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
作者:睡芒      更新:2021-03-15 02:12      字数:2481
  它看起来低调又典雅。

  夏盈光一个人也没看见,李寅就直接带她进去了,到门口的时候倒是看见了音乐厅的工作人员,穿一身制服,主动为他们开了门。

  呈现在夏盈光面前的,仍旧是一个空的音乐厅,里面没有人,主灯也没有开,舞台上的射灯和音乐厅墙壁上的壁灯开了几盏,看起来有些昏暗。

  在这种昏暗的环境下,夏盈光看见了舞台正中的钢琴。她脑袋难得灵光一次,忽地抬头望向李寅,心里明白了什么。

  李寅拉住她的手。

  工作人员把他们带到后台去。

  此时距离演奏会开始,还有约两个半小时的的时间,后台的音乐家们已经开始准备了,今天来南城艺术音乐会演奏的是俄罗斯的一个弦乐三重奏乐队,一个小提琴手,一个中提琴手、还有一位大提琴手。

  小提琴手是个身材高挑的俄罗斯金发美人,比夏盈光高许多,穿一条黑色长裙,而另外两个提琴手都是男人,他们的琴盒就放在一旁的桌上。

  夏盈光忍不住抬头去看李寅,李寅微微弯腰:“他们的弦乐三重奏,没有钢琴手。”

  这是……让自己跟这些专业的艺术家们一起演奏吗?

  夏盈光睁大了眼睛:“可是我……我不会……”

  她从没跟人配合过,而且她现在弹得熟练的曲子有限,最常练习的就是《cubanacubana》,几乎闭上眼都是这首曲子的旋律。

  “盈光,你不会没关系,他们会就行了,”李寅顿了顿道,“他们都会那首古巴古巴。”

  夏盈光还是摇头、推拒,表情很为难:“我不行的……我……是不是还会有观众?”

  李寅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怕她会在人多的时候怯场,所以提前带她来,如果她不愿意在有观众观看的情况下弹琴,那也没关系,就让她在这间艺术厅里享受一下舞台与追光灯。

  而且,夏盈光应该很喜欢交新朋友,跟这些有共同话题的人一起演奏一首音乐,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都有同一张曲谱,这样的交流形式,想必夏盈光会更喜欢、更自在。

  第33章

  这支古典弦乐乐团在俄罗斯很有名气,是国家级的乐团,翻译过来他们团体的名字叫海顿。

  但在国内,很少人知道,毕竟艺术家不能和娱乐圈混为一谈,只有对弦乐有研究的人才会知道这支海顿乐团。

  尽管在国内名气不高,现场票还是卖出了七七八八,不过,大部分都是赠票,音乐厅将音乐会门票低价卖给一些单位,单位再以给员工发福利的方式送出去,但通常上座率不会很满。

  古典弦乐三重奏,一般人欣赏不来。

  但夏盈光是喜欢古典乐的,钟爱帕格尼尼,不过她性格是很怕生的,她并不认识这支乐团,但是看见那些乐器,内心很想去试一试尽管语言不通,但这个俄罗斯弦乐三重奏的乐团,对夏盈光露出了友好的笑,还互相说了几句她听不懂的话。

  翻译道:“他们说你看起来很小,问你有没有十五岁。”

  因为东西方面孔、体格等等的差异,本就才刚满十九岁的夏盈光,在西方人的眼里,看起来就像是个未成年一般。

  太年轻了,如果说这是位受欢迎的钢琴家,那莫非是音乐神童?

  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说自己,夏盈光顿了顿,回答了一句:“嗯……我十九了。”

  她很想走出这一步去。

  她在小的时候,也是去舞台上演出过的,是一群小朋友给一个国外来的钢琴家伴奏一曲,夏盈光已经忘了那位钢琴家是谁了,但是始终记得那一天。

  李寅见她很迟疑,一直在鼓励她:“盈光,去试一试,就当排了,也没有观众。如果你喜欢这种感觉,等晚上音乐会开始,你还可以和他们同台演出一首。”

  因为音乐会是不允许拍照的,这点南城艺术音乐厅管得很严,明令禁止不许照相,所以李寅才愿意让夏盈光上台去。

  她一定会很开心。

  最终,在翻译的沟通下,夏盈光被带上舞台,此时的音乐厅空无一人,观众席的灯全部灭掉,唯有舞台亮着炫目的光。

  台上放着一架普通钢琴。

  但因为今天来看音乐会的人,都是来看这个弦乐团的演出的,钢琴不是主角,夏盈光如果愿意,顶多在谢幕的时候合作演奏一首。所以八点一到,这架钢琴就会被移到幕后去,这样的普通钢琴方便工作人员移动。

  夏盈光在琴凳上坐了下来,掀起琴盖。

  她对这首《古巴古巴》已是非常的熟悉,闭上眼都能弹,但是为了更好的跟弦乐团配合节奏,她仍旧需要这份经过编曲的曲谱,上面标记了她什么时候加入合奏、什么时候退出。

  翻译在他们之间互相沟通着,扭头告诉夏盈光:“这部分前奏,由你开场,是你的独奏。”

  “我……我来?”夏盈光有些紧张,目光游移不定地看了眼站到了台下,坐在第一排的李寅。

  翻译微微一笑:“这样他们才好跟上你的节奏。”

  乐团在国内五个城市巡演,她是南城艺术音乐厅请来的翻译。就在前几天的时候,环岛集团联系到他们音乐厅,提出了一个很让人为难的要求。

  对方打听到他们在十一月底的这个晚上,有一个俄罗斯弦乐团要来演出,因此提出让一个没名没气的女孩子跟他们合作在音乐会上弹奏钢琴的请求。打电话来的是秘书,态度很客气,改不了商人本性地道:“价格好说。”

  这要求实在是很无理。

  来听这场音乐会的观众,都是来看人家国外乐团的,谁有空看你演奏?

  况且,什么名气都没有,凭什么跟人家经常在俄国首都和各大城市举行音乐会、甚至多次出国访问演出的海顿弦乐团现场合作?

  海顿乐团此前访问德国的时候,都是跟德国的著名音乐家们现场合作,怎么到了自己国家,要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恐怕只会一点钢琴的人合作?

  李寅一再加码,最后音乐厅同意了这个要求,但是给这支弦乐团说的是:“跟你们合作的对象是个年轻钢琴家,她很低调,但很多人都喜欢她!”

  毕竟对方是外国人,这么说也不会露破绽,无非是到时候配合得不好,对方钢琴弹得很烂,会很尴尬罢了。

  所以这位翻译现在看着眼前这位漂亮女孩,心里是很轻视的,甚至用眼神在判断她有没有整过容,觉得她是不是想出道。

  想红想疯了?

  她说道:“我们乐团舞台经验很丰富,是俄罗斯国家级的乐团,如果你跟他们配合得不好……嗯,那么今晚上可能也没办法一起同台演奏了,你也知道,我们观众要是看见演出这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