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
作者:李诗情      更新:2021-03-16 06:07      字数:2467
  :……

  你好讨厌,你好坏坏。oo

  第43章

  浅金色的明媚阳光,映照在树冠上,留下细碎的光斑。

  胤负手而立,看着在院中气喘呼呼奔跑的福晋,她快到月份,每日都是这般,来来回回慢跑半个时辰。

  氤氲的汗水将发丝打湿,黏糊糊的贴在脸上,白皙的肌肤漾起一丝迷离的粉,连狼狈都是极漂亮的女人。

  胤唇线紧绷,大踏步的走过去,陪着她一道慢跑。

  暖暖的春风抚在身上,带来一丝微凉。

  卫有期抱着肚子,这会儿已经有些累了,可是她不敢停下,只要脚步一顿,再想开始就艰难了。

  看着身边游刃有余的胤,幽怨的瞪他一眼。生产一个孩子,男人只需要出一会儿的力,而女人最少要赔上三年。

  好不容易感觉差不多,卫有期慢悠悠的晃着走了一会儿,才停下来,进了内室洗漱,每次过后都跟水里捞出来似得,整个人都是湿哒哒的。

  清爽的感觉真好,卫有期穿着薄薄的春衫,上面绣着撒花蝶,鹅黄色的软烟罗极趁肤色,也趁这暖春。

  春水潋滟,两岸是桃花长廊,粉云浮天。

  卫有期晃悠悠的行走着,海棠侯在一边,轻声细语的汇报着工作。

  如今事务铺的越来越大,仅靠她一人已无法解决,几个宫女已经被她培养着处理这些事务。

  幸好她们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很认真努力地学习着。

  卫有期很欣慰,放了更多权力下去,希望她们能早日成长起来,让她快些放手。

  落英缤纷,像是一场浪漫的花雨,随着蜿蜒曲折的流水,渐渐的飘向远方。

  李四儿带着侍从,笑盈盈地跟身边人聊天,她很得隆科多的疼爱,日子过得欣欣向荣,也就愈加娇柔。

  看到卫有期之后,神色突然一紧,复又毫无破绽的转身行礼,提着蜀锦的衣角,优雅的行礼,和第一次的狼狈截然不同。

  海棠见到她之后,神色诧异,从不曾想过,会以这种方式见到绾绾。

  珍贵的珠宝首饰,插戴合宜,们绿色的蜀锦春衫,瞧着比春日还要鲜嫩几分。

  “四儿给福晋请安!福晋万福金安。”李四儿盈盈下拜,头上的珠翠在阳光下折射出迷人的光泽。

  卫有期轻轻的嗯了一声,目不斜视的就要离开,李四儿咬了咬嫣红的薄唇,强笑道:“福晋可愿借一步说话……”

  望向她盈盈秋水般的双眸,里面含着无限的期盼,卫有期仿若没有听到,一路旖旎前行。

  想要跟她合作的人多了,用这般期盼的眼神看她的人更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她的回顾,她无法满足每一个人心中的想法。

  周围侍从诧异的眼神让李四儿脸上如同火烧一般,巨大的羞耻感让她有些难堪。

  用力的扯着手中的帕子,李四儿恨恨的咬着下唇。刚才的低头就像是一个笑话,仿若重重的巴掌一样扇在脸上。

  四福晋永远这般不讨喜,让人恨得牙根儿痒痒。

  山不来就我,我再去找一座山,谁还能一棵树上吊死不成。

  李四儿在心中暗自盘算,给她抛过橄榄枝的八福晋可以接触一下,都是龙子凤孙,谁比谁高贵不成。

  舍了她高傲的四福晋,自然还有人愿意跟她合作。有隆科多做依靠,时日久了,她一点气也受不得。

  而离去的海棠,也在跟卫有期说这个事情。昔日妄图爬床压福晋一头,这会儿怎么有脸找上门来。

  卫有期很淡然,浅笑着折了一枝桃枝。轻轻一捻,娇嫩的花瓣纷纷落下,甚至都不需要你出力。

  她从来没有把李四儿放在眼里,纵然隆科多位高权重,手中握着京畿军权,而她又是隆科多的心头好,吹一吹枕头风,说不定对方就改变心意。

  可那又怎么样呢?她靠的从来不是别人。

  隆科多纵然色令智昏,却也没有昏到这种地步。

  不过她已经得到消息,隆科多和八阿哥胤之间的关系,有一丝微妙。

  正堂中,诸多管事已经在侯着,看到大腹便便的卫有期,赶紧躬身行礼。

  朝他们点了点头,卫有期坐在主位上,翻看花名册,对一下众人的小像,心里有谱之后,才笑吟吟的说道:“馥园成立已有四个年头,都是你们勤勤恳恳的奋斗在一线,付出了劳动,付出了青春,我代替欣欣向荣的馥园,感激你们。”

  “因为你们,馥园才会更美好。”

  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通,卫有期才点出中心思想。

  “馥园和豫园都要成立学堂,分男班、女班、男女混合班,其中各自不同,但是教的内容都是一样的,西席由商会来请,笔墨纸砚也是商会负责,每年春秋、夏、冬,各发三套衣服,吃食管早中晚,总之,送个孩子过来就不用你操心了。”

  “那么为什么还要呢?因为还有日常维护学院,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花,你们只需要分摊其中的二成就够了。”

  “再一个就是入学条件,听清楚了啊,只要你今天入职,今天就可以带孩子入学,当然,你明天离职,也要带着孩子离开。”

  “只要你在有期商会一天,有期商会的福泽就会笼罩着你。”

  底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管事们不缺供养孩子读书的银两,他们看中的是,西席由商会来请。

  主子做什么都是最好的,这西席还能差了吗?

  他们勤恳的工作,图的不就是子孙吗?

  这一个举措顿时抓住了所有人的心,没有后顾之忧的他们,才能更好的将心力投入到工作中来。

  卫有期也是有自己的考量在,现在的教育方式更偏向于师傅带徒弟,很没有效率,供应不上商会的需求。

  商会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但很难招到有基础的伙计,都是来了慢慢学,严重滞后商会的发展。

  她这也是无奈之举,单靠着康熙全国范围的推广,实在太慢了。

  首先农忙的事情很难解决,再一个就是,女子的地位问题,秉承着女子无才就是德,让他们把家中女儿送到学堂,简直是难上加难。

  一个是浪劳动力,再一个是女子抛头露面他们无法接受。

  这一点在满族中,相对较弱。满族女子没有这些条例,女子打马上街很是常见。

  因着康熙喜欢汉人女子,许多满人女子也开始学习汉文,对于进学反而积极些。

  这是一个重大举措,因此卫有期亲自来宣布,就怕其中出了什么差错。

  更是将通告贴在各处,令商会上上下下都能看到。这个条例包括全国各地,只要有分店,就会开设学堂,不过大小区别。

  解决了这件事,卫有期放下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