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报国有门,吾等所幸
作者:吾谁与归      更新:2021-02-28 04:53      字数:3986
  李陵是汉朝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战败投降于匈奴,汉武帝大怒,杀其全家。&p&

  李陵一辈子无法归汉,最后老死了在匈奴地盘上。&p&

  太史公司马迁和李陵是至交好友,而司马迁也是为了游说李陵的事,遭到了汉武帝的腐刑。&p&

  但是太史公对李陵的评价相当的低。&p&

  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p&

  这一句话,几乎可与人于宋后羞名桧,岳飞坟前耻姓秦相媲美。&p&

  天汉二年,汉武帝命李广利征匈奴,任命了李陵这个军三代为贰师辎重押解,而李陵言:“愿得自当一队,至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p&

  汉武帝拒绝了李陵的这一建议,说:“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汝!”&p&

  他这话的意思是这次大汉向匈奴发兵众多,我没有多余的骑兵给你了。&p&

  其实当时,卫青霍去病多次出攻打匈奴,汉士卒死了数万人,汉马也死了十多万,匈奴虽然被打残了,而且远遁而去,但是汉也是少马,无法再去追杀。&p&

  李陵回答道:“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p&

  上壮而许之。&p&

  这里的壮字,可以看出汉武帝是甚为感动,才答应了李陵的请求,准许他出兵。&p&

  结果换来一个投降的结果,汉武帝可不是赵桓这样的好脾气,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发雷霆。&p&

  李陵为何执意要出战这涉及到李家三代封侯难的问题。&p&

  李广一生征战七十余年,到最后被卫青问责,自杀而亡。&p&

  李敢力夺匈奴左贤王旗鼓,而后被霍去病所杀。&p&

  所以,李陵很着急,他才会想要至于出战为李家封侯!&p&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所以,李陵这个年轻人,固执的想要出战,夺得军功,封侯以正李家之名。&p&

  但是李敢其实已经封了关内侯,所以,李家也并不是没有封侯,只是他李陵太心急了而已。&p&

  李广的一生,其实汉武帝并没有亏待他。&p&

  他与匈奴人作战,第一次无功而返,第二次全军覆没,第三次随卫青出征迷路了,第四次无功而返,第五次,不听卫青调令,擅自行动,而后迷路,归营之后,卫青问责,而李广自刎谢罪。&p&

  三次无功而返,一次全军覆没,一次不听号令,行军没有规范,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的李广,他汉武帝多次启用,五次令其出关作战,汉武帝对他李广不薄了。&p&

  李广怎么回报汉武帝的&p&

  李广和人在田间喝得酩酊大醉,酒后驾车肆意驰骋于霸陵亭,被霸陵亭尉给拦住了,扣留了李广半天。&p&

  然后李广拜为右北平太守时,带着这名霸陵亭尉一起到军中,然后把这名霸陵亭尉给杀了。&p&

  因为严格执法,没给李广这个飞将军的面子,就要被你砍掉脑袋&p&

  再看看列宁和卫兵的故事,就知道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如何做。&p&

  而霍去病杀李敢这事,正是李广的延续。&p&

  李敢封侯以后,知晓自己的父亲李广的死,和卫青有极大的关系。&p&

  然后就打伤了卫青,而卫青仁厚,觉得愧对李家,就没有追究李敢的刺杀他的事。&p&

  卫青当时是什么人&p&

  大司马大将军,这个职位其实和赵桓册封种师道的元帅是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享受极高的待遇,统领全国兵马,兵事一言而决。&p&

