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第174部分阅读
作者:未知      更新:2021-02-15 08:00      字数:11722
  满高举双手接过圣旨,领旨谢恩,行礼如仪,这才站起身来。一直冷眼打量足利义满身后众公家武家大臣反应的夏浔用肩膀轻轻一碰郑和,跨前一步,长长揖礼:“大明辅国公,见过大王”

  郑和被夏浔一碰,心领神会,忙也极默契的踏前一步,自报身份,行下礼去。方才二人是代天子宣旨,代天子受礼,此刻旨意宣达已毕,对方是大明永乐皇帝亲口所封的日本国王,地位比他们高了一层,自然要以下臣之礼觐见。

  足利义满一见二人神态恭敬,先是稍稍一怔,脸上便露出由衷的喜悦,连忙上前一步,将二人扶起,连声道:“两位天使不要客气。天使远来,跨海踏波,一路舟车劳顿,真是辛苦了。道义欣闻天使远来,不胜欢喜之至,所以远迎至此,亲自接两位天使回京都,请二位天使登车”

  三人寒暄一番,互相谦让许久,最后由足利义满的仪仗行在前面,夏浔和郑和的车驾紧随其后,两队仪仗合做一队,继续向前行走。许多稍显不忿的公家武家,见大明使节对自家将军也执礼甚恭,神色便缓和了许多。

  过了一阵儿,何天阳悄悄摸到了夏浔和郑和的车上,车上,两人并肩而坐,正低声说着什么,何天阳一摸进来,夏浔便住了口,问道:“甚么事”

  何天阳道:“国公,卑职发现许多日本大臣对他们的征夷大将军向两位使节如此卑躬屈膝甚为不满,礼部随行的官员对国公和郑公公向日本国王行外臣之礼也很是不满。我觉着,得提醒国公和郑公公一声,如此这般,里外不讨好,何苦来哉。咱们是天朝上国,他们是上赶着巴结咱们的破落户,大人应该倨傲一些霸气一些才是,免得礼部那些人聒噪,也能震得住他们”

  夏浔摇摇头道:“切不可如此想,你给我知会下去,咱们的人,如果谁敢摆谱,做些不必要的事情来激起日人的反感,一俟本国公知道,必定严惩不贷”

  何天阳本是来怂恿夏浔的,反得到这么一句吩咐,不由一怔,虽然答应着,神色间却甚不服气。

  夏浔语重心长地道:“不要小看任何人,尤其是潜在的敌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善于从别人的身上学习,那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一味的狂妄骄横,看不清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那么失败也许很快就会来临了。”

  何天阳挠了挠头,还是不太理解,夏浔一笑,说道:“不错。你也看到了,日本国是有很多人,对他们的国王这般执礼甚恭不甚满意的。其实如果你是他们,这样的态度又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呢难道你的国家小,你的君王做儿皇帝你就心悦诚服”

  这一回,何天阳当真陷入了沉思,似乎想明白了什么。

  夏浔道:“记住,我们不是施舍来了,我们来,也要获得我们想要得到的实际利益,这才是根本,对别人尊敬,并不会降低你的身价,盲目地狂妄自大,才会真的让人看不起,狂妄骄横,赢不来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恭顺。日本,有人倾慕我天朝文化,有人反感对天朝俯首称臣。我们这时候应该怎么做是做些蠢事,把倾慕恭敬我天朝的人推到敌视我们的人那一边么”

  何天阳点点头,但依旧有些不甘心地道:“可那足利义满也未必就是真心顺服,还不是觉着向咱大明称臣,对他有好处”

  夏浔道:“这就是顺服你觉得怎样才是顺服,要他无条件的恭顺忠诚换了你,你会不会这么做不要说他本就是倭人,就算他是明人,如果远出海外自立为王,还会在毫无好处的条件下,对我大明诚惶诚恐恭敬驯服么不要说海外之臣了,孟圣人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国内之民尚且如此,你想要求番邦之王怎么样”

