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4
作者:渔小乖乖      更新:2021-03-12 08:52      字数:2497
  菜瓜果的线路铺就成型,然后顺着这条线把藏于暗处的毒瘤都揪了出来。

  被调过包的桃子和茶叶以及后来被陆续调包的蔬菜瓜果都被送去了死牢,让几个罪大恶极的死囚犯日日食用。他们起初都没什么反应,连续吃了好些日子,才出现神莫名恍惚又莫名兴奋的症状。

  这就和印立群当初的脉案对上了!印立群的死亡果然有疑点!

  一想到心爱的太子差点就要死于“脏-病”,显武帝顿时觉得幕后之人其心可诛!

  在幕后之人自以为胜券在握时,显武帝的反击已经开始了。显武帝觉得大长公主说得很对,边静玉和沈怡确实是他的福星。要不然,太子这次非折进去不可。而储位动荡,整个国家都会跟着动荡。

  不过,很多事情皆在隐秘中进行,皇上暂时不好在明面上赏赐边静玉和沈怡。

  皇上最近不常召见边静玉了,却给他指了个吏部郎中的职位,这是正五品官。从翰林院修撰到吏部郎中,边静玉一次升了两级。进了吏部后,边静玉并没有仗着自己身上的圣宠对着同事和上司指手画脚,而是一头扎进了往日的案卷之中,做些资料归纳整理的工作。吏部管着官员的升迁调动,案卷里其实有很多东西可挖,皇上将边静玉点为吏部郎中其实有他的目的,并不是随便给边静玉升官的。

  即使边静玉近来不常面圣了,依然无人敢故意针对他。因为,皇上虽是不常召见他了,但皇上却开始经常召见沈怡了啊!沈怡身上有爵位,即使不走科举,也能被封官。皇上为了见他方面,竟然给沈怡封了个御前侍卫的职位。也不知他们两口子给皇上吃了什么迷心药,皇上就这么喜欢他们!大家都不是傻子,如果他们故意整了边静玉,边静玉回头给沈怡吹了枕头风,沈怡立马就能向皇上告状。

  再说,如今的吏部尚书正是沈德源。有沈德源照顾,边静玉在吏部自然如鱼得水。

  沈怡有事没事就给皇上讲讲农经。千万不要小瞧了百姓们的智慧,其实各地都有能让粮食增产的方法,这是有经验的老农一点点整理出来的。只是此时信息传播速度太慢,各地无法进行知识交流,甲地总结出来的经验传不到乙地去,这就非常可惜了。沈怡就想把各地的百姓智慧经验都集结成册。

  对皇上来说,这些都是小事啦,大笔一挥,沈怡身上就有了一份奉旨修农经的差事。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八月,皇上准备要网了。那些一日三餐大剂量食用毒菜毒果的死囚犯们,他们已经出现了皮肤溃烂的症状。沈怡只知道他们应当是重金属中毒,却不知道是哪一种金属超标了。

  此时的人并没有重金属中毒的概念,当这一点都不妨碍他们用这个方法来害人。

  “你猜那些毒菜毒果都是怎么来的?”沈怡在面圣时知道了一件事,回家就说给边静玉听了,“曾经有个小村子,村里人集资打了一口井后,全村人慢慢都皮肤溃烂而死了。当地人起初以为是疫病,后来又以为是被诅咒了,大家都吓得要死,那村子就成了死村。后来才有人怀疑是井水出了问题。这事本应该上报朝廷,但被有心人知道后,有人故意将此事瞒了下来。他们用那井水浇灌了蔬菜瓜果,害了印立群。二十年过去了,他们在那口井附近种了果树等等,只等着什么时候再用这方法去害人呢!”

  那村子是南方的一个小村子。有毒的桃子和玉山茶本就是在南方培育的,只要运到京城里替换了原本的贡品就行。至于蔬菜瓜果,因为东宫要吃新鲜的,肯定不能在南方培育好了后再运送过来,因此他们就把井水一桶一桶地运来,在京郊弄了个庄子,庄子上种植的蔬菜水果都用这种井水来浇灌。

  其中耗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

  也就是说,整件事是江南那边的人起头,京城这边的人接应,他们才能差点害了太子!

  边静玉摇着头说:“人心太可怕了。不过,幸而太子无事,他们的算计反倒是给了皇上一个清除江南豪强的理由。”显武帝登基几十年,军队始终牢牢地握在皇上的手里,皇上不是没有能力把江南豪强抓起来,他只是缺乏一个能把他们都抓起来的合理的理由。皇上也不能随便杀人,直接杀人则后患无穷。但既然那边选择给东宫投毒,还叫皇上拿捏住了证据,皇上终于有了能让他们血流成河的理由。

  这次事件能把京城内外无数的人牵扯进去。皇上在愤怒之后恢复了冷静,他肯定想好了要利益最大化。至于京城里是谁在接应,皇上心里估计也有数了。这一日,他召见了太子,又召见了五皇子。

  五王妃给丈夫换上了朝服,正给丈夫系腰带时,她忽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五皇子狐疑地看着自家王妃。

  五王妃道:“不知怎么的,刚刚忽然想起了幼年时的一件趣事。我大堂姐是众姐妹中最聪明的,我们一块儿读书习字,她总是学得最快,也学得最好。我那会儿年纪小,懵懵懂懂的偏不服气,觉得肯定是大堂姐平日里的吃食比我好,她说不定是吃了什么能变聪明的东西。于是,我就每日都照着大堂姐的饮食单子吃,她吃一份,我就吃两份。一连吃了好几个月,没把自己吃聪明,倒是吃胖了不少。”

  “呵呵。”五皇子看着自家王妃的眼神就像是在看着一个傻子。傻子才会做这种事呢!

  五王妃不以为意,把五皇子的衣服打理好了,就微笑着把他送出门了。

  五皇子乐颠乐颠地进了宫。刚进御书房,他正要跪下给自己亲爹行礼,一个册子砸到了他的脑袋上。五皇子惊呆了。他最近没闯什么祸啊!显武帝冷笑说:“你厉害了,竟然把手伸进了太子东宫。”

  五皇子有些茫然,一边喊着冤枉,一边捡起册子看了起来。

  册子上写着,某年某月某日,他贿赂了某太监,那太监是太子东宫小厨房里粗使小太监。又某年某月某日,他和某太监在某地说了几句话,那太监和太子东宫里的一个宫女是老乡,两人常有联系。

  五皇子心里咯噔了一下。他没有继续往下看。这册子上写的东西是真的。

  其实,往兄弟那里塞探子这种事情很常见,五皇子就不信太子没往他和大哥府里塞过探子!但是这种事情不能摆到台面上来说。一旦被父皇发现了,不是他的错也是他的错了。五皇子本想否认,但他转念一想,这本册子既然把事情记录得这样仔细,说明父皇手里肯定有证据,他已经不能否认了。

  这可怎么办才好!

  五皇子忽然想起了自己临出门时王妃说的话。

  他连忙跪下磕头,说:“父皇,儿臣有罪啊!儿臣心里其实一直非常仰慕太子哥哥。我就不懂了,我们都是父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