  卫青作为大汉战神,那可是屡战屡胜,霍去病八百人击匈奴是奇袭,但是卫青可是堂堂正正正面击溃了匈奴二十四万骑,当之无愧的大汉军神。&p&

  李敢刺杀卫青不成,卫青仁厚没有理会李敢,也没有宣扬,甚至连汉武帝都瞒着。&p&

  卫青是个宽仁的人,可是霍去病是个暴脾气,能忍得住&p&

  你不是血亲复仇吗我也可以。&p&

  霍去病的父亲霍仲孺是个渣爹,偷了平阳公主府侍女卫少儿,卫少儿未婚生育,霍仲孺不敢认这件事,就跑了。&p&

  霍去病一直跟着母亲和卫青长大,卫青虽然名义上是舅舅,可是跟爹也差不多了。&p&

  他能咽的下这口气&p&

  而且是李敢先开的血亲复仇之事,霍去病就当街杀了李敢,为他的血亲复仇。&p&

  当时公羊学说的大复仇理论十分盛行,言国仇百世可复!家仇止于五代!&p&

  更何况是李敢先开的血亲复仇之先河&p&

  汉武帝没有处罚霍去病。&p&

  作为李家唯一成年男性,李陵需要证明自己,所以,就提出了以步兵打骑兵的战术,并且打的还不错。&p&

  第一战五千人对上了匈奴三万人,总共打了五次,屡战屡胜,匈奴人走了。&p&

  匈奴人又来了,这次是八万人!&p&

  汉武帝对李广是极为喜欢的,对于李敢的死也是极为痛心的,对于李陵请战之事,也是非常上心的。&p&

  所以派了路博德带领骑兵,去配合李陵作战。&p&

  但是李家作战实在是为汉军所诟病,所以路博德羞于和李陵配合,就上书说不想干。&p&

  而当时路博德也是有其他任务在身,出河西配合李广利作战。所以,汉武帝对李陵的支援,就无疾而终了。&p&

  李陵是怎么做的&p&

  第一步怪女人,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p&

  先把随军军卒的媳妇拉出来砍了。&p&

  这一点上,军队不允许妻子跟随,李陵执行军法,行事无错,但是归罪于女人影响士气,杀了士兵的妻子,岂不是更加影响士气&p&

  第二步斩首,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p&

  良久,陵还,大息曰:“兵败,死矣!”&p&

  单枪匹马刺杀匈奴和左贤王,那可是八万人的匈奴精锐兵马,他到底是去刺杀了呢,还是去刺杀了呢&p&

  第三步死战,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半冰,期至遮虏鄣者相待。&p&

  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p&

  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p&

  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p&

  吾等正欲死战,将军何故先降&p&

  到了幽冥地府,韩延年肯定要问问李陵,大家都要死战不退,结果你无面目见陛下,然后降了&p&

  而后李陵如何做的&p&

  接受了匈奴的受官,成为了匈奴人的右校王,还尚了匈奴的公主,苏武被单于扣留,李陵还去劝降了苏武。&p&

  后来李陵还在匈奴领兵和商秋成的三万汉军打了一仗,当然李陵严重放水,商秋成大胜乃还。&p&

  所以,在赵桓眼中,就是李陵轻兵冒进,葬送了数千精锐,然后立了个牌坊,到匈奴那边吃喝玩乐睡女人,还封了王,老家的人,皆以他为耻,大约就这么个事。&p&

  而王禀不同,王禀攻击临潢,那是赵桓给了杨忻中和王禀便宜行事的命令,毕竟战机转瞬即逝,赵桓不愿意事事都让边将请命,贻误战机,毕竟云中路刚刚收复。&p&

  王禀拿下临潢,把钉子扎在了完颜宗翰的咽喉位置,防止完颜宗翰在奉圣州的军堡未建好之前南下。&p&

  这就是王禀的战略意图。而且执行的非常彻底。&p&

  而王禀的孤军深入,被团团包围,就目前形势而言,赵桓没有能力救援他,而且杨忻中也没有兵马能够救援长驱千里的王禀和孙翊。&p&

  所以,两个人在出发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场没有归路的千里奔袭。&p&

  赵桓准许他们投降,是因为他们做的足够好了。&p&

  而且王禀三十多岁,就在太原留下一个幼子,带着长子千里打仗,赵桓让王禀投降,其实是给王禀一个活着的机会。&p&

  其忠勇,王禀已经用太原血战证明了自己。&p&

  力战领命而降和无颜面对陛下而降,毕竟不同。&p&

  赵桓和宇文虚中解释了自己为何会下这个命令,他的人设是仁善,他内心是不愿意这些为国为民不顾自己生命的军卒,真的力战而亡。&p&

  宇文虚中这才明白了官家的意图,并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你王禀可以投降的。而是多方面考虑。&p&

  而且后续还有谈判,将王禀交换人质换回来的操作,宇文虚中表示可以理解官家的良苦用心。&p&

  可惜军令传到王禀军中,王禀照着字验解读了诏书之后,笑道:“官家小看某了。”&p&

  孙翊问道:“官家又下了什么指示直捣黄龙府吗”&p&

  “官家准许我们投降金人。以苟活性命。”王禀笑着说道。&p&

  孙翊听了先是惊讶,然后笑道:“官家是真的仁义啊。我们能碰到这样的官家,也是天大的幸事了。”&p&

  “但是我们这趟出来的时候,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啊。”&p&

  “臣抱必死之心,以求大宋延存。苟全性命非吾等所愿。臣已决心以死报国!望大宋永兴!”王禀在油灯下写下了这句,给孙翊看了看。&p&

  孙翊想了想写道:“报国有门,吾等所幸!有幸埋骨勇义冢,此生无悔!”&p&

  王禀和孙翊在札子上,签上了自己名字,命快马将自己的书信寄回去。&p&

  当然临潢城的战况并不是像赵桓想的那么糟糕,相反,王禀和孙翊反而有几分惬意。&p&

  “要说这杀人放火,劫掠四方,是真的爽啊。”&p&

  “看看咱们掳掠这几万的契丹人做劳力,还夺了这么多的牲畜,守城有契丹人,脏活累活有人干,顿顿有肉吃。”&p&

  “官家以为咱们在临潢府随时都有性命之忧,岂知这等日子,让某回去,某还要犹豫几分呢!”孙翊用刀子插了一块刚烤的冒油的牛排,吹了吹,大快朵颐。&p&

  “喝点马奶酒,要不晚上肚子不舒服。这牛肉味道还可以,上次打的那些狍子肉,让快马给官家带点去。”&p&

  王禀扔给孙翊个酒葫芦,摇头说道:“军堡建成了咱们就回去,日子虽然美,但是毕竟在别人地头上。”&p&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