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
作者:天边的月      更新:2021-02-26 13:03      字数:2492
  廷上下都是异常艰难,就拿朕说吧,出海之时也几乎断粮,卿一只孤军的难处、苦处肯定更多。”

  官家倒丝毫不曾自己避讳从明州(宁波)下海逃窜的经历,说得极其自然,笑容不减:“亏得张俊打了个明州大捷,朕那颗心方才不再悬着了。”

  赵鼎因为当初张俊不听号令的缘故,与其私仇甚深,插言道:“陛下,明州大捷事后核查斩首不过两级,尚不比岳少保的建康之捷。”也就是赵鼎脾气好,没当面说出张俊贪功冒赏来。

  赵构多少有些不悦地打断道:“当时能打一仗的武臣已经是难得,不须揪住细事不放。”

  这样的原则问题,赵鼎是不会放过的:“然则君主驾驭人臣,原应赏罚分明。有功重赏,无功重罚,过失固然不能抵功劳,功劳也不能抵过失,”

  赵构冷哼一声,但觉眼前景致不过是残花败柳,看得厌烦,不由竖起了眼睛问道:“然则,哪有那么多的然则!以前的事情暂且不提,朕倒想问一句,眼下的燃眉之急,首相又打算如何处置?”

  因为有岳飞陪伴,官家没有明说燃眉之急就是指刘光世淮西一军的处置问题。左相和右相意见不一,至今依旧是悬而未决。

  真要论起来,淮西一军的问题正是官家有功峻赏无功小赏的股息政策造成的,不过赵鼎无法跟赵构直言,他低下头沉默不语地生闷气。

  岳飞只好继续捡起适才的话题圆场道:“官家,当初臣在宜兴虽然困苦,倒不曾堕了志向。”

  “这话有些意思。”正坐在御座上生闷气的官家被勾起了兴致,“岳卿当初想些什么?”

  “臣当年尚未及而立,却已经大大小小打了两百余仗、尤其在太湖左近打得几仗,对虏人小有杀伤。宜兴等州城的父老,都因为这个缘故,视我军为菩萨军。有那青壮不甘受虏人侮辱,不相伴来投我军。自马家渡战败后,部伍的元气由此恢复。那天我新招了一只义军,回到营中依旧兴奋异常,便写下了一篇短文,以明志向。”

  生活体验告诉赵构,在困难的环境下苦中作乐已经极难,文以明志更是难于上青天。他不好奇问道:“朕倒未曾听过这篇,卿可尚能背诵?”

  岳飞毕竟是武人,不再推辞,扬声道:“区区志向,早已铭刻于心。但求,北逾沙漠,喋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这章是为了后面做铺垫。赵构人来疯的性格,岳飞的志向都交代了,哈哈。ps,这段有迎回二圣的表述,看评论区情况,酌情考虑要不要在正文科普。

  第39章千古英雄手(19)

  岳飞开始读时音调尚是平缓,然而越到后来音调越高,形容也越发激奋。他读到“喋血虏廷,尽屠夷种”之际,须发皆张,忠愤之心溢于言表。而“迎二圣归京阙”一句,语调又复温和,几乎是轻快地带过。最终的重点则归结于“朝廷无虞主上奠枕”,直是满怀着对官家的一片拳拳孺慕之心。结尾再度誓心天地,继之以“知我者知之”,则是以此为设问,隐含了殷切询问官家何时北伐的意思。一个出身贫苦的武臣,能写出锦绣文章已经是天下奇事,而句句忠君爱国之情发自内心,更是大宋自立朝以来前所未有。

  赵构也听得无比感慨。想当初,自己得国不正,不得已以“迎回二圣”为旗帜,团结文武臣僚,却难挡虏人兵锋,只赢得四处逃窜,南巡渡海受尽磨难。到而今,虽然丢了关中与河北,然而江南初定,尚有实力争夺两淮。这个帝王今日今时才算做得名副其实,真正的天之骄子。

  “朕能掩有九州,全赖诸臣工之力。”赵构心潮滂湃间,也从临时充作御座的素木椅子上起身,顺着林荫道来回踱步,“然而河朔狡虏尤在,又有逆贼刘豫窃发于中原。天下未定,诸位臣工尤须昼夜以思,辅佐朕成就中兴之大业。仰不愧列祖列宗,俯不愧黎民百姓。定鼎之日,朕自当与诸臣工图画凌烟。”

  赵构说到动情处,竟也涌出了泪水。

  赵鼎这些日子已经看官家哭过不知多少次,凡是提到大行皇帝的时候,官家必然垂泪,堪称放自如。然而如此真心诚意的泪水,还是破天荒第一遭。他跪在冰凉的青条石板上,边歌颂陛下圣明,眼风不经意间扫到岳飞。赵鼎不得不承认,岳飞挟百战百胜的武臣之威,这番话在这个非正式场合娓娓道来,还是颇能打动圣意,不是张德远一味地劝谏可比。他对岳飞本来颇有好感,但毕竟了解不深,这回才算知道岳飞的说话技巧。

  岳飞端恭谨慎俯跪于地,说出来的话却很是惊人:“陛下,图画凌烟其实非臣所愿。”

  官家已然拭去泪水,笑着问道:“岳卿想要什么?让朕猜猜。有了,卿既然自鹏举,该不会是要天上的星星月亮吧?”官家这玩笑开得甚是轻佻,也多亏了这不是朝堂之上,没有时刻纠错的御史紧盯着官家的一言一行。

  岳飞也算是了解陛下的脾气,没理会君臣之间的玩笑,还是恭敬答道:“不瞒陛下,臣当年驻扎江州的时候,也曾在闲暇时候跟部将们一起游山玩水。臣是北人,小时候只在家中务农,见得都是河朔的平原旷野。真到了南方,才晓得什么叫山水清奇。譬如池州、譬如平江,可这些地方加起来,也比不过牯岭的景致。臣就在庐山买了些房产,购置了千亩良田。臣只愿复中原之后,能够归休田亩,到时做个太平散民,歌咏陛下的圣德。”

  这是岳飞明白表示自己愿意功成身退的志向,以将来功高震主惹得官家不高兴。赵构如何听不出来。

  “朕向来知道卿的志向与诸大将不同。”赵构抬手示意赵鼎岳飞二人平身。“朕以前就想过,等到平定中原那一天,该怎么赏赐朕的爱将们。譬如张俊,朕便赏他个全天下最大的没奈何(指纯银打造的球),这球从上到下,还要高过他现住的那间房子,就让他亲自搬取回家,不许差一个亲兵做帮手。”

  官家这玩笑开得既辛辣又促狭。赵鼎瞪一眼陪伴的内侍,示意这些闲话坚决不能泄露出去。可惜这话瞒不得岳飞,赵鼎叹一口气,也只好由得岳飞去了。

  “韩世忠吗,朕就……”

  赵鼎见官家竟然意犹未尽,还想继续这个话题,赶紧咳嗽一声,预为告诫。

  赵构只当不解赵鼎的意思,依旧笑着对岳飞道:“韩世忠怎么赏赐,朕倒还没有想好。至于卿,卿要归休,朕不拦着。到时候朕还要上庐山,到卿家里做客。朕和卿老君臣,一起闲聊些当年兴邦安国的往事,卿可不许闭门不见。朕还要给卿带上几坛好酒,让卿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