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40部分阅读
作者:未知      更新:2021-02-14 13:43      字数:11906
  干起了打家劫舍的买卖。

  辛辛苦苦的学了点医术,以女子的身份行医,刚刚有了点名声,马上就被贵族子弟们给盯上了

  因此不得不入宫做了一个侍女。

  虽然命好,因为懂得医术,很快博得了王娡王太后的欢心,还因此让其弟弟义纵被王太后赦免,还任命做了中郎。

  可惜,马上就因为她深的太后的欢心,于是,被刘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给推了。

  没名没分的跟了刘彻两年,天天给刘彻暖床洗脚,可惜,却因为不能生育,迟迟不能上位成皇家正式册封的妃嫔。

  之后,就是卫子夫登上了舞台。

  从来只有新人,有谁见过旧人哭

  这也就算了,没两年,王太后也薨了

  不过,义夫人虽然前世一生坎坷,但他的弟弟却因此飞黄腾达。

  刘德就记得,前世宁成罢官,跑回了南阳老家,做了土财主,威风不可一世,历任南阳郡守,在其面前跟孙子没差别。

  南阳郡几乎有一半的土地。被宁成用各种巧取豪夺的名义霸占了。

  于是,宁成越发嚣张,甚至将朝廷委派到南阳郡的官吏视为猪狗一样呼来喝去。

  然后。就是义纵被任命为南阳郡守。

  宁成这个二货,以为义纵跟之前的太守一样好欺负,偏偏要在义纵面前装逼,结果,义纵二话不说,立刻调动郡兵,包围了宁成的府邸。将宁成全家上下几百人统统拖到了郡守衙门前砍了脑袋。

  其后,义纵穷治宁成一案,将之前南阳郡所有攀附宁氏的地主豪强全部杀了。土地统统没收。

  于是,南阳大治,号称路不拾遗,道无匪患。百姓安居乐业。庶民温饱可得。

  之后,义纵历任河内定襄等郡的太守,为官严苛清廉,雷厉风行,做事果决,狠辣而不失大将风度。

  基本上,刘彻对于义纵的使用态度是,那个地方吏治败坏了。就派义纵去那里,反正。只要一年不到的时间,那个本来豪强横行,官吏贪污受贿成风,民不聊生的郡县,马上就会大治,不止大治,官场习性与吏治立刻都大大好转,当时,义纵在世人眼中就是郅都的衣钵传人,汉家天子最为锋利的爪牙。

  刘德最欣赏义纵的地方,不是他杀人够狠,比起狠辣,义纵不如王温舒,更不是他治政的策略,老实说,义纵的治政思路简单粗暴的很,无非就是一上任,先把郡内的地主豪强统统杀了,然后把被霸占侵占土地分给百姓,这样一来,老百姓马上就会感恩在心,对其的行政命令无比服从,再调动大军,进剿车匪路霸,靠着曾经做过盗匪的优势,义纵很清楚盗匪的思维,于是,盗匪也被杀个干干净净,治安立刻好转。

  这个思路,是可以被复制的,没有义纵,刘德也能制造出张纵王纵李纵。

  在刘德的眼中,义纵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提拔和发现人才。

  前世,义纵为官十一年,提拔了三位后来的九卿,十几位两千石封疆大吏,三位彻侯,一位将军,平均一年提拔一位郡守。

  这效率,简直是旷古烁今,不说后无来者,至少也是前无古人了。

  因而,比起其姐姐,现在在刘德面前的这个少女,刘德对义纵的兴趣,显然更大一些。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

  “貌似我手下就要变成冤家对头联欢会了”刘德在心里笑了一声,审视了一下他目前的手下,他发现这个情况真是有意思啊。

  在前世,张汤是颜异的苦主。

  汲黯跟张汤也尿不到一个壶里。

  再把义纵弄过去,那他就可以去跟宁成开个趴体。

  而义纵又跟张汤是对头

  “要是再把公孙弘也招徕到手下,那就好看了”刘德在心中不无恶趣味的想着。

  无疑,这个情况,让刘德很放心。

  他的手下的政治立场与政治理念完全就是南辕北辙,这样,刘德就不需要担心他们会联合起来,结党营私了,反而,因为相互竞争,不得不时刻绷紧神经,否则,就要被对手超越甚至是碾压了。

