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第264部分阅读
作者:未知      更新:2021-02-15 08:06      字数:11749
  哈里塔思又被哈里苏丹重金收买,弑杀了皇太孙皮尔麻黑马,投奔哈里苏丹,哈里苏丹势力进一步扩大。

  哈里苏丹的二弟和三弟鹬蚌相争,结果渔人得利,痛定思痛之下,二人握手言和,决定先从黑羊王朝手中夺回阿哲儿拜展,以此为根据地,结果一场大战,大败而归,老三战死,老二阿不别克尔败走锡斯坦。

  一直示弱观望声色的四皇子沙哈鲁趁机发兵,宣布为皇太孙报仇,攻打锡斯坦。阿不别克尔逃回锡斯坦后,气还没喘匀称,他四叔就杀来了,只得继续跑路。

  沙哈鲁占领锡斯坦后,与他的皇侄洒黑结成联盟,一南一北,夹攻哈里苏丹。

  与此同时,奥斯曼土耳其贾拉尔土库曼等被征服的地方纷纷开始复国收复他们的失地,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趁火打劫,侵略帖木儿帝国的领土。隶属于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后裔的金帐汗国则趁机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地盘。

  跛子帖木儿一手建立的大帝国分崩离析,进入了混乱不堪的战国时代

  第825章 终至哈密

  夏浔从遥远的西域赶回中原的这几个月间,帖木儿帝国已变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那么大明北疆的朱棣又如何呢

  朱棣是寒冬腊月发兵扫北的,到此时已经在北疆塞外征战达半年之久。若论战,鞑靼的战斗力根本不是这位骁勇无敌的马上皇帝永乐的对手,但是若论逃,鞑靼却正擅长,于是他们采用了最正确的战术:逃,拖着大明皇帝逃。

  这个战术,脱脱迷失也曾经对他的义父跛子帖木儿使过,帖木儿大帝面对脱脱迷失的逃跑战术,也只能望着茫茫无际的大草原叹气,尽管他拥有庞大的骑兵队伍,他也跑不过脱脱迷失,脱脱迷失当时一路往北逃,拖得帖木儿大帝筋疲力尽,再追下去不用人家打,自己就要累垮了,无奈之下只好收兵。

  此刻,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用的正是这一招,他们想把朱棣拖垮。

  逃跑战术确实给朱棣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补给难以跟上,如果停下来等候补给,敌人又要逃得不知去向,茫茫草原如何寻找

  朱棣发起狠来,不顾补给全速追赶,清远侯王远押运着粮草,冰天雪地之中紧赶慢赶也追不上朱棣,军中士卒缺衣少食,许多人冻饿而死,永乐大帝朱棣足足有两个月的时间,每天只能吃少量的素食,剿获的牛羊和军中携带的少量米粮搭配一下,悉数分与麾下将士。

  直到辽东就近筹措了粮草派人运来,才算解了朱棣的后顾之忧。

  鞑靼在逃的过程中,与明军也有过交战,但是无一例外的,都是以战败而告终,大小百余战,无一战不败,这种失败,更加促成了鞑靼的逃跑倾向,到后来他们几乎是远远看见大明的旗帜,嗅见明人的味道,就会跳上马逃跑。

  整整一个冬天再加一个春天,双方就是在这追与逃的过程中度过的,偌大的草原成了一个跑马场,双方你来我去,绕着圈儿的跑。

  朱棣眼见如此下去不是办法,最后狠下一条心,以帝王之尊,不顾众将的阻拦,亲自率领一支两万人的轻骑精锐,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撇下步兵主力,连续追了本雅失里二十多天,把本雅失里追得上气不接下气,一直逃到斡难河畔,本雅失里都要崩溃了。

  他不想再逃了,再逃下去,他的人马也受不了,而这里又恰是元太祖成吉思汗龙兴之地,很容易鼓舞士气,所以他决心停下来与明军决战一番誓师,士气是鼓舞起来了,成吉思汗的子孙们也真想在祖宗面前大大的威风一次,但是他们的整体实力较之明军实在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尤其是由朱棣亲自统领的这支军队,更是明军精锐中的精锐,双方交战仅仅一刻钟,汉王朱高煦便一马当先,突入鞑靼阵营,随后大明皇帝朱棣亲自挥舞军旗,率中军人马闯入,明军个个振奋,勇不可当。这一通杀戮,只杀得鞑靼人仰马翻血流成河,本雅失里仅率七骑仓惶西窜,阿鲁台太师则率主力急急东遁。