  何天阳是海盗出身,对朝廷本就不像自幼读书的人一般的恭顺忠诚,这番话正中他的心思:“你对我好,我才给你做事,否则凭什么无论你怎么说怎么做,我都死也要做忠臣”所以不禁频频点头。

  夏浔道:“真正尊贵知礼的人,是对任何一个对你恭敬谦逊的人,哪怕他穷得像个叫化子,也要以礼相待的君子否则,和那些家里有几个闲钱,就在别人面前飞扬跋扈的二世祖纨绔子有什么区别”

  何天阳欣然点头道:“国公这么说,卑职就明白了。狂妄骄横,那是自降身份,是吧”

  夏浔笑道:“差不多,咱们是来做事的,不是来摆谱的只知道狂妄骄横摆臭谱的,那是屁都不懂的傻小子所以,告诉咱们的人,把他们的狂妄都给我收敛一下,他们不懂得收敛,我就要收拾他们”

  何天阳抱抱拳:“遵命,卑职马上把国公的命令传达下去”

  何天阳匆匆出去了,夏浔转向郑和道:“看来,不止我大明对是否向日本开海贸易,有许多大臣持有异议。日本国内,同样有许多大臣,不愿以屈膝称臣为代价,来赢取与大明的贸易呀。”

  郑和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所以国公所为,是没有错的。这个时候,对亲近我大明的足利义满,我们应该给予他足够的支持,打击那些敌视我天朝的人,而不是授人把柄,把足利义满推到敌视我大明的人一方去何况,尊敬别人,并不是丢人的事,国公敦善而行,乃真君子”

  夏浔笑了笑,他可不是想做一个什么君子,他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达成自由平等的贸易,这个自由平等就是各凭本事赚钱,少掺杂一些政治因素。把政治因素同国际贸易完全分离开是不可能的,即便是现代社会,经贸关系也要适时地为政治服务,而且这种现象永远也不会消失。

  所以没必要为此把大明的“政治性”贸易攻讦的一无是处,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为政治服务,这是正常的,这个出发点并没有错,只是,为政治服务,也分很多种,政治的实际利益和政治上的虚名那是两码事。

  有些国家是通过贸易间接控制另一些国家,左右他们的政策,而我们常常为了一个虚名不计投入地付出,最终又怎么样呢勒紧裤腰带,委屈了自己的百姓也要进行经济援助,却又羞羞答答地不肯进行实质的干涉和控制,一面惠以好处,一面自诩君子,最终养出一群白眼狼,人家想翻脸就翻脸,你的这点虚名,随时可以变成对方要挟你的手段,何其愚蠢。

  可这些,不是几句话就能从思想根源上进行扭转的,要做到这一步,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自然发酵成熟的过程,眼下提出来,郑和也不会理解,夏浔不奢望三言两语就能说服郑和,更不以为说服郑和就能改变什么,他现在只要让郑和这个副使能全力支持他就足够了。

  夏浔顿了一顿,又道:“足利义满身后那七个人,如果我没猜错,就是三管领四职,足利义满手下权势最大的七个大名了,其中有人对我大明也颇有敌意。普通倭人对我们有敌意不要紧,问题是,作为足利义满最倚重最信任的大臣,他们本该与足利义满步调一致,即便心里不同意,也不该当众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人这么做了,当众跟他的主公唱反调,你说这意味着什么”

  郑和迟疑道:“国公的意思是”

  夏浔摸着下巴,笑得有些阴险:“我先查清这人身份再说,如果利用好了,就能挑拨得他们家宅不安鸡犬不宁,这对我们可是大大地有利啊,嘿嘿”

  郑和听得目瞪口呆:“国公刚刚不是还说这是敦善而行的真君子么反差也太大了吧”

  第531章 谈判

  夏浔一行人赶到京都后,足利义满便盛情邀请二人前往北山殿居住,因为自从足利义满出家,那里就成了当今日本真正的政治中心,足利义满的政务都是在那里处理的。

  但是夏浔婉拒了足利义满的请求,要求住在京都城内,理由是他头一回到日本,对东瀛扶桑一直非常向往,希望就近见识一下日本国的风土人物,而北山第是将军阁下的宅邸,戒备森严,无法见到太多的风土人情。