  义婼却是不知道刘德心里的想法,她低着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叩首道:“民女此来,确实是有冤情上告贵人”

  “民女要状告河东太守周阳由,滥杀无辜,民父民母,本是良善人家,世代奉公守法,躬耕于安邑,然周阳由一上任,就以私通盗匪强卖民田之罪,将民女阖家上下尽数论死”义婼说到动情处,忍不住抽泣了起来。

  “这样啊”刘德也正襟的道:“且待我查问清楚,再给你一个答复”

  老实说,刘德对于义婼的话,并不怎么相信。

  在汉室天下,郡守要杀人,也并非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最起码,也要捏造一个罪证,否则,在廷尉面前很难说的过去。

  而地主豪强们,几个没有原罪呢

  就算是民间所谓的良善之家,那家的崛起路上不是沾着其他人的血泪

  无非就是良善之家懂的做人,会给别人一条活路,而恶霸则蛮横了一些。不会那么斯文。

  但,这个区别,到了衙门。差别不大,左右都是欺负泥腿子,郡守想怎么判,就怎么判。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目前的天下,死刑的复核权力还没被收归中央,地方郡县的长官。是可以判处犯人死刑,并且执行死刑,只需要事后向廷尉备案。

  死刑的复核制度。要一直到隋朝的隋文殿坚之时,才被建立起来,之后历代朝廷,开始推崇少杀慎杀。

  而在汉室。中央虽然提倡少杀慎杀。但是,地方官员总是简单粗暴的随意处决犯人。

  后来的王温舒就感慨道: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

  这货在整个冬天都在忙着处决犯人,杀了整整四个月,流血十余里,可他还觉得不过瘾,居然想让冬天再多一个月,好让他杀个过瘾。

  这种事情。对于社会来说,有利有弊吧。

  地方官能随意处决人犯。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冤案错案甚至是代人受过的案子。

  然而,在另外一个角度,正因为如此,直到宣帝之前,汉家天下从来都不用担心什么地主豪强坐大的问题,地主豪强通常还没坐大,脑袋就被地方郡守给砍下来,用来当成自己的政绩了。

  宣帝之后,推崇亲亲相隐,这才让地方官不再敢随意的拿地方豪强的人头来给自己做垫脚石,从那以后,地方郡守就跟地方豪强合流了,最后,终于养出了王莽这个篡国的权臣和后来东汉的门阀政治。

  所以说,在整个汉室天下,自刘邦开始一直到昭宣时期,所谓的地主豪强,都是夹着尾巴在做人,稍有不慎,马上就是大祸临头,阖家被杀。

  就连朝廷里有人的大地主,贵族勋臣也是如此。

  汉家天子,最见不得就是鱼肉乡里的豪强。

  在刘德的前世,以窦婴的地位,都尚且保不住一个灌夫,最后还把他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

  之后的大将军卫青,甚至都没办法保护他的门客郭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郭解被人杀全家。

  所以,刘德一直觉得,假如有人穿越到了此时,还是地主家庭,家有良田千顷,那么,这个家伙最好认清楚现状,也别想着什么作威作福了,先缩头当几年孙子,在地方上刷出一个好名声,这样,才能保住性命,否则,名声要是不好,万一地方一换郡守,新来的郡守觉得你是他的政绩的话,那你就惨了

  义婼得了刘德的答复,却是大喜过望,只觉得心里一块大石落地了。

  实在是刘氏的信誉,至少在民间是杠杠的。

  说杀你全家就一定杀你全家,说免税,就一定免税。

  自刘邦以来,汉家天子说过的话,从来没有不作数的。

  于是,她盈盈一叩首,泣道:“民女多谢贵人做主,今生就算是做牛做马,也要报道贵人的恩德”

