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0
作者:初吻江湖      更新:2021-02-02 02:26      字数:2489
  有什么不放心的?

  明晃晃的把柄就攥在皇,上的手里,那些想要找茬的人,还不是都被皇,上给撅了回去?

  而万通那边,吴有为本来想连夜看家书的,被万通给压在床,上不许他去:“三更半夜的看什么家书?明天再看,也不怕熬坏了眼睛。

  吴有为撇了撇嘴:“我有灵水在手!”

  所以自己很健康。

  “陪我躺一会儿吧,这都什么时辰了,还看?明天起不起的来床了?”万通依然不松手,将人揽在怀里,道:“我叫了腊八过来.....”

  “我懂。”吴有为抻脖子亲了万通一口,将他的话愣是让他说不出来:“这些事情你安排就好,我只管做我的事情,哪儿不对了,你说一声就行。”

  万通没想到吴有为会这么想,心里一阵暖意划过,将人抱得越发的紧了:“嗯!”

  得夫如此,夫复何求?

  这一晚和谐的撸了过去,第二天早饭的时候,吴有为就告诉管家,将丫鬟暂时借调给水仙,帮着拾拾宅院。

  管家应了,下人都叫水仙为“三姑奶奶”,腊八就是“三姑爷”,因为水仙在姐妹里的排行是老三,名叫吴新新。

  喊他们的孩子叫“表少爷”。

  “孩子怎么没起名啊?”吴有为光听水仙跟腊八俩喊儿子,没听见大名。

  腊八不好意思的道:“我跟孩儿他娘都没什么好名字,等着您给起一个呢。

  吴有为无语半晌:“好吧!”

  因为他记得孩子是早,上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降生的,于是就给起了个大名叫朝阳。

  吴有为摇头晃脑的道:“《诗:大雅卷阿》有云:‘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希望这孩子日后就如同朝阳一般,前途光明,人生磊落。”

  殊不知,后来这孩子果然成了“梧桐”。

  第385章出兵靖海边患

  小朝阳还是个三岁的小孩子,每日都被水仙养着,离不开母亲,所以依然是水仙带着他。

  他还没到进学的年纪。

  而吴有为这边则开始张罗春耕事宜。

  还得派人去找罗伦,他手里头有宪宗皇帝赏赐的盐引,去买官盐回来卖给百姓们。

  万通则是带着腊八去罐头厂那边看了看,然后腊八就走马上任了。

  三月,清明刚过,便来了朝廷的抵报,宪宗皇帝真是财大气粗了,继去年之后,这一开春便了南畿、湖广去年的秋粮,据说是因为那两个地方去年下了冰雹,怕成有碍。

  据说那两个地方的百姓都说皇上是个仁慈的君主。

  另外,万通又举办了一次集体婚礼,这次是万通自己掏腰包举办的,三百对新人,大手笔,不过依然席开一千桌,这三百对都是有有父有母的人,却延续了吴有为不立礼账的规矩。

  随后张绅也不甘其后,自掏腰包举办了五百对新人的集体婚礼。

  上海县几乎包了松江府所有鞭炮作坊的鞭炮。

  芒种过后,种地才算完成,而万通则是领着水军,他要出海了!

  “出海?”吴有为瞪大了眼睛:“你干什么去?”

  “去年捞了一把,今年继续啊!”万通道:“让大家都看到,水军可是一份很有‘钱途’的行业。”

  吴有为想了想:“那联合行动呢?”

  “联合行动?”万通一愣:“跟谁?”

  “跟谁都好,沿海这么多的卫所,水军肯定有编制,如果让他们知道水军很搂钱....”吴有为坏笑道:“不怕没人参军!”

  水军比陆军更难招到好苗子,皆因陆军如果战死还有个尸的可能,骨灰能返回家乡,水军直接葬身大海了,连根毛儿都留不下。

  且这些年水军薄弱,尤其是海军,茫茫大海,一出去就半年一年的,没有天大的好处,谁乐意来?

  这也是为什么水军里头孤儿多的原因。

  “不错!”万通一点就透:“我看金山卫那边不错,还有广州那边的水师。”

  “你们上次不是去了澳门么?”吴有为想起来一个事儿:“让广州那边也出兵,福建也要!”

  联合作战才能声势浩大,去年秋天他们这儿不就没有海盗和倭寇来袭么?今年他们要主动出击,才能让对方再也不敢登陆。

  而吴淞营那里的水军也得了好处,集体婚礼过后,听说第一波成亲的那些,都有了身孕了。

  黄阿星的纺织工厂,开始招女工。

  沿海地区重视男孩儿,女儿却并不怎么看重,加上黄阿星这里供吃,住的话,有集体宿舍,不过好人家要脸面的都不肯女儿入住,每日宁愿她们起早贪黑的走,也不许她们住在这里。

  没办法,为了安全起见,黄阿星只好设置了班车,来回接送。

  就这,也没能招到多少女工,黄阿星又开始买人,因只要女子,不求长相好坏,年龄就限制在五十岁以下,倒是买了不少人。

  而沈毅,则找上了吴有为。

  吴有为知道沈家也算是富贵人家了,只是沈毅不会无缘无故的找上门来,热情接待了之后,便开门见山了:“沈家主可有事情需要本县帮忙?”

  “不瞒大令,的确有。”沈毅听吴有为这么说,便道:“沈家也想开个厂子。

  其实是沈家想了半年才想到的理由,因为这半年吴有为那边一直在忙着开工厂的事情。

  沈家老爷子沈聪便让沈毅过来,说开工厂的事情,反正沈家也有买卖在,开个工厂,跟大令有个共同语言,挺好。

  “想跟黄老板家一样,开个织布工厂一,不过我们沈家有自己的织布方子,我们想织的是船帆。“沈毅道:“类似松江布那样的,但是比松江布更厚,更能兜风。”

  “哦?”吴有为来了兴趣:“那不错啊!”

  松江布的厚度就像是薄牛仔布那样,如果比松江布更厚,岂不是牛仔布料么?

  不过用来做船帆也可以,因为那个厚实,密不透风。

  “您..同意了?”沈毅以为起码还要考虑一下,毕竟看那样子,黄家的黄阿星跟大令关系更好一些,他都在衙门里办差了。

  可是没想到吴有为这个态度,好像很欢迎一样,沈毅当时就傻眼了。

  “当然了!”吴有为道:“选好地址了吗?”

  沈毅摇了摇头:“还没.....

  他还等着跟大令磨一磨,然后再考虑选址。

  “那你看轻工业园那边怎么样?”吴有为早就建设好了地方,就等着人入住呢:“那边正好还有黄阿星的厂子。”

  那边就是各种厂子,甚至他的玻璃厂也在那边,还有造纸厂,皮革厂等等,当地居民没少开厂子,都奔着使劲儿赚钱呢。

  还有烧制陶器的、瓷器的、木炭的....

  这都是轻工业,而另一面相对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