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
作者:北佚      更新:2021-02-21 15:47      字数:2482
  上多转悠几圈,大抵就都能见过一遍了。

  有那家里有条件的,还能买把似模似样的假剑或皮鞭,龙屏的弓箭也有整来的,但都是没什么杀伤力的装饰品。可饶是如此,往腰间一挂,或者手中一拿,走在街上,还是能让少年少女扬起头来接受周围羡慕的目光。

  成人也有心痒痒的,谁让江家服装店里的尺码一应俱全呢。只是到底不像孩子们那样洒脱大胆的穿到街上来,自己买回家去悄悄穿着自己美的却不在少数。

  名气大了,烦心事儿自然就接踵而至了。

  先是有一个不甚出名的小杂志照搬了《蜀山》里的设定,只把人物名字、镇城名字换了一番,情节略略修改,便刊了上来,然并没有引起什么水花。

  于是这家杂志顺着《蜀山》刚连载到的第七十章,让自家作者仿着往后写了一截儿,竟是比新周刊上的正版更新的还快,等正儿八经的第七十一和七十二章出来之时,这家小杂志已经更新到第九十章了。

  打着“内部泄稿”的名头,竟也蒙过了一些读者,小赚一笔。

  但打着蹭《蜀山》热度主意的并不只有这一家。

  真正令罗家和怒火中烧的是他的前东家——红星杂志。

  相比之前的那家小杂志,红星杂志手段就要高明的多。

  红星并没有照搬《蜀山》,而是借着温知秋已经塑造好的六界法则、世界设定,以陆川柏等为主角重新写了一本小说出来。

  这招正是学了温知秋“闭关”前写《太阳》的手法,新周刊根本拿不住红星“抄袭”的把柄,否则就得连温知秋一起牵扯进去。

  可要是仅仅如此也就算了,红星杂志偏偏还自以为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蜀山》已有的设定大肆修改,仙非仙魔非魔,什么六界之内凭借法力可以相互转变,青儿并非陆川柏亲生而是紫苑在某一世和其替身一夜风流的产物…

  看的罗家和眉头越皱越紧。

  为了让《蜀山》里的每一个情节都顺理成章,前后文没有冲突矛盾和漏洞,温向平呕心沥血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一个不曾有过、凭空想象的世界又哪是轻而易举就能构造出来的。

  其间的辛苦,罗家和虽然亲眼所见的不多,可从文中前后呼应,无甚破绽便可看出温知秋到底下了多少功夫,只怕翻阅过的神话野史都能有一人高了。

  而现在,红星杂志却轻飘飘的将蜀山的世界修改的一塌糊涂,还顶着“小温知秋”的名头挣眼球,罗家和怎能不怒。

  不仅怒火中烧,甚至可称得上是咬牙切齿。

  第69章

  自从《蜀山》出刊后,温知秋这个阔别大众两年的作家再次以黑马之势杀入到读者的视线之中。

  在继《纽扣》和《大惠山》之后,温知秋又一次点燃了整个文学圈子。

  虽然温知秋的资料瞒得很紧,外人并不知道“温知秋”是男是女,今年多大年纪,可这些并不是众人关注的重点。温知秋到如今共发表了四个作品,无一不称得上是成名之作、经典之作,无一不给杂志带来了超高的知名度和极其可观的销售额。

  甚至,又无一没有引领了杂志报刊的新风尚。在其半隐退的两年间,多少杂志和作家都是循着温知秋已经开辟出来的路子走。但大抵都失了几分“温知秋”式的传奇和惊喜。

  而如今,哪怕温知秋仍然没有公开露过脸,仍然有杂志不死心想要把人挖过来自家。

  谁叫当年的新周刊成功给了他们希望呢。

  但打着温知秋主意的却不止这些杂志周刊。

  “他的意思是…要买下《大惠山》的影视版权?”

  新周刊大楼里,温向平正在和罗家和商谈。

  罗家和点点头。

  前几天,有导演找上门来,想要将《大惠山》拍成电视剧。给的价格和条件都很不错,导演本身也并非籍籍无名之辈,

  “《铁道游击队》、《闪闪红星》这些都是出自他手,拍的都还是不错的,在圈子里也成名十来年了。”

  唯一的缺憾就是观众已经对长达十年的革命战争片视觉疲劳,加上对外贸易带来的外来影视的冲击,如今这类片子并不被看好。

  “价钱给的挺丰厚,还能顺带再扩一扩“温知秋”的名气,给《蜀山》做个宣传,毕竟影视的受众要更大一些,社长和我的意思也是比较赞成的,就看你怎么想的。”

  温向平自然没有不乐意的。稿虽然丰厚,但相比“外快”而言,还是要逊色一筹,名正言顺的进账,拿着又不烧手。

  “那行,那我就给你联系去,完了你还得再过来一趟,签个合约。”

  得了温向平的回复,罗家和心里也就有了谱。

  温向平却突然来了兴趣,

  “罗大哥,导演找的谁演卫华?”

  罗家和架了架鼻梁上的眼镜,

  “这我还不清楚,怎么,担心人家演不好给《大惠山》抹黑?”

  说到后来,话里就带了调侃。

  “嗨——”

  温向平摆摆手,

  “罗大哥你对我也太没信心了,我苦心写的《大惠山》岂是轻易就能被抹黑的。何况演的好是给《大惠山》锦上添花,演的不好也是他们愧对原著,我怎么都亏不着啊。”

  话虽然说的凉薄了些,可理却是这个理。

  罗家和莞尔,故作无奈道,

  “温知秋啊温知秋,该说你什么好。”

  温向平捧着个搪瓷杯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抿着茶水,回以一笑。

  不论外界如何纷纷扰扰,温朝阳的生日却在金桂飘香中如约而至。

  正巧今年是个星期天,苏玉秀专门关了店铺,和李红枝整了一桌好菜,跟江家一起给温朝阳庆生。

  比起温向平初初到这里来的那一年,温朝阳今年的生日明显要好的多,桌上光是肉菜就有猪牛羊鱼四种,很是丰盛。甚至还有温向平专门去蛋糕店里订来的十寸奶油蛋糕。

  这蛋糕在眼下还算是新奇点心,毕竟是从外国学来的,沽市里开了好几家店,一来新奇,二来地方大多在商业中心,生意还是不错。这个蛋糕就是温向平在新周刊办公大楼附近的一家店订的。

  虽然奶油打的并不发,吃起来还显硬,但好在是真材实料打出来的,香味十足,温家兄妹三个又都是好甜口的,哪怕爱吃肉菜的江家兄弟尝了一块也叫着好吃。

  一顿饭自然是吃的其乐融融,江河清夫妇和江慎之兄弟三个都给温朝阳准备了礼物,温朝阳也拿出自己亲手做的明信片予以回礼。

  其上是温朝阳亲手写的短诗,每个人都得到了一首独一无二的。

  李芝龄抱着俊秀的温朝阳爱的不行,

  “朝阳真是个好孩子,给我家做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