  既然来了刘德这里,义婼自然有心理准备了。

  而且,她悄悄的抬头看了看刘德,发现,刘德年少英俊,身材修长,气度非凡,不管怎么说,都无可挑剔

  刘德笑了一声,道:“做牛做马,倒是不必了”

  刘德扭动了一下脖子,道:“我现在脖子有些酸,你来给我揉揉”

  “诺”义婼虽然年纪小,但年少遭逢家庭大变,这一年来,也早就成熟了,哪里不懂刘德的意思,就是要留她下来

  于是,她盈盈起身,走到刘德的身后,伸出小手,轻轻的在刘德肩膀上按摩了起来,一边按摩,她还一边悄悄的观察着刘德的表情和样貌。

  不得不承认,义婼的按摩技术很不错,果然不愧是后来能讨王娡喜欢的女子。

  刘德就闭着眼睛享受了起来,一边哼哼呀呀的享受着,刘德一边又问道:“家里还有人吗我可以用他为官”

  义婼听了,却马上就像一只受惊的小鹿一样,立刻就跪下来,叩首道:“妾家中尚有一弟只是其甚无行,不可为官”

  她实在是害怕了

  要知道,她的弟弟现在可是盗匪啊

  汉室对于盗匪,向来都是抓到了就处死,从不犹豫

  倘若被贵人知道了,不止是周阳由扳不倒了,甚至连弟弟都要大祸临头

  刘德却是呵呵的笑道:“有没有才能,你说了不算,我说了才算”

  刘德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道:“去把他叫来,让我看看,考察一下”

  小舅子嘛,自然是要好好培养的,更何况,那个义纵还是难得的干臣,出名的贤臣。

  做过强盗又有什么关系

  刘德如今的地位和身份,赦免一个小小的强盗,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再说,刘德现在也需要一个河东的地头蛇来协助他处理接下来的事情。

  “诺”义婼终究还是个小女孩,在刘德的强硬态度下,她不得不跪着道:“妾这就去找他来拜见贵人”

  “我命人陪你去一趟”刘德抱着陈阿娇,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对着义婼道。

  刘德也觉得,这时候是装逼的好时机,于是他看着义婼,极为霸道的道:“好叫你知道我是何人”

  “我乃高皇帝嫡曾孙,太宗孝文皇帝嫡孙,当今天子是我皇父”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话比皇帝是我爹更牛逼的与之相比,我爹是李刚真是弱爆了

  义婼一听,虽然早有猜测,但此刻,刘德亲口说出,却还是让她无比震撼。

  于是,她诚惶诚恐的跪在刘德脚下,道:“民女不知是殿下当面,真是罪该万死”眼中更是满是星星,充满了崇拜和敬畏,对于义婼来说,能有幸蒙的一位汉家皇子看重,甚至能伺候一位皇子,这本身就是天大的荣耀。

  看着义婼,刘德呵呵的笑了起来。

  前世之时的义夫人是多么的高不可攀啊

  现在却跪在他面前,任他予取予求。

  忽然,他感觉有些索然无味了。

  不过这样也好,既然话都说开了,那么他也不需要矫情了。

  有花堪折直须折。

  这样一来,以后晚上就再也不用一个人孤枕独眠了。

  “果然,身份地位到了我这个地步,连想调教,调教都是一个奢望啊”刘德自嘲的笑了一声。

  对于皇帝和太子来说,很显然,他们的所谓爱情,都是快餐,吃完以后,吃腻了以后,就忘记了。

  刘德现在也明白了,为何他的便宜老爹,对一个女人的宠爱期最多只有四年了,实在是所有的女人,都是便当啊,吃的久了,就会腻了。

  这时候,刘德开始有些羡慕唐太宗明孝宗。

  最起码,这两个皇帝,身边有着一个知心人,一个贤内助,一个真正的妻子。

  只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无数的帝王之中,能有幸收获一位那样的皇后贤内助的皇帝,十个手指就能数清楚,而且,他们能收获那样的一个妻子,也是各种各样的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缘故。

