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白杨礼赞
作者:在乡下      更新:2021-03-01 04:00      字数:2217
  方镜登6到华国作协官网,第二阶段的比赛由华国作协主持。网 参赛选手投稿自然也要投稿到华国作协官网了。

  在信息提示窗口,方镜等人果然看到有两篇新的投稿作品。备注信息为,府南赛区李凡。

  又是一篇散文和一古诗,这小子还真是不死心。林海摇头道。

  白杨礼赞赞美白杨树的如此普通的白杨树有什么好赞美的。这小子自暴自弃了方镜一声嗤笑。

  老方,赶紧点开让我们欣赏欣赏。说不定又是一篇大作呢。林海的话中讽刺意味非常明显。

  成,那就欣赏大作。方镜笑笑,点开了这篇文章。

  京城,华国作家协会办公楼。

  作协会长余秋皱眉问道:小林,府南赛区的李凡还没有上传作品吗

  眼看着投稿截止日期就要到了,余秋也不免有些担心起来。他还期待着李凡能够再创作出两篇优秀的文章呢。

  前几天,在得知春和村居的作者李凡,就是那个年轻的童话作家李凡时,余秋也是非常的吃惊。他也疑惑过为何李凡如此年轻,在散文和诗歌上却有这么深的造诣。

  不过疑惑归疑惑,对于前几天炒得很热的李凡找枪手事件,余秋却是不信。有一种直觉告诉他,那两篇作品就是李凡本人的。

  所以他才会对李凡第二阶段的作品充满期待。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李凡还没有投作品。余秋不禁有些皱眉,难道传言是真的自己的直觉是错的

  不对余清摇摇头,他相信自己的直觉,也相信李凡。现在还没有上传,或许是还没有找到灵感吧,余清这样想到。毕竟,一篇优秀的作品是需要灵感的。

  然而这个时候,秘书林语突然说道:会长,李凡的作品传上来了。

  传上来了余秋眼睛一亮,神情一松,急忙将电脑上的网页刷新了一下。果然看到了李凡的两篇作品。

  白杨礼赞余秋也是微微皱了一下眉。显然他也不认为白杨树有什么好赞美的。不过冲着心里对李凡的期待,他还是认真的看了下去。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刚读到开头,余秋皱着的眉头瞬间就舒展开来。一幅辽阔平坦色彩鲜艳的高原图景扑面而来。余秋忍不住闭上双眼,陶醉在这如诗如歌的文字当中。

  这绝对是一篇不在春之下的散文。余秋惊喜莫名,他一点一点慢慢往下读。生怕把这篇文章读完了。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麦浪,这个词用得妙,实在是太妙了余秋忍不住击掌赞道。

  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副画面:黄土高原,绿色的麦地广阔无垠。一阵风吹来,所有的麦秆随风浮动,绿色的波浪一起一伏,荡向远方

  美实在是太美了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黄与绿,无边无垠。余秋带着激动的心情继续往下看去。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单调如此壮丽的画面怎么会单调呢余秋读到这里却是皱起了眉头。

  如此波澜壮阔的画卷,从开头就一直萦绕在读者心间的情绪,却被这句话瞬间破坏殆尽。

  为什么会这样余秋想不明白。难道是李凡终究太过年轻,笔力有限,驾驭不了后面的文字了如果真是这样,那真是太可惜了。这么经典的开头,却要这样烂尾了吗

  余秋很是遗憾的摇头叹息。不过也还是在继续往下看。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这一惊天转折,看得余秋神情激荡。刹那间,猛抬眼,白杨树出现了

  余秋读到猛抬眼三字时,也条件反射似的猛的抬眼向上看去。就仿佛也看到了呃,好吧。他并没有看到白杨树,看到的只是他的女秘书,正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的望着他。

  余秋咳嗽一声,将目光收回。很快又沉浸在这惊天转折带来的震撼之那波澜壮阔的画面描写,竟然只是在为白杨树的出场做铺垫。

  这样的描写不可谓不大胆,对笔力的要求也是非常高。李凡这年轻人还真是敢写啊。

  既然前面的一切都是在为白杨树做铺垫,那这样的白杨树又会一种什么样的树余秋似乎感觉到什么东西就要来临了。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余秋忍不住再次击掌赞叹。这一段看似简单随意的描述,却把白杨树的外形色彩性格写得极为形象生动。

  白杨树果然是一种普通,但绝不平凡的树

  李凡,这年轻人继春之后,又一篇经典的散文。不简单啊

  余秋此时,只能是如此的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