳疾忌医。

  这年头的医者难啊。

  没有医者,没有人处理药材,因此,不少药物都被浪了。

  比起药物,他们更相信那些金丹,以及五石散。

  就说那黄金水银炼制的丹药,能长命么?

  一定能,死了不就是偿【长】命吗,没毛病。

  钟离辞心找到曹操的时候,他还在长安,身无寸功,也无谋士,孤家寡人。

  钟离辞心不觉得被刘宏控制住的曹操还能成事,除非刘宏将他外调,否则他真的没啥机会雄起。

  因此,钟离辞心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就颇感无趣的在长安逛了一圈,离开了。

  颇感无聊的钟离辞心犹豫着,要不要去袁绍那里看看去。

  虽然心理上还有点犹豫,但是行动却先一步做出了决定,于是,钟离辞心干脆也就去了。

  不知道袁绍那边埋着的眼线是那个角色。

  在经过药研藤四郎之后,钟离辞心深切的怀疑,袁绍那里会不会又是一振付丧神。

  不过,那些本丸的刀子是可以带走的么?

  钟离辞心有点纳闷,如果可以带走……他完全也可以带回家啊,反正就当玩伴了,儿子绝对不会反对,甚至还会纵容。

  等等,他干嘛要带回家,几十口刃呢,跟在叶倾城身边,还能帮叶倾城做点事情,跟在他身边,哪来那么多事情。

  果然,人与人还是有差距的。

  咱,还是当个凡人吧。

  钟离辞心这么想着。

  然后这么想着的钟离辞心,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个人。

  一个怎么看都有点弱气的青年。

  青年自称戏志才,原本是坐着马车慢慢的赶路,结果被钟离辞心烤肉的香味引了过来。

  这年头的人,一日两顿,要是富贵点可以一日三顿,等你当了皇帝就可以一日四顿了,食物主要有煎、煮、蒸、烤、灸、炸、炒等方法,但是奈何调料少。

  主要调味品有盐、醋、酱、糖(饴糖,甘蔗制糖是唐代从印度传入)、葱、姜,花椒,肉酱,鱼子酱,蒜。

  无辣不欢的人就有点受罪了,没有办法,胡椒是来自南洋,辣椒是新大陆发现以后才有的。

  主食上,一般人喝粥,有麦粥,米粥,米粥中又分糯米粥,黄米粥,小米粥,大米粥,当然了,还可以喝豆粥,是淘米水和豆子熬成的。

  还可以吃饼。

  在宋朝之前,饼是面食的总称,一般是用开水和面,也可以直接和面,然后蒸或煎成。

  另外还有吃汤饼,类似今天的片儿川,不过是死面(纯和成的面团),不过不是用刀切,晋代束皙在《饼赋》讲是用手撕的,当然了,也有干饭,都是粒状的,和今天的大米饭啊,黄米饭啊,差不多。

  在汉代,爱吃带粘性的米,所以在南方,常常吃的是糯米饭,北方是黄米饭,一般做好以后,总要加个枣。

  在通西域以后,还有了胡饼、胡饭,也是作为主食的,胡饼类似今天的芝麻饼,汉灵帝很爱吃这个。

  《后汉书五行志》所记:汉代的时候,“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饭,是用酱瓜,烤肥肉,生菜卷在面中,卷两层,并切成两寸大小的六段。

  至于蔬菜么:

  “冬葵”是汉代主要的蔬菜。

  《说文》:“葵,葵菜也。”

  白菜,菠菜,芋头,萝卜,韭菜,黄瓜,葫芦,藕,豆等等,除了土豆,红薯,番茄,洋葱,基本都有了。

  等到通西域后,传来了大豆和葡萄,大豆随后导致豆腐,豆芽等类似今天的豆制品的出现。

  肉类,基本和今天相同,一般来说,主要是传统的“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汉朝人没有什么忌讳,鸡蛋,这个时代也有了,不过,乳制品,汉朝人就很少吃了。

  鱼类,贝类也是汉朝人当然也爱吃了。

  在商代的时候,鱼是普通人也可以经常吃的,而在战国以后,鱼和肉是身份的象征。

  汉朝的贵族们后来把肉认为是腐朽身体的东西,提倡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