  看着怀里的陈阿娇,刘德忽然对她道:“阿娇以后会很乖的,对吗”

  陈阿娇不明所以,但还是很用力的蹭着刘德的胸膛,骄傲的道:“阿娇当然很乖啦”

  “这就好”刘德感慨一声,青梅竹马,总比陌路人好。

  ps:嗯,翻开史记,就会发现,在西汉做地主豪强,真是高危职业。

  一个不小心,小命就莫名其妙没了

  这一章4000字啊~~~~~~~~

  晚上还有23更

  怎么样,给力吧

  读者老爷们,请用订阅来支持俺吧~~~~~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一百七十四节 最凶残的敌人是叛徒

  刘德登上吴山的最高峰,站在山巅,远眺着整个大阳县。

  大阳县的官僚跟豪强们统统完蛋了。

  就在昨天晚上,河东郡太守周阳由率领大批郡兵,进入了大阳县县城,包围了十几户地方豪强官僚的家宅。

  然后,就是破门而入。

  所有官员豪强全部束手就擒。

  汉家制度,两千石以上的官员生死才会由天子定夺,千石以上郡守可决,千石以下,县令可决

  可以想见,等待那些人的是个什么下场了

  尤其是周阳由现在急于跪舔刘德。

  昨日周阳由抓捕了所有豪强官僚后随即宣布,赈济大阳灾民,还在城里开了粥棚,更宣布,明年正月授田给无地农民,至于地从哪里这还用问吗

  周阳由的行动迅速而果决,处置措施十分得当。

  只是

  早干嘛去了

  “殿下,周阳太守已经在山下跪了一天,您难道真的不见”在刘德的身旁,王道小心的问着。

  “见他做什么”刘德冷哼着。

  “可他毕竟是两千石的郡守啊”王道迟疑了一下道。

  王道终究还是不懂啊

  刘德摇了摇头,作为一个宦官,王道的思维永远都被束缚在人情世故上。

  怎知道,见与不见,本身就是一个政治表态。

  见了,就说明原谅了。什么事情都可以既往不咎了。

  不见,就向河东官场说明刘德不能原谅他周阳由的过失,要穷追到底。

  只是这样也好。宦官还是不要懂得太多政治的好

  宦官一旦懂了政治,那谁还挡得住

  “就让他跪着吧”刘德笑着道。

  太中大夫直不疑已经到了大河边的渡口了,虽然,直不疑打着的旗号是督查河东根仓失火一事,但,刘德很清楚,直不疑来河东。就是来杀人的,不然,他屁股后面跟着的章德。作何解释

  章德来了这个事情,让刘德松了口气,这下开荒地狱难度的河东副本有把握了。

  “等太中大夫到了大阳,你去让他去看望一下平陆候礼吧”刘德淡淡的吩咐道。

  河东就要大开杀戒了。直不疑这种道德君子还在一边去歇歇吧

  就像刘德的前世。便宜老爹要对刘荣下手,于是,就让中尉赵绾回家休息,把郅都从济南调回长安。

  直不疑这个人呢什么都好,就是心肠太软,是谦谦君子,未必下得了重手,所以。刘德就打算把他打发去河西郡代替他看望和慰问平陆休两位宗室长辈。

  而刘德则坐镇河东,指使章德冲锋陷阵。

  反正。宦官的工作不就是帮上位者抗压力,背黑锅同时分散其他人的注意力的吗

  即使弄砸了,也是家奴放肆,跟刘德没关系。

  当然,只有章德这么一个队友,就要开荒一个地狱难度的副本,明显dps不够啊,而且,没人能抗怪。

  所以,刘德昨天已经写信给现在在荥阳的大将军窦婴,借他的旗号一用,以大将军督查河东防务的名义,先让窦婴把河东都尉申屠给弄去荥阳。

  这样不管申屠是不是跟周阳由有牵连,都可以断掉周阳由狗急跳墙的机会。

  这个面子,刘德觉得还是会给他的,毕竟,只是传召河东都尉,对窦婴来说举手之劳而已。

  可是,只有一个宦官扛着,dps还是明显不够啊

  于是,刘德命汲黯去垣县传召垣候刘赐。

  垣候食邑五千三百户,在河东郡算是个大块头的彻侯家族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垣候是匈奴人啊

