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
作者:素小离      更新:2021-03-10 09:30      字数:2271
  贾南风只是笑笑,她不生气,对于他这样近乎于无耻的要求,她真的不生气,跟个不懂事的孩子说什么。

  她只问道:“我以为你一直恨我。”

  “放下了,都放下了。”他急巴巴说道。

  她只是神色古怪的笑道:“你这么轻易就放下了,可我没放下。”

  司马衷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是看着她。

  她想起贾父病重时说的话,郭槐也曾对她说的话,家族荣辱尽系于一身,便是如此吧。

  而他,曾跟在她身后到处跑的正度儿,她也是真心的想为他好过的,不然不会在许久之前,便请张华尽心尽意的辅佐会登基的他。

  正度儿啊。

  她抬眉道:“是的,即便我放不下,以后的日子,我们也会互相搀扶着走下去,太子殿下请放心,我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司马衷微微一笑,仿佛空气里都是水横枝的香味。

  她只是看着他,无尽悲哀。

  三日后,即五月十六日,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大赦,改年号为永熙。

  这是杨骏所为,按照《春秋》所规定,新君在第二年才能改元正式即位,而今年明显没过完。

  后来他只是令史官抹去改元的记载,第二年正月再改年号。

  至于杨芷自然为皇太后,贾南风亦为皇后。

  封册当天,贾南风对着杨芷微微一笑,仿若最初,唯有她才知道,一切都不一样了。

  杨芷丝毫不察。

  同年五月十八日,增加天下官位一级,参与晋武帝丧事的增加二级,除百姓租税一年,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都封为关中侯,以太尉杨骏为太傅,辅佐朝政。

  杨骏凭遗诏入居太极殿,辅弼司马衷,说是这般说,却是他一手遮天,但凡有诏命,由他断决后撰交给司马衷,同时由外甥段广转呈皇太后杨芷,然后才能发出,生怕司马衷半路发个言什么的。

  同时将北军中候王佑被调任河东太守,任用了亲信张邵为中护军,掌握中央禁军。

  这等朝堂之事也不细说,诸位只需要知道,整个朝堂是杨骏说了算,宫中掌管禁卫的也是他的人就是了。

  而他做得一切,都不过是为了使贾南风无隙可乘,不知为何,他总是害怕贾南风,也许贾南风恶名太盛。

  都说神鬼怕恶人,像杨骏这种人,自然更怕了。

  因为恶人往往难以操控,喜怒凭心,他这不当心真把贾南风激怒后,来个鱼死网破什么的,那岂不是太不值得了,他这大好的掌权期。

  正因为如此,杨骏升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统摄朝政,总领百官,这些事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反正司马衷自己也做不了主。

  谁掌握了军权,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作为一个被排挤在外的人,贾南风很是淡定,连带的,司马衷也淡定不少。

  司马衷从屋外近来,身后人了伞,退居门口。

  司马衷道:“今儿不用了。”

  侍从不敢走。

  贾南风方道:“去吧,段广要是为难你,你就来找我。”

  侍从方才离去。

  司马衷道:“小时,你好厉害。”

  贾南风只是问道:“今夜下雨,怎么还来了。”

  他献宝一样的摸出枚簪子来:“我觉着你喜欢这个,所以前来送给你。”

  她接过,簪子极美,白玉雕成,孔雀尾翼,她插在头上问他:“好看么。”

  司马衷看着眼前的人,实在是喜爱,便伸手碰碰她的面孔。

  贾南风想到,她始终得有个孩子,一闭眼,便迎了上去。

  翻云覆雨,一场事歇。

  同年八月二十六日,立广陵王司马为皇太子,以中书监何劭为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王戎为太子太傅,卫将军杨济为太子太保。

  同时派遣南中郎将石崇、射声校尉胡奕、长水校尉赵俊、扬烈将军赵欢将屯兵四处。

  此时朝中大事具由杨骏把持,他虽然换了一部分人,但是有一部分人他并没有动,恐怕他是害怕在天下人口中没有一个好名声,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是不怕的,君不见曹操、司马兆这些人在后人称帝后是何等受到褒奖,那些恶意在后辈称帝后都变成了雄才大志英明神武善于隐忍。

  何况,杨骏不懂古代典章制度,做事动辄违背旧典,那改年号的事便是其中之一。

  倒也奇怪,他弟弟杨珧、杨济都是有俊才的人,他再不顶用,这等常识都应该是知道的,何况他杨家是华阴望族,世代显贵。

  只他偏生是不知道那些旧典中事的,真要问其他为什么不知道,只能来一句鬼才知道,还非得配上白眼不可,不然不足以表达蔑视之情。

  杨骏时而大加封赏群臣,以取群臣弃暗投明,只他不明白,就曹操、司马昭等人都是几代人努力经营前朝,后人称帝,而他,众人眼中无学识,这又算得了什么,投奔他,只会叫人耻笑罢了。

  他这花出去的钱,注定是白花了。

  他平时做事严苛琐碎,刚愎自用,与他亲近的人都曾劝阻他。

  冯翊太守孙楚平素与杨骏关系较好,也来劝诫过杨骏。

  正文第一百四十三章我在西晋的那些事23

  他说:“你用外戚的身份,担任伊尹霍光那样的要职,掌握大权,辅助陛下,应当学习古代贤人,做事公正诚实,谦恭和顺。”

  他又道:“前代有辅佐国家的大臣,在周代有周公召公,在汉代有朱虚侯东牟侯,都是皇室同姓,从来没有异姓大臣****朝堂事政而能够善终的。”

  杨骏不语。

  他便有些不悦了,道:“如今宗室有被陛下亲信重用的大臣,藩王的势力也很强盛,但你不与他们共同参与朝政,心中对他们颇多猜疑,内心怀着猜忌之心,外面勾朋结党,你再这样下去,很快就会大难临头了。”

  杨骏此后所作所为证明,他并没有听进去他的话。

  而蒯钦是杨骏姑母的儿子,少年时亲密无间,刚直不阿,多次以直言冒犯杨骏,杨骏说啥他顶啥,顶得杨骏好几次都快抽过去了。

  杨珧、杨济都为他担心,毕竟自谥为好不清纯好不做作的白莲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