  大明使节对日本这么感兴趣,作为统治者,足利义满也觉得脸上有光,于是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夏浔的请求,便把他们安排到了花之御所,这是他没有出家时的府邸,现在是他的儿子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持的宅邸,同时他的家眷也都住在这儿。

  夏浔一行人来到花之御所,早已得到消息的足利义持立即亲自出迎,毕恭毕敬地迎接大明天使和父亲的大驾归来。足利义满为了控制寺社势力,早在十年前就把征夷大将军的位子让给了儿子,自己出家为僧了。不过他这个僧人酒色财气,样样如旧,权力更是牢牢把持在自己手里,他的儿子义持并没有实际的权力。

  如今,义持已是一个十九岁的青年,举止气度上,与他的父亲有几分相似,但是毕竟是年轻人,锐气更盛一些。夏浔发现,这个足利义持对足利义满和他们的态度虽然恭敬,但是很成问题,他见到足利义满并不像一般的儿子见到父亲的时候一样亲近,对自己和郑和也只是礼仪上的恭敬,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得出,他同他的父亲不一样,足利义满对中原文化人物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亲近和景仰,而足利义持表面的恭敬下面,隐隐带着戒备和些许厌恶,他还年轻,这种真实的心态还无法完美地掩饰起来,或许他也根本不曾想过掩饰。

  夏浔马上对他留了心,他是足利义满的儿子,未来执掌日本政权的人,日本对华策能否延续,此人至关重要。夏浔并不了解日本历史,如果他知道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一俟大权在握,立即中止了对华贸易,立即停止称臣,并且鼓励倭寇劫掠中国,那么他现在就把这个年轻的将军当成对手了,但是眼下他还不知道。

  不过,夏浔发现在足利义满赴摄津兵库迎接他们的时候,勉为其难才跪下相迎的那位大臣同这位年轻的征夷大将军关系十分密切,两人相见之后谈笑风生,夏浔心中的警觉便又提高了一层。

  很多问题,并不是在谈判桌上才能发现的,他立即密嘱何天阳,回头利用“见识日本风土人情”的机会,迅速同他在本地的间谍取得联系,查清这位大臣和眼下并不掌权的这位征夷大将军的底细,主要是他们的政治倾向。

  繁琐的接待告一段落,夏浔和郑和被安顿下来,先是香汤沐浴,侍候更衣。

  日本人对沐浴是很讲究的,两人各自被请入一间设计精巧细致的浴房,随后几个温婉秀丽的少女被派进来侍候两人沐浴,片刻的功夫,便被两人打发出去了。郑和是肢体有缺陷,不愿被人看在眼里,夏浔则是担心露出什么丑态,生理反应有时是不随意志而动的,他是一个年轻力壮的男人,让几个年轻美丽的少女在他身上摸来摸去的他可不想在不是自己女人的女人面前一柱擎天。

  二人简单地沐浴了一番,更换了冠服,便被请入布置得花团锦簇的宴客大堂,开始同足利义满及大臣们一起用餐并欣赏日本歌舞,等这一切都结束了,略略带些酒意的夏浔和郑和便被请进一间布置典雅的房间。房间风格非常素雅,整面的格子木壁将阳光变得柔和了,洒满整个房间,非常的明朗。

  墙上,挂着松竹梅鹤等几幅色彩淡雅的书画,还有几幅以汉字书写的龙飞凤舞的字幅。地板上一条长长的几案,旁边放着一个个蒲团,几案中间摆着盛开的鲜花,薄如纸润如玉的定窑瓷杯中都注满了淡绿色香气扑鼻的茶水。

  众人依次落座,夏浔和足利义满在最中间的蒲团上坐了,正好面面相对。左右都是双方的大臣和副使等人。夏浔一方先简要向对方通报了一下大明皇帝同意重开贸易的事情,并由郑和把一些详细事项陈述了一遍,书记官在一旁奋笔疾书,将双方谈判纪要都记录下来。