  其实,汉匈之间这么些战战合合,两边手里都拿着些对方的叛徒和逃臣。

  譬如现在汉家军队中与曲周候俪寄一同负责骑兵的弓高候韩颓当就是匈奴降人,还曾做过匈奴单于的大当户

  而在匈奴那边,刘邦时的燕王卢绾名声最大,其他历代叛乱中失败逃亡的将领和官吏也有不少。

  其实,汉匈之间虽然相互封闭,但了解却也很多,两边都专门有人负责研究对方,而各自手里的降臣和叛将无疑是最佳的研究目标。

  反正在现在,汉室这边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就往匈奴跑,匈奴那边的失败者往汉地逃,已经成了常态了。

  两边都争相以高官厚禄相待。

  匈奴那边,汉室叛将降臣,全部封王。

  汉家这边,匈奴叛将降臣,全部彻侯,而且食邑经常是两千户以上。

  垣候刘赐就是先帝时投降过来的一个匈奴贵族,被赐姓刘,封在河东。

  对于汉家天子来说,这些匈奴的降臣,是用的最顺手的一个群体,同时,这些匈奴降臣,也是汉家天子最忠实的拥护者和最忠诚的大将,臣子。

  因为他们已经背叛了他们的国家民族和信仰,必须也只能忠诚汉家天子了。

  后来刘彻远征漠北,霍去病麾下的骑兵,十个里面起码有四个是异族人。

  这些异族的组成是由少部分的月氏人,一部分的乌孙人,剩下的全部是匈奴人

  让人大跌眼界的是,汉军中,这些士兵最能打,也最敢打。

  胭脂山一战,霍去病正面白刃冲击,打垮了匈奴单于庭的主力,跟随霍去病发起冲锋,跟匈奴人白刃交战,最后战死胭脂山的士兵中,曾经的匈奴人占了一半。

  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最狠的敌人是叛徒这句话。

  传召垣候刘赐,对于刘德来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要清洗整个河东官场,所以,必须要有河东本地的彻侯站出来为刘德摇旗呐喊,其他彻侯都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不敢配合或者干脆是跟河东的官僚里应外合,传递消息。

  但垣候不会

  他会坚决的坚定的站在刘德这边。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刘德让他去吃翔,他也会屁颠屁颠的真的去吃。

  因为叛国者没有祖国,想要生存,他就必须比其他所有汉臣更像汉臣。

  翻开汉代的史书,这些匈奴的叛臣,绝大部分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来形容。

  譬如,刘彻时他身边的匈奴休屠王世子金日磾,刘德就记得,后来王莽篡汉,天下噤声,只有金日磾的子孙,为汉室社稷流血。

  “对了,义氏姐弟,可回来了”刘德又问道。

  义夫人能暖床,义纵能做事,不说别的,此来河东,收获这两人,刘德已经赚大了,若能真的实现他计划中的事情,毫无疑问,更是赚的盘满钵满

  “回禀殿下,应该已经回来了”王道答道:“奴婢先去问问看,有了消息,奴婢马上来禀报”

  “去吧”刘德挥挥手,走到山顶的一个亭子里,靠着柱子,闭上眼睛,假寐了起来。

  ps:嗯,古往今来都是这样,对你最狠,绝对不是你的仇人,肯定是曾经背叛你的人

  顺便说一句啊,今天就这一更了~

  咳咳,其实我现在已经有一章在存着了,等下看看还能不能写一章,全部定时明天发~

  嗯,明天上安卓推荐,4更起~

  我说的4更,不包括今天存下来的~

  也就是说,我假如等下还能出一章,明天就是6更起,假如不能,就是5更起啊,看我状态啦~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一百七十五节 神器

