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行第112部分阅读
作者:未知      更新:2021-02-15 07:55      字数:11747
  嘴里说着狠话,可是看着城头矗立的亡父灵牌,他却是一筹莫展。

  朝廷的六十万大军,都没能挡得住他的脚步,可是面对皇考的灵牌,他如何劈得下手中的钢刀

  李景隆夹着尾巴,硬着头皮回了金陵。

  他从济南领着残兵败将一路往南逃,一口气儿逃到徐州,他不走了。他没法走了,皇上前前后后给了他八十万大军,结果他连吃败仗,现如今身边只有几万人,他有什么脸回金陵回去不被砍头都没有天理了。

  李景隆在徐州站稳脚根,琢磨琢磨,想着还是先收拢残兵再说,他先派人打探了一下燕军的动静,得知燕军已围困了济南,随后便传令郭英平安陈晖等将领率兵来听候差遣。

  这老哥儿等了大半个月,老将军郭英没鸟他,直接把他的令箭掷到了他的传令兵脸上,轰出中军大帐,然后接着写他的请罪兼告状奏折去了;平安还算给他面子,哼哼哈哈的答应下来,只是答应归答应,就是不挪窝,他在单家桥附近苦心经营,把一个小兵镇打造得铜墙铁壁一般,然后就不断出兵截燕军粮道抄燕军后路去了;陈晖那边倒也答应下来,只是今儿说残兵败将还没收拢,明儿说探知燕军半路设伏,总之,就是不动弹。

  其他各路将领也是大体相似,老资格的直接不给他好脸色,同一辈儿的就找许多稀奇古怪的理由。自古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到了李景隆这儿改了,改成将在外帅命有所不授,根本没人理他这个碴儿,曹国公讨逆大将军李景隆还没被皇帝免职,先被麾下的大将给抛弃了。

  李景隆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无奈之下,只得把战败的原因尽量推诿到他人身上,然后写了一封密信,叫人送去金陵给黄子澄,希望危难关头,黄大人再拉小兄弟一把。

  黄子澄看了李景隆的书信,整个人都要崩溃了,先前李景隆五十万大军败退德州城,他能把这么一件朝野皆闻的大事瞒下来,只哄着皇帝一个人不知道,这已经几乎是逆天大能了,现如今六十万大军一败涂地,比上次败得还惨,六十万大军活着的不过一半,其中伤残士兵又有数万,德州百万担军粮尽付敌手,济南府被围困,各路将领纷纷上书,众口一词指向李景隆,他黄子澄纵是一手遮天,这事儿也瞒不下来了呀。

  黄子澄没有再拉他一把,而是揣了他的书信找皇上弹劾他去了。

  朱允炆还在学周礼,这东西博大精深,想要以周礼治天下,复古安邦,自己不学个透彻是不行的,他正学得津津有味,黄子澄揣着李景隆的书信灰头土脸地来了。

  朱允炆一见他面色有异,不禁奇道:“先生何事慌张”

  “陛下,陛下啊”

  黄子澄仆倒在地,老泪纵横:“李景隆败了,德州大败,八十万大军一败涂地,如今燕逆已兵困济南城,李景隆败走徐州,诸将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呀皇上”

  “甚么”

  朱允炆大惊失色,蹭地一下站起来道:“李景隆不是领兵去攻北平么怎么反倒败在德州,八十万大军,竟然竟然大败燕逆有多少兵马”

  黄子澄叩头不止:“陛下,李景隆兵发北平,至白沟河,正迎上燕逆兵马,李景隆狂妄自大骄兵慢敌,以致一败涂地,丧师辱国”

  朱允炆脸色发白,退了两步,一跤跌坐椅上,黄子澄匍匐几步,号啕大哭道:“李景隆指挥不当,折我朝廷兵马无数,还请陛下马上下旨,召李景隆回京师,诛其首级,明正典刑,以谢天下励将士,鼓舞人心。”

  朱允炆心乱如麻,挥手道:“速速传旨,宣李景隆回京”随即上前扶起黄子澄,仓惶失措道:“先生,李九江大败,山东府危矣,朕该如何是好”

  黄子澄张了张嘴,可是再也拿不出卧龙凤雏的气派来了。

  朱允炆见状赶紧说道:“快,速宣孝直先生兵部齐泰等军机重臣赴正心殿议事”

