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30部分阅读
作者:未知      更新:2021-02-14 13:42      字数:11830
  罪张汤,是因为他固执己见,排斥张汤推行的经济政策,譬如白鹿币

  刘德不是刘彻,自然不会傻到相信真以为靠一个皇室的名头,就能让一张鹿皮价值百金千金了。

  张汤三人相互看了看,选了个儒家的人,他们心中虽然不爽,但颜回的名头够大,而且最重要的是,既然张汤是法家,汲黯是黄老派,那他们两个也不觉得再加一个儒家进来有什么不妥

  ps:马上首订就破1500了,说到做到,今天起码五更,各位读者老爷真给力现在的问题就是敢让我6更吗亲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一百二十九节 尘埃落定

  第一名既定,前三就没有异议了。

  汲黯举荐的郑庄第二,张汤所举的宁成第三。如此一来,这次考举在含金量上来说,就已经相当硬朗了,前三甲全部是在刘德的前世出任过两千石以上官职的巨头。

  刘德再看其他八十多人,竟从其中发现了二十多个在前世算的上有名的人物,最后官至郡守的就有十余人。

  “真想全部收至麾下啊”看着那些一个个的在历史上曾经威震一方的名字,刘德流着口水幻想着。

  这次考举,人才如此集中涌现,也是因为举荐制度的缺陷所导致,许多有能力的年轻人,受限于举荐制度的高门槛和官僚们因循守旧的作风,只能蹉跎地方。

  考举一出现,就将他们从沙子里筛了出来了。

  “真是可惜了”刘德叹了一声,这些人之中,留给他选择的余地太少了。

  现在,他已经内定了颜异主父偃周远司马相如四人,只有八个名额可供选择。

  而余下的八个名额之中,最少要选择四位彻侯的子弟。

  “还必须要有两位关中出身的士子”刘德揉了揉太阳穴想道。这没有办法,就是政治正确而已,对于汉室来说,关中才是它真正的根基,笼络和收买关中子弟,就是正确的不能再正确的政治抉择。

  至于公平这世界上哪来真正的公平

  于是,真正能自由随心选择的,也就只有两个名额而已。

  这两个名额该怎么用。是要好好考虑的。

  “商议一下乙榜的人选吧”刘德看着张汤等人道,他拿着一张白纸。先在上面写下司马相如与周远化名的张进,然后递给张汤吩咐道:“剩下的人选。卿等三人好好商议一番”

  “殿下,这乙榜的评判标准是”张汤想了想问道。

  刘德洒笑一声,道:“自然是忠臣之后,功勋子弟,以远近亲疏而列”

  这是其中应有之义了,也算是刘德对那些站出来为他摇旗呐喊助威的彻侯们的一个回报吧。

  只是这事情不能说的太明白,只能靠张汤等人自己去领悟了。

  于是,说完这话,刘德就起身道:“卿等好好思虑思虑。我去东宫给太后请安”

  “恭送殿下”

  刘德到了长乐宫。照例给窦太后做了一次眼保健操,然后,刘德就将今日考举的事情跟窦太后禀报了一番,这才问道:“皇祖母,孙儿,如此考虑可还成”

  窦太后满意的笑了一声:“哀家不过是个瞎眼的老妇,困居宫廷之中,对于朝政,哪里有什么见解呢不过刘德你做事。考虑的很仔细,这一点,哀家要夸奖你”

  刘德连忙乖巧的给窦太后锤锤肩膀,道:“皇祖母缪赞了”

  窦太后笑了笑。没有接话,只是自顾自的道:“哀家今天把粟妃叫过来,说了说那件事情”

