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3
作者:初吻江湖      更新:2021-02-02 02:24      字数:2494
  的身份,就算生的儿子健康,又有什么用?”

  吴有为已经懵圈了!

  大明上赫赫有名的弘治皇帝,是个汉瑶混血啊?

  不过更能体会到历史的无奈了,如果不是没儿子,宪宗皇帝恐怕也不会立一个瑶女所出的儿子为太子。

  也怪不得弘治皇帝当太子的时候,无数的后起之秀都想搬倒他了,他的根基简直太浅薄了。

  第368章好厚的家书

  虽然他守住了太子之位,登基称帝,自己的儿子不给力,最后还是让自己兄弟的儿子得了便宜。

  所以说,最后还是汉家子弟坐了龙椅么?

  “原来...如此啊!”万通想了想:“那她现在岂不是没有娘家?”

  “土官那里已经死绝了,只能追封,加封只能是她的养父母,谁让她现在姓纪呢。”刘聚道:“不过知道这一点的人也不少,他们就算是封官,也只能是个散阶。”

  散阶指表示官员品级的称号。

  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类似后世的军衔。

  一称散官或阶官,指获有散阶的官员。

  明初沿元制。洪武九年定文、武官员散阶。

  文官自特进光禄大夫至将仕佐郎,共四十二阶;武官自特进光禄大夫至忠显校尉,共三十阶。

  每一品级分为初授、升授和加授。

  分别由吏部验封司和兵部武选司给授。

  宦官不从此例,洪武四年定,自中正大夫至司直郎,共十阶。

  钦天监监官,洪武四年设有正仪大夫至分朔大夫,共七阶。

  洪武十四年改从文官给授。

  洪武十年定,出身宦官从内官散阶给授。

  出身流官同文官散阶给授;出身庖人,自尚膳大夫至执膳郎,共八阶。

  明代文武官员均予对应品级给授,始为初授,三年初考、六年再考称职者方得升授、加授。

  “那也不错了。“一个偏僻之地的小民,能得个散阶,挺好了。

  八卦完了宫里,刘聚还给万通不少东西:“都是贵妃娘娘让我带来给你的,还有老万捎来的。

  他比万喜年纪小,但是比万通可是大多了,喊万喜“老万”。

  “吴侍读啊,这是你家人让带来的。”刘聚拿出单子给万通:“恭喜你呀,侄儿高中了。”

  “我侄儿考中了?”吴有为大喜:“太好了!”

  来的家信好厚一摞,吴有为本想看看的,但是人家刘聚头一次来,总不能让客人单独坐着吧?

  幸好很快便用饭了。

  管家让厨子做了一桌地道的沿海菜,红烧鱼,桂花肉,醉蟹,烤鹅。

  主食是最有名的芥菜肉馅儿的骨汤小馄饨。

  这让刘聚和万通十分喜欢,俩人都是武人,最喜欢吃肉了,但是不敢喝酒,因为喝酒容易误事,偏偏男人哪儿有不馋酒的?

  这个时候,醉蟹,解馋了。

  虽然只是一些自家酿制的米酒。

  吃过了饭,万通带着吴有为跟刘聚一起去了城外。

  陶文书院来的二十几个学生,已经去见他们的学长们了。

  这是第一批派来的,而崔铁牛他们将回到京城去科举入仕。

  而这二十几个人,是没有资格科举的,但是可以在这里帮吴有为啊。

  吴有为作为本地东道主,让人给外头的人准备了红烧肉,大米饭,菠菜蛋汤。

  这成了上海县接待官兵的标准伙食之一。

  刘聚带了一百个工匠过来,包括他们的家里人都在内;又带了奋武营的一万人马,加上监军周中。

  周中一来就被张绅派人接走了。

  现在也不知道俩内宦在一起干什么呢。

  吃过了饭之后,暂时在外面安营扎寨,因为他们第二天就要去吴淞营那边安置了,今天就当行军了,依然住的帐篷,幸好这个时候上海县已经到夏天了。

  四周拢了篝火,烧了艾叶熏蚊子,众人都安置妥当了,刘聚就留在了大营里,他不能丢下大军自己在城里过夜。

  晚上回去县衙,吴有为跟万通俩一起看家书。

  万喜就说一切都好,他那府邸让二小子一家过去住了,且已经将二小子一家子过继到了万通的名下,连孙子孙女儿都有了。

  顺便跟万通分了一下“家”,嗯,其实就是自己分了家,将属于二小子的家产都让他带走了。

  万达在这里很受欢迎,因为万达看起来比较憨厚老实,别人还都怕他吃亏,原来有柏珍在,他们都护着万达,现在柏珍已经彻底成为了历史,袁彬大人正在让人带万达。万贵妃给万通带的东西不少,知道那里酷热难当,给他弄了不少清凉解暑的好药材。又怕万通在这里交朋好友,给送了十车的各种宫中上用的东西。

  从文人雅士的各种书画到茶杯茶盏等物,还有各种摆件,其中包括一车的靴子。

  专门给万通的,让他很是感动。

  因为那车靴子是家里女眷给他做的,长姐跟大嫂的针线他还是能看出来的,华丽的都是长姐的手笔,简洁的基本上都是大嫂的作品。

  吴有为的家书有好多。

  吴琼的自然是写他中了进士,如今在翰林院观政,顺便做一个抄书匠,并且说抄书这一活动,让很多翰林都喜欢,他们的日子也过的十分顺遂。

  再有就是自家的小子已经会喊人了,现在是自己母亲的心肝儿,谁碰一下都不行,他很怕母亲会娇惯出一个纨绔子弟,打算孩子长大到六岁就搬出后院,去前头的院子住顺便去陶文书院上学。

  媳妇儿也再次有了身孕,吴家又要开枝散叶了云云。

  吴孟氏则是跟吴有为说了说祭祖的事情,儿子考中了进士,她高兴,儿媳妇再次有了身孕,更高兴。

  吴俪儿也写了一封信,很想念叔父,最近学业也加重了一些,不过还是特意给吴有为做了一些小东西捎带过来,有荷包、扇套、络子等等女红手工艺品,还都挺不错的咧

  而林素管家给他的信更厚实。

  开篇就是家里被人搜过了,吴有为走的时候就怕有人找家里人麻烦,跟林素管家叮嘱过了怎么应对。

  不过林素管家幸灾乐祸的很,说柏家已经彻底垮了,而被损坏的御赐之物,已经全都处理了,埋在“了祖坟那里。

  另外,皇上还赐了莫灵山庄不少好东西,以弥补那些被损坏的御赐之物。

  还有,自家的姑爷说,有人在莫灵山庄周围监视了三五日,可能最后没发现什么,都撤走了。

  来的人是什么身份?

  林素管家没说,毕竟是托人送信,哪怕信任的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写上去,只是提了几句,说是怕有什么强人或者是师父们派来的高手什么的,得引|起误会啥的。写的含糊,但是吴有为心里知道,八成是某些势力或者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