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1
作者:延琦      更新:2021-03-02 06:11      字数:2493
  天之下,以孝为先,皇帝与太后母子失和,传扬出去,可是大大的不利。

  不过眼看离三月初太后的寿诞越来越近,宫中上下都在加紧筹备,见皇帝很上心,太后在愠怒之余,心里才终于舒服了一些。

  又是一年春来到,京城阳光和暖,繁花正待盛开之时,大梁再度迎来了贵客。

  去年离京时,有太后亲自相邀,后来皇帝又命鸿胪寺特意向大理王室发了请柬,加之段三公主也心心念念的要再来大梁,是以此次大理国依然很给面子,不仅段三公主来了,连王后也亲自到访。

  因为大理王后的到访,今次大梁的礼数相较去年段氏兄妹到来时做得更足,后宫未立皇后,便由位分最高的静瑶亲自接待。

  二月中的这天,静瑶身着后妃冠服,立于玄武门前,眼看着大理王室的车队渐渐驶近,停驻。先由双方礼官依据两国礼法互相问候,再接着,便见那车门打开,一位衣着华丽的贵妇落了地。

  那便是大理王后了。

  静瑶朝王后微微颌首示意,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忽然之间却眼前一亮,因为王后身边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段菁菁紧跟着母后露面了。

  再次见到小姑娘,静瑶由衷的开心,而段菁菁今次跟随母亲出使,比上回安分规矩了不少,一身正经的公主礼服板板整整的穿在身上,虽然还是那双大眼睛,深酒窝,但瞧上去可比去年温婉了许多。

  大理国母女一行走近了,经由礼官介绍,静瑶微笑同大理王后见礼,“王后与三公主一路远行,实在辛苦,本宫代表大梁诚挚欢迎贵客到来。”

  大理王后慈眉善目,但目光清亮,一看便知是贤德聪慧的人,眼见静瑶大气雍容,她也颌首见礼,“久闻惠妃娘娘美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能与娘娘相识,我十分荣幸。”

  场面话说完,大理王后又特意提到,“去年菁菁返回大理后,一直对娘娘赞不绝口,说在大梁期间,娘娘对她颇多照拂,又教会了她很多事。我这幺女一向顽劣,想来去年叨扰多日,实在叫娘娘心了。”

  静瑶与大理王后没见过面,原本还有些些陌生感,然而等忽然提到段菁菁,气氛便一下轻松起来,静瑶微笑谦瑾道:“王后太客气了,三公主赏脸远道而来,本宫受陛下所托,尽心招待公主殿下,也是应有的礼数,唯恐哪里做的不好,叫公主不习惯。”

  两人话说到此,一旁装乖的段菁菁终于憋不住了,从母后身旁露了面,笑嘻嘻的同她打招呼,“贵仪……呃不是,惠妃娘娘,我来了!”

  得,段三公主本性毕现,还是从前那般古灵怪,宫女们使劲憋着笑,静瑶也由衷的弯起唇角,道,“欢迎三公主,大家可都盼了你好久了。”

  段菁菁笑的开心,答说,“我也是啊,我也想你们!”

  大理王后微嗔了一眼,又微笑着同静瑶致歉,“菁菁没规矩,叫娘娘笑话了。”

  静瑶则笑着说没有,此时先前的陌生感消失殆尽,众人因为段菁菁,都欢喜起来。

  宫中早已为段家母女安排好了住处,还是从前专门接待贵宾的碧清园,静瑶亲自将人引去,大理王后也十分知礼,稍稍安顿过后,便主动去福宁宫拜见太后,静瑶自然作陪。

  太后早已得知了消息,此时正在福宁宫里等着呢,静瑶引着贵客进来,并亲自做了介绍,大理王后便客气见礼,“见过皇太后,祝您安康喜乐。”

  太后面上笑的和善,因是头一次见面,不动声色的观察,见大理王后面容宽厚,不似跋扈难缠之人,顿时放了心,和声回应道,“王后多礼了,有劳你们为了哀家远道而来,舟车劳顿,哀家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王后也是随和的笑,“太后言重了,能来参加您的圣寿节,是我大理王室的荣幸。”

  有道是女儿越大越随娘,这大理王后是个体面的人物,想来段菁菁将来也差不到哪儿去,太后越看越满意,心理愈加认定自己的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君:鱼儿,猜猜你娘要干啥?

  皇桑:……娘啊,不要在搞事啦!!!

  ------

  欢迎段三!

  第一百零四章

  宇文泓同段濡尘是好友,其实太后与大理王后也是差不多年纪,两人闲谈了一会儿家常,太后便装作无意间提起了赵娉婷。

  “说来段三公主与哀家的娘家侄女年纪相仿,记得去年,两人还一道在清晖园里游玩,都是大好年华,实在叫人羡慕。不过去年,哀家那娘家侄女已经定了亲事,是由皇上亲自做主,许给了我们的武宁郡王,也算是一桩好姻缘。”

  一旁的段菁菁听到这话才知,原来那个赵娉婷已经定了亲了,不过许给了谁她不想管,左右不是做了皇妃,碍不着惠妃就成了,她替静瑶松了口气,还特意看了看她,给了一个微笑。

  静瑶今日一直在旁作陪,此时默默听着太后的话,见段菁菁朝自己微笑,也以微笑回应。心里却是悄悄一顿,太后一直对赵娉婷与宇文澈的婚事耿耿于怀,此时拿出来与头一次见面的客人说,是何用意?

  而大理段后则是礼貌附和,“小辈们日子顺心,婚姻美满,便是叫长辈开心的事。”

  太后点头说是,便接着道,“说来三公主也到了年纪了,不知王后与国君可有为她考虑婚事?”

  段后闻言瞧了瞧身边佯装乖巧的女儿,不失慈爱的道:“太后别瞧她表面乖巧,其实还是小孩的心性,加之她是我们最小的孩子,我与国君此前一直没有考虑她的婚事,不过太后说的也是,这到了年纪,也该提上日程了。”

  段菁菁佯装娇羞,垂下头撒娇,“母后……”

  然心里确实极欢喜的,今次母后就是为了她的婚事来的,等过几天有空了,一定带母后去见见他。

  太后眼见大理王后如此表态,只当是对方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微笑道,“难得三公主天真率性,说来还是王后教养得好啊。年纪小些其实也无妨,找个稳重的夫君,也是两全其美。”

  王后点头说是,心间深以为然。

  自打去年回去,幺女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常常一个人想心事,还偶尔歪头傻笑,这模样,一看就是动了春心。

  她亲自问了问,段菁菁也果然痛快承认了,说是有了意中人,就在大梁京城,听闻还是位才子……

  王后与国君都是开明的人,倒不反对女儿嫁来大梁,毕竟大梁富庶繁华,人才济济。他们在意的,乃是男子的人品,女儿毕竟年纪小,容易被人蒙蔽,如若是奸滑之人,那他们夫妻可是断断不能同意的。

  当然,如果是个品行端良,踏实稳重的好男儿,那他们也乐见女儿圆满。

  眼见段后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