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3
作者:初吻江湖      更新:2021-02-02 02:36      字数:2495
  ..哎,说这个

  干什么?总之,小心无大错。”

  第468章成化十五年

  吴有为无法理解他们这种心态,便抛开不提了,迎尚铭进了书房,俩人一如多年的老友一般,坐在一起,喝茶,吃点心,顺便聊天。

  吴有为就问了,以后太子登基,东宫的那些内监是不是都会跟着升迁?

  “那是肯定的呀!”尚铭道:“东宫的内监都是皇贵妃亲自挑选的聪明伶俐之人,且都不是那奸诈狡猾的,不然皇贵妃也不会放他们在皇太子身边。”

  吴有为愣了愣,才想起来,皇贵妃是万贞儿。

  前世,万贞儿死后才被谥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但是现在,她已经是皇贵妃了。

  只是因为没到吉日,只是册封,尚未举行大典。

  如果不出意外,将来小太子登基称帝,她便会犹如周太后一般,被尊为圣母皇太后,王皇后便是母后皇太后。

  既然人是皇贵妃挑选的,那肯定没问题,就凭万贞儿这么多年在后宫屹立不倒,还能_步_步的升迁至皇贵妃的位分,她就不是个脑袋缺根弦的女人。

  话说吴有为还不太记得皇贵妃万贞儿长什么样呢。

  那次因为带着太子公主出宫玩,回来后被召见,急色匆匆,他光顾着低头了,因为那时候不止万贞儿,还有好多嫔妃都在场,虽然他并不在意男女之别,但是那么多别人的老婆都在的情况下,他莫名其妙的就不太想抬头。

  宪宗皇帝的各种小老婆......什么的......他很别扭啊!

  所以没抬头看,到现在还不知道万贞儿长什么样呢!

  “那些小太监也有人教导,翰林院的翰林们轮流教导他们读书识字,太子平时上课,他们也有偷听。”尚铭道:“他们以后会是小太子的内助。”

  吴有为点了点头:“那就一起教?”

  “怎么可能呢?”尚铭白了他一眼:“您教导给太子的,怎么还能教给他身边的人?都学一样的......不太好。”

  吴有为愣了愣:“一样的,一样的,那个什么,帝王之术啊,自然是皇上亲自教导太子殿下,我一个大臣,怎么可能会帝王之术?”

  尚铭也被吴有为这么大方的话给说愣住了:“你可真敢张嘴。”

  腊月杀年猪,一般都是百姓家,但是吴有为这不是请尚铭来吃杀猪菜么,所以家里真的杀了一头猪,大肥猪。

  做的全猪宴,万通回来后,陆续的有人上门,李青夫妻俩、万鑫鹏夫妻俩等等,反正都是真正的亲戚都来了,热热闹闹的,众人也认识尚铭,喊他“尚兄”的,叫他“尚老爷”的,反正不当他是外人,女人们去厨房上菜的时候,就让他们几个老爷们儿看孩子。

  尚铭被好几个调皮捣蛋的小鬼头淹没在了炕上,吴有为十分无良的爆笑出声,就是不上去帮忙。

  可怜尚铭堂堂东厂厂督,被几个小鬼头压在炕上,在身上爬来爬去,都是三四岁的小奶娃娃,他是不敢扒拉也不敢哼,只好躺在炕上当自己是炕被了,还有小鬼将口水都留在了他衣袍上。

  吃饭的时候,尚铭看着吴有为,恶狠狠的啃着一块脊椎骨:“你这个没良心的!”

  眼神幽怨,口气哀怨。

  吴有为乐呵呵的吃着他喜欢的灌肉肠:“这不是给你一个亲近天真的机会么。”

  “啊呸!”尚铭才不领情:“咱家领养了那么多孩子,不缺天真。”

  尚铭之所以接管了东厂之后,名声竟然还挺好,除却他为人正直外,再一个就是他自己养了许多孩子。

  这些孩子有的长大了,他就让人教给他们一技之长,然后给他们成家立业,那些孩子都知道尚铭是没有后代的,对他都很孝顺,尚铭并没有让他们进入东厂当番子,他们要么做百姓,要么参军去戍边,就是没有进锦衣卫和东厂的,因为要避嫌。

  且尚铭能给他们找到祖籍的都给他们找了祖籍,日后就算自己不能科举,孩子也可以啊。

  有两个还很有出息,果然考中了举人,尚铭积极地给他们准备会试。

  打算下次会试,让他们参加,并且平时都将他们送去陶文书院读书。

  最近正在考虑给他们相看人家,中举之后再看,就不太好找了。

  门第高了不合适,门第低了影响前程。

  “你还在养孩子?”万通对尚铭的这种坚持很是惊讶。

  他以为尚铭只是做个样子,就算是领养,隔三差五领养几个就行了吧?

  “嗯,每年都有一些。”尚铭啃完一个肉骨头:“咱家就当行善积德了。”

  所以他虽然当了东厂厂公却也受到许多人的尊重,因为他这些年养的孤儿不计其数。

  多到他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是派人照顾他们,教导他们,还挺有成就感。

  也有孩子成家立业了,生了孩子,那小孩儿还喊他“爷爷”呢,也算是享受了儿孙绕膝的快乐。

  而养育大的女儿们,他也都给预备百八十两的银子的嫁妆嫁人,而且嫁的最多的是边境戍边的军户们......。

  因为那边男多女少......光棍多啊!

  也有养子和养女看对眼的,他也成全他们。

  所以尽管他大权在握,皇爷却对他很是喜欢,因为他是一个有善心的太监。

  “咱家当年多亏了你呀!”尚铭举起酒杯:“来,喝一杯。”

  说起来,他们认识十年有余,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虽然有合作,却不是为自己谋利。

  吃过了饭,送了尚铭出门,看着他上了轿子走没影了才回去。

  腊八过后便开始预备年了。

  是年,安南、乌斯藏、撒马儿罕、满都鲁、加思兰、哈密卫、吐鲁番、暹罗、琉球、苏禄、真腊以及日本,纷纷入贡。

  宪宗皇帝看到进贡的名单,还愣了愣:“怎么都来了?”

  往年最多七八个,这次却有十几个之多,南边的,北边的,都来了,这是什么意思?

  “听说,汪公公在南边战功赫赫。”万通忍笑道:“张仑也是个愣头青。”

  俩人天不怕地不怕,把周围的几个小国全都给镇住了。

  而且汪直是个太监,特别羡慕郑和,每天都想着如何扬威海外,看那些小国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尤其是安南,黎氏几乎年年朝贡,就是怕给汪直借口,张仑每次带兵,都要围着安南转好几圈。

  占城可以成为大明的属地,安南也可以啊!

  吓得黎氏一族怕得要死,每年都绞尽脑汁的朝贡,再也不敢糊弄。

  虽然大明太祖有遗训,有十五个不征之国,但是,占城可是主动奉给大明的,不是大明征伐,乃是因为旁国的关系。

  所以严格论起来,并不违背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