  战乱之中,谁还认得哪个是鞑靼大汗本雅失里,朱棣眼见随阿鲁台东遁的兵马众多,便催马向东追去。时值盛夏,兵行大漠,个个挥汗如雨,追的人辛苦,逃得人也辛苦。朱棣却始终不依不饶,他就像一个护犊子的大家长,而且是个蛮不讲理的大家长,我的人欺负你成,你欺负了我的人,我就得找回这个场子。

  阿鲁台被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正在草原上兜着圈子继续跟朱棣躲猫猫的时候,瓦剌三王兴高采烈地讨赏来了。

  原来本雅失里仓惶逃窜,不辨东西,好不容易逃离了朱棣的魔掌,却一头闯进了瓦剌的地盘,马哈木之子脱欢正率大军屯扎在瓦剌边境,等着捡便宜呢,这一下把本雅失里堵个正着,本雅失里情知落入瓦剌手中将比落入大明手中下场还要凄惨,因此拼死反抗,结果中箭身亡。

  瓦剌三王得知杀死的竟是鞑靼大汗,赶紧派人来向大明表功,他们先讲在西线如何伏击帖木儿帝国的左路军,为此马哈木王的亲孙子也先都战死在沙场上,又讲他们在东线如何配合大明作战,杀死了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夸耀了一番战功之后,他们就向朱棣献上本雅失里的人头,提出了一连串的邀赏条件:

  瓦剌忠于大明,向大明通报帖木儿军东来在先,伏击帖木儿军在后,又杀死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战功卓著。因此,请大明皇帝陛下把鞑靼领土分赏于瓦剌三王。又,蒙古大汗元益宗次子的孙子脱脱不花现在大明监管之下,游牧于甘肃,请释归瓦剌。瓦剌部属多从战有功,请加赏赉并赐火器

  朱棣一看马哈木的来信就火冒三丈,拍案骂道:“混帐东西巧取豪夺,骄横如此,要打朕的秋风么要封官要军器也就罢了,还要元氏嫡裔脱脱不欢,你们想干什么是不是想学阿鲁台,扶一个大汗做傀儡,以统辖蒙古诸部,你们当朕好欺么”

  那瓦剌使者被朱棣骂了个狗血喷头,正伏地请罪的当口儿,实在逃不动的鞑靼太师阿鲁台也派人求见朱棣来了,他要投降

  阿鲁台若是一味逃去,朱棣总不能追他到天边,再者,草原之地他也不可能久耽,眼下瓦剌野心勃勃,意欲吞并鞑靼领土,不管他同意亦或不同意,只要他一走,瓦剌肯定要对鞑靼下手,若是鞑靼被瓦剌统一,岂非更加势大

  一念及此,朱棣便顺势接受了阿鲁台的乞降,封他为和宁王,统治鞑靼,为大明属国。

  至此,朱棣北征,鞑靼大汗本雅失里死,太师阿鲁台降,瓦剌三王马哈木太平秃孛罗在此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大明的诰封,由蒙古西北诸汗国派生出的东察合台汗国此前业已向大明称臣,奴儿干都司又控制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等广大地区,北疆一时大靖

  朱棣志得意满,登上极北之地的擒狐山,在巨石上刻下了一副十六个大字的御制铭:

  “翰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风尘,永清沙漠”

  此时此刻,他还不知道西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他的强劲敌手跛子帖木儿已经莫名奇妙地翘了辫子,帖木儿的子孙打成了一锅粥,帖木儿第四子沙哈鲁与他的皇侄洒黑联手,从哈里苏丹手中抢到了河中地区,并派使者向大明称臣。

  哈里苏丹听说之后不敢怠慢,马上也派出使节出使大明,向大明皇帝称臣,争取大明的支持。只等他们的使者一到,大明便要成为昔日蒙古大帝国包括元朝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钦察汗国等的共同宗主国。

  朱棣接受阿鲁台的贡品和朝觐之后,整顿兵马,准备南返,夏浔此时刚刚赶到哈密城。

  大明永乐皇帝钦封的忠顺王脱脱,此刻就是哈密之主。他的王府很有西域风格,这是元朝时候哈密王一脉一直居住的王府,曾经因战乱损毁了一部分,后来又进行了修缮和扩建,大明钦封脱脱为忠顺王,叫他回返哈密时,这里又再度进行了一番整修,所以金碧辉煌,十分豪绰。