  李景隆在徐州望穿秋水,没等来黄子澄的妙计,却等来一道圣旨,只得凄凄惶惶回到京师,此时战败消息已传遍朝野,弹劾的奏章雪片一般飞到了朱允炆的御书案上。

  李景隆到了京师,自缚双手,上殿请罪,黄子澄第一个抢出来道:“陛下,李景隆辱国丧师,罪应万死,请陛下将他正法,以谢宗社天下。”

  李景隆也知道自己这罪是重了,只吓得簌簌发抖,连连叩头请罪,朱允炆看在眼里,想到自己还做皇太孙时,便与他交情甚好,如今自己是君,他是臣,他的生死都操在自己手中,怜悯之心一起,那一腔怒气不觉有些弱了,便道:“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燕逆。李景隆固然罪不容赦,但是念他乃是开国功臣之后,朕实不忍加以诛戮,且法外施恩,饶他一回吧。”

  黄子澄义正词严地道:“法者,祖宗之法,行法者以激励将士也。今李景隆奉皇命讨逆,却昏馈无能,以致丧师辱国,虽万死不足以赎其罪”

  李景隆听了牙根一咬,怨毒地盯了黄子澄一眼,可他这时已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黄子澄却是皇帝跟前第一宠臣,他哪敢激怒黄子澄,给自己雪上加霜。

  副都御史练子宁见皇上有心赦免李景隆,也怒气冲冲出班奏道:“陛下,治军之道当赏罚分明,陛下不应予以宽赦,而应严惩不贷,如此才能激励军心”

  武将们装聋作哑,没有一个出声,就看着这些文臣们自说自话,文臣班中原本就坚决反对违背祖制削除藩篱的年轻御使郁新怒不可遏地跳了出来,大喝道:“陛下,李景隆,不可赦不但李景隆不可赦,举荐他挂帅出兵的黄子澄亦不可赦”

  郁新一言,满堂皆惊,就听他慷慨激昂地道:“不但黄子澄不可赦,臣听说,朝廷讨逆大军当初在北平城下就是吃了大亏的,如果情况属实,兵部尚书齐泰隐瞒军情,亦不可赦;方孝孺执掌国政,截留兵败奏章,也不可赦。这些人包容李景隆无能之辈,害得朝廷八十万大军死伤惨重,江山撼动;害得无数人家只留下孤儿寡母,日夜悲啼。个个都是罪不容赦,诛其满门,也不为过”

  郁新这个愤青一跳出来,反而帮了倒忙,只杀他的大表哥朱允炆都不舍得,再要追究方黄齐泰等人责任的话,他身边还有什么能臣可用,建文新政不就要半途夭折了吗面对如此后果,他又怎能祭得起手中的尚方宝剑

  第342章 我愿意

  今夜的月亮特别明亮,月下皎洁如霜。本来残破的城头因这淡淡的月色,似乎也掩盖了血腥,透出几分诗情画意。

  天上,一缕薄云轻轻地掩住了月亮,就像出浴的美人儿,将一袭薄如蝉翼的轻纱遮住了胴体,少了几分赤裸裸的光辉,朦胧中却更增添了几分诱人的味道。

  这时,一个人影鬼祟地一闪,消失在一块城下抛上来的巨石旁。

  “什么人,站住”

  巡城的几名督战士卒立即拔刀追了过去,就只利用这刹那功夫,运兵道上又出现了一个人,张弓搭箭,一枝利箭划着弧形遥遥消失在城外的夜空中。那人影向下一伏,消失不见了。

  “嚷什么,嚷什么。”

  石头后边,西门庆苦着脸站了起来,火把照耀下,只见他按着肚子,微微翘着屁股:“是我,是我啊。哟,陈小旗,是你啊”

  追在前头的那人松了口气,问道:“原来是西门郎中,你在这儿干什么”

  在他身后,几名官兵已经散开,目光重又转向城头。

  这个小旗也曾得到过西门庆的救治,所以对他态度还算和气。西门庆苦着脸道:“吃坏了肚子,想方便一下。”

  陈小旗又好气又好笑地道:“那也不能到城头上来方便啊,怎么不在城下寻摸个地方”

  西门庆干笑道:“城下渗得慌。黑灯瞎火的,那街巷间也不知死过了多少人,不敢去啊。城头有各位一身杀气的军爷守着,鬼魅不敢侵嘛。”