  “粟妃是很不乐意呢”窦太后叹道。

  何止是不乐意啊

  窦太后回想了一下。她眼睛虽然瞎,但耳朵却灵的很。她记得清楚,当她提出要过继刘德给薄皇后时。粟姬的胸膛之中陡然呼吸急促,鼻息加重,手指都快掐进肉里了

  错非她是太后,执掌后宫大权,诸妃废立,她可一言而决,甚至不需要跟皇帝说一声,恐怕粟姬当时就要暴走了。

  即使如此,粟姬走时,连脚步都有些虚浮。

  “哀家好说歹说,总算说服了粟妃点头,接下去的事情,就不用哀家提点了吧”窦太后淡淡的道。窦太后对付后宫妃嫔,可谓是经验十足了,而且,她的长寿殿,对于所有来到此地的妃嫔,都是一个巨大的威慑,所有妃嫔来此之后,都要好好想想,当年的戚夫人是个什么下场

  粟姬再怎么跋扈,在她的威逼利诱之下,最终也只能低头称是。

  于她而言,出手干预宫廷妃嫔子嗣这件事情,可是担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的

  别的不说,此事一旦传出去,在民间,她的名声就会受到一些损失。

  但这个险值得冒

  为何

  谁叫刘德已经跟馆陶定下了口头的亲事,将来要迎娶陈阿娇呢

  陈阿娇就是窦太后心头最宝贝的人,为了让陈阿娇过的好一点,将来不至于有个恶婆婆,拼着名声受损,窦太后也顾不得了

  “将来,你要好好对阿娇,不可委屈了”窦太后转过头,一双浑浊的眼睛看着刘德:“若你让阿娇受了委屈,哀家就定不会轻饶”

  “孙儿不敢”刘德连忙跪下来拍着胸膛保证道:“孙儿已经许诺,将来要为阿娇表妹建造一个大大的金屋,男子汉大丈夫,说到做到”

  窦太后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要没那个金屋藏娇的美丽誓言,窦太后才不会这么轻易的将自己的宝贝阿娇许给别人

  “那你就去告诉皇后吧”窦太后挥挥手道:“想必皇后也是等急了”

  对于薄氏,窦太后还是挺满意的,除了不能生育外,一切都符合她心目中的儿媳模样。

  有了刘德的过继,薄氏的位子,基本是稳固了。

  刘德拜别窦太后,出了永寿殿,辗转来到了淑房殿。

  李信老远就看到了刘德,于是马上出来迎接,问道:“殿下这时候前来,可是有事”

  刘德点点头,道:“确有大事来报”

  他问道:“李公,母后可在”

  李信尴尬的笑了一声,道:“可不巧了今天下午陛下传召,皇后去了甘泉了殿下既是大事,便告诉奴婢罢,奴婢明日一早就去甘泉告诉皇后”

  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在这个时候想要出宫都有困难,至于出城没有天子的诏令,长安诸门没有一个城门卫尉敢私自放人出城。

  刘德也是无奈的耸了耸肩膀,然后就将窦太后已经说服粟姬的事情说了出来。

  李信一听,脸色立即严肃起来,他马上道:“奴婢这就出城,夜去甘泉,通秉皇后”

  此事,必须速战速决,免得夜长梦多

  “好在,奴婢手中还有一道先帝所赐的便宜行事的令符”李信叹了一声,道:“奴婢这就去取那令符”

  刘德一听,连忙劝阻道:“不可,先帝赐令,非危机之时不可擅用”

  皇帝老子特别是先帝所赐的令符与诏书,在宫中都是有着副本的,每次使用之后,都会建立档案。

  李信贸然使用那特权,肯定会有后遗症,甚至可能要因此丧命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皇帝的恩德,作为奴婢随意动用,那就是藐视君恩,区区宦官,甚至连审判都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直接乱棍打死。

  李信却笑道:“皇后对我恩重如山,只要皇后过的好,区区性命,奴婢怎会吝啬”

  刘德听了,有些感慨,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前世他的河间王宫之中,鼎盛之时养着数百文人,全部高薪伺候着,可惜,一朝大难临头,全部都作鸟兽散,只有宦官王道陪着他一同赴死

  “不急于这一时半刻”刘德道:“明日一早出城还来得及,李公扪心自问,若无公在一旁辅佐照顾,以母后的性格,能在这宫中逍遥几时”