  其实这些内容,祖阿和肥富在回国之前就已遣人传报了回来,足利义满一方的人已经知道了,只不过这一点必须由大明的使节予以正式的确认,所以这一阶段的内容只是一个陈述的过程,双方并无任何异议。

  等这一切结束,就谈到联手剿倭的事了,这时自足利义满以下各位公家武家的大臣,都露出了认真倾听的神色。

  “关于联手围剿海寇的事情,由于大明沿海的海盗已经退回他们在日本的巢岤,我们需要阁下的支持和配合”

  夏浔朗声道:“海盗之为患,对大明不利,对日本也不利,尤其是我们现在建立了贸易关系,他们已成为我们共同的敌人阁下允许大明舰队借用日本的海港码头停泊休整补充给养,并派遣日本军队协助我们一同剿寇,皇帝陛下对此非常欣慰。”

  “阁下,既然是两国两军联同剿匪,我想知道,谁主谁次谁来决定谁来指挥”

  说话的正是在摄津兵库不愿行跪拜礼的那位将军,夏浔看了他一眼,问道:“这位是”

  那人双手扶膝,重重地一顿首,说道:“鄙人斯波义将,在将军麾下,任管领之职。”

  “果然是三管领之一,而且是三管领之首,足利义满手下权势最重的第一大将。”

  夏浔迅速搜索着自己已经掌握的有关这位斯波义将的资料,一面回答道:“海盗现在窃据在日本的海岛上,不管是突围逃逸或者遁上岸去,都要牵涉众多方面,剿匪自然应以日本为主,由国王陛下统领全局。不过”

  夏浔话风一转,又道:“不过,这是一场战争,战争中总有一些不在掌握之中的突发事件一些不确定的事情,如果一味等候指示命令,战机便要被耽误了。所以,应该给无法就近及时指挥的官员以充分的权力便宜从事,按照我们那里的说法,这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以本国公此番赴日商谈共同剿匪问题来说,往返不便,一条消息传达来去动辄数月时间,这怎么成呢所以我大明皇帝陛下在对我做出基本要求之后,便授权本人便宜行事。”

  他看着斯波义将,又道:“管领大人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应该知道,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无法事先把握一切,所以我认为,剿匪计划和协同作战,应由国王陛下做最高决策,但具体实施上面,为更好打击匪盗,应予剿匪军队之充分自主。本国公为什么千里迢迢,远赴东瀛呢我们在这里,就是要居中调和,求同存异的嘛”

  斯波义将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他们一向习惯给大明送帽子,送上一顶高帽子,换来许多实际好处,可眼前这个辅国公似乎跟他们一样,也在给他们扣高帽子,给将军阁下扣上一顶总揽全局的高帽子,实际自主权依旧掌握在大明水师手中。

  所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岂不就是任由他们为所欲为了他们要在海上做战,可以;要上岸追歼匪盗,可以;临战之际做出任何反应都没问题,反正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么,不管他们捅了什么漏子,干出什么事情,只要事后由这两位天使同将军阁下坐下来居中调和求同存异就可以了,这怎么可以

  斯波义将刚要表示反对,足利义满目芒微微一闪,已然微笑颔首道:“我同意”

  “这个斯波义将,对我们有敌意”

  “这个足利义满,态度非常古怪”

  双方就剿匪事宜诸多方面进行了谈判,有些方面当场敲定,有些方面还需进一步沟通,总的来说,这一下午的谈判成果还是相当大的。

  将近傍晚,双方都有些疲乏了,在夏浔的倡议之下,谈判暂停,双方休息,这才结束会谈。

  一回到完全由自己人驻扎防守的住处,夏浔和郑和不约而同地向对方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郑和奇道:“足利义满有什么古怪”

  夏浔摇摇头,说道:“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就坐在他对面,他的神态举止,包括每一个眼神,我都没有忽略过,我感觉他像是在故意纵容我们似的。”

