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4
作者:初吻江湖      更新:2021-02-02 02:27      字数:2492
  且吩咐人不许靠近主屋,等老爷和大人出来再说

  万通回来了,和谐过后,吴有为赖在人家怀里说了上官已经就任的事情:“你说我准备的这些东西,去看他,应该可以吧?”

  “无所谓。“万通摸着他的背脊给他顺毛儿,素了好长一段时间,刚才折腾的狠了些,吴有为去泡了灵水才回复的若无其事的样子。

  好神奇,他现在又有点蠢蠢欲动了,只是看怀中人好像累了,即便身体不累,可能神上也会累,他就默默的给他顺毛儿,而不是再吃一回。

  “他要是敢索贿,皇上也不会派他来。”万通道:“现在的上海县,可是在皇上面前都露脸了的地方,不是谁想欺负你这个小县令,就能欺负的了的,看看原来的那些人的下场,就知道了。“

  宪宗皇帝是个很护短的人,万通跟吴有为每年带给他和大明的财富,足够让他这个皇帝刮目相看,更何况,俩人也没什么错处,他护短护的很是理直气壮。

  所以万通才敢说,吴有为多虑了。

  其实吴有为也是被吓着了,以前看电视、电影的时候,总是说当官的多么草菅人命,上官朝下属要贿赂的,而且到了大明他才知道,大明的俸....真心不高啊!

  在家拾了两天,吴有为不甘不愿的跟杨一清一起,去了府城松江。

  松江好像还是老样子,一如既往的繁华,沉静又有魅力。

  松江府在宋朝的时候便是海运繁华之地,所以现在它也很繁荣昌盛。

  只是这次来,吴有为不得不硬着头皮,跟杨一清一起去拜访知府大人。

  松江府一直是府城,所以这里的衙门看着很有历史感,上次吴有为来了后没仔细看,就直接点个卯,走人了。

  而杨一清来的时候,这里还没知府大人呢,也就无所谓拜见不拜见了。

  等他们俩来了之后,知府里的下人很是热情,接待他们俩在客厅,茶水点心的没少上来,俩人面面相觑,坐在一起,等着见上司。

  过了一会儿,外头就有人来了,俩人听见脚步声,赶紧站了起来,结果进来一人,俩人都傻眼了!

  “看什么看?不认识为师了?”来人有着乌黑的长须,和不怒自威的气势。

  一个文官,有这种气势,吴有为来到明朝之后,就见过一个,那就是刘宣。

  如今刘宣就在他们面前,吴有为跟杨一清执弟子礼:“见过恩师。”

  “嗯。”刘宣坐在了主位上:“都坐下吧!”

  俩人面面相觑后,坐了下来。

  一坐下来,吴有为就迫不及待的问道:“恩师,您就是...知府?”

  这难道是降职了

  “不是。“刘宣摇头:“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布政使。

  俩人一听,果然乐了:“那太好了!”

  有这位在,别人想动他们,就得考虑考虑恩师的态度了。

  “嗯。”刘宣摸着胡子笑眯眯的看着他们俩。

  俩人莫名其妙的时候,外面又进来一个人:“恩师,也不等等学生。”

  吴有为跟杨一清惊的站了起来:“启昭兄?”

  进来的人竟然是他们那一届的状元,张升,张启昭!

  “嗯,本官乃松江知府。“张升进来笑呵呵的一拱手:“见过布政使大人。”

  杨一清回过神来,抱拳道:“见过上官,见过布政使大人。

  吴有为撇嘴,但是拱手的礼节没含糊:“见过上官,见过布政使大人。”

  “好,都坐,都坐!”刘宣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三个学生:“还有一个呢?”

  张升笑道:“随后就来。

  “是新上任的华亭县令吗?”杨一清好奇的问:“是谁呀?我们认识吗?”

  吴有为也挺好奇。

  “你们一会儿见了就知道了。”张升笑着道:“那人你们认识,还挺熟。

  “不错,以后要好好相处。”刘宣摸着胡子道:“我们一路同行,先去我那衙门安顿了一番,才出门的,本官这是来巡视地方来了。”

  第394章放心了

  他们这么说,俩人更好奇新上任的华亭县令了。

  还挺熟?谁呢?

  “大人,先生,我回来了!”那人声音清亮,显然很年轻,而且推门进来的时候,手里头还拎了两条肥美的鱼儿,是松江府有名的四鳃鲈鱼。

  “先生!”来人见到吴有为跟杨一清,眼睛都亮了。

  吴有为跟杨一清也懵圈了:“铁牛?”

  来人正是三年前回去的崔铁牛,他说他是回去参加科举的,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他。

  “嗯!”崔铁牛笑着道:“如今有了字,叫开元。”

  “哦?”杨一清乐了:“可是唐朝开元时期,定黄河的铁牛典故?”

  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蒲津渡位于山西永济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历史上著名的蒲津桥和唐开元铁牛也位于此处。

  后因黄河东移,开元铁牛等没入水中,悄然消失。

  开元铁牛亦称唐代铁牛,铸于唐开元十三年,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

  元朝末期,发了大水,桥毁了,铁牛便成了摆设,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

  后来因为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

  只是现在还没有沉默,而崔铁牛的名字,是父母给起的,不能更改,于是便找了个合适的字来搭配。

  “怎么是你来当华亭县令?”吴有为惊讶了:“你散馆了?”

  “嗯。“崔铁牛摸了摸头:“从您这里回去后,就科举会试了,考中了之后在翰林院待了三年,都是先生带着我们的,然后这次散馆,就被吏部安排着,跟先生一起来赴任’了

  他说的先生,便是张升,别忘了,张升还是陶文书院的客座教授呢。

  “来了怎么不说一声?”吴有为惊喜过后,就抱怨道:“早知道我就早来了。”

  “我派人去请了呀?”张升坏笑道:“你不是说你没时间么?”

  “我那时的确是没时间,但是早知道是你们,我就不这么担心了。”吴有为道:“我愁的好几天没睡好觉。

  “这个我可以作证!”杨一清道:“我也犯愁呢,刚有点起色的青浦县,可是怕摊上个什么都不懂的上官。

  “你们放心吧,老夫来之前,皇上特意召见,说这边情况特殊,让我看着点你们就行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刘宣道:“等这一任结束,老夫也想在京里养老了。”刘宣虽然看着年轻’了许多,实际上岁数不小了,人家陈鉴就没出京,在京中翰林院,跟尹直成了同僚,每日里看书,抄书,偶尔赏个画,写个字儿。

  虽然吴有为没在京中,但是逢年过节都有孝敬的礼物,冬天还有各种新鲜菜,夏日里有各种解暑的凉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