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6
作者:邹粥粥      更新:2021-03-03 17:49      字数:2478
  气爽,凉风习习,沈沫开着小普桑行驶在乡间小路上,四周稻田和低矮破旧小平房,坑坑洼洼的路面,冷不丁飞出来的鸭子和不慌不忙散步的大黄狗,人烟罕至。

  很快就到达山神庙,同样冷冷清清,丝毫不见之前视频里朝拜的盛况。

  “这么安静?”沈沫停好车,下来查看。

  山神庙和视频上看起来差不多,五绸缎香火缭绕,只是没有半个香客,今天不是拜祭的日子?沈沫纳闷。

  正在疑惑,冷不丁就听到远处人声鼎沸,由远而近,一大群乡民吵吵闹闹朝着这边过来。

  男女老少脸上带着怒气,扛着锄头铁棍气势汹汹,沈沫直觉事情不对,只是她头一回见到这种阵仗,一时反应不过来,怔在原地有些傻眼。

  “沈沫,快跑!”周少爷远远大喊。

  第119章误入滇西

  沈沫猛地回神,转身撒丫子就跑,谈判个毛啊!拆不拆管她屁事,去他妈滴!

  普桑早就发动,等着沈沫拉开车门,一跃坐进后座,周少一脚油门,车子“嗖”的窜出去。

  身后喊声震天,嘈杂人群不断有人高呼。

  “别让他们跑啦!”

  “截住他们!”

  “留下他们跟中矿谈条件,追!”

  各种小卡面包五菱宏光、农用拖拉机从纵横交织的路口包抄过来,沈沫趴在车后座拍着胸口庆幸自己跑得快,她这才意识到,这是瓮中捉鳖,他们进埋伏圈啦!

  “什么人啊!谈都不谈,上来就打啊!”沈沫抱怨。

  “认定咱们不是好人,谁要跟你废话?”郑姐淡定道。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十八局这帮孙子!摆明了就是让咱们送上门挨揍,把事情搞大。”周少爷开着车痛骂。

  “还真是让咱们舍生取义啊?”沈沫这才彻底醒过味,他们被自家单位给涮了!

  三人紧绷着神经,都不敢马虎,庆幸小普桑没掉链子,一路风驰电掣,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终于将村民远远甩开。

  “这都到邻省了吧?”郑姐问。

  周少爷看眼导航,郁闷道:“没信号,什么鬼地方!”

  沈沫赶紧打开手机,搜索地图,一看才发现画面定格,同样没信号。

  崎岖山路,小普桑晕头转向,一路漫无目的前行,天色擦黑时候才上国道,终于坚持不住,顿了两下,熄火,趴窝了!

  “怎么办?现在打电话求救吗?”沈沫担心。

  郑姐淡定:“不急,看热闹不嫌事大,局里巴不得咱们失踪个三五天才好呢,现在就求救,显得咱们多废物?”

  周少爷同样淡定,下车打开后备箱,拿了水和面包分给两个同伴,掏出香烟,靠在车上吞云吐雾。

  沈沫早就在心里把中矿领导骂了几百遍,发泄完怒火,见他俩稳稳当当,很快也调整心态,平静下车,若无其事喝水吃东西,不住安慰自己:我不入地狱谁去?

  “准备好了吗?小沈,咱们来个十公里急行军?”周少爷玩笑。

  “没问题!”沈沫整理衣服,检查鞋带,幸好她早有准备,今儿出门特意换上全套运动装备。

  三人从公路上下来,弃车步行,打着应急手电下国道沿着一条羊肠小路往前走。

  约莫半个钟头后,脚下的路逐渐宽阔,显然是到村庄。

  “你们看,那边有户人家!”周少爷兴奋。

  沈沫举目望去,黑咕隆咚,远处果然两盏红灯笼。

  “大家再坚持下,我们今晚在老乡家借宿,没准儿还有野味吃呢!”郑姐乐观。

  越走越近,终于到了跟前,荒山野岭,孤零零一栋宅院,两盏红灯笼,沈沫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是聊斋志异里狐妖怪变幻出的障眼法。

  “郑郑郑姐,我我怎么觉得有点得慌?这地方真有房子吗?”沈沫牙齿打颤。

  “走夜路别说鬼,让你这么一说我浑身鸡皮疙瘩了都。”郑姐也开始发虚。

  “你俩别吓唬自己,等着,我去敲门。”周少爷把两个女同事护在身后,迈步上台阶,啪啪扣门。

  不大一会儿,里面有人回应,细细嗓音是个女声:“外面是谁?”

  周少爷扬声:“过路的外地人,老乡,方不方便给口水喝?”

  里面的声音消失,等了好久也没有再回应,正当三人失望时候,“吱呀”一声,门开了。

  朦胧灯光下,俊逸男子长身而立。

  “你们是哪里人?来滇西做什么?”儒雅风度,好听的声音。

  周少爷一阵恍惚,硬是怔在那里好半天没动,难道真遇到狐狸啦?还是个公的!

  沈沫突然兴奋,一个健步窜到前面,大叫一声:“都教授!”

  男子一怔,借着灯光仔细辨认:“你是?”

  “我是沈沫啊!新南理工您的学生,大三暑假你带我们去新疆实习,毕业前你还和我在楼顶聊天,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你不记得我啦?”沈沫语速飞快,兴奋的连说带比划。

  肖逸终于认出沈沫,温和笑道:“进来再说吧。”

  周少爷和郑姐没想到荒山野岭的居然还能遇到沈沫老师,真是出门遇贵人,庆幸之余,忙跟着沈沫进去,厚重大门在身后关闭。

  山风夜露挡在门外,眼前是一座大宅。

  沈沫细细打量,暗暗吃惊偏僻山区居然如此雅致的庭院。

  曲廊回折,假山荷塘,月洞门和雕花漏窗,占地面积看似不小,三人跟在都教授身后,走过一道月洞门又是一道,穿过好几个小院才到迎客的厅堂。

  宽阔门窗,一屋子檀木家具,八仙桌太师椅古色古香。

  “你们坐,我去叫人准备晚饭。”肖逸交代一声离开。

  沈沫掏出手机,终于搜索到信号,忙打开地图查看位置。

  “果然是跑到邻省了!我们现在的位置在两省交界处,这里是滇西!”

  “一山之隔,这边还真是世外桃源,房子修的这么漂亮!”郑姐感叹,滇北那边的破落景象和这边简直天渊之别。

  “滇西藏富民间,有钱人多得是,这种大宅院不稀罕!”周少爷解释。

  三人正在闲聊,一个五旬左右的妇女从门外进来,左手拎着铁壶,右手端着个漆盘,上面整套茶具。

  沈沫忙起身接过,帮忙放到桌上。

  “真不好意思,这么晚来打扰。”沈沫客套,她不知道这位是不是都教授的亲属。

  妇女笑笑,轻轻点头算是回应,默声冲水沏完茶,转身又出去。

  很快,简单饭菜端上来,四凉四热,山珍野味很是特色,肖逸陪席,招呼三人喝酒吃菜。

  “肖老师,你家乡在滇西么?怎么以前从没听你说过?”沈沫边吃边热络聊天,在学校时候她和这位都教授并不熟悉,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