  李信这才默然,止住脚步,跪下来道:“奴婢遵命”

  ps:呼呼首订已破1500,要离感觉良好,奋发码字ing

  大家请更加猛烈的订阅吧

  顺便求打赏,月票~咳咳,我虽然不争月票那个虚名,但面子也要照顾一下滴~~~~~不然订阅比别人高,但月票就那么几张,面子上过不去呀~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一百三十节 榜下捉婿

  主父偃昨天晚上一晚上没睡,睁着眼睛,一直等到天亮。

  闾里的门禁一开,他立刻就走出房门。

  刚刚出门,住在隔壁的房主就过来对他问道:“主父先生,您下个月的房租可该交了”

  主父偃闻言,脸颊抽动了一下,他摸了摸兜里最后的几个钱币。

  很显然,那几个钱,别说是交房租了,就是吃饭,都有问题

  但看着房主一脸担忧和写满了不信任三个字的脸庞,他迟疑的点点头:“且稍等片刻,我去友人处借些钱回来,今天一定将房租交上”

  找谁去借钱呢

  周意

  主父偃在心中摇了摇头,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意去向周意开口,主父偃自尊心极强,特别不愿意将自己的短处暴露于友人之前。

  “听说临淄大商人张氏在长安有产业,不若我投贴前去拜会,想来应该可以得些礼金”当世的商人,最喜欢结交文人,常常会资助一些声名不显之辈。

  主父偃从前一路从齐国跋涉千山万水,周游中山燕赵,靠的就是贩商天下的齐地商人的资助。

  对于怎么讨些生活费,早有心得。

  于是,他打听之后,找到了在长安城东市之中的一个商铺,投了拜帖进去之后,就静等主人出来迎接了。

  谁知道,拜帖投进去后,过了半个时辰,里面依旧没有任何出来迎接他,主父偃站在门口看着店中的伙计来来往往。肚子也不争气的咕咕叫了起来。

  于是,他厚着脸皮。走进去,问一个伙计道:“敢问。贵主可曾吩咐我前去拜见”

  那伙计横着眼睛,很不屑的看了一眼主父偃,翘着嘴唇道:“我家主上不见你”

  主父偃被他的眼神看的心中都在滴血。

  身为士子,他自认为高人一等,可没想到,却被一个卑贱的商铺伙计给鄙视了

  主父偃紧紧的握住拳头,心里以为这只是伙计在故意刁难他,于是,道:“我乃是本次考举的士子。你家主人可知道”

  那伙计扬眉冷笑着:“自是知道纵横家出身嘛”

  这些天这个伙计可是见惯打着各种名目上门来打秋风的士子,先前,这些文人来了,他跟他家的主人都是好生伺候,请其吃上一顿丰盛的饭菜,再包些钱财,可随着来的人越来越多,他家主人的态度就变了,除了有名声的贤才之外。其他人一律不见

  什么叫有名声的贤才

  当然是齐鲁大地第一学派的儒家弟子

  主父偃浑浑噩噩的走出东市,他的耳中始终在回荡那个伙计的那句话:“纵横家出身嘛”

  这句话深深的伤害了他的感情,让他有种被人指着鼻子痛骂的感觉。

  走在大街上,他甚至有种要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

  兜里就剩下几个钱了。最多只够吃一顿就着咸菜的粟米饭,或许能加些作料,但也就如此了。

  但要让他去跟周意等好友开口求助。他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什么时候才能放榜呢”主父偃叹了口气。

  这么想着,忽然前方的人群开始骚动了起来。隐约间,主父偃听到。有人喊着:“放榜了放榜了”

  主父偃顿时只觉得眼前一亮,立即跟上涌动的人群,朝着最近的一块露布奔跑而去。

  走得近了,他就听到几个大汉扯着嗓门大声的宣读着一个又一个名字。

  “魁首济南国颜异”

  “次者陈县郑当时”

  “其次南阳宁成”