  “在这地方”

  “陈爷放心,一会儿,我用土掩上不就完了嘛,行个方便吧,哎哟,我这肚子闹得厉害,城下巷弄里,我真不敢去呀。”

  陈小旗摇摇头,道:“记着用土埋上。”

  “是是是”

  西门庆看着他走远,诡异地一笑,褪了裤子蹲下去

  “他还活着,文轩还活着,哈哈哈哈”

  燕军营中,朱棣放声大笑,朱能张玉等人也是喜形于色,邱福道:“杨兄弟怎么就跑进城里去了这济南一围三个月,亏得他活到今天啊。”

  “是啊”

  朱棣展着那封帛书:“难怪,这就难怪了,今日在城头以反光映晃本王双眼示警的,原来就是杨旭。”

  朱棣看着信,点点头,又摇摇头,最后将书信放下,喟然叹道:“杨旭本来混在难民当中窥探李九江动静,不料高煦兵马一到,逃难百姓惊慌起来,杨旭被乱民一拥站不住脚,稀里糊涂的就进了济南城,这两个多月来,他在城里实也吃尽了苦头。”

  说到这里,他肃然道:“杨旭在城里的消息,只限帐中这些人知道,你们须严格保密,以防为敌军察知,害了他的性命。”

  朱能道:“臣等知道了,只不知杨兄弟信中还说了些甚么”

  朱棣道:“其他的么,倒也没有甚么,只是,针对铁铉所用那下三滥的手段,为本王出了一个主意。”

  张玉动容道:“甚么主意”

  朱棣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立本王祖父牌位,以抗铁铉。”

  众将听了,面面相觑,只觉此计匪夷所思,真亏他怎么想得出来,过了半天,邱福才一跃而起,振奋叫道:“着哇好计,果真好计,有此计谋,还怕不能施展拳脚么”

  白天,当铁铉架起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灵牌的时候,城下燕军都目瞪口呆,不但火炮不敢用了,连攻城都忘了,被城上守军趁机担草袋垒石把豁口堵上了。朱棣见士气已衰,便鸣金收兵了。这一晚,他们都在帐中计议对铁铉的无赖手段如何应对,想不到这时已被大家以为死于乱军之中的夏浔竟然送来了消息。

  朱能拍拍额头,呵呵笑道:“文轩这脑袋是怎么长的,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的主意”

  朱棣摇摇头,苦笑道:“文轩这一计,天下人人用得,唯有本王用不得。我今既在济南城下,这一计,便绝对不可用。”

  张玉等人一怔,朱高煦已按捺不住,抢先问道:“父王,这一计,如何就用不得”

  朱棣沉声道:“铁铉好歹是个做臣子的,他将俺皇考灵牌竖于城上也还罢了,俺朱棣是大明太祖高皇帝亲子,若是依样学样,竖起俺祖父的灵牌与皇考打擂台,贻笑天下的,将是俺朱明皇室,侮辱的都是俺朱棣的先人,如此伎俩,怎么能用”

  朱高煦一呆,设身处地一想,确是这个道理,不由大为泄气,说道:“如此,咱们该怎么办才好”

  朱棣道:“铁铉狗贼,虽将俺皇考灵牌悬挂墙上,总不成挥舞灵牌与我军对战,若是那样,这大不敬之罪,他承担不起。他若真敢如此,本王就算以炮火毁了灵牌,杀他雪耻也是为人子者天经地义之举了。今既动不得火炮,便不能攻城了么铁铉诡计,挫我锐气,泄的却是他的军心,明日攻城,多以云梯钩梯撞车壕桥蛾傅轩车,本王耗也要耗死了他”

  他想了想,又嘱咐道:“对了,问清那捡箭的小校,是在哪一面城墙下捡到的,这一面城墙,只可佯攻,免得误伤文轩”

  锦衣卫都指挥使衙门,后庭院中,花丛之下,摆着一条几案。案上有新鲜瓜果,新启封的美酒,此外还有一盘月饼,鲜藕菱角等果蔬。

  平素滴酒不沾的罗克敌,今夜似乎兴致很高,举起杯来,一仰脖子,便把一杯酒一饮而尽,只是看他脸色,郁郁然却不像是开怀模样。

  “千月还没送回消息吗”

  “还没有。”

