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9
作者:乐蜀      更新:2021-02-28 05:10      字数:2497
  娘家,盼望着丈夫来接自己回去,好让自己下台。

  又拖了两天,连她父母都不支持她了,找她谈话,让她别拖了,赶紧回去。因为还有几天就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一家团圆,她不回去,丁建军也不来接,那么说明人家丁建军真想跟她离婚。希望她不要真拖到中秋节,把事情弄得无可挽回。

  李珍月这时觉得娘家真是比婆家还难呆了。

  而且,她觉得丁家的两个小姑子真是幸运,有唐玉香那样的妈,还有丁建军那样的大哥。

  于是她拾拾,对家里人说,明天就回去。

  恰巧第二天李珍月早晨起来吃了早饭,背着装了换洗衣服的小包磨磨蹭蹭离开娘家,走到半道上,遇见了来接她的丁建军。

  估计两人都没想到在半道上能遇到对方,一时之间愣住了。

  但很快丁建军和李珍月都明白了对方是什么意思,这继续往前走还是转身往后走,让他们开始犹豫起来了。

  最后,丁建军主动一些,他走上前去对李珍月说:“走吧,跟我一起回去,两个娃儿都挺想你的。”

  李珍月慢腾腾地走了几步,问丁建军:“妈,还是要给小兰买家具吗?”

  丁建军反问她:“你觉得那二十几块钱的家具比我,比你两个娃儿重要?”

  “”李珍月不吭声了。

  丁建军继续说:“小兰毕竟是我妹妹,我虽然不愿意看见她跟潘晋原结婚,也不愿意去吃他们的喜酒。可是我也不想做得太绝,咱们今天一起去公社供销社买一对儿枕巾,两个茶缸,一顶蚊帐送她,你带着两个娃儿过两天去吃酒席。”

  李珍月小声嘀咕:“我们还要出钱给小兰买东西?”

  丁建军说:“就算是邻居家姑娘结婚,人家请你去吃喜酒,你还要送礼吧?小兰不争气,我妈不给她办婚礼,就没人管她了。我之所以愿意唱白脸,并不是针对小兰,而是针对潘晋原,告诉他,我们丁家还是有人看不起他,他最好识相点儿,对小兰好点儿,不然我对他还是不客气。”

  这个话是李珍月头一次听到,她觉得丈夫很有头脑,也很有男子气。

  于是,她心甘情愿地上前去挽着丈夫的手,告诉他,那就依他说的办。

  丁建军没有对她说什么母亲愿意过年拿二十多元钱出来补偿她的话。

  因为他觉得既然半道上碰见李珍月回娘家,那就是李珍月心虚的表现,她根本不敢离婚。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提什么拿钱补偿她的话,不然,她肯定会更加嚣张。再说了,一开始打算来接她,那个补偿她的话就是预备在什么好话说尽,李珍月也不肯回去的时候再说的。既然现在半道上碰到她了,就完全没必要再说了。

  李珍月虽然对于婆婆拿二十多元钱去给丁小兰买家具还是不满,但这次回娘家经历的一切让她明白她的娘家可不是丁家。丁家可以让跟婆家闹矛盾的女儿回娘家住,还可以随便住多久,全家人都支持丁小甜。但是她跟丈夫闹矛盾了,回到娘家,连十天也住不下去,就要催她走的。另外,就是她见到丁建军来接她回去,也没有提她去找姑姑撺掇别人为难丁小甜的事情,知道丈夫原谅了自己。这已经让她足够满意了,明白要是再端着架子,她丈夫说不定就会转身离开。

  两人随即去公社供销社买了一对枕巾、两个茶缸顶蚊帐,带着回了前进村。

  孩子们见到自己的妈妈回家,自然是非常高兴,而唐玉香也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两天,丁建军和李珍月夫妻两人继续上工。唐玉香则是让在公社小学代课的丁小甜买了几斤肉和几条鱼,以及糖酒瓜子回来。自己家做了豆腐,拿出腊肉,杀了鸡鸭,从自己家菜地采摘了蔬菜,开始准备结婚的酒席。她又去请了焦大娘等一些村里的女人来做饭。

  婚礼当天是周末,丁小甜不上课,村里被丁家请来吃喜酒的人陆陆续续来了。

  就在丁家老屋的院坝里,摆放了借来的十二张桌子。

  唐玉香在外面张罗接待来客,丁小甜则是去灶房帮忙。

  灶房里的灶眼不够,帮着做饭的女人们就在院坝的边上用砖和石头搭了露天的灶炒菜。

  本来丁家请了夏队长和韩队长来吃喜酒的,但是两人都没有来,他们找人向唐玉香带话,说他们要去大队开会,没时间来。

  但到底有没有去大队开会,谁都不知道。

  不过包括丁小甜内的很多人猜测,这应该是表明了生产队的干部对丁小兰和潘晋原这桩婚姻的态度。他们是不会参加先就闹出丑闻的一对男女的婚宴的,因为婚前发生男女关系这种行为,他们不认可,相当于这是一种官方的态度了。

  夏队长和韩爱华不来,丁建军也没来。

  同样丁建军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不认可这桩婚姻,但他又让自己的老婆李珍月来参加。这就给人感觉,李珍月来是看在了丁小兰是他妹妹的份儿上,他不来是对潘晋原有意见。毕竟最开始,他知道潘晋原和丁小兰来往,他曾经去潘晋原所在的知青点,跟潘晋原打了一架,把潘晋原揍了。所以对潘晋原的意见,一直延续到他跟丁小兰结婚很正常。

  这三个人没来,有些习惯见风使舵的村民就也缺席了。

  于是原本请的客就少了四分之一,十二张桌子没坐满,只坐满了九张桌子。

  说起来也不是多少人,因为有些人家来吃喜酒,都是送了礼,带一家人来吃饭,一家人往往可以坐一桌。

  总的说来,当时的人来吃喜酒送的都是各种日用品,没有送钱的。

  丁家为了丁小兰和潘晋原摆的酒席花的钱是注定不回来了,也就是大家在一起图个热闹而已。

  不过,注定这个热闹也图不上了,看着那空了三张的桌子,丁小兰和潘晋原怎么也笑不出来。

  来吃她们喜酒的都是实在抹不下面子,或者是丁家的亲戚,比如说丁红英一家人,还有唐玉香的娘家亲戚。还有就是潘晋原知青点的一些知青,包括他的同乡李志文在内。

  丁小兰和潘晋原挨桌敬酒,人家的回应也是挺淡的,甚至有些人的笑都是挤出来的。

  丁小甜呢,祝福他们新婚快乐,白头到老,然后一仰脖子把小瓷杯里的白酒喝了。

  只有那些知青所在的一桌,在两人过去敬酒时,发出了哄笑声,比较热闹。

  不少人说潘晋原提前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响应号召留在农村,扎根农村,过上踏实的日子了。

  丁小甜看着他们,心想,四年后,你们就不会这么想了。

  那个时候,不少单身汉会庆幸自己长得丑,没有在当地娶到媳妇,然后可以回城上学或者参加工作了。

  四年后,妹妹又是什么样子呢?

  丁小甜倒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