  每报出一个名字,人群都要发出一声轰隆的叫好声跟欢呼,然后就有许多人马不停蹄的朝着四面跑去,看样子是准备去报喜,讨喜钱的

  主父偃勉强挤到人群之中,惦着脚尖,向前看去,只见露布之下,悬挂着两块布帛,一匹金色,一匹银色。

  这时,他听到一个声音:“第七名临淄主父偃”

  “第七名临淄主父偃”

  “第七名临淄主父偃”

  这声音就像一颗陨石砸进了他的脑海里,一直不断的回响,轰鸣,让他整个人的情绪都猛然间蓬发出来,他捂着脸,一屁股坐到地上,嚎啕的大哭了起来。

  在临淄的时候,被儒生们嗤笑,他们都说:“只以口舌之快,小人哉”

  临淄的孩童追在他的身上,跳着舞,唱着歌谣:“主父偃,十七岁,学纵横,长短不能合,大小不能制”

  到了燕地,燕王只是看了一眼他的履历,就将他赶出了王宫。

  “先生,你哭什么”有人发现了他,于是问道。

  “我是主父偃”主父偃站起来,抹了抹眼泪,郑重的自我介绍道:“授业于范叔第五世孙范嘉”他以前为这个身份感到羞耻,不敢直白的告诉别人,但现在,他成功了,他可以自豪的,无所畏惧的告诉所有人,他是纵横派的传人,他为自己的学派而骄傲

  “主父偃”那人眼睛一亮,疑惑着问道:“可是临淄主父偃”

  主父偃愣愣的点点头。

  那人哈哈大笑,一挥手,道:“儿郎们,给我抓住他”

  人群之中猛地冒出七八个精壮的大汉,一把抓住主父偃。

  “你们干什么救命啊”主父偃怎么可能对付的七八个大汉,立刻就被人按在地上,然后抬着四肢抬了起来。

  那人却笑了起来:“贤婿勿慌,我乃长安安陵氏,家有一女,年方二八,待字闺中,与贤婿正是良配”

  主父偃听了,老实了下来。

  安陵氏,他当然有所耳闻,这是关中巨富之家,家声显赫。

  那人嘿嘿的笑了起来:“本来只想抓个在榜之人就可,甚至银榜也能凑合,没成想,抓到了金榜第七,哈哈,老夫真是太有远见了”

  所谓金榜银榜,自然是指的两张不同颜色的布帛上所记载的考生名字的榜单。

  长安人民智慧无穷,只在榜单出现的时候,立刻就将两个榜单取名了。

  金榜为贵,银榜次之。

  那人又吩咐家丁道:“快走,不然一会若是彻侯们反应过来,我们可就走不了”

  谁不知道,如今整个长安的彻侯勋贵们都在磨刀霍霍呢

  对于贵族豪强们来说,假如自己家的子侄考不上考举,那简单,找个考上考举的人做女婿就行了,反正,谁家没有十个八个女儿的

  一时间,长安城内的十几块露布下,各种鸡飞狗跳,带着人马潜藏在人群专门等着中考者出现的地主豪强们,发现一个立即抓走一个,甚至有贪心者,一口气抓了四五个回家反正女儿多,无非是给些嫁妆

  ps:额,现在才1700,目测很难在今天破2000了~但还是感谢大家啊~~~~~~今天争取6更~~~~~~~~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一百三十一节 思虑

  东市之中,主父偃刚刚离去的那个商铺内,一位穿着绸缎的富商急匆匆的走出来,问道:“方才那个主父偃呢”

  伙计一听,立刻上前邀功道:“回主人,被我赶走了”

  “赶走了”富商鼻孔里冒着青烟,喘着粗气,一个大耳光子赏了过去,怒斥道:“谁叫你赶走的”

  “败坏家门,坏我名声,徒使受此冤屈”富商气的又是一脚揣了过去,命令道:“你立刻去给我追回来,追不回来,你就不用回来了,你的妻儿,我俱要卖为他人做奴仆”

  伙计的脸色瞬间苍白无比,他知道,自己惹上大麻烦了

  连忙从地上爬起来,跪下来道:“诺,我这就去”