  脱脱近来心情很好,他的叔叔篡夺了他父亲的王位,从小就把他派去大明做质子,人过中年,才重新返回故土为王,他在这里可谓根基全无,虽然他那死去的叔王没有儿子,可是哈密王室成员却不少,他的叔王经营哈密这么多年,他一直在遥远的金陵,在这里的根基远不如他的那些堂兄堂弟表兄表弟们深厚。

  因此,帖木儿东征,他是最担心的一个,因为他的王位全赖大明的支持,如果大明失去在西域的影响,他一定完蛋。可是最近他已收到消息,跛子帖木儿挂了,那个老家伙年老体衰,彻夜狂饮之后已逝世于讹打剌,帖木儿帝国的皇子皇孙们为了争夺汗位打得不可开交,根本不可能也无力再东征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的那天晚上,脱脱足足喝掉一坛子葡萄美酒,一直醉到第二天傍晚才醒过来,随后他就发布了一道王命:选妃

  他算想通了,人生得意须尽欢呐

  夏浔赶到哈密王府,看看那高大的门楣,不禁长长地吁了口气。尤其是看到门禁处八个侍卫俱着大明军服,他觉得特别的亲切,这一路跋涉,辗转往复,跑到西方兜了一圈,直至今日才算到了哈密,到了这里他才算彻底地踏实下来。

  总算到家啦

  叶安大步走上前去,对那守门的官兵道:“有请通禀一声,上复哈密王,就说”

  那守门的侍卫哈哈一笑,打断了叶安的话:“成了成了,别狐假虎威的,我们知道你干嘛来的,这不还没当上王妃呢么摆什么谱儿啊,还上复哈密王,嘁喏,往那边走,从西角门儿进去,先经我们长史大人的手筛选筛选,能不能见着王爷还两说呢,不过嘛”

  他捏着下巴,贼兮兮地打量刚从骆驼背上下来的两个娉娉婷婷的美人儿,两位姑娘蒙着面纱,只看一双眼睛妩媚的紧,模样却看不到,不过两人刚刚从骆驼背上下来时,裙子往身上一绷,那腰身凹陷的浅沟臀部绷起的线条煞是迷人。就算模样不好看,光这身段儿没准长史大人就近水楼台金屋藏娇了。

  叶安听得一怔,愣然问道:“什么王妃谁要当王妃”

  那侍卫吞了口哈喇子,惊讶地道:“你们不是荐这两个女子于我们王爷的么”

  紧随叶安拾阶而上的夏浔听了把大胡子一翘,指着自己的鼻子,沉声道:“要见你们王爷的人,是我”

  第826章 三封信

  哈密王府的侍卫瞧瞧这个一脸大胡子商人打扮的大汉,不屑地道:“你是哪个我们王爷,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见的”

  这侍卫一口地道的凤阳腔,说的字正腔圆。原来这些王府侍卫都是朱棣遣派脱脱回哈密时,派给他的人马,王府的兵大部分不懂当地土语,却打得一副好官腔。

  “大胆,你可知道”

  陈东怒气冲冲,刚刚说了半句,就被夏浔拦住了,他是什么身份自无必要跟哈密王府的一个侍卫较劲,夏浔平心静气地道:“请上复忠顺王,就说杨旭到了”

  “杨旭哪个杨”

  那侍卫说了一半,突然张口结舌,大明辅国公在赴哈密途中遇袭失踪,这事儿整个西域已传的沸沸扬扬,连带着夏浔的名字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怎能没听过杨旭的名字。

  叶安道:“还有哪个自然是我大明辅国公到了,还不快去通报”

  “你你们”

  那侍卫见他们这副形象,实在无法跟一位国公联系起来,可是谅来也无人敢冒充这种一戳就穿的身份,那侍卫不敢怠慢,结结巴巴地道:“劳驾劳驾稍候,我马上马上禀报王爷”