  “纵容我们”

  “对,纵容我们和斯波义将针锋相对。”

  郑和怔了怔,失笑道:“不会吧,国公怕是多疑了,他若是日本的一个臣子,或还可能卖主求荣。可他就是日本的君主,岂有身为君主,出卖自己的利益出卖忠心于他的臣子的”

  夏浔微笑道:“公公怎知他是要出卖甚么而不是争取什么呢又怎知斯波义将的所作所为,就量定是对他的忠诚呢”

  夏浔目光深沉地道:“何天阳逛街去了,等他回来,或许就会带来我们想要的答案。”

  第532章 伊甸园之蛇

  夏浔在日本的情报机构还是很给力的,第二天早晨,他急需掌握的一些情报就送到了他的案头。

  在足利幕府的中枢,有三个出身于足利一门的庶家:细川氏斯波氏田山氏,这三家轮流担任着幕府将军的辅佐人,也就是“管领”,相当于宰相之职,主要负责政务;另外还有一色山名京极赤松四家氏族,轮流担任幕府的“侍所头人”,又称为“侍司所司”,他们是处理武士事务的长官,被称作“四职”,主要负责军事。

  这就是最核心的公家和武家,以“三管领四职”为首,这七家守护大名家族,构成足利幕府的统治核心,而斯波义将就是足利义满麾下的第一管领,斯波义将为足利义满称霸日本出了大力,相应的斯波家族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越前若狭越中山城能登远江信浓尾张加贺等地如今都是斯波家族担任守护大名。

  足利义满崇尚中原文化,希望与大明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此力排众议,宁可答应向明称臣的这个先决条件;而且他热衷于中国文化和物品的搜集,在北山殿建立了大量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产业,这些都是在他一统全国之后,把目光放到国外产生的相应政策。

  而这些主张,是受到斯波义教大力反对的。当初追随他最得力的大将,因此和他分歧越来越大。

  鉴于明国的强大实力和一直以来许多日本高层对中国文化的向往,足利义满宁愿接受“称臣”这种屈辱性的条件,以便与明朝交往,而斯波义将显然是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对此政策他是强烈反对的。只不过他虽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却无法对足利义满的决定做出具体的反对措施。

  相应的,足利义满拿他也没有办法。此时的日本政权,实际上就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格局,足利义满这个大将军,就相当于武林盟主,在一定程度上,他能代表整个日本的态度,但是他手下的这些大名,都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足利家不像江户时代的德川家那样拥有绝对强大的实力,他需要维系平衡手下各个强大的大名的势力,才能贯彻自己的主张。

  因此斯波义将这些年来虽然老跟足利义满唱反调,足利义满也奈何他不得。双方各有忌惮,只好各行其事,这就是目前足利义满和他手下最强大的一个大名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就是夏浔最关心的足利义满的继承人足利义持的问题。

  足利义持是足利义满的庶子,由于足利义满为了控制寺社势力,决定出家时,他和正室日野业子以及继室日野康子都没有生下儿子,因此把足利义持这个庶子立为嗣子,并且让日野康子收他为养子,让他担任了征夷大将军。谁料足利义持刚刚担任将军不久,足利义满的嫡妻就怀孕了,给足利义满生了一个儿子,叫做足利义嗣。

  足利义满非常宠爱他的幼子义嗣,有时他去皇宫觐见天皇,也会带上他的这个小儿子,其目的很明显,是要加强幼子与天皇家族的亲密关系,虽然天皇没有实权,但是得到天皇的承认,无疑就能增加儿子的政治资本。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迄今为止足利义满都始终不肯放权给他做征夷大将军的儿子,足利义持一直挂着征夷大将军的名号,在京都做个有名无实的傀儡将军,京都早就有风言传说,足利义满有意罢黜义持,改由义嗣继承他的权力。

  不过现在足利义嗣才刚刚十岁出头,虽然人很聪颖,毕竟年纪太小,而足利义持做了十年的将军,虽然还没有掌握实权,却已经结交了一批大名,获得了他们的支持。足利义持知道自己的地位很危险,得不到父亲的欢心,就退而求其次,争取各个大名的支持。