  “狗奴才,带上礼物,快跟我一起去负荆请罪”富商大声命令着。

  要说恐惧,这富商心里才是真的恐惧

  谁不知道,纵横派的人出了名的记仇

  当年范睢复仇的故事,可是人尽皆知,这富商现在回忆起来,只觉得心惊肉跳。

  难道要等到人家飞黄腾达了,来跟自己算这笔账

  可惜,等富商找到主父偃居住之地之时,已经人去楼空。据房主所说,主父偃连人带行李,都被一大帮人搬走了。

  “他日我家若有事,必你之故”这富商长叹一声,只能掩面而走,另找一个解决的办法,为今之计,只能破财消灾。好在这主父偃现在还没官职,若是如同当年的范睢一般。那他就要成须贾,甚至须贾都不如

  人家须贾起码在范睢面前还有旧恩。

  长安城喧哗之时。甘泉宫之中,却是无比宁静。

  潺潺的泉水自高山流下,薄皇后轻轻走到阁楼的一角,然后转身走下楼梯,在楼下,李信的身影出现了。

  “皇后”李信跪下来禀报道:“太后已经说服了粟妃,只等陛下点头,大事就可成了”

  薄皇后一听,身子都有些颤抖。她喃喃一声:“真的吗”这可是她过去夜思梦想的事情,可当此事终于出现曙光时,她却又有些害怕了,怕这只是一场梦。

  李信叩首道:“这是殿下告知奴婢的,应该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薄皇后点点头,拭去眼角的泪痕,平复了一下心情,道:“吾知道了,李信你先回长安去吧。甘泉宫这边,吾还要徐徐图之”

  对于天子,薄皇后还是很了解的。

  想让天子点头,玉成此事。需要时机。

  好在,在这甘泉宫她还有两个月时间来谋划此事,让天子点头。

  未央宫。刘德寝宫之内

  “殿下长安城里自放榜之后,各豪强富商。皆于榜下捉婿,我等是否要插手”张汤跪在地上问道。

  刘德一听。也笑了起来,挥手道:“民不举官不究,只要没有强制婚配,那就随他们去吧”长安城发生的事情,他自然是早有人通告过了。

  对刘德来说,这是最佳的宣传材料啊

  也是他的考举赢得更多支持者的好机会

  后世宋真宗怎么说的来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有了这个榜下捉婿的佳话,那么,无疑会让人对考举印象更加深刻。

  文人们所求的是什么

  还不就是功名利禄,香车美人

  现在考举都能给他们

  如此一来,百家士子肯定全部都要被震动,甚至就是一些宅在家里面的人也要被震出来。

  “诺”张汤点点头,应命而去。

  等张汤离开,刘德就坐下来,开始规划考举之后的道路了。

  毫无疑问,考举是大获成功了

  考举之后,刘德就初步的掌握和拥有了一个草台班子,正式的迈入政坛。

  “首先,张汤汲黯剧孟三人都要升官”刘德想了想:“起码得是六百石的秩比”

  功必赏过必罚,这是每一个上位者都要掌握的技能。

  而且,简单直接的升官,比起其他任何赏赐都要来的更加有刺激,更加能激励士气,鼓舞人心。

  就是对于即将入幕的考举众人来说,一入仕途就看到前辈加官进爵,自然在羡慕嫉妒恨之余,更会不自觉的产生期待,而人一旦有了期待,就会有认同感,有认同感的团队,才有凝聚力

  只是,目前长安城里,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腾出三个六百石的官职出来,真是有些难度。

