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8
作者:邹粥粥      更新:2021-03-03 17:50      字数:2480
  沈沫启动车子,不禁好奇再次打量,她还是觉得这个女孩子面善,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强烈。

  “你是哪里人?”沈沫问。

  “沂东。”

  “在新南市上的大学吗?”

  “是!新南传媒大学,而且读书前我还在新南市打了一年工。”

  “哦?”沈沫惊奇。

  “当初考上大学,家里没钱不让读,了礼让我嫁人,我偷跑出来在新南市打了一年工,挣到钱又偷跑回去重新高考。”

  女孩坦然说出自己的经历,没有怨恨,没有羞愧。

  “真不错!”沈沫夸赞:“你叫什么名字?”

  “魏小芸。”女孩爽朗道。

  沈沫心念所动,试探问道:“你在新南市还有别的亲戚吗?”

  “没有亲人,自从逃出来那刻起,我就是孤儿!”魏小芸爽快道。

  沈沫开心:“我喜欢你,以后需要西城区的资料,尽管找我!”

  “多谢!”魏小芸激动。

  下午上班前赶回单位,沈沫跑到卫生间匆匆换过衣服,重新补妆后,这才搭电梯赶往中矿大厦顶层的会议中心,那里还有一场会议。

  大会议室长桌会议,市政各相关单位和区政府的负责人都在。

  “小沈,就等你了!”高书记招呼。

  “抱歉!我上午去市电台看宣导样片,回来时堵车耽搁了。”

  沈沫匆匆解释过后赶紧落座,接过手下组员递给她的会议资料,高书记简短解说后,投影仪打开,抓紧时间开始会议。

  具体项目方案播放完毕,市领导做陈述发言。

  “由于历史原因,新南市现在形成的布局是东富西贵,东城区的大型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大家有目共睹,西城区贵在地理位置和教育资源……”

  “西城区人口密度大,旧公房老少三代同住,人均住房面积不足十平方,严重低于城市水平,另外就是学区,目前市场上西城区的学区房每平米售价已达到六万……”

  市领导说完看向项目组,市政府对西城区不是没有过打算,正因为那片人口密度大,又是学区,拆迁要有底气,要不是中矿做后盾,他们还真不敢拆。

  沈沫放下笔,郑重表明态度:“学区可以重新规划,再不行就另择地点重建学校,总之,拆迁补偿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赔付,至于其它附加价值,中矿不会买单。”

  她清楚自己的立场,不会因为自家也有拆迁房就争取学区补偿。

  一下午的讨论会,沈沫神抖擞从会议室出来,打算去单位食堂随便吃口东西,晚上市政会议厅还有个会议。

  到食堂买好餐,端着餐盘刚坐下,手机就响起,沈沫还以为是妈妈,没看来电显示就直接接听。

  “妈,我不回家吃饭,晚上市政那边还有个会,我今晚去公寓睡,你不用等我,自己早点休息。”

  电话那端静静听完,好半天才出声:“沫沫,我是爸爸……”

  沈沫皱眉,拿起手机看一眼,果然是沈建成。

  自从毕业后,沈建成一家搬到南城区,沈沫就再也没见过他,一年到头,不过是春节时候电话问候一句,这个血缘上的爸爸早就是陌生人。

  “哦,爸爸,你找我有事?”沈沫问。

  沈建成和蔼道:“工作这么忙吗?要注意身体。”

  沈沫再次提醒:“有事直说,我很忙。”

  沈建成有些尴尬,还是说出来意:“沫沫,是这样,你弟弟过两年就到入学年龄,我想和你商量下……”

  “你去找我妈商量,小事她替我打理,她的话就是我的意思。”沈沫打断,沈建成和她商量什么她心里有数,单位里多的是事情等着她处理,顾不得这些琐碎小事。

  电话那端沉默,沈建成没说话,沈沫等待三秒钟后直接挂断,抓紧时间吃饭。

  晚上在市政开会,散会时候已经九点多钟,沈沫回到公寓,泡完澡从浴室出来,直接把自己摔倒大床上,睡的天昏地暗。

  第二天上午,沈沫睡的正香,结果被手机铃声吵醒,来电话的是厉秀英。

  “妈妈!”沈沫起床气。

  “沫沫,你回家一趟,你爷爷奶奶还有大伯姑姑他们来了,还有你爸爸,他们有事找你。”电话里厉秀英极力压制怒火。

  沈沫啪的一声把手机反扣在床头柜上,忍不住嘴里骂句:“妈的!”

  多少年改不了的臭毛病,动不动就不请自来登堂入室,不预约不打招呼,好像逛商场进电影院似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一辈子都学不会尊重别人的生活空间!

  沈沫气呼呼腹诽,到底还是起床洗漱,顺便呼叫物业。

  保姆电梯打开,物业带着保洁人员进来打招呼:“早啊,沈小姐。”

  “早!要干洗的衣服在沙发上,麻烦你走时候帮我拿下去。”沈沫交待。

  “没问题,您放心!”物业忙答应。

  沈沫换好衣服,打开监控,拎起包包乘电梯出门。

  物业大堂安安静静,穿制服的客服和保安各司其职,层层监控没有闲杂人员出入,沈沫穿过大堂,搭乘电梯道地下停车场,开车从车行出口驶出公寓。

  第125章学区房

  新泽园小区,厉秀英搬把椅子坐在餐厅,冷着脸注视客厅里的一群人。

  前任大伯子和嫂子、前任大姑子两口子和女儿女婿,还有前任公婆和前夫,一家人满脸堆笑坐在沙发上说话聊天,跟在自己家一样,谁都没拿自己当外人。

  要不是怕街坊四邻看热闹,让女儿没脸面,她根本就不给开门,现在她只想拿墩布把这群人都赶出去!

  “沫沫她妈,我听同事说,沫沫毕业那年你们就搬过来啦?幸亏买的早,这边的房子现在都三万一平啦!”姑姑感叹。

  她前些年给儿子存了几十万,原本打算过两年一步到位,哪里想到房价发疯般的涨,到现在,她那点钱在东城区连间厨房都买不起,真真是愁死人!

  厉秀英心里暗骂,离婚这么些年,和前夫一家早就断了来往,可就是架不住总有人爱管闲事爱传闲话,这边搬新家,那边生二胎,谁也瞒不住谁。

  大表姐羡慕:“二舅妈,你对沫沫可真娇惯,平时好吃好穿,女孩儿家家的,还给她置办下这么大房子!”

  厉秀英好笑:“我就沫沫一个孩子,不对她好对谁好?再说女孩儿怎么啦?现如今但凡家里有条件的,谁不给闺女陪送几套房子当嫁妆?”

  大表姐瘪嘴,心里不是个滋味,她家还有弟弟,自打上班后工资就都上缴,结婚时候她妈就给她陪嫁了几床被子,婚房还是婆婆的名字。

  姑姑见女儿要被教坏,赶紧纠正教育:“女孩子家家要房子干嘛?结婚不就有的住吗?这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