  河东郡,汾阴县。

  宁成带着十几个从汾阴侯家里借来的奴仆,沿着泗水一路向前,遇到山坡,必然仔细查看,看到弯道,一定下水搜寻。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要找什么。

  就连宁成,也不知道他要找什么。

  他只知道,他得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找到一个河湾之地,河岸边必须有一个荒废多年的后土庙。

  除此之外,庙的两侧的地形必须是像个钩子一样。

  宁成找了三天,也没找到符合条件的地方。

  为此,他昨天还特地请人去汾阴县衙,翻阅了汾阴县衙所藏的档案和县志。

  可惜,也还是一无所获。

  “殿下还有几日就要来汾阴了”宁成心中焦急万分:“我必须在殿下来之前就找到那个地方”

  但汾阴太大了

  泗水太长了

  要一个个的排查完,没有一两个月,根本不可能

  怎么办

  宁成忽然想到了一个笨办法他找不到,是因为人生地不熟,假如去问问当地的老人,或许能有收获

  于是,宁成找到了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进了村,逢人就问,此地,谁最年长。

  有人告诉他,东边的村子里有一位自秦末战乱生存下来的老人。

  “长者在上,受学生一拜”宁成恭恭敬敬的备上礼品,以弟子礼求见。在礼物和恭敬的态度下,那位老人的家人总算勉强同意宁成去拜会。于是,宁成就见到了眼前这位须发皆白。已经有些老态龙钟的老人。

  “贵客,听说有事相问”这位长者虽然老朽,但思维和意识都很敏捷,只是身体老了,不便走动了而已,然而,在汉室。这样的老人最可怕

  汉家以孝治天下,年六十以上的百姓,即可见官不拜。年过八十的,都有天子亲赐几杖,见了皇帝都不用跪拜

  不止如此,这样的老人在民间。可以上打贪官污吏。下打不肖子孙,碰上一个这样的老人,一般人倘若挨了打,也只能乖乖受之,甚至还要赔笑。

  所以,宁成也不敢放肆,规规矩矩的拜道:“学生自长安而来,据说。汾阴有故魏国后土庙,敢问长者。可知此庙何在”

  “魏国后土庙啊”这老人想了想,道:“老朽还是孩童时,曾听长者说起过,在离此三十里之外的河湾,有故魏惠文王所建庙宇,以祀后土,不知道是不是贵客所找的后土庙”

  宁成闻言大喜过望,他知道,十之八九,他找到了那个地方了,于是,他恭敬的再拜道:“多谢长者指教,学生感激不尽”

  告别老人,宁成马上就迫不及待朝着老人所说的那个地方而去。

  一个时辰之后,宁成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山坡下,在山旁,泗水奔流而过,一座破破烂烂的连砖瓦都埋在荒草丛中的低矮庙宇的残埂断壁,出现在了宁成的眼前。

  宁成仔细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河湾对了

  庙宇对了

  再看庙宇左右,果然地如钩状

  “殿下要我找这里,究竟是要做什么呢”宁成心中狐疑不定的想着。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宁成向前,走进草丛中,来到庙宇的面前。

  因为年代太过久远了,这庙宇的牌匾与庙中的塑像都已经化为灰飞,勉强只能在残缺的墙壁和地上散落的砖石上看到一些铭文。

  从铭文上看,此地最后一次的官方祭祀活动,应该是在一百多年前了。

  宁成拨动一块砖石的铭文,仔细查看,希望从残缺的文字上找到些线索。

  在一块砖石上,宁成看到了四个很有意思的铭文:王偃奔我。

  王偃是谁

  宁成的历史还算不错,他马上就想起了,在历史上只有一个人符合这个条件。

  周赫王二十九年,齐灭宋,宋王偃奔魏,死于温邑。

  那么为什么宋国的末代的君主的名字会出现在魏王祭祀后土的庙宇中

  宁成马上开动他的大脑思索了起来。

  作为末代国王,宋王偃能给魏王什么好处,以至于魏王要专门在砖石上记以铭文,还要给魏国的守护神后土禀报

  “难道说是那个东西”宁成猛然想起了一个传说,他吞了吞唾液,感觉心脏跳动的非常剧烈,整个人莫名的忽然有了恐惧。

  假如是那个东西的话

  那么这里岂不就是

  “皇天后土在上,臣宁成叩首再拜,不敢有犯,诚惶诚恐,伏维致敬”宁成虽然混账,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对于那个传说中象征着天意,视为天子君权神授,从黄帝开始传承下来,禹皇再发扬光大的神器还是无比敬畏的。