  现在留给刘德的选择有两个,要嘛,定向反腐,干掉三个没有后台的倒霉蛋,要嘛,另辟蹊跷,设立一个新衙门。

  “哪来那么多时间去设置一个新衙门”刘德想了想,决定还是定向反腐比较好。

  “过两日,我去找晁错谈谈”刘德就不信了,偌大的内史衙门,会找不出三个贪污犯。

  将这事情放到一边,刘德的思绪飘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去了。

  现在马上就要到六月了

  还有不到三个月,就是秋收,他所铸造的五铢钱能不能流通起来,就看这一次秋收的收粮了。

  而紧接着秋收,汉家朝廷立刻就投入一场看不见的战争之中。

  刘德记得很清楚,九月,衡山国遭遇特大冰雹灾害,落下的冰雹大如拳头,甚至能砸进地面二尺之深。几乎所有的庄稼作物都在冰灾之中被毁。

  前世之时,便宜老爹在这场危机之中的表现堪称完美。

  本来天灾是上天的警告,换了别的皇帝,可能想的只是下个罪己诏什么的。

  但便宜老爹却在接到衡山灾情之后,立刻下令少府丞相调动全国的物资和资源去救援衡山,使得衡山国并未因为忽如其来的天灾而发生动乱。

  更秒的是,经此一事,衡山国从先前的骑墙甚至造反派,立刻摇身一变,成了汉家最坚定的支持者,比梁王还铁

  不止如此,此事之后,大批骑墙的诸侯都迅速转变了立场,倾向中央。

  郅都就是因为主持救援衡山国灾区有功,才被升官,后来郅都任为济南太守,济南周围十余郡,皆以其马首是瞻,除了郅都的威名显赫外,未尝没有他救援衡山所立下的功劳的缘故。

  刘德并不想去抢攻,这种功劳抢了也没有用

  他要做的很简单,当便宜老爹需要粮食时,他能随手甩出几百万石。

  这样一来,刘德的地位自然是会更加稳固

  “一箭双雕啊”刘德摸着下巴笑了起来,当然,这只是他乐观的想法而已,真要实施起来,肯定困难重重,而且,他还要面对粮食商人跟铸币商人的双重围攻。

  想要完美的撑过去,不是想想就可以的,需要一个仔细的思考之后做出来的计划。

  ps:目前是差不多1800首订~虽然没破2000,但我也知足了

  鞠躬感谢所有的读者老爷们0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一百三十二节 殿问

  刘德穿上衮服,戴上旒冠,转过身子,看着铜镜中的自己。

  他张开双手,让侍女们为他整理好衣带,套上授带。

  “士子们可都来了”刘德向前一步,抬起下巴,系好冠带,问道。

  “殿下,所有一百位士子已在前殿等候您的召见”王道恭敬的禀报道:“仪仗已经备好,您是现在就过去,还是等会”

  刘德一挥袖子,道:“不急,先等等”

  “汲黯来了吗”刘德问道。

  “臣黯在”门口汲黯的声音传来:“殿下可有吩咐”

  “我让卿所拟的策问,可是拟好了”刘德问道。

  “殿下,臣已拟好”汲黯恭敬的在门口一拜,呈上一张白纸,道:“请殿下过目”

  王道马上就接过那张纸,递给刘德,刘德拿着在手上,看了看,点头赞道:“不错有劳卿了”

  今天是考举的最终环节面试,嗯,在此时应该叫策问。

  只不过策问一般是皇帝向举荐来朝大贤提问。

  而刘德不过是个皇子,显然,配不上策问这么高大上的名字,于是,刘德将其改称为:殿问。

  而且君王策问大贤,问的是天下大事,如何安定国家,防御外侮。

  到刘德这边,肯定就不能问这些事情,甚至连题目里都不应该包含任何涉及朝政国家对外方针等。

  刘德将那张白纸往袖子里一塞,命令道:“走吧,让我们去会一会这天下英豪”

  走出殿门。外面的阳光都有些刺目,透过旒珠间的缝隙。刘德看到宫殿两侧,远处的大殿之前。一排排卫士如同一尊尊沉默的铁塔,矗立在道路两侧。

  刘德向前一步。

  一排卫兵立刻半跪下去。

  再向前一步。

  又是一排卫兵半跪下去。

  此时刘德只能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声和卫士们沉默的半跪下去发出的金铁之声。

  这是汉家太子在祭拜宗庙时才能享受到的待遇。

  就是天子,也要在大朝会时才会摆出这个仪仗。

  现在能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刘德的便宜老爹御笔钦准,特许给刘德在今日撑场面的。