  那侍卫一溜烟儿地奔了进去,其他几个侍卫听说眼前这位竟是失踪已久的辅国公杨旭,不由窃窃私语,纷纷用怪异惊奇的目光打量着他们,却不敢胡乱说话。

  不一会儿功夫,从王府里匆匆奔出一位官员,身着青色官服,胸前绣着鹭鸶,袖边袍襟上杂以小碎花为饰,面庞清瘦,颌下三绺微髯,倒是一表人才,只是他一奔到夏浔身边,隐隐却有一股脂粉气飘来,看来这位正在王府为哈密王选妃的长史大人身陷众香国里,倒是艳福不浅。

  这位长吏就是原礼部员外郎,如今的忠顺王府长史周安,他惊疑地打量着夏浔,迟疑道:“阁下是辅国公下官本官曾经见过辅国公大人一面,依稀却还有些印象,只是”

  夏浔微微一笑,突然自腰间抽出一柄雪亮的小刀,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周安吓了一跳,慌忙退后几步,几乎一跤绊摔在台阶上:“你你你干什么”

  夏浔抚着自己的胡须,轻叹道:“这胡子,是该刮刮了。”

  夏浔举起小刀,就在王府门前剃起了胡须,那胡子刷刷剃净,原来看着挺粗犷的一条大汉,登时充满英气,五官眉宇,十分的英俊,那位长史啊地一声大叫,指着夏浔大声道:“是辅国公,真是辅国公辅国公大难不死,辅国公回来了,王爷”

  周安回身刚叫了半声,从迎门的照壁后面就跌跌撞撞地抢出了哈密王脱脱。

  原来脱脱听说辅国公生还,而且就在他的王府外面,也是半信半疑,他想亲自迎出来,又担心万一不实,他堂堂哈密王已然迎了出来,传扬出去,不免叫他那些堂兄弟们看笑话,便赶紧把正在替他选美的长史周安给叫了来。

  周安在礼部当差的时候,倒是见过夏浔一面,隐约还有些印象,于是就由他出面辨认真伪,哈密王脱脱就躲在照壁后面听消息,一听周安确认,哈密王赶紧从后边绕了出来,迎着夏浔兜头便是一揖:“哎呀呀,国公啊,你可回来了,朝野只道国公已然不幸殉国”

  一个揖作下去,他才省起自己是郡王,论爵禄地位比眼前这位公爵要高一品,忙又直起腰来,上前一把握住夏浔的手,亲热地摇了摇:“国公,你你这半年多来都在何处啊小王派了人将八百里瀚海都翻遍了,也找不到国公下落,国公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皇上若知道了,一定非常开心”

  夏浔笑笑,说道:“此处不是谈话之处,咱们是不是”

  哈密王“啊”地一拍额头,道:“是了是了,是小王糊涂,国公请,快请入府”

  当下,哈密王携了夏浔急急入王府,两下坐定,奉上茶来,问起夏浔遇袭之后经过,夏浔倒不便把自己西行种种都说与他知道,他对哈密王说了自己与刘玉珏落荒而逃,在罗布淖尔幸遇商旅队伍,得他们相助,一起赶到别失八里,又遇到流落至此的塞哈智等人,接下来的情形就不便细说了,只说由于大战在即,商旅不行,他们没有及时返回,流落西域数月,直至帖木儿退兵,这才辗转回来。

  饶是如此,也听的哈密王惊叹不已,不住地恭维夏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夏浔却无心与他客套,马上问起自己遇袭之后其他人的下落情形,哈密王道:“国公,当时您的人马分散逃离,有那先行逃向哈密的人撞见小王派去恭迎国公的兵马,说明情形之后,接迎的人马立即赴大漠接应,小王得知消息后,尽起哈密兵马,救回了许多将士,唯独不见国公,着实叫人心焦。后来,又有自己辗转逃回的,合计共有八百多名生还者,其余两千多名军士,却是”

  夏浔的脸色黯淡下来,又问:“风烈炎将军怎么样了我那侍卫统领老喷,可可健在么”

  一旁周安赶紧道:“国公,风将军大难不死,我们的人马找到他时,风将军背上中了两箭,大腿中了一刀,几乎砍断了骨头,腹部也被一枪挑开,肠子都流了出来,若非几名亲军护卫拼死护着他逃走,恐怕早就我们救回风将军后,已把消息报与了宋晟都督,因为风将军伤势严重,不宜移动,所以就留在这里养伤,如今刚刚痊愈,正打算近日返回甘凉”

  夏浔大喜,忙道:“他现在哪里”

  周安道:“国公不必着急,下官已派人去风将军住处接他过来了。至于大人那位侍卫统领”