  马上他就跪拜在草丛中,恭敬的叩首。

  他的心中却为他的猜测掀起了惊天巨浪。

  整个人都像打了摆子一样颤抖不已。

  天皇太一作一,壹统宇宙。

  黄帝作三,天地人三才,统治四海,使得八方诸侯臣服,九方蛮夷朝贡。

  禹皇作九,镇压神州,分封天下,真正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与之相比,所谓的和氏璧,还是太嫩了,所谓的祥瑞,太低级了,所谓的河图洛书,虚无缥缈。

  只有那东西,信史所载,代代称颂,夏商周数千年奉为神器,以祀天祭地,甚至在更久远的年代,在神话之中,它的影子也若隐若现。

  它就是中国的象征,华夏的源头,是上天所赐,是神器,是权柄,是神话中的神话,传奇中的传奇。

  最初,它叫黄帝鼎,然后,它叫禹皇鼎。

  倘若铭文所载是真。

  那么,可能在这里埋着的,是更久远的神话,那最初的传说黄帝采首山铜而造的三鼎之一,至不济,也是禹皇所造,镇压神州的九鼎之一。

  因为宋国宗室手里可是拿着商代天子所传承的九鼎之一啊,这是明史所载的事实。

  虽然不清楚到底是天地人三才还是绘有九州形状,山河鸟兽的禹皇九州鼎。

  但不管是哪一个,一旦出现,立刻就是天地变色,龙蛇起陆,整个天下都将为之臣服,所有的诸侯都要恭贺天子,所有的百姓都要再次为它的出现而倾倒。

  因为,它是中国的光,是华夏的闪电。

  它曾经在愚昧中点燃文明的火炬,在黑暗中照亮先人的前路。

  三皇五帝,夏启商汤周武成康,他们也曾毕恭毕敬的拜服于此物之下,祷告上苍,祭祀神明,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假如我猜测的东西是真的”宁成此时的心里却是无比的恐惧:“那么殿下是怎么知道的”

  此时此刻,宁成想到了许多东西。

  高皇帝斩白蛇起义的故事,民间耳熟能详。

  敕封黑帝,立庙渭南,更是人所共见。

  “难道真有天命所归的王者,三百年一出的圣王”这时候宁成想起了冥冥中的天意和神话中的君王。那些神话中的三皇五帝,岂非就是如同如今殿下一般生而知之

  有些事情,说的多了,总会让人信。

  宁成若是穿越者,那么他肯定会知道,两千年后有句话叫:谎话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ps:求订阅ing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一百七十六节 周阳由的耻辱日

  “阿姐,殿下是个什么样的人呀”马车之中义纵满脸好奇的问着自己的姐姐。

  “殿下呀”义婼的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匆匆一暼,那位殿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实说,义婼也不知道。

  只是心里想来,那位殿下应该是个好人吧

  再想到弟弟等会就要拜见殿下,义婼有些担心自家的这个弟弟过去一年在强盗窝呆久了,忘记了什么叫礼数。万一驾前失礼,那马上就是灭顶之灾

  于是义婼道:“殿下英明神武,天纵其才,有穆穆之容,煌煌之志,一会见了殿下,阿弟切记谨慎谨慎,万万不可乱说”