  “权力真是个好东西”望着黑压压的一片片半跪下去的卫士,刘德在心中感慨一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我辈当如是哉”

  然后,他向前一步,走上台阶。在他身后,最先跪下的卫士站起身来,在军官的带领下持着长戟,紧紧跟在刘德身后。

  这些卫兵,每一个身高都在一米八之上,而且个头都相差不远。

  于是,当刘德跨进殿中之时,在殿中两侧静立等待的士子们,无论贵贱。不分身份,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刘德缓步向前,跟在他身后的卫士们,就像群星拱月一般。簇拥左右,阳光从殿中的天窗直射进来,刚好落在刘德身上。让他此刻好似天神一般,仿佛是承载着天命的救世主。

  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无与伦比,让许多人终生难忘。

  此刻。许多人甚至忘记了呼吸,痴痴的看着眼前的场面,过了一会,才有人醒悟了过来,连忙跪下来拜道:“我等拜见殿下”

  有了一个人带头,其他人很快也反应了过来,连忙跟着跪拜:“我等拜见殿下”

  刘德一挥手,跟在他身后的卫兵立即分列到两侧,在他的前方为他人为的制造出一条通道。

  刘德顺着这条通道,步步向前,走上殿中上首,跪坐下来,一挥袖子,朗声道:“公等皆请免礼”

  这时候,那些卫兵迅速的朝殿中两侧站立。

  上百名侍女迅速入殿,为这些士子安排席位。

  等一切落定,刘德问道:“颜异何在”

  颜异闻言立即出列拜道:“学生颜异拜见殿下”

  “抬起头来”刘德轻声吩咐。

  颜异闻言,连忙抬头但不敢直视刘德,只能微微颔首。

  刘德一看,这颜家真不愧是连续十一代的望族,这颜异的外貌,不管用那个时代的评判标准而言,都是个大帅哥,不止如此,他的气度也不错,看着让人很舒服,有着一股子莫名的亲和力。

  “果然是伟岸君子,不愧为颜回之后”刘德笑了一声,道:“先生先归位吧”

  “诺”颜异弓着身子再拜,然后才回到他的位置。

  特意单独叫颜异出来见面,于刘德而言,只是一个手段,让其他人羡慕嫉妒恨。

  就像后世的网游公司,不找几个托出来装土豪,真土豪怎么舍得出血

  对于考举来说,道理也是一样,没几个典型的成功人士,怎么去激励其他人踊跃参与呢

  颜异就是刘德要塑造的一个典型。

  “公等皆为当世之君子,吾有幸能得公等不弃,愿与会于此,甚感惶恐”刘德慢慢的说道,这是必须要说的套话,只是走个程序而已,刘德话锋一转,问道:“吾尝读诗书,观百家诸子之言,诸贤诸圣,皆以孝为本,亲亲爱人,必世而后仁,吾虽不敏,然亦愿从先贤,上孝天子太后,下顺黎庶,仁以爱人。然我即钝且愚,不明孝之所在,诸公大才,请教之吾将择其善者而从之”

  当此之时,天子策问,问以天下大事,社稷兴衰。

  刘德作为皇子,当然不能问这些事情,说到底,一天没当上皇帝,他的本职工作就只有一个:做一个好儿子。

  而一个好儿子,当然要追求孝道了。

  跟之前的考试不同,这次的殿问,是当场即兴作答,所有的士子每人都被发了三张白纸,可以自由的选择是否上书。

  其实,这次的殿问,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真正的人选刘德其实早就决定了下来。

  除非,某人在这次殿问中忽然爆发,大发神威,写出一篇能名流千古,直指人心的文章出来。

  不过,这种务虚的文章

  当世除了董仲舒之外,能写的出彩的是极少的。

  况且,这次考举第二轮过关的一百人,大部分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士子,即使如同颜异这般世代读书的诗书之家出来的弟子,恐怕,现在的理论水平也有限。

  而且在场的大部分人也很清楚,总共只有十二个名额,但却有一百人在争,排名不靠前的许多人自己都知道自己没戏了。

  不过他们也不靠这个,能通过第二轮,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赚到了

  但知道归知道,必要的过程总是要有,态度必须要放端正。

  更何况,向这种能将自己的文章与政治见解直接呈送到皇室面前的机会真是太少了

  必须要好好把握

  于是,刘德话音一落,士子们就立刻在纸上作答了。

  ps:今天先缓一口气,暂时计划3更

  明天继续爆发,以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支持

  嗯,求更多订阅打赏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www.

