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7
作者:柳明暗      更新:2021-04-08 17:00      字数:2480
  问净涪:“请问......你,您是净涪比丘么?”

  净涪站定,笑着点了点头。

  那僧人紧抓着手里的扫帚,脸皮僵硬地抖了又抖,终于急促地喘了几口大气,张了张口,想要说话。

  然而他的嘴巴张张合合了好几回,嗓子却像是堵住了一样,什么话都没能说出来,只有几声不成意义的气音吐出。

  那僧人一时急得脸都涨得紫红。

  净涪站在原地,不急不缓地看着他。

  受净涪感染,那僧人总算是平复了些许心情。

  他下意识地要向净涪见礼,可当他想要让双手合十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手上还紧抓着扫帚。他深吸了两口气,缓慢而僵硬地将手中扫帚靠墙一侧放好,也顺道整理自己僵硬的思绪。

  然而,这完全就是无用功。

  他的脑海里只有那边站着的那个人,只有那个人的名号。

  净涪比丘。

  这可是净涪比丘啊!

  等僧人将手中扫帚放好之后,他的双手便空了。可因为主人太过紧张激动,他的双手还在下意识地动弹合,作出拿捏的模样来。

  不过这一切在僧人转身面对净涪的时候,都统统被他抛在了脑后。

  僧人急走几步,却并不靠近,只缩短了距离后便就远远地向着净涪的方向深深一拜。

  说是深深,那是全然没有夸张。这僧人鞠躬的姿势,已经不是平常僧侣见礼的礼貌角度,而是深深躬拜下去,额头几乎撞膝。

  净涪躬身九十度,回了他一礼。

  僧人起身后,喃喃了半响,才憋出了一句话,“比丘多日在外,如今归来,可要沐浴梳洗?”

  净涪只含笑看着他,眼神平静安和。

  在他的目光中,僧人也慢慢地平静下来了。

  他挠了挠头,傻笑道:“是......是了,小僧还没有和比丘介绍自己呢。”

  “小僧法号了定,自静溪寺来。已经在这静檀寺里待了两月了。”他看了看净涪,又补了一句解释,“小僧是在这静檀寺中挂单了的。”

  作者有话要说:嗯,更新。

  第391章

  391

  虽这僧人姿态过于隆重,神态、动作更容易引人发笑,但净涪却始终平静。他正色听着这了定僧人的自我介绍,完了,便就合十点头,算作回礼。

  到底净涪修持闭口禅,本身又不能说话,不能依礼行事,也就只能如此简化回应了。

  了定僧人其实根本不在意,他见得净涪回礼,连忙又是深深一拜。

  净涪看着了定僧人,颇觉无奈。

  难道他还需要和这了定没完没了下去?

  了定僧人瞥见,也觉得自己失礼,他在原地踌躇半响,斟酌来斟酌去,虽然还想要和净涪比丘多搭几句话多待一会儿,但还是不愿意让眼前这比丘为难,当先开口道:“比丘外出归来,多有劳累,便先回去梳洗休歇吧。”

  他顿了顿,又问道:“可需要小僧告知白凌师兄?”

  净涪摇了摇头,合十垂首,便就转身离开。

  了定僧人定定地望着净涪远去的背影,许久之后回神,当即便要回去告知其他留在静檀寺里的两位凡俗僧人,但他兴冲冲地往前奔出两步,却猛地回头,望见自己才刚洒扫到一半的庭院。

  他面露挣扎,垂在身侧的双手紧握了又松开,松开了又紧握,如此几番之后,到底还是不愿意破坏了他在净涪比丘眼中的形象,转身回去重新抓起了扫帚。

  初初握起扫帚的时候,了定的动作间还很有几分急切,但挥舞得久了,了定手中扫帚递送回的节奏渐渐恢复了往日的规律,连同他眼底乃至心底的波澜,也都随着手中扫帚一送一渐渐平复。

  正往自己暂居的那处云房走去的净涪回头看了一眼了定的方向,略点了点头,便就回了目光,继续前行。

  能在这静檀寺中守到如今,了定即便只是个没有修行的凡俗僧众,心境也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毕竟不是谁都能够守着一座空寺等待着一个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回归,更不知会用什么态度对待他们的僧人的。

  别说净涪是佛门比丘,便是佛门的那些大和尚们,也未必会将他们这些凡俗僧人与他们寺里的一众沙弥、比丘一视同仁。

  自恒真僧人寻上各寺各庙传经说法,自最新的《佛说阿弥陀经》详解传开,他们这些凡俗僧人便对大寺大庙里的那些沙弥、比丘、大和尚们多了一分怀疑。即便这分怀疑很少表露在外,但谁都知道,这份怀疑就压在那里。

  压在所有人的心头。不论凡俗僧众,还是修行的沙弥、比丘、大和尚们,都有。

  凡俗僧众们猜疑着经义的真假,也在揣度着恒真乃至诸位修行僧侣的意图;而那些修行佛道的僧侣们,也有些人在介怀着他们的猜疑。

  只是不论他们双方如何猜想揣度,这种猜忌怀疑,却都不会落向净涪。

  因为世尊阿弥陀站在净涪的身后。

  他们尊崇世尊,礼敬世尊,信任世尊,所以也对备受世尊青眼的净涪格外尊崇、礼敬和信任。

  正因为传言净涪比丘就在这静檀寺里,所以在不久前,才会有那么多人拾了行囊,攀山越岭日以继夜地从各方奔来。

  稍稍平复了心境的了定僧人回想起早前那段时间里这静檀寺的喧闹,既觉骄傲,也有失落。

  可惜啊,不过是两个多月的时间,这静檀寺没有人寻来了不说,还只剩下了他们三人。

  那么多的同道,却只有他们三人等到了净涪比丘。

  了定僧人叹了口气。

  但他也不是不能理解那些离开的人,不仅仅是自静檀寺里离开的那些同道,还包括那些还在半道上听见消息就掉头原路返回的那些人。

  毕竟,净涪比丘可是修行的比丘啊。

  他留了追随者和行囊在静檀寺,自己不见踪影,那不是心有领悟寻了个地方闭关就是突然遇上了事情需要他抽身解决。可如果是后者,这世界上,又有谁能够让净涪比丘在寻找真经的中途抽身去料理杂事?又有什么事情值得净涪比丘在寻找真经的中途抽开身去料理,一去就是这么十天、半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没有的。

  所以不会是后者,而应该是前者。

  而既然是净涪比丘忽有感悟,此刻正在某个地方闭关,那么,谁又能够确定,净涪比丘这一番感悟这一场闭关,会需要多久?

  一月?两月?三月?或者是半年?一年?又或者是更多?

  于他们那些修为在身,寿元绵长的修士而言,他们一场闭关可以不知时日,但他们这些凡人俗人,却没有那么长的时间。

  未知的,不仅仅是他们会不会有个结果,能不能得偿所愿,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