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
作者:幸运萤      更新:2021-02-21 13:09      字数:2556
  告诉他什么了?”

  “他问我你第一志愿报什么,我估计他看过你的分数了。”

  程心默了默,沉着气道:“以后你遇见他,能别讲我吗?哪怕他问,你也别回答,装假不知道不难的,好吗?”

  彭丽讪笑:“看你严肃的,我还想问你……好好,以后他问什么我都替你保密,不透露你的行踪,行了吧。”

  程心回眼神,捏着睛明穴点头,没力气说别的了。

  快到她点餐时,彭丽又突然说:“对了,他那套西装……”

  “停!我不想听!”程心登时打断,声音之大惹来旁边几人的侧目。

  她叹口气,对彭丽好声好气道:“拜托,当时就讲好我不管了,所以你怎样处置不用告诉我。我极度嫌恶他,一听到关于他的事他的物就耳朵痛脑仁痛全身痛。除非是他扑街的消息,不然我真没兴趣听,放过我吧。”

  彭丽:“……”

  第103章第103章

  8月,姨妈和俩表弟如期出发去香港,那天一大早,程家五口去车站送别。

  姨妈甚少出外,不习惯坐车,长途车又自带一股催人欲吐的恶味,所以未上车,她就犯了几番作呕。

  阿姨去买了桔子,撕开几片果皮让姨妈嗅着提神。外婆一个劲闹姨妈:“明知今日要一早坐车,你昨晚就早点睡嘛!睡不够,神不好,能不晕车浪吗!”

  阿妈在旁边劝着:“算了,这车的味道的确很大,我坐我也呕,不怪大姐。”

  阿姨将剩下的桔子放到姨妈触手可及的行李袋里,说:“我和二姐阿妈的单程证估计下个月就能办下来,到时去探你们。”

  上辈子首批去香港探望姨妈的只有阿姨与外婆,这一回加上阿妈。

  之前小妹向阿爸撒娇,说要去香港玩,大人们正正经经议论了一番,到最后却由于事务忙走不开等原因,计划泡汤了。

  阿妈本来就想随阿姨外婆去,上辈子过于劳碌,大女儿又靠不住,腾不出旅与时间同行。这辈子阿爸说去吧,反正桂江已经上了轨道,家里又有程心看着,阿妈走几天没关系的。

  在车站,俩表弟一人背一个大书包,穿着最新正的衣服鞋袜,木讷懵然。

  大妹小妹和他们聊天,他们才想起什么,问:“你们康顺里那个郭宰,是不是已经去了香港了?”

  前年康顺里搞冬至街宴,俩表弟和郭宰认识了,去年同样的冬至街宴,郭宰特意告诉他们他要去香港过年。

  他当时发自内心的眉开眼笑,程心和大妹记得一清二楚。

  程心还记得他在信上写道郭母提前两个月开始准备行李,带去的穿去的也是最新最靓的衣服。

  大妹点点头:“嗯,去了很久了。”

  只字不提他中途折返的曲折,尽管她知道的并不多。

  小表弟陈向问:“喔,那好不好?”

  没指哪一方面,就泛泛的好不好。

  大妹还是点头:“好。”

  够钟检票上车,姨妈挑了个靠窗口的位置坐,与车外的大家挥手道别,另一只手则捂住嘴,不时作呕吐状。

  外婆看得生气,忿忿不平道:“哎呀现在去香港啦!能不能神奕奕的!看她那副死气沉沉的样子,财神见了都调头走!”

  阿妈阿姨劝了她几句,待车驶出车站,才一同离去。

  姨妈携子离开,外婆身边的亲人一次过少了三个,阿妈阿姨便决定这一天去外婆家吃饭,作一作伴。白天大人们要上班,只留下孩子。

  程家三姐妹和阿姨的儿子沈迪,年纪相差大,性别爱好不同,没有了俩表弟在中间做衔接,一下子断层,沟通不易。就连坐在客厅一起看电视的氛围也安静了许多。

  电视机播着俩表弟最爱看的卡通片,雪柜里有他们没吃完的雪条,木椅下藏着两双男孩子随手扔的运动鞋,到处都是他们的痕迹,他们的身影与声响却销声匿迹。

  表弟沈迪忽然开声问:“我好挂住大小表哥。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大妹小妹无法回答,看向程心,程心道:“过年,过年他们会回来的。”

  大妹小声问:“那郭宰过年也会回来吗?”

  程心摇了摇头。

  一屋萧条的闷闷不乐,过了约摸半小时,沈迪喊饿。

  程心去厨房给他找吃的,才发现外婆不在家里。她从后院走出去张望,见不远处姨妈家的窗户正正被推开。

  程心走过去,见家门也敞着,便在门口喊了几声。

  “哎!”有人应声,是外婆。

  程心放心进去,见外婆从二楼抱着几件衣服下来。她对程心说:“你姨妈昨天洗的衣服,都干了,过来给她好,不然这天要下雨。”

  程心说:“沈迪饿了,要不我先洗米煮饭?”

  外婆抱着衣服去客厅坐藤椅上,一件件扬,一件件叠,说:“早餐我都包好全给你姨妈带上车了,怕他们半路会饿,我等阵就回去煮饭,饿了就先喝几口水吧。”

  程心哦了声,转身回去。出了屋门,想起厨房有小半锅吃剩的猪杂粥,闻着不像有异味,该问问外婆是不是今天早上新鲜做的,如果是,她先热一热给沈迪吃好了。

  程心折返回去,人一进去姨妈家的客厅,就见坐在藤椅上的外婆边叠衣服边抹眼泪,无声无息。

  程心一阵慌乱,连忙退了出去。

  不过寥寥几件衣服,以外婆的经验不出十秒就该叠好了,可客厅里的她叠得特别慢,特别慢。

  慢到所花的时间足够程心再偷偷察看一次,确认外婆在抹泪无误,然后悄然离去。

  分离不到半天就想念大小表弟的,何止沈迪一个。

  一句“什么时候回来”,多少人想问。

  若非为了讨心中所愿的生活与将来,谁舍离乡别井。

  那天晚饭吃了一半,外婆家电话响了,大姨丈从香港打来报平安,说姨妈仨母子抵步了,暂时安顿好,叫乡下的亲人不用担心。

  外婆阿妈和阿姨轮流抢话筒,聊了有十来二十分钟,才挂线回座上继续吃饭。

  明显的,电话过后大家吃饭的速度与心情都变了。

  外婆问阿姨:“证哪一天能办下来?会不会太多人办,拖很久的?”

  小舅抢道:“这个讲不定,最近不是有很多人在香港申请居留权?估计他们头都大了。”

  阿姨:“那是两码事,我们办的证和他们不一样,怎么能混为一谈。”

  小舅:“很难讲,鬼知道他们会不会厌烦,然后搞一刀切,谁都别想过去。”

  外婆听慌了,急道:“阿芝你明天去问一问啦,不怕一万至怕万一。”

  阿姨:“得得。”

  电视机正在报道新闻,主题不离“无证儿童”。

  小舅看着问:“为什么这些人申请这么麻烦?为什么大姐申请这么顺利?”

  阿姨:“条件不一样吧,况且听讲回归之后法例变了,有点乱,香港自己都搞不清。好在你大姐回归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