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
作者:天边的月      更新:2021-02-26 12:59      字数:2493
  的询问捶打自己的臣子,而终之以疾风暴雨地斥责。吕祉有些黯然地想到。至于赵构的兴奋,则在他意料之中,他书学董其昌,在这个时代自然是独树一帜,只是为了不引人怀疑,他才处心积虑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方流露出原本的笔意。

  “朕呀,从刚刚及冠的时候起,就喜欢上了写字,自魏晋以来到六朝的笔法,只要得到的,无不拿来临摹。即使是现在这样国事倥偬的日子,如果没有大利害的事情妨碍,朕一日都舍不得丢下笔墨呢。”

  年轻的皇帝借着夸奖吕祉的机会,不露痕迹地表扬了自己,却遭到了左相赵鼎地不满。这时候张浚已经因为刘光世、张俊两军移屯的事情渡江去了,而其余的参知政事也暂时失陪,是以应对的只有赵鼎与吕祉两人而已。

  吕祉也想尽快将话题扭转到行在北向建康的正题上,然而皇帝的兴致也要顾及,他不得不敷衍道:“陛下所说的每句话,都是书道的髓,值得臣下用心揣摩领会。臣虽然也每日临摹《兰亭》、《圣教》,不过是练习了一些用腕行锋的法子,刚刚窥到门户在的地方,何敢承当陛下的赞誉。“

  “早就听说卿忠厚沉稳,“青年皇帝显然对吕祉的应答非常满意,尤其是在两人都以临摹魏晋书法为乐事以提高书道上,兴起了知己的念头,更难得的是两人年龄相仿,“又通政务,一定是个长者(双关)。朕现在才晓得,卿是个妙人儿。朕听说,卿前些日子还和岳少保聊马经了?“

  ”臣略知一二而已。”

  “朕也是喜欢马的,朕的马每一匹都是亲自选的,等有功夫了,咱们君臣一定好好聊聊。不过现在要是再聊下去,赵相公就要给朕脸色看了。“皇帝终于意犹未尽地转回到国家大事上,“吕卿,你此次关于马政的提议真是好极了,朕这就着人去办。(具体见上节)“

  吕祉叩谢,正要说起建康做行在的好处,青年天子却不给他机会,“吕卿,你知道吗,昨晚上金星犯了毕宿。“吕祉的茫然表情,激起了赵构隐藏在心中的为师欲望。宰辅大臣们一个个都是老诚的人,把天子视作孩童教育劝导,难得有人让他感受到教育人的快乐。

  ”这一天象主刀兵、败兵,金星出现在赵地,是上天给朕的启示。”天子脸上泛起神秘的微笑,“朕想着,一定是北边要打仗。赵卿,这次巡边你一定要好好嘱咐德远,让他整饬诸将,千万要多加小心,不要让……“赵构斟酌了片刻,总算艰难地说出了伪齐两字,“伪齐的人马钻了空子。“

  吕祉哭笑不得,天子真是聪明,他太了解自己的臣子要上奏的内容,所以事先把路都堵死了。你们这些人要我北上,我不说同意也不说反对,只告诉你们,老天反对这样做。若是放在上辈子,那位陛下一定会兴奋地拉着辅臣的手,问是不是只要自己北上就能扫灭后金的,于是辅臣只有下跪叩头,口称谢罪作罢。他苦涩的回忆被赵鼎的回复打断。

  ”臣一定仔细询问张浚的措施,保证边务不出一分一毫地差错。然而上天的警示,也不能不多加戒备,需要修人事来应对意想不到的情况。一应朝廷政策,都要小心谨慎。”

  吕祉默默瞪视赵鼎,身为左相的他,怎么能不鼓励天子的勇气,反而变相由着天子的性情胡闹。”臣以为,陛下刚才言说的天象一点不错。臣愚虽然不会观星,但是曾经学过解星之术。”这句倒并非虚言,他前世就以之宽慰过另外一个焦灼的帝王,而适才片刻的茫然也是因为时空交错间让他不知身在何方,倒让赵构会错了意思。

  ”吕卿,你给朕说说。”年青天子来了兴趣。

  “臣以为北地有刀兵与北地有败兵说得是一回事,但都应在伪齐身上。”吕祉唯一的优势就是知道历史,到现在为止,历史还没有出现大的偏差,“刀兵说得是伪齐南侵,败兵则说得是伪齐被陛下养的中护军左护军右护军殿前司人马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又,金星主肃杀,臣估量此事必当发生在秋凉的时节。“吕祉叫出一支支大军的番号,却又故意漏掉岳飞后护军的名称。

  天子的目光与赵鼎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在吕祉身上来来回回打量了几遍。天子终于字斟句酌地说道,“卿说得朕一一记下了。”赵鼎则沉脸不语。

  “陛下要是移动行在到建康,一定能更快地到战胜的消息。”吕祉抬头微笑着补充道。

  作者有话要说:

  穿越者特质:孩子少,仅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成年,最大的刚满八岁,这可是一妻一妾的全部成果,岳飞要是有一妻一妾,该有十二个。另外,穿越者确实会解星盘。崇祯曾经问过穿越者天象,穿越者说是主战胜,实际主小人,这么说是为了鼓励崇祯作战。

  史实部分:赵构非常喜欢玩乐,曾经亲自放鹁鸽,于是有人写诗说“争如养取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帝书。”赵构的谈话风格可以参考召见岳飞的谈话,两人从军国大事聊到了养马骑马上,居危思安也算是大臣对赵构的普遍评价了。至于赵构迷信天象,这也是有公论的,当时朝堂确实有此讨论。关于伪齐,很长时间以来,南宋确实甚至不敢称呼伪齐,只叫大齐。

  第7章刺秦(4)

  左相赵鼎是个极其讲究风雅的人,对待自己的仪表向来一丝不苟,连袍服间都要确保有不算浓也不算淡的迷人香气。这幽冷的味道在左相挥手或者走动的时候,仿佛不经意的挥散开来,为他带来一种特别的魅力,往往让下属与他交谈间不自觉地陷入他的节奏。是以,赵鼎几乎从来不动怒,除非他的对手是那些骄兵悍将。就在一年之前,为了让大将张俊(非右相张浚)听命从平江出兵作战,他生平绝无仅有地说出了必斩之三字,当然青年天子毫无疑问地让这个提议变成了一张废纸;之外,左相甚至在面对侍奉皇帝左右的大太监时,也是和颜悦色间便将专门与自己做对的佞幸说服。然而现在,他面对的不过是张浚的区区一个属官,心中却翻腾起几分焦躁。吕祉这个人,有某种神秘的特质,让他无法像往常那样,居高临下地傲慢俯视。

  “吕侍郎,”赵鼎微笑着叫出吕祉的官称,他知道吕祉新的兵部尚书的任命即将下达,却不肯换个更亲切地称呼,至少有部分原因是要借机警告吕祉背后的张浚,“你要知道做臣子的职责,是替君父分忧。你适才朝堂之上的提议自然是好的,倍见忠义之心,然而既是如此,就必须考虑得更加周全,不要把分担忧愁的事情,做成招致忧愁的事情。”

  吕祉对左相的高论报以苦笑。他十分清楚,赵鼎说的这番话已经是给足了张浚面子,换做了另外的副相折彦求,必然是劈头盖脸地痛骂。史书上的盖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