  这么说着,义婼的眼睛也迷离了起来,连她自己也接受了自己的这番说辞。

  实在是自古以来,中国百姓就有着浓厚的明君圣王情节。

  如今正值汉家鼎盛之世,先帝太宗皇帝在民间的声望又是如日中天。

  老百姓们也很容易就会相信,天子是圣君,天子的儿子自然也是明主。

  “这样啊”义纵点点头,态度顿时端正了许多。

  在如今的天下,即使是盗匪,也是感念汉家天子的恩德的,当初济北王刘兴居谋反,先帝御驾亲征,先帝御驾从河东河西过,河东河西两郡的绿林好汉们,争相自带干粮盔甲从军,结果,事后河东河西两郡的盗匪竟然因此绝迹三四年之久

  说话间,马车就进入了吴山地界。

  “义小姐义公子。吴山到了,请下车步行上山”车外,随行的侍从官嘱咐着。

  于是。姐弟俩下了马车,义纵抬头一看,只见吴山上下,此时已是旌旗招展,连营无数,山峦河流之旁,起码驻扎了数千的军队。叫义纵充分的领略了什么叫做汉家威仪,天家权势。

  义纵见此情景,眼睛都看直了。

  以前他以为河东郡守周阳由已经是很威风了。

  郡守出巡。郡兵开道,前后护卫数百,车马数十乘,沿途辟道。

  但与汉家皇室一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阿姐。你与殿下诉说了我家的委屈没有”义纵拉着自己姐姐的手,小声的问道。

  “说了”义婼点点头。

  “那殿下有没有答应为我家翻案”义纵兴奋的连声音都高了半调。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个人。

  一个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人

  周阳由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何况是灭门之仇

  正是为了报此大仇,他才不惜落草为寇。

  在此时的民间,为血亲复仇,就是正义

  义婼的脸色也抽动了起来,指甲死死的掐进了肉里,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假如不是这里戒备森严。左右全是全副武装的军人,周阳由身边也站着几个保护的军士,没有可能接近那个男人,义婼恨不得将周阳由撕碎。

  拼了命,义婼才勉强止住心中的冲动。

  周阳由跪在吴山的山脚下,他已经跪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了,吴山上的那位殿下依旧没有派人来传召他。

  这让他感到恐惧了起来。

  “殿下这是不会原谅我了吗”周阳由在心里想着。

  在他的立场上来看,不该如此啊

  他可是一直都是殿下的支持者啊

  考举刚开始,他排除了郡内官员特别是申屠的非议,下令凡是考举第二轮通过的士子,只要是河东籍的即可获得举荐资格。

  他可是天下第一位跟随和响应殿下的两千石郡守啊

  以他看来,有了这个功劳和香火钱在,再怎么样,那位殿下也该赏他脸啊。

  再说,大阳县的事情,他也没多少责任,还亡羊补牢,将这大阳上下的官吏和豪强地主统统抓起来了啊。

  即使有错,也该功过相抵。

  为什么会这样

  周阳由百思不得其解。

  刘德的态度,让他琢磨不透。

  “殿下如此对我,对他有什么好处”周阳由思索着,企图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为一个典型的官僚,周阳由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上位者的心思。

  当初,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郎官,微不足道,而且出身有问题,他的表兄是淮南厉王刘长。按道理来说,不可能爬得上去,可他就是会钻营,准确的把握到了当时的天子太宗皇帝的心思,因此受到重用,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一百石到两千石的华丽转身。

  可是,现在刘德的态度,却让他无从适应。

  对周阳由来说,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这时候,周阳由看到了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在几个宦官的引领下,从他身边走过,周阳由好奇的抬头一看,与那两个少年六目相对,周阳由马上就感觉到了这两个少年对他有着深深的敌意。

  于是,周阳由对左右的随从吩咐道:“去问问看,这两人是何来历”

  不久,手下回来禀报:“明府,我等已经打探清楚了,据说那两人是吴山上的那位贵人所请的客人,听说姓义,是河东本地人其他的,我等就不清楚了”

  “嗯”周阳由挥挥手:“知道了”

  “姓义”周阳由努力回忆了一下,好像他不记得有得罪什么姓义的贵族啊。

  至于他杀过的地主豪强

  谁闲着没事去一个一个的记自己随手踩死的路人甲乙丙丁啊

  就算记,也该是去记下那些花费了不少气力才扳倒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