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水浒传》
作者:在乡下      更新:2021-03-01 05:33      字数:2607
  编剧的圈子里。

  张纳余思鹏王锐三人,听到同行们各种恭喜的声音,那是十分的得意与兴奋。

  至于同行们的恭喜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那根本不重要。

  是假意最好,因为越是假意,就越是能够证明,同行们的羡慕与嫉妒。

  同行们越是羡慕与嫉妒,他们就越是得意,越能感到一种优越感。

  当然,他们表面上是非常谦虚的。

  大家客气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剧本比大家的好,只能说明我们的运气不错。况且,消息不一定准确,进入三甲的剧本,未必就是我们的。

  对啊,说不定是消息搞错了,大家现在就说恭喜,还太早了一点。

  即便消息是准确的,但王主任那边迟迟没有公布结果,就说明事情还有可能存在变数。其实,大家的剧本现在都还有希望。而且,几率是相等的。

  三位就莫要谦虚了,王主任迟迟没有公告结果,那只能说明三位的剧本都非常优秀,王主任无法决定最终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部剧本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三位的剧本都太优秀了,让王主任难以抉择。

  我倒是还想到一种可能,会不会是王主任对大家的剧本均不是太满意,正在向其他人约稿

  这不可能,我们都是国内最优秀的编剧了,我们的剧本他都不满意的话,他还能向谁约稿去

  说的不错,就算是他对我们的剧本都不太满意,国内也不可能找出,比我们更优秀的编剧了。

  王主任不可能不满意的,他迟迟没有公布结果的原因,肯定是在三部剧本之间犹豫,不知道该作何选择

  看到同行们说,王主任可能对他们的剧本都不满意,张纳余思鹏王锐三人均是不屑一笑,不约而同的都在想,王主任对你们的剧本不满意,肯定是真的,但绝对不可能不满意我的剧本,最终被选中的剧本,一定会是我的。

  三圣村。

  李凡苏情秦雨霖王进刘旭几人,吃过午饭之后走出仙缘楼。

  王进刘旭两人依然还在感慨,感慨三圣村的美食果然名不虚传,不,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比传言中的更加美味。

  李凡微微一笑,说道:二位如果喜欢这里的美食,除了可以购买一些食材回去之外,还可能常来嘛。

  王进刘旭二人忙不迭的直点头,同时表示,他们以后怕是要成为三圣村的常客了。

  没有人能够拒绝三圣村美食的诱惑,王进刘旭二人自然也不能。

  几人慢步走着,王进犹豫了许久之后,终于开口说道:李凡先生,外界有许多关于仙缘农庄护庄神兽的传言,不知道我们能否有幸见到护庄神兽

  王进并不是第一个问李凡这个问题的人,事实上,专门前来拜访李凡的人,几乎都会问李凡这个问题。

  而李凡的说辞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他哈哈一笑,说道:王主任刘主任,只要你们以后多来三圣村转一转,是一定有机会看见它们的。

  王进刘旭二人听后,心里一阵苦笑,看样子走后门是行不通了,只能等待属于他们自己的机缘了。

  李凡陪着王进刘旭二人,在村子里转了一会儿之后,便带着苏情秦雨霖二女告辞离开了。

  王进刘旭二人今天并不会离开村子,他们已经在仙缘楼里定了房间,准备在村子里呆几天之后再离开,明天一早,他们还准备去登顶白云山。

  李凡苏情秦雨霖三人向着家里走去。

  路上,秦雨霖说道:姐夫,你不是说要等陆小凤传奇连载完之后,才会推出新的作品吗怎么直接就答应他们了还说三天之后就正式开始连载。

  李凡笑道:陆小凤传奇已经创作完成,留着慢慢连载就是了。我对创作一部古代起义类型的作品很有些兴趣,就答应他们了。你不是嚷嚷着要看新的作品吗现在终于可以看了。

  秦雨霖撇嘴道:起义类型的作品有什么好看的我才不看呢。

  李凡道:别人写的起义类型的作品,或许的确不好看,但姐夫我写的,那绝对相当的精彩。

  秦雨霖又道:再精彩我也不看,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爷爷他们去。姐,我们找爷爷他们去,让他一个人回去。

  说完,秦雨霖拉着苏情咯咯笑着跑开了。

  苏情回头向着李凡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

  两姐妹跑开了,李凡也只好一个人回到了家里。

  来到书房,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他已经完成了大半的稿子。

  前世,正好有一部经典名著是关于起义的,便是同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之前,将西游记带到这个世界之后,李凡就在琢磨着,什么时候该把水浒传带过来了。

  这个世界有了西游记,那么其它三部名著,也不能缺席不是。

  水浒传的稿子,李凡已经完成了大半,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契机推出。

  现在,契机已经出现了,李凡也就不再犹豫,准备在三天之后,正式在这个世界开始连载水浒传。

  水浒传是前世明代白话文章回,全书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

  艺术的反映了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们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后世叙事文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施耐庵,且罗贯中有参与创作,对作品加以润色编排等。

  是以,有些版本的水浒传,其作者名为施耐庵罗贯中两人。

  可以肯定的是,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之间,肯定有着某种非常密切的关系。

  至于具体是什么关系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师徒关系,即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

  这种说法主要出自,前世明代淮安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书籍。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施耐庵罗贯中两人,其实是同一个人。

  施耐庵其实是罗贯中的一个笔名。

  因为,水浒传在明初是,不可能实名出版,罗贯中便为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叫做施耐庵。

  证据有,其一:施耐庵在历史上的资料甚少。

  其二:水浒传在明代早期的版本中,有罗贯中单独署名的,后期又发现有施耐庵和罗贯中联合署名的。

  其三:施耐庵三个字倒过来念,谐音就是俺乃是。而施耐庵罗贯中联合署名的水浒传版本中,作者署名的方式是这样的,施耐庵罗贯中。

  那么,施耐庵三个字,换为倒过来念的谐音便是,俺乃是罗贯中。

  这或许只是巧合,但不能不说,还真有那种可能性。

  这两种说法均是有人认同,有人反对,且都存在着争议。

  相对而言,师徒说的说法,流传得要更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