  “十二连营须臾告破,燕军接收德州飞骑追赶李景隆,几乎一气呵成,要说朝廷没有在德州安排内间,断不可能,可恨呐,朝廷戒备我等如避蛇蝎,始终不肯信任重用,否则,本官一定能把燕王耳目全都挖出来”

  罗克敌说到烦恼处,忍不住重重一捶桌子:“如今可好,只派去萧千月一人,还得束手束脚,避着朝廷,能查出些甚么来唉尽人力,听天命吧”

  刘玉珏又为他轻轻斟满酒杯,见他一脸烦恼,忙知趣地岔开话题道:“听说,曹国公回京,已经受到百官弹劾了,如今如何”

  “哈哈”

  罗克敌酒到杯干,又是一杯酒一饮而尽,嘴角噙着冷笑道:“怎么样,还能怎么样,皇上大发善心,将我大明八十万大军弄得七零八落,居然只是免去讨逆大将军之职也就罢了。倒是保定总兵武定侯郭英郭大人,居然也被免去官职,惩罚比李景隆还重至于方黄之流,识人不明,举荐不当,居然毫发无伤”

  罗克敌把酒杯重重一顿,痛声道:“皇上优柔寡断姑息养j,真是可怜,亦复可恨呐”

  刘玉珏吃惊地道:“大人,您喝多了。”

  罗克敌冷哼道:“我没有醉,此处只有你我,我还说不得几句心里话么”

  罗克敌怒气冲冲地从刘玉珏手中一把抢过酒壶,对着嘴儿灌了几口,一抿嘴巴,这才说道:“先帝英明一世,平生只做错了一件事,那就是,立错了皇储”

  刘玉珏听到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只骇得俏脸发白,明知左右没人,他还是担心地四下看看。

  罗克敌眼圈微红,醺醺然地扶案瞪着刘玉珏,沉声道:“当今圣上,有什么,嗯”

  “只有一个字,儒”

  “如果换成两个字,就是正统”

  “除了正统这个身份,他什么都不是”

  “大人”

  “可是,这正统,就是拥戴,就是权力呀”

  罗克敌拂袖起身,快步走到一旁花丛前,花丛中传出的唧唧虫鸣立即静了下来。

  刘玉珏失措地站起,不敢说话。

  罗克敌双手负于身后,仰首望着天际一轮明月,思绪忽然转到了夏浔的身上:“杨旭,是我错了么不会,我可以看错人,却不会看错势,就算燕王如今连胜两场,比起这个庞大的帝国,他的力量仍旧弱到可怜,李景隆这头蠢猪已经被免去讨逆大将军之职,朱棣,以后不会再占到什么便宜了。这个赌,你输定了”

  济南城中,夏浔悄悄摸回城下,回到他与谢雨霏合住的那顶破烂的小帐篷,月光从一处处孔洞破烂处照射进来,形成一道道光束,迷离静谧。

  谢雨霏静静地坐在帐前,月光洒在身上,温润如玉,身后帐中的光束,却似她脑后的一道道霞光,月下美人儿,那张小脸别有味道。

  “谢谢”

  夏浔在她身边坐下,先把那只弓藏到了帐中。

  “哥哥,你到底有什么重要消息,要冒这么大的风险送给城外”

  夏浔把“老子打儿子爷爷打老子”的法子对她悄声说了一遍,谢雨霏听了蹙眉微微思索一阵,摇头道:“此计虽好,若攻此城者仅是燕王麾下一员将领,倒是可用。燕王既在城下,恐怕是不能用的。”

  夏浔一怔,问道:“怎么说”

  谢雨霏道:“虽然朝廷说燕王是反贼,但是燕王靖难,毕竟有据可依,那就是他老子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建文帝篡改祖制,这是事实,燕王自称遵祖训靖难清君侧。其实也就是用他老子来压他老子的孙子。现在铁铉挂出先帝神牌,你给他一千一万个理由,他能毁了自己生父的神位

  再者,铁铉是皇帝之臣,燕王乃先帝之子,铁铉可以这么干,燕王却不可以,百善孝为先,做儿子的可以请了祖父,便来殴打亲生父亲铁铉的手段,几近于无赖,如果燕王也这么干,那不是拿自家父祖戏弄玩笑么皇室的脸面都要丢尽了。”

  夏浔怔了怔,长叹道:“我只想着这个法子或许可行,却忘了燕王的身份,唉”

