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5
作者:寿头      更新:2021-03-12 11:11      字数:2450
  宋嘴边。

  宋含笑接了,暗赞自己真是出得厅堂,进得厨房,睡得凤床,打得色狼,全面发展的绝世无敌好采花贼。

  待宋则吃得心满意足,依在廊柱上揉着鼓鼓的肚子,嘴里嘟囔着:“好吃好吃真好吃,这世上怎会有如此好吃的东西。”

  宋笑着把手帕递给她:“喜欢的话,我便常做给你吃。”

  宋则点头说好啊好啊,随即敛了笑容,正色道:“若是不方便,就算了。能吃这么一遭,我已是此生无憾。”

  “此生无憾?小师父,你可真会花言巧语。”

  “不不不,出家人不打诳语。”宋则仔细打量言笑晏晏的宋,只觉她人美心善,从未见过比她更好的人。她贪吃,却也懂道理。“你身为人妇,家里还有婆母,总是不便。而且我听那些人说,你婆母待你不好。”

  这才几天的功夫,宋则竟已开始对她坦诚,宋不敢相信自己走了这样的好运,喜意只露三分,抚上宋则的手道:“不碍事,小师父,你不是说我不该是这样的。以后你慢慢告诉我,我本该是怎样的。都听你的,好不好?”

  一语既出,也不知宋则想到何事,就见她又是害羞又是受惊,连连道:“不可如此。不可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小宋:你说,你个小尼姑想到啥?

  宗主:我什么都没有想,没有没有。

  啊,想吃素鸭了~~~~

  第72章困惑

  报官之后,宋便没再关注山贼之事。一来,她的心神都在勾搭宋则上,二来,碎嘴的邻里和找事的便宜婆婆着实给她添了许多麻烦。

  这婆婆简直就像是倒粪的时候强塞的。

  一向自诩人见人爱的采花贼也不得不承认,有一种女人是天然的杀星,那就是一门心思要依靠儿子的婆婆。

  身为女子,在家纵有千好万好,去了婆家,倒是遭罪的多。婆婆这种女人,和儿媳属于天然的利益冲突体,需要通过儿子/丈夫来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哪怕是女子地位颇高的晋国,为了独占儿子对儿媳诸多挑剔的大有人在。

  就像刘氏,即便死了儿子,儿媳低调孝顺,仍有不满之处。要是儿子不死,宋娇娘的日子怕是更是难过。

  为了能有更多时间心思接近宋则,用节妇宋娇娘的原貌隐藏身份,宋下过一些功夫特意讨好刘氏。

  然而这个贼婆娘一双眼时时刻刻盯着她,觉得她红杏出墙,怕她红杏出墙,希望她红杏出墙。宋对刘氏的诸多好意都像是丢进了河里,哦,远不如丢进河里,丢进河里至少能听个响声。而待刘氏的好意,却像是自己欠她的。

  谁不让她好过,她也不想让谁好过。

  小镇关系简单,出门皆是熟人,拐个弯都能见到同宗同族。谁家有个风吹草动,都能惊起一池八卦,作为饭后佐餐。

  清源镇最近耳熟能详的八卦是:镇上的节妇被山贼掳走,婆婆心存不满,整日刁难,以死相逼。

  早两日的版本是,被山贼掳走逃脱的节妇,贞洁难保,为证自身清白,撞柱自尽。

  明心寺里不乏闲聊的香客,四起的流言时时刻刻传至寺中,宋则听着每天更替的版本心情随之起起落落。

  又来!

  不会吧!

  菩萨保佑!

  我佛慈悲!

  既然前后有两个版本的流言,想必宋没有死。但她真的又一次撞柱子了吗?嫌自己脑袋太硬还是怎样。

  小尼姑很是担心,念诵经文时,每每回向给宋,诚心地为她祈福。

  她想不明白,这世上怎会有人不喜欢春风一般的宋。

  那个老妇,居然不喜宋。

  随宋回家那夜,宋则就瞧出来了,老妇对宋,是打心眼里的不喜,生怕她有个好死。

  不是说她们是亲人吗?怎会如此?这个问题自出生起就没了亲人的宋则很快就有了答案,自己的亲人不也是不喜欢自己,把自己丢弃在庙门口么。

  这世上哪有什么无不是的父母。

  宋不知,因这刘氏的无理取闹,宋则对她同情与不平大涨,原先那些警惕全都飞到爪洼国去了。她此时正卧在榻上,吃着阿珠炖的桃胶银耳羹想心事,气色红润有光泽,一点不像是自杀未遂,被婆婆欺凌的节妇若是忽略她额头好好包着的一大块纱布的话。

  宋不是宋娇娘,她怕死怕疼怕脏怕丑,不会轻易选择自杀,更不要说用撞柱这种凶残又不好看的办法。万一没撞死撞成个傻子,岂不是更糟。但刘氏似乎不打算给她好日子过,而她又不能真的把刘氏弄死或是打一顿。

  要整治不识好歹的刘氏,只有用悠悠众口,叫街坊邻居的舆论压制住她,叫她出门没脸,在家想想就没脸,又不敢来找事。于是她就在家表演了自杀这出戏,包好了脑袋往柱子上磕,响声靠石头,血靠鸡与宋娇娘撞破的脑袋。

  逼死儿媳这种事情,很快就传遍整个清源镇。宋当然不会让人晓得,刘氏之所以口出恶言,原形毕露要她去死,是因为在此之前给她骂得狗血淋头。她笑眯眯地用和声细语讲着恶毒的话:

  “婆婆可知娇娘在山寨里差点就死了?娇娘在阴曹地府见到了郎君,郎君说他之所以会死,全是他亲娘逼的,每日不给安生日子过,娶媳妇回家之前挑三拣四,娶回家之后挑拨离间,他想想这样的日子不如死了的好。”

  “郎君还说,婆婆这样是因为公爹死得早,婆婆想男人了。幸好郎君死得也早,否则婆婆不是每日要睡到郎君与媳妇中间来了。”

  “郎君在阴曹地府还说,希望下辈子别投胎做人,得一不小心又和婆婆有些瓜葛,没个安生。”

  这话是在屋里只有刘氏与宋二人时,宋轻声说的。宋娇娘一惯伏低做小,刘氏何尝听过这种话,气得一个茶盏砸了上去。“你大逆不道,你这个……”

  宋避让开去,听到外头有人声渐近,她大喊道:“婆婆,婆婆,你为何就是不信娇娘呢。娇娘进门三年,一心侍奉,在山寨日夜惦记婆婆,呜呜呜……婆婆可是要逼死娇娘……”

  刘氏哪想到她如此会演,气急攻心。“家门不幸,怎么进了你这个贱人。你你你,你去死!你给我去死!”她还想冲上前打宋。宋没有内功,招式还在,轻松避开刘氏的耳光。

  “若婆婆一心相逼,娇娘只好以死明鉴。”

  探访的邻人与办事回来的金氏进门,就见到凶神恶煞的刘氏与撞破头的宋。

  随后就听早安排好的阿珠呼天抢地:“娘子!太太你何苦要逼死我家娘子呢。娘子过门三年,守孝守贞,人所共见,太太总有错挑,总有事罚,真要把我家娘子逼死才甘心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