  周安与哈密王脱脱对视一眼,脱脱道:“小王派人赴大漠寻找国公,一路寻捡下去,找回许多冻尸,其中有些已被野兽啃得不辨形容,有些尸身还算完好,后经幸存的将士一一辨认,尽量识出了他们身份,其中有一人就是老喷”

  长史周安轻叹道:“国公这位侍卫十分英勇,我们的人发现他时,他身上大小伤处足有”

  夏浔突然把手一扬,制止了周安的话,他的脸颊痛苦地抽搐了几下,沉声道:“王爷,下官想借您的书房一用”

  哈密王连忙站起,道:“是是,国公回来,这是极大喜事,理应马上禀报皇上,皇上得知国公遇劫消息之后,十分悲恸”

  周安在旁边悄悄一拉他的衣袖,哈密王马上闭口,肃手道:“国公这边请”

  哈密王亲自把夏浔让进书房,站在廊下悄声吩咐周安:“快去快去,选妃的事先停下来,那些美人儿先寻个地方安置下来,眼下接待辅国公要紧”

  周安也清楚,虽说眼前这位忠顺王比辅国公官儿大,论权柄论在皇上跟前儿的地位,可是拍马都追不上,连忙答应一声,急急奔了侧厢。

  书房里,夏浔拈笔在手,略一思忖,便挥笔书写起来,足足大半个时辰,夏浔写下了三封书信,一封是给皇上的,内中也未说的太仔细,主要还是报个平安。一封是家书,他也预料自己生死未卜的消息,必定已给家里带来了极大冲击,可他当时也是无可奈何,如今先修一封家书,叫家里人放心就是。

  最后一封却是给西宁侯平羌将军宋晟的,这封信里除了简要说明自己平安归来的经过,重点交待了一件事情:“胡商拓拔明德乃帖木儿帝国j细,见信后立即将他们控制起来,不许走脱一人,其中更有一个化名胡七七真名于坚的人,此人另有其他身份,却有通敌之嫌,务必控制起来,等他赶到后处理”

  夏浔对宋晟为国的忠义是很敬佩的,可是是人就有私心,不管任何事都把自己摆在一个“公”的位置上的英雄,只存在于传说之中。宋晟当初曾抱过汉王朱高煦的大腿,如今和纪纲是否有交情他也不知道,因此他不能在信中说的太明白,但是他既然特意点出了这个人的名字,他料宋晟纵与纪纲有交情,也不敢在此时放水。

  无辜死去的人不能白死,这个于坚一定要付出代价而且,他要利用此事,把纪纲整倒

  其实,夏浔倒不相信于坚告密陷自己于死地的事是出于纪纲的授意,以他对纪纲的了解,此人打击政敌虽然不择手段,但是假手敌国势力风险实在是太大了,虽然纪纲与他势同水火,但是纪纲现在混的风生水起,又不是身陷绝境需要铤而走险,纪纲不会出此下策。

  再者,他的详细行程,都是到了西凉之后才决定的,就算于坚有心禀报纪纲再做决定,时间上也根本来不及,这件事是出于于坚个人行为当无疑议,可是这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一切可以打击政敌的手段都可使用,正如于坚不择手段地对付他一样,他又不是中立的青天大老爷,这件事自然要善加利用。

  纪纲是否有牵连并不重要,政坛上的大动作,哪个不是由小及大,扩大打击面呢

  因此,拓拔明德这个人证和于坚这个主使,务必得保全,留下他们,就是铁证

  第827章 欲求敲门砖

  夏浔赶到哈密,准备由哈密王派兵送他返回西凉。在此期间,夏浔与伤势刚见痊愈的风烈炎见了面,又探望了一些因伤残等状况暂时滞留于哈密的将士,临走时自然要把他们都带回甘凉的。

  哈密王脱脱连日来大排酒宴,广邀宾客,为夏浔接风洗尘,庆祝他大难不死,终得脱身。由于强敌已退,西域人心的招揽也不是一时半晌就能办到的事,夏浔在沙州以铁血手段铲除异己的方法在这里也行不通,所以夏浔对与哈密官僚饮宴欢聚兴致缺缺。

  五天以后,该召见安抚的人也都见过了,夏浔便要求马上启程,哈密王很希望这位朝中重臣在哈密多住些时日,这对他扩大自己的影响巩固自己的地位非常有用,不过他也知道夏浔失踪达半年之久,已是归心似箭,因此不敢强留,所以马上便安排驼队骑卒,照应夏浔上路。