  谢雨霏拉住他的手,柔声道:“哥哥不要烦恼,你已尽力了”

  夏浔揽住她的肩膀,让她轻轻靠在自己胸前,仰望着天空一轮明月,痴痴怅想。

  这个法子,其实是他从后世一本小说里学来的,他献计与燕王,固然是想尽快结束济南之战,其实也是一个试探,他想知道,历史是不是在沿着他所知道的历史轨迹发展。如果燕王采纳了他的主意,那么历史显然至此就会发生变化,他就可以确定,他有能力改变未来,可是谢雨霏的一番话,又让他惶惑起来:我仅仅是在修正本来的历史,还是可以改变它呢

  人的胆子,是一点点大起来的,最初,他认定自己只是个打酱油的,只想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可惜他窃据的这个人的背景,并不那么简单,天不从人愿,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参与甚至主动创造了许多大事,他想知道,自己的作用是不是仅止与此,可惜这第一次试探,就用在了错误的人身上。

  “哥哥,想什么呢”

  “喔,没有,我只是只是觉得今晚的月亮,似乎特别的圆呢。”

  谢雨霏“噗哧”一声笑出来:“傻瓜,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呢,月亮当然圆了。”

  夏浔呆呆地问:“已经中秋了么”

  自从离开长春观,他就不再计数每天的时期了,没想到不知不觉间,竟已到了中秋佳节。

  谢雨霏的脸颊贴着他的胸口,轻轻地蹭了蹭,幽怨地道:“前年中秋,你说去年中秋,咱们成亲。今年中秋,我们却在这里”

  夏浔听了,想起她对自己的一往情深,不觉意动:“管他呢,以后有机会,再试探我到底是时间倒流,还是来到了霍金所说的平行空间吧。不管是哪一种,不管是在哪里,不管是怎样的处境,有一样目的都是我矢志不移要去做到的:给我爱的人,幸福快乐”

  夏浔轻轻勾起了谢雨霏的下巴,让她的小脸仰起来,谢雨霏以为他要吻自己,脸上悄悄漾起一抹娇羞,一双弯月般的俏眼顺从地闭了起来。

  夏浔轻轻地道:“前年中秋,我说去年中秋,咱们成亲。今年中秋,我们在这里。在这里,我们成亲吧”

  谢雨霏唰地一下张开了眼睛,一双眸子登时从弯弯的月亮变成了两盏探照灯。

  夏浔柔声道:“这里,没有三媒六证,没有高朋满座,没有亲友道贺,没有花轿喜酒,没有凤冠霞帔,没有洞房花烛,只有我,你”

  谢雨霏喜极,抢着说道:“我愿意”

  第343章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天亮了。

  夏浔和谢雨霏相拥着坐在帐前,是被城头上的梆子声惊醒的。

  梆子声不紧不慢,一长两短,这不是敌军攻城的信号,而是叫起备战。

  夏浔张开眼睛,就看到谢雨霏正痴痴地凝视着他,眸中有一抹娇羞,还有一抹欢喜,见他醒来,宛宛垂首,低声道:“昨夜是奴与相公的大日子,却未能侍奉郎君枕席”

  昨夜,两个人果如当日金陵街头对李景隆宣告的那样,以天地为媒,以明月为证,对拜成亲,然后相拥着看了半宿的月亮,说了半宿的情话,直到三更天才不知不觉睡去,两个人的洞房之夜就是这样度过的。成亲,对一个女儿家,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难怪谢雨霏对此耿耿于怀。

  夏浔微笑道:“这里如此艰苦,怎生行周公之礼呀婚礼不曾大操大办也就罢了,这头一次恩爱缠绵,怎么也不能草率了。”

  他握住谢谢的手,柔声道:“等我们安全脱险,吃得饱饱的,洗得净净的,再好生恩爱一番。这头一次,怎么也要让咱们念念不忘才成,也许几十年后咱们儿孙满堂了,想起这头一回,还能会心一笑,回味无穷。”

  “嗯”

  谢雨霏听得满眼小星星,她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摸了摸夏浔历经三个月,已经蓬勃生起不曾刮去的大胡子,甜甜地道:“奴也期待着”

  “还是自称我吧,像梓祺那样,咱们家没有那么大的规矩,在外人面前注意些就成了,你是谢谢,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的谢谢,用不着奴呀奴的”

