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作者:卯莲      更新:2021-03-01 05:11      字数:2482
  呢,徐总管可否能将此事解释一番?”

  她虽然年少,面容犹为少女模样,笑盈盈的神态更是姿容可亲,徐总管却被吓得砰声跪地,“娘娘,是奴才、奴才疏忽了!肯定是下面的奴才偷奸耍滑,贪墨了柳太妃的用度,奴才回去这就教训教训他们,把柳太妃那儿的东西都补起来!”

  柳太妃是当初的九公主生母,九公主被夺去身份逐出京城数月,十四皇子从此也更加低调,除了早朝不轻易进宫。宫里惯多捧高踩低之辈,都道柳太妃得罪了陛下和娘娘,谁不上赶着去踩?

  况且自从出了九公主的事,柳太妃也似乎没了神,这种杂事根本不管,这也让那些人更加肆无忌惮。

  上首的皇后眉间微皱起,徐总管心中一跳,却听她道:“这儿虽不冷,在地面上归久了对腿也不好,起来回话。”

  徐总管只得再战战兢兢起身。

  幼宁内心轻叹一声,她性子最是柔软,并不爱罚人。但也许是身份使然,纵使她态度再可亲,也常常会被人视为笑里藏刀。

  不过如此也好,有些事,确实容不得那些人太放肆。

  关于柳太妃的事,早在前几日去那儿看过后幼宁就遣人查了清楚。如今的状况并非徐总管有意,只是他手下管了上百号人,难有些心思不正。柳太妃如今境遇尴尬,这种事如果帝后不出面也没人能彻底管住,只会屡禁不止,所以徐总管对那些人的行为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我不喜欢罚人。”幼宁轻声道,“不过规矩在这儿,既定了宫规,就得有人去守。如果有人想投机取巧坏了皇城的章法,这儿怕是容不了他,徐总管觉得是吗?”

  “是是,娘娘说的极是。”

  幼宁颔首,“我给你三日把这些事处理好,不止柳太妃一人,还有各宫太妃,都不得怠慢,知道吗?”

  徐总管连连应声,“奴才一定办好,一定办好。”

  幼宁嗯一声,“我不喜欢捧高踩低之辈,不管你们背后如何敲打,只要我今后再遇见这种事,直接拿你们是问,可有异议?”

  这话便是对着下首所有人交代,姑姑总管们登时齐声应是,心忖这下宫里恐怕要换不少人了。

  待那些人退去,幼宁才敛了笑意,露出微微不满的神情,对青嬷嬷道:“嬷嬷我头疼。”

  她真的很不喜欢处理这种宫务,相较起来,还不如批奏折更有趣。不过她心知自己既为皇后,打理好后宫就是自己的本责,也是让十三哥哥少操些心。

  十三哥哥待她好,她也不应一味享受。

  青嬷嬷含笑帮她揉了揉,“娘娘做得很好了,这些事的确找这几人就足够。您不需要管太多人,只要让这几个总管和姑姑帮您做事就行。”

  幼宁闭眼休息片刻,忽而道:“杏儿刚才想说什么?”

  杏儿愣了愣才想起本意,不过因方才的柳太妃一事多了些犹豫,吞吞吐吐道:“娘娘,方才石喜那儿传来消息,说京外来报,说九公主已经……已经没了。”

  幼宁顿住,指尖似乎因殿外袭来的冷风生出凉意,“柳太妃那儿知道吗?”

  “还不知道呢。”杏儿为她奉茶,“奴婢也正是想问您,这事该不该告诉柳太妃?”

  “……年后告诉她吧。”幼宁道,“还有十多日便是除夕,让十四皇子那日接柳太妃出宫,先过个好年。”

  杏儿应是,望着幼宁低垂的眼眸心生感慨。

  小主子就是太心软了,可惜柳太妃不一定会领情。

  第98章

  大雪纷飞,皇城内外裹上银装。积雪覆上枯木,发出嘎吱响声,惊醒了倚在窗边出神的柳太妃。

  “主子?”嬷嬷置了参汤,扶过柳太妃,“您风寒才好,不能再贪这雪景了,咱们京城哪年不都这样儿么。”

  语罢她奉上暖炉,再着人将炭烧得热些,不无感叹,“皇后娘娘年纪虽小,心性却好,考虑亦周到。若非她前几日敲打了那些人,今日我们还用不上这银丝炭呢。”

  “……是啊。”柳太妃许久缓道一声,声音像粗粝的木枝摩挲,她无意识用指甲划动手炉,“皇后待我们是极好的。”

  如果不是皇后宽容大度,她在宫中哪儿能过这种好日子呢?

  可是她过得舒服,她的女儿如今在何处?可有饭食?有衣穿?可……在世否?

  柳太妃手紧了紧,嬷嬷忙转移话题道:“说来今年当真是个好年,十四殿下着了人传话,道除夕那日要接您出宫和小世子他们一起过年呢。”

  柳太妃笑了笑,“你下一句是不是想说,皇后仁慈,连过年都想着让十四接我出宫呢?”

  嬷嬷神情讪讪,明了柳太妃此刻不愿说这些,便识趣没再言语。

  幽幽转回目光,柳太妃眺望乾宫的方向。

  皇后确实是个不错的姑娘,若非如此,也不会令燕归倾心以对。

  如果说如今还有什么方法能牵动当今陛下的情绪,恐怕,也只有皇后。

  ******

  “娘娘,世子来信了”

  “哥哥?”幼宁惊喜起身,“要回京过年吗?是不是在路上了?如今到哪儿了?”

  连串问题让杏儿高涨的情绪节节下退,“好像……不会回京。”

  幼宁望着她愣住,似乎有点儿不能反应。从她出生至今,兄妹二人每个除夕都在一块儿,今年居然……不回了吗?

  连信都忘了拿,幼宁怔怔出神。兄长因九公主离京已经七个多月,虽然期间传信不断,又怎么比得上本人站在面前。

  杏儿悄声道:“娘娘往好处想,兴许是世子在那儿找着了喜欢的姑娘,所以才不回京呢?”

  青嬷嬷:……这样说主子更不会高兴了好嘛。

  果不其然,想到这个可能幼宁就有点儿闷,一面不希望兄长从此属于他人,一面又想兄长也能够有个知心人陪伴。

  展开信折,清隽不失傲骨的字迹跃然于上,熟悉的墨香让幼宁红了眼眶,忆起从前兄长教自己写字的模样,耐心而温柔。

  容云鹤并非因寻着什么天命之女不回京,纯粹被一桩案子给耽误了。这桩案子牵扯六十七条人命,时间紧迫,只要贻误一点儿时机就有可能让真凶逃脱。容云鹤想尽快将其破解,所以第一次未回京。

  【事出从急,望吾妹莫挂莫念,来日必一并补回。】这是最后一句话。

  “……好吧。”幼宁低低道了句,偏头道,“这桩案子我怎么没听过?”

  “奴婢就更不知了……”杏儿应道,“要不去帮您唤石喜来问问?”

  “嗯,去看看,若陛下不忙,就请他来一趟。”

  青嬷嬷忍不住看了看杏儿背影,嘀咕道:“这小丫头什么时候和石总管熟络到能互道姓名了?”

  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