  此时,携带着夏浔书信的秘使,已然扮作一个小型商队,先行上路好几天了。

  肃州城里,近日渐渐又兴旺起来,肃州本是酒泉一带最为兴旺的城市,自去年年末以来,因为大战临近,商贾绝迹,一些有条件的士绅都逃离当地,迁往内陆了,所以这里荒凉了许多,现在因为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已经撤回撒马尔罕,大战解除,很快又恢复了兴旺景象。

  拓拔明德此刻就在肃州城里,租住在一处庄院。这处庄院,是肃州豪绅马家的一处下院。

  因为担心帖木儿军杀到嘉峪关前,自己遭受池鱼之灾,有条件的甘凉大族年初的时候都撤到关中去了,这里的庄院都只留了几个下人看管,这些人以经商为主业,脑筋灵活,此时若有人租住他们的宅院,凭白又得一笔收入,他们自然是肯的。

  为了执行坚壁清野的战略,平羌将军宋晟把沙州的豪商巨贾都迁到了嘉峪关里,拓拔明德顺势跟着混进了关内,这些沙州的豪商巨富拖家带口仆从如云,没有哪家客栈能住得下,再说这西域的客栈大多是大车店,要找个居住条件好的非常困难,所以他们大多选择了租住甘凉豪绅的庄院。

  拓拔明德也装模作样地租下了一处庄院,就是马家这处下院了。

  本来,拓拔明德一直滞留在嘉峪关附近,不肯再往内撤,因为等帖木儿大军杀到时,他要负责里应外合,打开嘉峪关,放帖木儿军入城,孰料左等右等,最后却等来了帖木儿汗病逝,三路大军齐返撒马尔罕,开始内战的消息,这一下拓拔明德可傻了眼。

  当沙州权贵富绅纷纷返回敦煌的时候,拓拔明德没有急着跟去,因为他在沙州也没有住处,暂时来说,各方巨贾富绅都忙着重整家园,一时半晌的不会再集结商队赴西方交易,他到了沙州也只能滞留在那里,与此处又有什么分别

  再者,他是帖木儿帝国驻守别失八里的大将索牙儿哈的亲信,现在得到的消息是,哈里苏丹殿下得知帖木儿汗病逝以后,已发动兵变,软禁了前来接收兵权的盖苏耶丁,杀了索牙儿哈,把他的军队也掌握在手中,赶回撒马尔罕去了。

  别失八里此刻等于是四分之一掌握在明廷手中,四分之一掌握在瓦剌手中,四分之二在哈里殿下的控制之下,他不明情形,一头撞回去的话,焉知不会自投落网,成了哈里苏丹的阶下囚因此拓拔明德沉住了气,暂时留在甘凉观望风色。

  前些天,他又收到诸如皇孙哈里苏丹称帝皇太孙皮尔麻黑马称帝哈里塔思弑杀皮尔麻黑马,皇太孙一脉的势力已经被沙哈鲁和哈里苏丹瓜分的消息,这一下拓拔明德更加慌张了。

  他是皇太孙一派的人,而皇太孙已经死了,皇太孙的势力业已瓦解,此时自己回到帖木儿帝国还能投奔谁若是他手中握有重兵还有被人招揽的价值,偏偏他现在手中只有一些财货和区区百余名的战士,谁会把他放在眼里

  拓拔明德现在手中握有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同时,拥有百余名的精壮士兵,为了更完美地掩饰他的身份,从别失八里启程之际,他还带了一些女兵,这些女兵来自戴克部落,无论是骑射还是步战,丝毫不逊于男人。这些女兵现在分别扮作他的奴隶和家眷。

  拓拔明德东来的时候,由两个女兵统领冒充他的侍妾,其余的女兵则大多扮作侍婢,少数扮作女奴,如今有国难奔,滞留异域,拓拔明德无奈之下,就将两男两女四个侍卫统领召集起来,把自己搜集到的情报对他们述说了一遍,商议一条出路。

  这几人听说帖木儿帝国在短短时间内,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也是吃惊不小,可要问计与他们,那就不用指望了,他们只是骁勇善战的匹夫而已,智计谋略比他拓拔明德还差了一大截,因此四人都表示,愿意听从他的安排,给这支孤军找一条出路。

