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高速下坡技巧!最后的目的地!(求订阅,求月票!)
作者:吴常道      更新:2021-02-08 15:39      字数:2687
  下一秒。

  直播间内。

  当无人机的视角,跟着6羽的高行驶,抬起又落下的刹那!

  视线中的天空突然消失。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段极具视觉冲力的山路下坡。

  透过镜头。

  目光俯瞰之处,红褐色的暴露感岩石曲曲折折,将两侧幽深的峡谷,拆为两半。

  毫无规则可言。

  这眨眼间的一抬一落,就像是在坐过山车时第一次的急转直下。

  往往会引来无数的尖叫声!

  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眼见到这一幕,直播间中的很多观众,几乎都第一时间瞪大了双眼!

  “尼玛!主播小心啊!”

  “看着好陡啊!”

  “我凑,暂停**先走一波,还没准备好呢!”

  “笑尿,神tm暂停**?”

  “太tm刺激了!冲啊!”

  “又来了!神啊,救救我吧——!”

  ……

  粉丝们的弹幕,一条接着一条地在脑海中闪过。

  才刚结束与岩石的精彩角逐,前方却又生事端,也难免会掀起波澜。

  很快,基于本能和熟练的驾驶技术,眼前白光一闪后,6羽没有一丝的迟疑,果断控起刹车。

  脸上全然一副蓄势待的神色,准备迎接,这山道越野的无上激情!

  轰!

  刹车过后,摩托车的狂吼,凭空而来。

  剧烈抖动的后轮,扬起漫天的烟尘与浓雾,蔚为壮观。

  如果说岩爬是山道越野最具动感的环节。

  那高下坡,就是山道越野,最为刺激的部分!

  俯冲而下的块感,自是不必多说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下坡,与其他的无动力降,却是完全两个概念。

  两者的不同,不仅局限于感官上。

  难易程度也是天差地别。

  简单来说,就是对油门的控制,必须信手拈来。

  对动力的控制,必须细致入微。

  只有这样,车手才能应对高下坡随之而来的坎坷与颠簸!

  否则,一旦没有协调好自身动力与地形的适配过程,车轮在行进的过程中,就会极易受到阻碍。

  阻力过大。

  后轮失衡,前轮过高。

  结果,就是路线偏移。

  然后,就是没有然后了……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越野摩托高下坡的技术含量,绝不亚于岩爬,同样值得车手反复斟酌。

  而应对下坡,最为关键的,无疑就是在保证油门的情况下实施减。

  减意味着刹车。

  但刹车用力,务必均匀!

  毕竟要考虑路线,不能出现任何的偏差。

  因此,早在山坡顶点,6羽就一直在保持最高度的同时,带着后刹,放慢了车。

  之后,再稳住车身,确保自己的后轮不被弹起来,最大程度地保证摩托车的有效牵引力。

  至于前刹,则完全不需要去管。

  因为前轮是控制方向的重要工具,绝不能让它的导向作用减弱。

  说时迟,那时快。

  经过一番熟练的操作后,漫天的风沙之中,6羽全副武装,沿着崎岖的高坡,一路俯冲向下!

  “咚咚咚——!”

  “咚咚咚——!”

  ……

  此刻。

  扭曲的轮胎与岩层所形成的强力震动,早就让第一视角的画面,变得甚为颠簸。

  除了不远处的山脊最低点和两侧的山谷,其他的全都模糊掉了。

  直到无人机的视角,开阔起来,观众们才得以看清山脊上正在生的一切!

  视线之中,起伏不定的狭窄山路上,黄烟滚滚,在摩托车的尾部,来了又散,散了又来。

  远处,孤鸿惊鸣,豪迈高远,别具质感。

  身在其间,6羽正沿着陡坡,飞也似地冲向最低点,令直播散出浓浓的西部片画风,极具个性。

  “荒野大镖客既视感……”

  “帅就完事了!”

  “跪求猥琐育!”

  “猥琐鸡毛,浪起来!”

  “这场面,属实太壮观了!”

  “小猫爱吃鱼赠送给主播飞机x1!——帅得让人无法释怀……”

  “专业维修下水道赠送给主播666x2o!——这才是极限运动该有的画面!”

  “卑鄙的海利亚人赠送给主播级火箭x8!——这家伙的每一次直播,都对我的三观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一手摩托车玩得太6了!”

  ……

  转瞬间,一番冲刺过后,6羽总算来到了下坡的后半段。

  因为精妙的把控,整个俯冲的过程中,他没有用到动机的减效应,始终保持着相对较高的档位。

  如此一来,颠簸就成了在所难免的。

  这种颠簸,在俯冲初期,尚不明显。

  可一旦到了后半程,在加度和重力的影响下,颠簸就会愈地猛烈起来。

  如果经验不够丰富,技术不够娴熟,这种情况,极可能吃死骨头,对身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哪怕是穿了赛车服,也难以抵抗。

  为了减轻这种打击,在摩托车进入后半段时,6羽始终保持骑行姿势,处在重心的位置。

  同时,两膝盖夹紧摩托。

  手肘展开,摆出一副进攻的架势。

  这样一来,一些不能预估的山路坑洼,就不会对其造成伤害了。

  摩托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应有的保障。

  身子也绝不会被突然弹起。

  避免了意外的生。

  很快,经过一系列精心的应对和过硬的技术,崎岖的高坡山脊,终于被6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前方山脊的最低点,已然来临。

  低点,是骑行不可多得的缓冲地带。

  不仅可以为高坡缓冲,同时还能为接下来的上升,提供足够的调整。

  当然了,这并不代表着,现下就可以松懈。

  只要挑战不结束,每时每刻,都要谨小慎微才行。

  ……

  在6羽历经了起步的原地转向,岩爬,还有高坡后,此次预热直播的序章,终于在观众们狂热的呐喊声中,彻底拉开帷幕。

  从无人机拍摄回来的画面可以看到,前方好像还有更为崎岖陡峭的山脊,在等待着他。

  由于科罗拉多河的冲刷,山脊的尽头在数公里之外,突然生断裂。

  经过上千年的风化,形成了一道纵深近百米的悬崖。

  悬崖的对面,是一块与之等水平高度的圆柱形岩石高塔。

  这座高塔,就是6羽此行的最终目的地。

  从高处看,两者之间的距离,不甚明朗。

  只依靠肉眼,几乎很难测算出实际距离。

  而观众们看着,也只是觉得这种大自然景观很是壮丽,并没有意识到这座圆柱形岩石,会在接下来的行驶中,被6羽大做文章!

  ……

  下一个瞬间。

  结束了低点的调整,直播继续。

  画面倏然而过后,再看时6羽已经骑着摩托车,一口气爬上了前方的岩坡,开始了新一轮的俯冲降。

  在有了之前的极体验后,观众们也逐渐适应了这一切,纷纷融入其中。

  把自己代入了进去,跟着视角的起伏,尖叫,呐喊!

  一时间,直播间内乱成了一团。

  所有人的情绪,都沉醉在了犹他荒漠的冷酷无情之中!</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