  要说这“奴”,只是女儿家的自称,倒也不是奴隶的意思,但是谢雨霏感受得到他的尊重和心爱,满心欢喜,也不强辩,仍是温驯地点头。

  “咳”

  旁边忽地一声轻咳,二人赶紧分开,南飞飞蹦蹦跳跳地现出身来:“姐姐还是一身男装呢,大家都起来了,注意着点,小心叫人看见。”

  夏浔起身笑道:“我去洗漱一下,西门兄呢。”说着不待回答,就走开了。

  济南是泉城,虽然几个月下来,搞得人间地狱一般,但是水源并不缺,以前许多人饿得爬不动,躺在泥地里等死,当然不会再有心洗漱。如今剩下这些人至少有口饭吃,为了防止瘟疫,就算不爱洁的人,守军也是强迫每日洗漱的,所以大家虽然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倒是不致弄得身上臭烘烘的。

  看着夏浔走开,南飞飞歪着头打量打量谢雨霏,忽然像是有什么大发现似的,惊奇地张大眼睛:“姐,我觉得你的气色神情,好像跟昨天一点儿都不一样了呢,吃了什么好东西了,小脸红扑扑的,眼神这么亮”

  谢雨霏也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骄傲地道:“姐成亲了。”

  南飞飞瞪圆了眼睛:“在这儿”

  谢雨霏优雅而得意地点头。

  “就昨晚上”

  谢雨霏继续优雅而得意地点头。

  南飞飞出了口大气,赞叹点头道:“左右不远还有别人住着,就这儿就这时候你们居然能拜堂洞房,啧啧啧,佩服,妹子佩服的五体投地,你不愧是我姐”

  谢雨霏红着脸白了她一眼,嗔道:“这帐篷这么破,抬头都是洞,怎么洞房啊,人家只是拜堂成亲了好不好还没还没呢”

  南飞飞恍然道:“原来如此,我还想呢,你也太饥不择食了吧”

  谢雨霏又好气又笑:“我是女人就算有人饥不择食,那也不该是我吧”

  南飞飞笑嘻嘻地道:“这可不好说啊,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二十岁是偷食吃的小松鼠,姐可是个老姑娘了,谁知道你偷没偷嘴吃”

  刚说到这儿,城头梆子声突然变得毫无节奏,“梆梆梆梆梆”

  二人脸色一变,登时敛了笑容:“不好,燕军又攻城了”

  “奇怪,看他们打得热火朝天的,这箭怎么不是射到城里巷弄间就是软绵绵的射到了城外,攻势也”

  陈小旗提着刀站在城头,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觉。

  “笨蛋蠢货白痴废物傻瓜滚你姥姥的”

  正在因为自己这面城墙的攻势看着火热实则微弱而暗自窃喜的总旗官羊魅一听陈小旗向自己提出疑问,不禁勃然大怒,骂完了还不解气,又在他屁股上狠狠加了一脚:“敌军攻势猛烈,我等伤亡惨重,懂吗快去守城,放些甚么狗臭屁”

  陈小旗恍然大悟,赶紧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是是是,小的明白了,小的这就督战守城”

  陈小旗咬牙切齿地冲上去,举着刀子来回奔跑,指挥着那些兵丁民壮都跟着跑动起来,从远处一看,也不知这儿的攻势是何等的猛烈。

  少了抛石机对城头的破坏和铜火炮对守军的压制,燕军攻城的难度明显加大了,伤亡也更多了。

  燕王朱棣攻了两日不见成效,正自烦燥,居然又接到了几个坏消息。

  运势似乎就像风一样,顺利的时候,顺风顺水,甚么都顺,不顺的时候,各种问题便接踵而来。

  燕王朱棣接到的第一个消息,是朝廷马上又要抽调兵马整顿败兵北上了,主将是谁尚未确定,但是兵部已经开始抽调军队。白沟河一战中,若非帅旗突折,朱棣险些就此大败,那袭其后营,再攻其侧翼的战术,就是出自魏国公徐辉祖之手,朱棣对这个大舅子,其实是颇为忌惮的,徐辉祖已经回了京,迄今主将未定,显然朱允炆到底放心不下把大军的控制权交到徐辉祖手上,朱棣听了这消息,却是放心了许多。

