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
作者:因果定律      更新:2021-02-27 18:02      字数:2428
  好,还得是平安生下来。你也好。孩子也好,别害怕啊。”

  她就一直坐在这里陪着儿媳,当年孙笕生产的时候,有自己的母亲陆微陪着。可公主的母亲早就去世了,黛玉一直心疼她,不让她陪着她也不安心。

  书房里不止有贾琰、林是这对父子,还有贾非和贾暖,听人通报说皇太子到了,贾暖就躲在屏风之后。这位静安伯府的千金如今也到了待嫁之年,只是贾琰和黛玉夫妻俩翻来覆去,都没找到合心意的女婿。虽然贾伯衡一向的态度都是,过不来不要勉强,可以合离。

  可是儿女婚事,若是能过得好,谁会希望儿女没事离婚玩。这又是他们夫妻的小女儿,从心底说贾琰也想多留女儿一段时日,何况这孩子虽然懂事,可对男女之事还跟个孩子似的。压根没有什么害羞啊、回避啊之类的心情,贾暖姑娘压根没想嫁人这回事。

  贾暖想的清楚,成什么婚、嫁什么人,当爹娘的女儿、兄长们的妹妹多舒服。她和嫂子们也处得好,三个人时常在一起读书,大嫂虽然要学着管家,可她们家的账目清晰,多数事情还有旧例,也不会占用很多时间。

  小贾姑娘很清楚,除了他们家,其他人家的媳妇可未必能做的这么轻松。

  几个男人一直在书房等消息,司徒循就怕有人来报说公主生的不顺……可现在这样,也不说生的顺不顺,也不说公主到底生了没有,就这么枯等真是让人心焦。

  贾暖已经从屏风后头偷溜出去了,凭借着性别优势试图混入产房,却在门口被二嫂惨烈的叫声吓退了。惨白着小脸,也没回书房,一个转弯去了大嫂孙笕那里。

  孙笕正在检查两个儿子的功课,外头传来:大姑娘来了!

  “公主不是要生了吗?”孙笕赶紧将人带进屋:“我要过去,娘说让我看好两个孩子,有她在就行了。阿暖,你这是怎么了?脸色怎么这样难看,难道!”孙笕脸色一凛,贾暖这才回神。

  “大嫂别担心,我没事儿。”贾暖长喘一口气,好一会才道:“嫂嫂,你那个时候生恕哥儿的时候也是这样吗?”

  孙笕疑惑的看着这个小妹子,什么样啊。贾暖做了一个撕心裂肺的表情,孙笕扑哧笑出声:“咱们是女人啊,只要有孩子要生产注定要经过这么一回。别担心了,喊的声大不要紧,只要胎位正,孩子一定能平安生下来的。”

  唉,贾暖想起之前听说的,有户人家的媳妇生孩子的时候难产不幸,心情实在低落。孙笕为了让她缓缓,干脆将两个儿子写的“墨猪”字给她看,姑嫂两个评论孩子的书法,算是转移了贾暖的注意力。

  其实从阵痛开始到现在才一个多时辰,大家太担心了,所以觉得时间过得无比漫长。

  估摸着宫中开宴的时候,公主府中传来消息,母子平安。书房中、正房中的男男女女都松了一口气,随即高兴起来。司徒易太累,已经在产房里睡着了,黛玉命人将地方拾干净,亲自抱了小孙子出去给男人们看看。

  司徒循也放心了,几个男人凑在一块去看自己新鲜出炉的儿子/孙子/侄子/外甥,司徒循假惺惺的客气一下,还是第一个抱了新出生的孩子。这孩子生下来就张开了眼睛,左顾右盼好像真能看见什么,胎发有一寸多长,司徒循虽然早就做了父亲,可妹妹的儿子不同寻常,他高兴极了。

  不过也没忘了孩子的亲爹,司徒循将外甥交给林是,看林正则手忙脚乱的捧着长子。林仙郎高兴的嘴唇发抖,哆哆嗦嗦的和父兄说道:“爹、大哥,快看这孩子长得多好,我儿子啊!”

  司徒循道:“有此大喜,不过也晚了,伯衡大人与林先生也不要劳动,我回去给父皇报喜就是了,老大人觉得如何?”

  “这很好,都依太子。”贾琰毫无意见,这种大宴会参不参加没什么大不了的,皇帝更不会追究。

  司徒循这才离开伯府,纵马回宫,宫门口却遇上了一列车队。车马都显得黯淡,家仆也一副无打采的样子,司徒循过来,众人跪迎。他骑马入宫门,下马的时候随口问道:外头那是哪家的?若是父皇重臣,离得远些,来得晚了,也不要太苛责,让他们进来吧。

  守门侍卫低声道:“殿下,那是忠顺王家的车队。”

  司徒循脸色一变,马上改口:“那就让他们在外头等着吧!”太子冷笑:不要让他们走,就说你们去问问,拖着他们!

  守卫侍卫自然是听太子的,他们敢将人拦下就知道皇帝和太子都不待见这家人,当年忠顺王指使人弹劾如今的静安伯、通政使贾银台。陛下猝不及防之下只好让贾银台在家等待调查,后来才为贾银台洗清罪名,虽然满朝都知道忠顺王诬告,可他毕竟是宗室,当时宗室里刚刚经历了平安州风波,皇帝不欲兴大狱。

  可自那之后,忠顺宠爱日渐,虽未被削爵,可谁都知道,这位亲王的爵位肯定传不到下一代了,将来怕是连韩王都不如。

  而皇太子幼年曾受教于静安伯夫人,静安伯又是大公主的老师,忠顺王真是得罪了两代帝王,再无翻身之日。

  酒宴之上,皇帝看着自己的长子走进来,忙让他来到跟前,皇帝低声问道:“你妹妹?”

  “母子平安!”太子一脸笑容:“还等着您给小外孙取名字呢!”

  哈哈哈,宴会众人看着皇帝突然大笑出声,奇怪的看着对方。皇帝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才大声道:朕的长女,清河公主诞下麟儿,这是朕和太子的大喜事!

  等到诸人上前贺喜完毕,皇帝就对坐在自己下手边的太子道:“阿循,贾伯衡在通政司多少年了?”

  “……儿臣记得是前后有快二十年了。”司徒循回想道:“伯衡大人当日丁忧,后来您让他去了国子监,再后来又回了通政司。”

  景初皇帝慢慢点头:“是啊,明日,朕打算让他离开通政司。刑部尚书致仕,朕想让他先做刑部右侍郎,主管刑部。这次你监国,正好让他留在京中辅佐你。”

  司徒循克制着喜悦,低头恭敬道:“父皇安排极好,儿臣谢父皇大恩!”

  景初皇帝慢慢点头,想着明日召见贾琰告诉他这件事,最紧要的还得给自己小外孙想个名字。

  殿外开始燃放烟火,皇城之外,静安伯府,贾琰和黛玉肩并肩站在院中欣赏着烟花。长子一家在其乐融融的用晚饭,次子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而小女儿在书房整理母亲的书稿。

  在最高点炸开的烟火,见证着这种幸福。

  作者有话要说:

  准备开更,欢迎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