  而支持父亲的大名,势必会服从父亲的决定,他要争取各个大名的支持,只能选择那些对父亲的政策感到失望的大臣,这些大名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他则获得这些大名们的支持和拥戴,从而抗衡由父亲那里施加的压力。

  在转而支持他的大名之中,斯波义将就是最主要的支持者,也是他最得力的支持者,由于这个关系,早就想把足利义持废掉的足利义满也不能不投鼠忌器,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继续耗下去,以免引起政局不稳。

  夏浔看到这些资料,隐隐地似乎发现了一点问题的关键,他想了想,问道:“那么,这个足利义嗣,现在就住在这处府邸里”

  何天阳道:“是的足利义满的俗家就在这里,足利义满很疼这个儿子,经常会接他去北山殿同住,也因此,足利义嗣跟他的哥哥关系更加恶化,在花之御所,两兄弟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

  夏浔笑了笑,问道:“这个足利义嗣虽然年纪小,可他是嫡子,又有足利义满的宠爱,那么,管领大臣中,有没有人支持他呢”

  何天阳道:“有,足利义满麾下三大管流,斯波义将支持足利义持,而细川管领则支持足利义嗣。细川氏这一代的家主叫细川满元,细川家就是因为被斯波家搞下去,才由斯波家做了第一管领大臣”

  夏浔赞许地道:“好,我想要的消息,可以这么快就传过来,事情做得非常好。”

  何天阳忍不住笑道:“那是自然,国公莫非忘了,东方亮如今可是”

  夏浔听了也不禁哑然失笑,说道:“嗯帮我安排一下,找个机会我得见见这位小朋友。”

  机会很快就来了,早餐之后,夏浔在花之御所闲游散心,绕过一丛花木之后,忽地看见一个身着和服头挽垂发的女人,戴着“额栉”和三根“钗子”,手里牵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正在花园中玩耍。两下里碰个正着,夏浔正想找个话题,那男孩子忽然说道:“请问,您是从大明国来的使臣么”

  他的中原话说得比较流利,夏浔有些讶异地向他看了一眼,说道:“是的,你是”

  那个男孩子向他很恭敬地鞠了一躬,答道:“大明大臣阁下,失礼了。我是足利将军的儿子足利义嗣,我听父亲大人提起过来自大明的大臣阁下。”

  夏浔被逗笑了,说道:“不用客气,叫我阁下就好了。殿下身边这位是”

  夏浔从何天阳那里得到的情报,已经证实日本如今也正发生着“争嫡”的事情,而足利义嗣还是个十岁的小孩子,既然已经陷入争嫡漩涡,要说他的母妃没有参与,那是绝不可能的。同一个小孩子能谈得出甚么他想尽办法要见的,其实就是这个女人,这是明知故问了。

  足利义嗣身边的这个女子很是清秀,她的着穿非常正规,裙裾下角露出一抹绯色的“长跨”,身着“单”和“五衣”,“五衣”是“紫之薄样”的春装款式,再外面是委地的“细长”,两道长长的裾,拖曳在身后,接着是“打衣”,红染的菱织物,泛着淡淡柔美的紫红色光泽,“打衣”之上是“表着”,鲜艳的花纹非常华丽,最外面是“唐衣”,像披风似的,只是没有系裳。

  她见夏浔向她望来,立即双手扶膝,向他深深地施了一礼,害羞地笑了笑。足利义嗣马上鞠躬道:“这是我的母妃大明大臣阁下,哦阁下,我的父亲很喜欢中国风物,我也很感兴趣,可以向您求教些问题么”

  夏浔眉头微微一挑,微笑道:“当然可以。”

  足利义嗣的母妃放开手道:“去吧,向大明大臣阁下多请教一些东西,可以增长你的见识。”然后飞快地瞟了夏浔一眼,向他鞠躬道:“义嗣是个好奇的孩子,麻烦阁下了。”说着转过身,一双木屐踩得嗒嗒直响,摇曳生姿地去了。

