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
作者:渔小乖乖      更新:2021-03-12 08:44      字数:2492
  究着,若是能把这东西种出来,我奖励你十两银子!”

  对于老尤头来说,十两银子已经是一笔很大的奖励了,但又没有大到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程度。若边静玉说要奖励他一百两、一千两银子,他反而会心态失衡,说不定会冒出一些不该有的小心思。

  老尤头干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事,生活被圈在方寸之间,像边静玉这样的贵人,对于他来说就像是天边的云一样。在边静玉面前,老尤头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好,他忙在衣服上擦了把手,小心翼翼地从边静玉手里接过玉米种子,哆哆嗦嗦地问:“敢问主家,这东西最适合在什么节气播种?”

  是春天播种,还是夏天播种,这里头的区别很大。老尤头也不求主家能告诉他种的时候需要注意点什么了,他估计主家心里肯定不知道,十两银子岂是那么好赚的?大不了他每天不错眼地盯着,自己多少能总结出一些规律来。他伺候了一辈子的田地,在这方面有经验。但播种的时间该告诉他啊!

  边静玉哪里知道这个!他默不作声地看向了沈怡。

  沈怡也不知道这个啊!他脑子里多出来的东西都是垃圾信息,又不是多了一个百度出来!他犹豫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办法,说:“要不我们找个花盆先把种子种下去。要是现在的天气不适合种它,若是天气冷了些,我们就把花盆抱到屋子里去了,若是天气热了些,就把花盆抱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去。”

  边静玉看向老尤头,语气亲切地说:“你觉得这方法可行吗?可行的话,就先这么试一试。这东西若能种出来,在我这里,你肯定居了首功。待扩大种植面积时,我就提拔你当管事。你觉得怎么样?”

  提拔当管事?老尤头被一个大惊喜砸中了,忙跪倒在地,对着边静玉磕了个头。他其实不怎么会说话,在这种激动人心的时刻,嘴巴就更笨了。好在他灵机一动,想起了戏台上的唱词,忙说:“主家放心,承蒙主子看重,小的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子在我就在,这种子若是不在了我就……”

  边静玉连忙打断了他,说:“好好好,知道你会尽心尽意。你只管好好种就是了。”

  边静玉和沈怡在庄子上住了下来。边静玉带了宝来和金来两兄弟,沈怡带上了阿墨。这三个小厮都是自小跟在主子身边一起长大的,对于庄稼之事,他们知道的也不会比主子更多,因此边静玉就把老尤头的儿子尤强生留在了身边。尤强生长得很黑很瘦,据说和他爹一样,也是个伺弄庄稼的好手。

  沈怡对边静玉说:“你游学的重点不如就放在农事上吧,到时候让、让……”他忽然把尤强生的名字忘了。人有时候是会这样,明明记忆力不差,但熟悉的名词就是掉进了肚子里怎么都跳不上舌尖。沈怡想了一会儿,终于想起来了,说:“……让润肤油陪你多走走、多看看。”强生润肤油!没毛病!

  边静玉愣了一下,才意识到沈怡说的润肤“尤”是指小黑尤尤强生。

  边静玉心情复杂地朝小黑尤看去。小黑尤很有气神,但就他这黑不溜秋的样子,沈怡竟然称呼他为“润肤尤”?边静玉低头看了一下自己手上的皮肤。他身为男子,自然不用特意保养,但毕竟是锦衣玉食养大的,皮肤健康而白皙。那么,他在沈怡心里又会是什么,难道是“美肤边”,还是“娇颜边”?

  边静玉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你怎么了?”沈怡关心地问。

  “我没事。”边静玉虚弱地说,“我就是有点恶心。”

  “恶心?难道是生病了?”沈怡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边静玉摇摇头说:“没事的。我已经习惯了。”

  “这怎么能习惯呢!”沈怡抬高了声音说,“快去请大夫来!”生病就要看病,一定要爱惜身体。

  “我真的习惯了。”边静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若是沈怡和他一样擅观察、勤思考,那么沈怡应该也会习惯的吧?时不时就被自己脑海中的想法恶心到一回什么的……唉,这就是善于思考的代价啊!

  第33章

  尽管边静玉坚持说自己没事,沈怡却放心不下。恶心想吐这种症状,可能是脾胃不调引起的,可能是气血不足引起的,还可能是筋络不通引起的……这些都不算是重病,却有可能从小病拖成重病。

  沈怡苦口婆心地劝边静玉去看大夫,告诉他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边静玉只说自己没事,再多的解释却没有了。他总不能对沈怡坦白说出他脑子里的那些想法吧?沈怡不笑死才怪呢!边静玉在沈怡面前向来喜欢维持稳重可靠的人设,绝不给沈怡嘲笑自己的机会。

  沈怡实在拗不过边静玉,暂时歇了请大夫的心思。不过,他心里始终记着这事,打算等他们从庄子上回去后就找娘说一说这事,让娘去安平伯夫人面前暗示一番,叫夫人多看顾一下边静玉的身体。

  沈怡心道,他虽管不住边静玉,但总有长辈能管得住边静玉,谁叫边静玉是个有孝心的人呢?

  边静玉见沈怡不再坚持请大夫了,偷偷松了一口气。

  两人虽住到了同一个庄子上,但并没有真的住到一起去。庄头拾出了两个干净的院子,他们一人住了其中的一个。两个院子相距不远,但又能各自确保隐私。此时的庄子大致被分为两种。一种又可以称之为是别苑,庄子内外有景色又有一些如同温泉这样的特色,是留着给主子们小住、赏玩的。另一种庄子则是专门用于种植、养殖的,只要能够保证每年的出息就好,并没有招待贵人们的功能。

  他们挑的这个庄子自然是第二种,所以居住环境比较简陋,饮食也不甚丰富。

  沈怡是吃过苦的人,他曾去南婪走了一趟,就算路途中有商队照顾,日子总不会过得比家里还自在。所以他对于庄子里的生活适应良好。边静玉起先是有些不适应的,但他见沈怡适应了,不愿意失掉自己稳重的人设,心里就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念头,竟也坚持下来了。他们带着小厮,琐事都有各自的小厮去做。庄子上的食物虽不甚细,但也是庄头尽力张罗出来的,条件其实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玉米种子已经种到土里去了。

  老尤头找了七-八个底深肚大的花盆,每个花盆里埋上两到三粒玉米种子,恨不得能时时刻刻地对着这几盆玉米。他吃饭时就蹲在花盆旁边,抱着一个豁口的破碗对着玉米吃得津津有味。等天黑要睡觉了,他恨不得能把花盆抱到床上去。他家的婆娘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可以做奶奶的人了,半点不吃玉米的醋,要是老尤头真开口说要和花盆一起睡,她保管欢天喜地地把自己那半边床拾出来摆花盆。

  沈怡和边静玉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