  拓拔明德苦思几日,竟然真被他想出一个办法:投奔瓦剌

  帖木儿帝国已明显没有他的存身之处了,距离最近的非大明的势力唯有瓦剌。

  可是要投奔瓦剌,并受其重用,重新做回他手握重兵挥斥一方的大将军,他就需要一块绝对给力的敲门砖,这块敲门砖从哪儿来最后,他就想到了此刻正游牧于甘凉的蒙古大汗直系后裔脱脱不花。

  他知道,瓦剌现在的力量比鞑靼强大,但是瓦剌想要一统蒙古草原,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一个黄金家族直系血脉的后裔可以号召蒙古各部,黄金家族尽管已成了蒙古诸部贵族手中的一个傀儡,但是对许多普通的蒙古人来说黄金家族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号召力的。

  这就像曹操手中的汉献帝,不管他落到哪路诸侯手中,都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可是能够掌握他的人,就能够出师有名,能够招揽民心。鞑靼的力量本来弱于瓦剌,就因为阿鲁台太师控制了本雅失里这个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便得以和瓦剌抗衡。

  如果他能把脱脱不花偷出去,送给瓦剌三王立为蒙古大汗,同鞑靼争正统,不但瓦剌三王会重用他,脱脱不花这位傀儡大汗多少也能有些势力,到时候也能为他所用。于是,拓拔明德悄悄打探起了脱脱不花的下落。

  很快,他就通过流落在肃州的蒙古人,打听到了脱脱不花和他的异母兄弟阿噶多尔济的下落。这对难兄难弟正在祁连山下放牧呢,他们的部落养了大量的鹿,还开采玉器,部落中的女人还上山采摘雪菇等山珍野味。由于他的身份特殊,肃州卫镇夷千户所就驻扎在他的部落外围,予以特别看顾。

  拓拔明德若想把脱脱不花偷出来,必须得打通关节,即便不能收买镇夷千户为其所用,也得与这位镇夷千户拉上关系,才能通过他的防区,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一个大活人偷出来。于是拓拔明德就以要从祁连山下诸部采买货物为名,千方百计地与这位镇夷千户拉关系。

  这段期间,于坚并不在他身边,到了肃州之后,于坚马上把他在别失八里见到夏浔的消息密报了纪纲,对于那么遥远的地方,纪纲也是鞭长莫及,只得嘱咐他见机行事。如果夏浔滞留西域不能返回,那么还是有机可乘的。

  可是等到有关帖木儿帝国的消息接踵传来之后,拓拔明德的利用价值就近乎于无了。但于坚并没有急着告发拓拔明德,因为拓拔明德一旦被捕,招认所犯罪行的话,没准就会把袭击夏浔的事情说出来,而这消息却正来自于他。想要杀掉拓拔明德同样很不容易,拓拔明德身边就连一个女人都是骁勇善战的武士。

  刺杀他灭口不易,借助甘凉军方的势力抓他,又担心连累自己,这拓拔明德竟成了于坚手中一块烫手的山芋,不知该如何处置才好了。于坚无奈,只得借口回家省亲,先行离开了拓拔明德身边,将自己隐在暗处,然后与纪纲联系,叫纪纲速派大队的锦衣缇骑前来,用自己人来解决这个祸害。

  如果这时拓拔明德就要离开,于坚投鼠忌器,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谁知拓拔明德欲投靠瓦剌,竟然打起了脱脱不花的主意。

  于坚离开的时候,拓拔明德还没有确定自己的去留,等他决心以脱脱不花投奔瓦剌的时候,于坚已不在身边,失去了这个本地通的帮助,拓拔明德为了和那位肃州卫镇夷千户攀上关系,着实花了许多冤枉钱,最后总算是通过本城的一个蒙古人,与这位千户大人攀上了关系。

  此刻,拓拔明德正跟这位刚刚结识几天的镇夷千户邵望心邵大人杯筹交错,喝得酒酣耳热。

  “呵呵,千户大人,在下是头一次到肃州做生意,在这边没什么门路,这件事还要麻烦你代为引荐,多多帮忙,事成之后,在下还有重谢”