  不过他在济南城下困城三个月,也是师老兵疲,如果朝廷再有生力军来,只要不是李景隆为帅,恐怕再弱也弱不到哪儿去,这一点却不得不注意。

  朱棣召集诸将,正在估算朝廷大军还需多久才能北上参战,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消耗在济南城下,后军指挥使房宽忽然满身鲜血地跑回来,跪地请罪说,南军都督平安陈晖合兵一处,截他的粮草,他将车子圈起,结阵自保,却被明军以火箭焚烧了粮草。

  同时平安还禀报,他率兵追赶时抓住了几个明军,从他们口中问出,平安已经集中了许多舰只,并从军中选拔出了五千名使船会水的士兵,准备近日沿运河兵进德州,水陆配合诸军配合,要把德州军粮夺回去,即便夺不回去,也宁可焚之一炬,绝不资敌。

  朱棣听了这个消息,不由暗吃一惊,粮食,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没有粮就没有军队,储存在德州的军粮不但可以安稳军心,还能继续招兵买马,断不容有失。同时,这么庞大数量的粮食,要运回北平绝非易事,如果等到金陵那边发了兵,这边再有陈晖平安等兵马沿途袭扰,这粮食就将成为自己的软肋,不但运不回北平,连军队都可能拖死在这儿。

  济南城高墙厚,不易攻打,守军又被铁铉一招绝户计逼得再无退路,死守危城,就算他现在撤了先帝神牌,几日间怕也攻不下来,两相权衡,还是保军粮要紧,此时一退,还可以给世人一种因为敬畏皇考,故而撤退的印象,无疑对自己争取军心民心也是大有益处。

  想到这里,朱棣果断决定,放弃济南,回师德州,护送军粮赶回北平。

  朱棣做事果断,一经决定,毫不迟疑,立即下令鸣金收兵,同时把自己的考虑晓谕众将,吩咐马上拔营。按照他的计算,就算现在马上启程,因为粮队行走缓慢,恐也将被明军追及,到那时他的主力部队必须迎敌,不能承担运粮重任,故而他还派快马赶回北平,叫世子高燧组织运粮队伍接应。

  八月十六日,

  正午。

  夏浔等人端着大碗,排着队伍等着领粥。

  今天燕军的攻势逾加稀松了,只打了不久便鸣金收兵,城中守军得以比平时多歇息了大半个时辰,所以此时大家都比平时这个时候多了几分精神气力。

  忽然,城头上负责监视瞭望的人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尖叫,那嚎叫声叫人听着渗得慌,正在城下排队打粥的人刷地一下抬起头来,一起向城头望去。就见一个守军好像疯了似的,口中嗬嗬连声,手舞足蹈地向着下边的人嚎叫:“退啦燕军退啦啊哈哈燕军退兵啦哈哈哈哈”

  “轰”地一下,排队打粥的队伍顿时炸了窝,所有的人都疯狂地向城头上跑去,仓惶之间大碗打翻了好几只,连一锅稀粥都撞翻了,被烫到的人也似毫无知觉似的,只顾向城头上跑,就连那系着围裙的大师傅也兴奋欲狂地跑上城头,手里还忘形地攥着一只勺子。

  “咚咚咚当当当砰砰砰”

  扑上城头,看见燕军果然拔了大营,正在陆续开拔,城上的军民都要疯了,他们手舞足蹈,连蹦带跳,有些人不管认得不认得,都抱在一起喜极大哭,还有一些拼命地敲打着一切,发泄着心中的喜悦。

  用刀敲盾牌的以枪顿地的还有那位煮饭的大师傅抡着勺子拼命地敲打城头,勺子把儿都敲弯了,他都没有察觉。

  南飞飞和西门庆对视一眼,西门庆肩上的药匣光啷落地,两个劫后余生的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泪水模糊中,南飞飞从西门庆的肩头上看过去,看到两个男人正在激烈地拥吻。

  恶寒

  她眨眨眼,才看清那是夏浔和谢雨霏。两个人都是男装,这样的举动似乎很古怪,可是放眼望去,做出种种怪异举动的,又何止他们。热泪满颊,她却笑了,笑着,狠狠一口咬在西门庆的肩上,在他的嚎叫声中,拼命地跳着跳着