  “啊,海盗啊我也听说过他们,细川管领对我说过那些海盗,他们非常厉害的,你们的海军从那么远的地方来,能对付得了他们吗”

  两个人在花园里聊了半天,足利义嗣真的是个好奇的孩子,问了许多问题,最后又问到了夏浔的来意,两个人就提起了海盗。

  夏浔微笑道:“当然对付得了海盗是很厉害,但是我们大明的军队更加厉害他们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甚至不用打,只要用舰船一碰,就能把他们的船只撞得四分五裂。”

  “大明的船这么坚固么”

  夏浔笑道:“何止坚固,而且巨大。我们最大的战船,比一座庄院还大,仿佛一座巨大的城堡,一只舵,就有十多丈长,我们还有弓矢和巨弩,有发射时发出雷霆一般巨响杀伤力惊人的巨炮。”

  足利义嗣听得出神了,有些不敢相信地道:“阁下,如果你们的军队这么厉害,为什么还要请求我的父亲帮忙,还要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追捕海盗呢”

  夏浔道:“请求你的父亲帮忙,是出于对他的尊重,这里是日本,是你父亲治下的领土,如果我们不告而来,就会冒犯令尊的尊严,对么”

  “嗯”足利义嗣使劲地点头。

  夏浔又道:“我们之所以要跑这么远的路,就是因为海盗们打不过我们,逃跑了。再厉害的军队,如果敌人根本不跟你作战,你来了他就逃走,你走了他就跑去欺负你家的老弱妇孺,你能因为他逃命的本事很厉害,就说他是很勇敢的武士么”

  足利义嗣激动地道:“不那不是武士的作为那是无赖”

  夏浔笑道:“不错他们是无赖。我们来,就是要把他们堵在巢岤里面,逼他们必须向一个武士似的,与我们公开决战,不允许他们再逃走”

  足利义嗣两眼发亮地道:“那么,这一回,有我父亲的军队堵住他们的后路,让他们无路可逃,再有阁下的军队逼他们决战,他们一定会失败的吧”

  夏浔翘了翘大拇指道:“殿下很聪明,你说结果会怎样呢”

  足利义嗣想了想,又问:“大明国距这儿很远吧我听说海盗上了岸,就会混到普通百姓里边,找也无法找,你们再厉害,也不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海盗都歼灭,以后他们聚集起来再出海打劫,那该怎么办呢”

  夏浔道:“我们相距并不远,海外诸国之中,日本是距大明最近的国家,我们还在距你们日本很近的琉球建立了舰队,现在你的父亲代表日本同大明国建立了君臣关系,彼此开海通商,要维持这关系,就不能被海盗们破坏,所以只要海盗们再出现,我们很快就会赶来。”

  夏浔谆谆善诱地道:“你的父亲是我大明皇帝御封的日本国王,你是令尊的嫡子,将来会成为日本国王,到那时候,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可以向我大明皇帝陛下请求帮助,我们强大的军队也可以帮你对付你无法独力面对的强大敌人”

  足利义嗣有些吃惊,连忙摆手道:“阁下,您误会了父亲大人已经把征夷大将军传给了我的哥哥,我是不可能成为日本国王的。”

  夏浔吃惊地道:“是这样吗我对贵国的事情不是很了解,只听说你是将军阁下唯一的嫡子。而在我们中国,嫡子是唯一有权继承父亲基业的儿子,所以真是抱歉了”

  “没有关系其实在我们日本,也是这样的规矩,只是父亲大人要出家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

  足利义嗣笑得有些勉强,小孩子再聪慧,也无法掩饰他的心情,他想了想,又不放心地追问:“真的如阁下所说吗如果我们遇到了强大的敌人,可以向大明请求军队援助”

  夏浔正色道:“当然,你的父亲已经代表日本向大明皇帝陛下称臣,当他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强大敌人时,君主当然会为他撑腰,就像朝鲜,你可以了解一下他们的历史,他们曾经多次向中国请求援兵,每一次我们都帮助了他们,而且帮助他们取得了胜利”