  拓拔明德说罢拍了拍手,帘儿一掀,一个穿一袭石榴红花裙子的婀娜少女便从外边走进来,向两人盈盈一福,含羞带怯地瞟一眼邵千户,便姗姗地退到了一边。

  这女人眼窝深深,鼻梁高挺,棕色的秀发,五官明艳照人,身材修长婀娜,只是皮肤略显黝黑,可那小麦色的肌肤比之娇嫩白皙的肤色却平添了几分健康性感与活力,那种健美,与中原女子的美绝不一样,让男人很有征服的欲望。

  邵千户双眼一亮,紧紧盯着这个美丽的女人,问道:“这是”

  拓拔明德道:“哦,在下听说大人此来肃州,要在这儿住上三五天的,孤身一人,身边没有女人照料怎么成呢这个女人叫比兰,是在下从西域买回来的一个女奴,就把她送与大人侍候起居吧,希望千户大人不要嫌弃”

  邵千户摸着唇上的八字胡,微微眯起眼睛,打量着那个可人的女奴,心中好生犹豫:“我万松岭一向是骗财不骗色骗色不骗财的,可这异域美人儿当真别有一番风味,我要不要破例一回呢”

  第828章 故乡的云

  大军从哈密出发,一路黄沙,烈日炎炎,十分的辛苦,可是路总有走尽的时候,现在前方渐渐出现了一丛丛树木翠绿的野草偶尔的湖泊,以及小小的村落,距敦煌已经越来越近了。

  正行走间,远处突然有一队骑卒驰来,尽着大明服色,饶是如此,哈密王派来的护卫统领也不敢怠慢,立即带领一队士兵提马迎了上去,两下碰头,交谈片刻,护卫统领便兜马回转,带着来骑中的一人向夏浔车前驶来。

  一辆轻车,顶上有盖,四面无帷,在这炎炎夏日下略显清凉,夏浔和西琳让娜,还有小丫头唐赛儿就在车上。

  那护卫统领带着来人驰到车驾前,高声道:“国公,罕东卫指挥使唢南指挥同知搭力袭,沙州卫指挥使昆季卫指挥买佳,正在前路十里处恭迎国公,迎候国公入城。”

  “敦煌么,我们就不进去了,本国公归心似箭。你回去,叫唢南和昆季马上准备饮水和食物,安排一队兵马,护送本国公去嘉峪关。宋统领,你等一路辛苦,可在敦煌休整几天,便即返回哈密吧,代我向忠顺王致上谢意”

  “遵命”两个骑士各得指示,分别拨马而去。

  刘玉珏勒马道:“国公,一路跋涉,将士们都有些疲惫了,我看赛儿和两位如夫人也很是倦怠,反正消息已经传了回去,国公何必急于赶路呢,若在敦煌休息两天,也不耽搁什么。”

  夏浔摇头道:“这些侥幸生还的兵都是西凉人,离家这么久,他们牵挂家乡的亲人呐,我的生死消息,朝廷和家里都能尽快得知,可他们许多人,家里还不知生死呢,能早到一天也是好的”

  “是”刘玉珏闻言不再劝说,夏浔抬眼向远处望去,这里距沙州城还有数十里地的距离,还看不到敦煌城的轮廓,不过这里已经接近敦煌绿洲,树木和草地间次出现,偶尔也能看见一些小小的村庄。

  夏浔向后仰了仰,环住西琳和让娜的纤腰,柔声问道:“你们乏不乏”

  两女脸上都蒙着轻纱,只露出一双妩媚动人的大眼睛,闻言向夏浔靠了靠,轻轻地道:“老爷,我们也想快点回家”

  唐赛儿从后面扑到夏浔身上,环住他的脖子,说道:“干爹,我想娘亲了”

  夏浔无声地点点头,抬眼望去,白云悠悠,忽然也格外地思念起亲人:茗儿梓祺谢谢苏颖小荻,还有那四个宝贝丫头和他的儿子杨怀远

  嬴家,禅堂,只有雪莲和妙弋母女二人。

  木鱼“当当当”地滚出老远,一卷经书也被抛到地上。

  雪莲一身素净,盘膝坐在蒲团上。

  比起当年,她的脸颊有些削瘦了,原本掌握着孙家药堂经营大权的女强人,经过十年青灯古佛的熏染,那气势已被柔和所取代,隐隐有些出尘之意。

  或许是因为十年心如止水,十年素斋修行,除了她的脸颊略显削瘦,下巴尖尖,整个人与十年前看起来毫无二致,仍是三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