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6
作者:怜惜凝眸      更新:2021-02-25 05:25      字数:2434
  紧接着响起,“不如在这儿停一会儿吧?我们拍几张照。”

  其他人都笑起来。这两天,大家都发现了,卫妈很喜欢拍照。据她自己说是要等回去后在村里炫耀的。对于她的这个爱好,大家都没有意见,本来就是出来玩的,只要玩得高兴就好。

  卫云峰似乎早有预料,准备了好几个内存卡和电池,既有相机的电池,也有手机的电池,足够卫妈拍照用。

  顾母看卫妈拍得兴致勃勃,也来了兴致,拉着大家一起拍,和他合照一张,和她合照一张,大家再来个集体照……总而言之,各种拍。

  几个后辈都配合着她们。

  卫爸和顾父不习惯拍照,让他们摆姿势,他们总是不自然地僵着脸。卫澄澄和田心心两个古灵怪的小丫头想方设法地逗他们笑,山谷内笑声不断,惊飞了一群飞鸟,留下一串清脆的叫声。

  在山间停留了半个多小时,众人上车,继续前进。

  沿着盘山路拐了几次弯之后,到了山脚下,车子再次停下。前方的路一分为二,导航也没有指示。胖子给村长打电话,问清村子的具体位置,汽车接着启程,向右拐。

  大概行驶了四五分钟,前方一人骑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迎过来,在不远处停下。摩托车上的黑脸青年扬着笑容对他们挥手。他叫二柱,村长派他来给卫西凛他们带路。

  四辆越野车跟在摩托车后面,驶向前方。

  汽车再次翻越一座山后,众人视野里出现一片绿色的田野。在田野中间坐落着一个村庄。村庄掩映在苍翠的绿树之中,从远处望去,隐隐约约能看出至少有两百多户人家。村庄的西边有一条宽阔的河流,河水潺潺流动,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粼光。

  这个村落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正是因为这条河以及四面环山的地形,人口才在这里聚集,形成村落。这里远离战争,村民们尽享安宁,自给自足。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四面环山的地形反而成了桎梏,阻碍着当地的发展,这里的人都穷得叮当响,遇到天灾度日更难。如果有人生了重病,还要爬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外面求医,有好几次病人都死在半路。甚至一些老人如果生了病,不愿麻烦子孙,就在家里等死,令人唏嘘。不仅如此,孩子们上学也要走三个多小时的山路,既远,还不安全。近几年,村里年轻人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几乎大半都选择走出去,只留下老小。

  卫西凛修路的举动挽救了这个村庄。有了这条路,孩子们上学不再困难,一些有远见的年轻人甚至因此回乡,种果树、养鸡、卖山里的特产……仅仅两年的时间这里已经大变样。

  四辆车驶入村庄里的晒谷场,几乎全村的人都迎了过来。老的,小的,年轻的,脸上带着欢喜和荣幸的微笑,仔细看的话,还有一些骄傲。因为他们没有辜负卫西凛修的这条路。当初修路的时候,卫西凛留下的人就对他们说过,要想富,先修路,只要交通方便了,想致富并不难。而他们确实利用这条路变富了,虽然不至于像城里人那样富裕,但吃喝都不愁,看病方便了,也不再掮心孩子没有钱上学。村里有十几户人家已经先富起来,家里盖起了像县城里那样的砖房和二层楼。

  村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叫孙树,身体有些瘦削,但看上去还康健,一脸沧桑,但双目很有神,充满神采。本来他是不认识卫西凛的,但卫西凛绐他们修路后,他的孙子找了卫西凛的照片给他看,所以一眼就认出了卫西凛,激动地握住他的手,“你们可算来了,欢迎你,也欢迎你的朋友!你们能来,真是我们的荣幸!赶了这么远的路都累了吧,辛苦了!谢谢!”

  老人显然是想说一些好听的话,但因为嘴皮子不够利索,又或者是太激动,显得有些前言不搭后语,但这种淳朴却让卫西凛觉得很亲切。

  两人的手,一只如同树皮一样丑陋发黄,上面的褶皱一条接一条,另一只则白皙干净,形成鲜明的对比。老人身旁的年轻人注意到了,表情尴尬,正要悄声对村长说些什么,卫西凛了然地截住他的话,和村长握着的手摇了摇,笑吟吟地对他说道:“您太客气了,来之前我就在想,你们这里一定很美。来了之后,果然没有失望,在城市里绝对见不到这样美丽的风景。是我要谢谢您邀请我。我还把我的家人和朋友带来了,希望不会打扰到你们。”

  此言一出,村民们脸上的紧张之色都消褪了,笑呵呵地看着他们,纷纷表不不打扰。

  村长的笑容更深,“不打扰,不打扰,你们能喜欢这个小地方是我们的荣幸。走,走,这么大的太阳,先去家里坐。”

  卫西凛道:“我们还带了一些礼物,是给孩子们的,还请你们不要嫌弃。”

  村民们都很高兴。他们倒是不太在意礼物不礼物的,只是礼物是给他们的孩子的,他们也觉得受到了重视,心里舒坦。

  推辞不过,村长便接受了,让村里的男人们帮忙把一箱箱的礼物搬进村里。

  这些礼物有糖果、饼干和儿童读物,均是两百份,至于怎么分就看村长怎么安排。他们的车容量有限,也带不了太多的东西。

  村长带着他们进村,来到一楝二层楼前。这楝小楼明显是新盖的,外墙还贴了瓷砖,看得出这户人家的经济条件不错。

  村长道:“卫先生……”

  卫西凛打断他的话,笑道:“您老直接叫我西凛就好了。”

  村长越发觉得这娃顺眼,乐呵呵地道:“好,那我就叫你西凛了。这是二柱家,他们家敞亮,拾得也整齐,中午我们就在这里吃饭。这就是二柱。二柱是个了不起的娃,他家在山下养鸡,是我们村最先富起来的。”

  二柱就是接卫西凛他们的黑脸青年,二十七八岁,笑容非常憨厚,热情地对卫西凛说道:“各位快请进,就把我家当成你们家就行,千万别拘束。”

  一进屋,二柱就把屋内的吊扇和落地扇都打开消除屋内的热气,然后请众人落座,并端上茶水。

  客厅确实宽敞,除了卫西凛十三人一同进来的还有好几个村民,加起来二十多人,也不觉得拥挤。

  又一番寒暄后,村长说道:“不知道你们几点到,我们只把米和菜都洗好切好了。都饿了吧?先吃点瓜子、花生、和水果,我这就让人做饭去。做饭的人多,做得快,最多一个小时就能做好。”

  卫爸忙道:“大叔太细心了。我们在路上吃过东西,都还不饿。您跟大嫂们说一声,不用太急。”

  “哎,好。”村长乐呵呵地让身边的一个村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