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8
作者:初吻江湖      更新:2021-02-02 02:21      字数:2492
  是找茬儿的呀?

  偏偏吴有为出来带的只是几个衙役,其他的人都在忙呢。

  上海县百废待兴,想要发展起来何其困难?每日里众人忙忙碌碌,光是档案室那里就累积了好几柜子的各种新建档案。

  墨锭都用了一大车子了。

  幸好他早年写了小学全套的教育课本,这会儿已经开了一家书肆,带刻印作坊的那种,已经用活字印刷术开始印刷课本了。

  众人都在忙,再加,上吴有为还真是看不上这个松江府尹,所以就没摆出迎接的架势,自己带着几个人,站在牌坊下,看着...点都不隆重!

  队伍停下之后,松江府尹出了轿子,一眼就看到了吴有....以及他身后的小猫两三只。

  “上海县令吴佣,见过府尊。”吴有为一拱手,算是行礼了。

  “大胆!”师爷也下了轿子,见此情景立刻就冷喝一声:“为何不跪拜迎接大人?”

  吴有为却脸色一正道:“跪拜迎接?大人?按照大明律,唯有真龙天子才能接受百官跪拜相迎,你等何人?竟然要本官跪拜相迎?”

  师爷顿时懵圈了!

  的确,大明没有明确规定下级见了上级要跪拜相迎,但是大明却有明文规定,只有皇帝才能接受百官跪迎。

  在洪武年间,更有规定,但凡三品(包括从三品),不论文臣武将,皆可称其为“大人”,但是以下品级,不可称为“大人”。

  县令百姓称为“老父母”或者是“大令”。

  除了南北两京的顺天府和应天府的长官称府尹,明清两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长官仍称尹外,一般都称知府。

  没办法,谁叫人家是京官呢。

  等到了明朝中期,基本上都是“大人”了。

  但是没有明文要求要跪地迎接的,这是大大的折辱人的态度。

  “闭嘴!”松江府尹冷喝一声:“这位是本官的师爷。”

  吴有为又道:“既然是师爷,本县问你,可有功名?可曾见到本县行礼?”

  既然要拿身份压人,那咱们就好好的论一论。

  “都是自家人,何必太计较呢!”华亭县令这个时候站出来当好人了:“有为贤弟,你这手段了得啊?上海县在你手里真是让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呀!”

  “这位大人请了。”吴有为根本不认识这位华亭县令,但是看他穿着打扮,跟自己差不多,便率先行了一礼:“本县这里多亏了百姓支持。“

  丝毫不说自己怎么着,就推给百姓们,百姓们,才是坚固的基础啊。

  “知道你这里不错,本府特意带了同僚来一观。“师爷早已经退居幕后了,跟在松江府尹身后的是各位大人们。

  他们对,上海县的变化也十分侧目,这得多少钱呐!

  有那眼明心亮的,更是暗自想着,不止是有钱才行,还得有权,有势!

  不然那红衣大炮远远望去,可比他们松江府城墙上的还要好上一份,又看那城门,工匠的手艺不俗。

  这些,每一样都十分难得,何况是上海县几乎凑齐了。

  “既然如此,请诸位进县衙一叙。”吴有为也大方地邀请人进门了。

  众人看着焕然一新的上海县衙,一个个眼里的羡慕嫉妒恨都快要化为实质了。

  他们的衙门破破烂烂勉强能办公,即便有大把的银子也不敢往这上面花,反倒是这个吴佣,真敢干呐。

  大明官场的潜规则,越是破烂的衙门越是让人觉得那个官员是清廉如水的人。

  实际上都是他们自欺欺人呢,办公场地那么破烂,不知道修缮,就知道搂钱的有的是。

  进了牌坊便是进了县衙的大门,大门两边的墙呈“八”字形,所谓“八字衙门”即由此而来。

  八字墙上可张贴告示、榜文,公布科举考试录取结果等,有的加上顶棚和栅栏,称“榜廊”或“榜棚”。

  上海县的八字墙上贴了很多的告示。

  第一个便是“税通告”,上面告诉百姓们,皇上上海县赋税三年。

  当时就把松江府尹气了个仰倒!

  哆嗦着手指着告示诘问吴有为:“谁给你的权利,让你去上海县的赋税的?”

  吴有为一本正经的回答:“下官在来的时候,已经跟皇上提了此事,皇上当面的赋税,并且有圣旨下达。”

  吴有为的回答,让松江府尹心里一个激灵!

  当面面圣?

  还有圣旨?

  看来,这赋税是拿不出来了。

  “咳咳咳!”松江府尹一咳嗽:“原来如此啊,只是本府尚未接到上面的官文。”

  其实官文已经到了,只是他真的没有接到。

  吴有为纳闷的是,在门口,竟然没看到万通跟张绅,这俩人干什么去了?

  不是说好了给他仗腰子的吗?人呢?

  见不到人,只好带着人闷头往里头。

  众人却是四下里看的热闹不已,尤其这里都是新的,不止好看,还阔气,新颖。

  加上他们路过的大门不少,发现每个院子里的人都很多,来往频繁,而且一看都是有活儿在做,忙的没人抬头看大门外一眼。

  当然,如果抬头就会看到他们这群大人的到来,可是没有一个抬头看一眼,嗯,一抬眼就能看到路过的都是大人们,他们这些人还不得出来相见一番?多耽误事儿呀!干脆全当没看见,因为他们太忙了,每天吃饭都掐着点儿呢。吴有为想建设一个大上海,却不知道有多少事情等着他去办。

  现在建设的也只是个大概,他全按照后世的规矩来,反正上海百废待兴,不破不立。

  进了大堂,穿过二堂,下人们早在大堂那里就停下了一大波,到了二堂又有不少人留下了,等到了三堂这里,基本上都是各位官员和他们的副手了。

  前面说过的,吴有为这次来上任,也是带了丫鬟的,而且因为是去当官的,林素管家生怕吴有为撑不起面子,那丫鬟虽然是在老董那里买下的不是那种心大的丫鬟,但也是挑的漂亮人儿。

  六个丫鬟各有各的姿色,漂亮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她们的气质都很好,因为都得了老爷的话,将来嫁出去做平头娘子,跟夫君举案齐眉,自然心情好,气质这东西后天培养一下,也似模似样。

  这六个丫鬟都打扮的一样:身穿一一件莲青色花素绫直领琵琶襟变色长袍,逶迤拖地羽蓝色绣百蝶穿花纹长裙,身披金枝线叶花软毛披肩。

  柔软的长发,头绾成别致随云髻,墨色云鬓里插着洒花长命富贵荆枝笄,肤如凝脂的手上戴着一个银丝绞花纹手镯,腰系黄色花卉纹样绣金缎面束腰,上面挂着一个绣着白玉兰花的小香袋,脚上穿的是撒花蝴蝶鞋子,走动之间,轻如云意,满室生辉。

  尤其是六个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