  第一百三十三节 志向

  半个时辰之后,最后一位士子也放下了手中的笔。

  所有的试卷全部被交到了刘德手中。

  虽然明知道这是一场表演,但刘德还是耐着性子,逐一审阅所有人写的文章。

  水平有高有低,高者如颜异的文章,看上去赏心悦目,条理通顺,逻辑自冾,但就是最差的一篇,基本也做到了行文通顺,没有错别字。

  花费了两个时辰,将所有的人试卷全部看完。

  刘德没有在其中发现任何足够能让他改变想法跟心思的文章或者人。

  于是,他装模作样的斟酌了一番道:“公等皆为大才,诸公之所献之书,我已尽阅,请容我思虑一日,明日再做答复”

  刘德这话一出,立时就让许多人心生好感。

  就连第二轮的第一名颜异都没被当初宣布录用,这说明,我们跟第一名的差距并不大嘛。

  于是,气氛开始变得欢快了起来。

  能不欢快吗

  今天之后,在场诸人,人人都能捞一个官职来做,再也不是过去的布衣庶民了。

  即使是彻侯勋臣弟子,也是满面春风来参加考举的,大部分都是庶子甚至私生子,这些人的地位,跟嫡子自然是没法比的,如今能有这么一个出路,已经算很不错了

  好在刘德前世跟文人们打交道的经验非常丰富,他见状,立即举起一个酒樽,道:“诸公。请与我共饮此杯,愿我汉家江山万万年”

  “谨祝汉家江山万万年”一百名士子人人举杯恭贺着。

  “诸君请随意”刘德放下酒樽。一拍手,立刻有着无数侍女端着大大小小的盘子出来。盘子中装着山珍野味河鲜蔬果。

  这显然是一顿慰劳宴会了。

  能从三千多人里杀出一条血路来,他们值得用这样一顿皇室宴会犒劳。

  但刘德却知道,下一次考举就肯定要扩军了。

  下一次考举的录取人数就不可能再是这么十来个人,可能是百人,也可能是千人

  不太可能再把所有中考者全部聚集到皇宫中开宴席。

  这是因为刘德制定的考举制度跟后世的科举制度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初衷。

  科举出来的是官,是精英,是未来的宰辅。

  考举而出的吏,济世安民的吏,将来绝大部分考举出的士子。首先安排的工作,肯定就是某县亭长游缴廧夫,秩比不过百石,说是官,其实也不过是后世天朝的大学生村官或者基层派出所所长而已。

  因此门槛比起动不动就要求熟读三书五经,明通典籍的进士要低无数倍,最多也就是个秀才的门槛。

  作为穿越者,刘德当然知道,他这样设计的弊端肯定是有的

  最重要的一条。毫无疑问就是,考举出来,一步步从基层爬到顶层的那几个人,肯定是能力手腕远超常人。治政经验政治斗争手段丰富无比的狠人。

  这样的臣子,驾驭起来的难度,自然是比科举出的书呆子难了无数倍。

  刘德这一代还好。凭着本心和性格,刘德不认为有人能架空自己。

  但等到下一代。刘德的继承人性格稍微软弱些,肯定就要被这些臣子骑到头上去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搞科举的明朝中后期,大臣们不就骑在皇帝老子的头上耀武扬威了吗

  这么一想,刘德就觉得,自己设计和盗版的考举制度,就没什么弊端了,就算有,日后也可慢慢改进和完善。

  这样想着,刘德的心情就变得非常不错了,人一开心,难免就放浪形骸,几杯酒下肚之后,刘德感觉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