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为了一万要灭口
作者:血蝠      更新:2021-02-23 21:02      字数:2616
  12月3日,冷风中的沪上火车站一如既往的人流如梭,两名男子在站台上,看着一列火车进入站台。

  其中一个身高至少一米八五,大约二十七八岁,站姿如标枪,在站台上异常显眼:这人不仅个子高,眼睛似乎还毫无感情冰冷异常看着让人发慌,连车站工作的人员都不敢多看他一眼

  另一位就正常多了,身高大约1米75左右,年龄大约三十多点。

  年长者就是张楠的姐夫,前几日在接到张楠的电话后特意请假借单位的吉普车来接他。

  结果因为是来接物资局这次煤炭采购的功臣,局长同志得知后大笔一挥:公差。

  软卧车,看到小舅子拿着大包小包下车,一边还在和两个一同下车的外国佬说说笑笑,项伟荣两人就没迎上去。

  再见,约翰,杰克。和两个同一包厢的美国佬告别,这时张楠才注意到人群中的姐夫。

  姐夫,怎么直接上站台了

  站台票。

  说着接过张楠手中的大箱子,另一人直接上来要卸下张楠背着的登山包。

  关哥看清是谁,张楠一脸惊喜,这人是姐夫部队时一手带出来的老部下,你怎么来了

  关兴权,江南省椒江人,姐夫老部下。姐夫转业后,这人每次回家探亲,都必到姐夫家住几天,还教过张楠几天拳脚。

  而且他母亲就出生在剡县,二十来岁才嫁去椒江,娘家距离姐夫老家不到5里地

  这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小所以这关兴权也能说一口不算地道的剡县方言。

  照理他这会应该还在部队服役,所以张楠有点惊喜。

  过会再说,这不是说话的地方。

  张楠也没客气,把登山包给了关兴权。看着他一手随意的就轻松拿起,心中暗暗乍舌

  其实关兴权虽然轻松,在一提登山包时也是被这重量吓了一跳:至少100多斤

  一到停车场的吉普车里,关兴权坐进了驾驶室,张楠和姐夫进了后座。

  阿楠,兴权复原了,因为点意外。这次你打电话说东西多,而且还要找个靠得住的好手办点事,我就让兴权过来了。

  哦。没问出了什么问题,无须多问;至于接下来需要的可靠人手,这个关哥值得绝对信任

  张楠信任姐姐姐夫,而且知道如果要说姐夫最信任的是谁,那姐姐排第一,自己只能算第三,这个关兴权绝对排行老二

  姐夫不仅仅是关兴权的老班长半个小同乡,还在国外战场上救过他的命,那是血与火之中建立的钢铁情谊而且张楠知道,这关兴权几十年后都记得那份救命之恩。

  而且这关兴权父亲早亡,家中只有一老娘,连个亲近的亲戚都没。前两年他正在西南边境执行任务,家中老娘摔断了腿,还是姐夫和姐姐跑的医院,后来还将人接到剡县自己家里将养了半年。

  这人重感情嘴巴严,对金钱也看得轻,靠谱

  关哥,先不急着去招待所,去趟会稽路,我要去买点东西。对着开车的关兴权道。

  嗯。

  看了看车上的一份沪上市的市区地图,关兴权没多说话。

  你不是说要在会稽路附近办事就现在项伟荣皱了皱眉头。

  不是,我要先去那收点全国粮票老版人民币和银元,上次和那的票贩子说好了的。今天晚上或者明天再办大事,合在一起不方便。

  说着从登山包里取出个小挎包,从里边取出两打大团结塞进外套内口袋,包里还有整整10捆

  怎么这么多姐夫问他。

  煤矿给的回扣,一开始5000吨2000块,最后一万吨我多让了两个点,多给了点。一共一万四,已经花了点。

  车里都是自己人,不用遮遮掩掩。

  局长给了你20个点的自主权,才用了一半,还行。项伟荣知道这里面的猫腻,这些采购员一个比一个胆子大,不过像小舅子这次碰上的也算多年难遇,捞得有点狠。

  又想了想,又问道:首尾干净吗

  一万多块钱回扣,要是穿帮了有人追查,足够让张楠判个十年以上

  应该没问题,那边也是老手,应该没有底账,他们也不傻。

  这时一直像个闷瓜的关兴权开口了,而且一开口就让张楠吓了一大跳:班长,要我过几天去煤矿那边处理一下吗

  别呀关哥明年还有十万吨,我还想靠着这事发家致富呢

  当我没说。闷闷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明年再说吧。

  姐夫这话是对关兴权说的,张楠不想插话。这叫什么事我就拿了点好处,这边就喊打喊杀的,犯的着吗

  一个要去一劳永逸的解决首尾,另一个说明年再说,语气都风轻云淡的,张楠感觉这完全不是自己所在的和谐社会。

  这还是自己姐夫吗

  这关哥可是个狠人,部队里的事就不说了:记得他应该是80年代末复员,之后安排的工作不干,跑去做走私生意,路子野得很

  不过他在90年代中期突然消失了,直到2010年张楠才再次在姐夫家见到他,当时关兴权还送了只价值40多万的欧米伽限量版镶钻金表给他原来跑到东南亚做大生意去了,当初是跑路。

  你的钱给你带来了,老实说,你什么时候存了这么多还藏那么好。

  张楠把3万块现金用塑料袋密封放进木炭当干燥剂后埋客厅地砖下边了,上边是张八仙桌。

  为啥不存银行他已经在银行存了两万了,免得惊世骇俗。

  姐姐不知道吧

  你说呢项伟荣看了眼小舅子,没告诉她,免得空担心。埋地下也不怕发霉

  项伟荣没死盯着问钱的来源,不过张楠还是打算说个半真半假:去年掏老宅子,5块钱买了个四五十斤重的木头佛像。结果我发现佛像背后好像以前给动过手脚,觉得奇怪撬了撬,最后掏出来3条大黄鱼。我去银行卖了两条,一共5万多,还留了一条舍不得卖。

  别卖了,留着,这东西是家底。

  给佳楠留着,取媳妇用,嘿嘿

  男孩子要什么大黄鱼,又不是嫁女儿压箱底。姐夫不眼红:他知道大黄鱼是什么,就十两重的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是3125克。

  没在这个问题上多计较,项伟荣不想多问,人人都有点秘密,张楠也懒得多解释:他的那个密码本第3条就是那个佛像,只不过不是买,而是自己骑了一个多小时自行车,去隔壁县一个废弃的寺庙里搬来的。不然等那座寺庙几年后重修,这个秘密就会被发现。

  而且不是3条,是六条两种款式的大黄鱼张楠一口气在各地银行卖了4条常见的80年代中期只有银行能进行黄金交易。解放前沪上中央造币厂铸造的十两金条,这会金价80多,要不是为了留个念想,加上余下两条是少见的欧洲旧金条,他早就全卖了

  解放前沪上外滩中央造币厂铸的金条,30年后也许值钱,但完全没现在卖了来得实在:几十年时间金价就长了三四倍,就算加上收藏价值也比不上套现。

  张楠又不是把钱拿去存银行生利息,单单两元车工他就一口气换了五万将来价值半个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