  “是这样吗”足利义嗣喃喃自语。

  “国公,原来你在这儿,足利将军和管领大臣们正在等候与您继续谈判”不知何时,何天阳突然冒了出来。

  夏浔从亭子里的竹凳上站起来,对足利义嗣笑道:“好啦,我得和你父亲继续商谈剿匪事宜去了。”

  足利义嗣忙又鞠躬道:“是,同大明大臣阁下谈话,非常愉快”

  足利义嗣站在小亭中,痴痴地望着夏浔远去的背影,他的母妃不知从哪儿突然冒了出来,站到了他的身边,足利义嗣扭过头,激动地道:“母亲,我想除了细川管领,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个强大的帮助”

  “这位大明大臣说了甚么”

  足利义嗣对他的母亲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少妇脸上浮起两抹激动的红晕,好像妩媚的两瓣桃花:“好极了你的兄长很愚蠢地选择了同大明对立的道路,我想如果大明知道这件事,我们真的有可能争取到一个强大的朋友我会找机会拜访他的”

  第533章 兵不厌诈

  军事行动的合作,最难处不在于行动本身,而在于权利义务的分配,这方面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的谈判就容易多了。夏浔和足利义满约定,大明水师主要负责海上作战,由日本海军协助海面封锁等事宜,陆地方面主要交由日本军队负责,除非日本军队向明军水师求援或者陆地防线出现重大漏洞又或者海盗登岸潜逃的地点没有日本军把守,明军方可进行适当追击。

  所谓适当追击,就是三十里路程,不可深入,这一点夏浔也表示同意,他的目的是打击海盗,不是靠这支海军占领日本,真的涉入太深的话,路途不熟语言不通供给跟不上,对自己的军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那并不符合大明的利益,所以争取到较大的自由度之后夏浔便不再坚持己见。

  最后双方才谈到联合围剿时间和消息沟通问题,足利义满问道:“那么,我们具体的围剿时间确定在什么时候”

  夏浔道:“我想我们应该先确定,海盗们集中在什么地方,这方面的情报,我们并不了解。了解了海盗们的据点和人数,才好做下一步安排。”

  足利义满微微一笑,唤道:“聪明丸”

  障子门一拉,一个貌美如花眉清目秀身穿黑色武士服的少年出现在门口,向足利义满大礼参拜,恭声道:“将军阁下”

  “把我要你查探的关于海盗的消息向上明天使介绍一下”

  “是”

  那个少年武士恭应一声,走到几案前,从怀中摸出一副地图,缓缓摊开,指点着道:“海盗主要聚集在这几片海岛上,急风岛破浪岛鸭礁岛,急风岛上大约聚集着三股海盗势力,分别是仁木家田丸家”

  夏浔注意地看了看他的软底鞋子打了绑腿的双腿以及紧束的腰带,心道:“将军和大名都养了许多忍者,作为他们打探情报刺杀敌将的秘密组织,这个聪明丸想必就是一个忍者了。”

  聪明丸介绍完了各个组织的情况之后,足利义满说道:“这些海盗彼此之间常常发生争斗,但是一旦遇到外部威胁,就会团结起来,他们形成合力之后,力量非常强大,我也曾派兵围剿过他们,一旦兵势不及他们强大,就会遭到他们的反噬,一旦派出重兵,他们就会离岛而去,那些小岛,我们无法长久驻扎,对付他们很是头痛。这一次,有上明水师之助,希望可以把他们彻底打垮。”

  斯波义将沉声问道:“请问辅国公阁下,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对他们发起攻击”

  夏浔道:“这个问题,我想还是由将军阁下来决定的好,我们的战舰就在琉球,朝发夕至,不过我们需要知道将军阁下这边还要准备多久。”

  足利义满思索了一阵,说道:“要在陆地上部署好防线,派遣足够的军队,并派遣海军配合上明水师在海上对海盗形成合围,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我们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