  第九部 逍遥游

  第344章 嗯

  朱棣的大军离开济南城,这一日赶到了山东禹城。

  这座城在德州和济南中间,早就在朱棣的控制之中,大军到了禹城,城门洞开,直接穿城而入。他的主力大军撤退,是不用担心平安和陈晖挥军夹击的,平安和陈晖联合其他各驻军将领在兵力上倒是不逊于他,但是有将无帅,难以众军如一。

  至于济南城中的盛庸和铁铉,或许会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一路接收城池,美其名曰“收复”吧,说不定还要说围城三个月,燕军如何的焦头烂额困顿不堪,纸样文章而已,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也奈何不得。

  “禹城驻军,与本王一同撤退,这里不必留守了。”

  朱棣站在城门口,对禹城守军将领吩咐一声,又回望一眼,叹道:“那些残兵败将,不待本王走远了,城门是不敢开的,恐怕文轩一时半晌是追不上来了。”

  朱高煦对夏浔也甚有好感,不只是因为夏浔把他从金陵解救出来,还因为之后夏浔屡施妙计,对他父子靖难大业立下许多功劳,在朱高煦眼中,夏浔的功劳本领可是丝毫不逊于领兵挂帅正面作战的张玉朱能邱福诸位叔叔的,闻言便道:“爹爹不必挂怀,咱们退了兵,杨旭那里自然就安全了。等他脱了身,自会赶来与爹爹相会。”

  朱棣点了点头,一提马缰道:“走,先进城,歇息一个时辰,大军再继续赶路。”

  禹城早在朱棣控制之中,此刻城中又挤满了兵,百姓们大多都紧闭门户,怕招惹了麻烦,有那在街头行走的百姓,也都跟黄花鱼儿似的,溜着街边行走。好在,朱棣以臣犯君,道义上本就不占先手,被许多儒生文士骂的狗血喷头,为了争取民心,对军纪约束极严,唯恐再挨老百姓的骂,所以军队虽多,倒也彼此无涉。

  朱棣策马入城,正想寻个去处歇息一下吃顿午饭,路旁行人中突然窜出一个人来,一把揪住了他的马缰绳。燕王身边的侍卫也是大意了,万没想到满街望去不见头尾俱是燕王兵马,这些平民百姓又是畏惧胆怯惯了的,忽然竟跑出一个傻大胆儿来。

  他们只道此人是个刺客,一个个惊得亡魂直冒,待他们抽出佩刀围上来,已是一身冷汗。朱棣一惊之来,也是陡然握紧了腰刀,只是那人接下来的举动,却制止了朱棣及其侍卫们的动作。

  只见这人一俟抓住了马缰绳,制止了马匹前进,立即顺势跪了下去,高声道:“临邑诸生纪纲,愿追随殿下,清君侧诛j佞,鞍前马后,效力大王,还请殿下收纳”

  四下侍卫们本来刀枪并举,眼看就要在这人身上戳十几个透明窟窿,一听这话登时停下。朱棣闻言,有些错愕,看看跪下的这个身材魁梧的山东儒生,讶然道:“你欲投本王”

  难怪朱棣惊讶,他起兵靖难以来,骂他最狠的就是读书人,他们不管朱允炆是怎么对诸叔父的,只管讲那是君,你是臣,君要臣死,不该死也得死,你以臣犯君,就是十恶不赦,就是罪大恶极,这双重标准把个朱棣郁闷的不行。

  自他起兵至今,主动归附的多是武将,文官大多是兵临城下这才归降。有功名的读书人,在他前程未卜之际主动来投靠的,此前只有一个杨旭,纪纲是第二个,这对迫切需要掌握着天下根本掌握着喉舌语言的读书人承认的朱棣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

  朱棣用人,一向是但来归附,必量才施用,委以重任。可是纪纲出奇冒泡,以有功名的读书人身份,闻名而来归附,此前实在是太少了,以致于刚刚经过铁铉诈降的朱棣一时之间又喜又忧,患得患失,竟然怕他是个前来行间的j细。

  所以,得到纪纲的确认,并再次慷慨陈辞一番之后,朱棣并未轻信,只是说道:“你既说自幼习武,骑射俱精,本王军中,如今最缺悍勇之士,你可愿做本王一马前卒,为本王牵马坠镫”

  纪纲听了便是一怔,他的性格是不甘寂寞的,可若是循正途,以他一个被府学开除的学生身份是很难有所发展了,因此他才下定决心想在乱世之中豪赌一把,把一生前程的赌注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