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67
作者:初吻江湖      更新:2021-02-02 02:16      字数:2496
  能保存了?”宪宗皇帝问:“一定要油炸过后才能长时间保存?”

  吴有为听了之后,知道关键在油上,于是又想到了一种食物:“挂面,也行!”

  万通疑惑的看着吴有为,虽然没出声询问,但是已经表明了态度。

  “挂面?”宪宗皇帝同样没听说过挂面。

  吴有为一噎:“你们不知道?”

  宪宗皇帝摇了摇头:“不知道。

  华人喜欢吃面食,尤其在北方,方便面、挂面等大行其道。

  吴有为记得以前看历史的时候,远在唐代,就已经在食用这种“快餐”了。据专门门从事敦煌饮食研究的高启安博士说:“检阅敦煌文献发现,远在唐代就出现了挂面,当时叫做“须面“。

  于是就问他们:“那可知道须面?龙须面?”

  “龙须面知道啊!”宪宗皇帝道:“每年朕的寿诞日,都会做龙须面给朕吃。”

  吴有为干笑一下:“臣在家也吃寿面。

  只是他太小,一般不是整寿都不过的,而且他的生日是十月二十二,正是万物萧索,要冷不冷的时候。

  家里不会庆祝,因为据说寿辰庆祝的太早,会被阎罗王记在账上,所以古代人都是五十岁之后才开始庆祝整寿,平时都是偷着自家人聚在一起过个生日就行了。

  六十岁七十岁才大贺一把,等到八十岁了,不止是自家人全村人,甚至连此地的一方父母官都会来贺寿。

  “可是龙须....不都是现做的么?”万通想不明白了。

  吴有为就知道他们说的不是一个面条!

  没办法,吴有为只好编纂了一个故事:“相传古时,军卒和百姓不分酷暑严寒日夜苦干,家人为使亲人能吃上面条,便把擀好切细的面条挂在竹竿,上晒干捆把,连同调好的酸汤送到工地,让亲人在劳动之余,下锅煮熟,入酸汤食之。这种吃法既能充饥又能解渴,被誉为上等慰劳饭食。后来有人将晒面条改进为手工挂面,在酸汤中加入漂稍’(鸡蛋煎饼、嫩韭菜、白菜心切碎即成),就成了如今在民间及宴会上广为流传的酸汤挂面。

  而挂面由制面粉制成,不含防腐剂及添加剂,营养成份得到了有效保留。挂面之所以可以长期存放,是因为它通过干燥脱水的过程,没有水分,保存时间自然长。

  而且挂面也可以用玉米粉做,玉米挂面,也很能保存,起码二年之内,不会坏掉。

  同样的特点就是没有水分,保存时间长,只要阴凉干燥的地方,就能放一二年,这一点,跟北边的环境特别符合。

  宪宗皇帝立刻就注意到了一点:“你说的食物,都是没有水分或者水分很少,是跟水分有关系么?”

  “有。”吴有为点头。

  然后又跟皇帝说了环境、空气、水分等对食物的影响,这一说,就说到了御膳结束,喝了消食茶,也才说完。

  “今日,朕,有所得!”宪宗皇帝总结道:“朕自诩天子,有无数大臣辅佐,有学士不断讲课,可还有不少东西是朕不知道的,尤其是就在朕的身边,朕都不知道。”

  果然,说完了,怀恩太监也回来了。

  ‘皇爷,不是您孤陋寡闻,而是这事儿太小,小到要不是奴婢去问,那回回厨子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他们都习惯了,这东西在他们那里,人尽皆知。”怀恩太监走过来笑道“可咱们大明地大物博,根本看不上他们那点吃食,也就给您和后宫各位主子尝个新鲜,要不是每年哈密卫的人来朝贡,给他们做馕吃,那回回厨子早就不能在御膳房待下

  去了。

  回回厨子自己一家人都是哈密卫土生土长的,不过当年是被带来献给先帝当大厨的,于是就在京城落户了。

  他们做饭都很有特点,喜欢馕,喜欢喝茶,喜欢吃牛羊肉,但是一口猪肉都不吃!

  鸡鸭鹅的倒是无所谓,就是吃不得猪肉。

  “是啊!”宪宗皇帝站起来走了两步:“今日朕很高兴,长见识了,忠明,你带吴侍读出去吧,今日不必回来执勤了,好好休息休息。

  “是,皇上。”万通拉着吴有为跟宪宗皇帝告退之后,俩人身后跟着几个送他们出去的小太监,将他们送出了这座宫殿的大门。

  俩人一路并肩,走着出皇宫。

  “今天你说的那些,我以前怎么没听过?”万通好奇的问吴有为:“也是你们那里的?”

  “是啊!”吴有为点头:“在我们那里,挂面都泛滥成灾了,随便一.....杂货铺子都有的卖,一一捆捆,粗的细的都有,回家烧开水,煮开了下面条,放上一把青菜一个鸡蛋切块火腿肠、哦,就是跟腊肠似的那个东西,然后煮熟就能吃了,很简单的一顿饭。”

  “真好啊!”万通至今对吴有为所描述的那个世界都很新奇:“那你们那里的军队也这么吃饭吗?”

  “有的时候是,但是因为部队,哦,就是军队,是要保家卫国的,所以他们的吃食,上更讲究,我说的那是平民小老百姓才这么吃,军中因为要保证年轻人的体力和营养吃的更讲究,每天早上都有鲜奶喝一喝,大肉包子之类的,中午有菜有肉,晚上也不含糊,不过我没当过兵,不知道具体情况,听有当过兵的人说,他们那里每天的标准是一盒牛奶,一个苹果或者两个梨子等水果,两荤两素,主食不是米饭就是馒头,早餐则是肉包子....

  吴有为尽量回想现代军事节目里说的那些事情,军中普通标准也就这样,但是特种营的标准好像更高?

  “这哪儿,是当兵的呀?这是当老爷的吧?”万通搓着牙花子:“怪不得你们那里平安无事呢。”

  “能平安无事,也是几代人打下来的太平江山。”吴有为提醒他:“别忘了我说过的,抗战和解放,两个战争就差点将中原大地打残。”

  “我们一起努力,我大明绝对不能被异族断掉!”不得不说,万通还是个爱国青年,呃,中年?他都三十了。

  “只要大家不要偏科,文武并进,就行!”吴有为道:“如今文官还好,再过个百八十年的,文官将成为大明实质上的掌权者,就连皇帝,都要受到他们的管。”

  “武将想出头,何其艰难。”万通道:“你给我的那些东西,我献给了皇上,皇上找了英国公去管理团营,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总会好起来的。”吴有为道:“你看,我这不就保住了皇次子的命么。”

  他总会一点一点的改变大明,等他百八十岁的时候,嘿嘿嘿,咋也能改变一些了吧?

  俩人一路走出了皇宫,就分开了,万通去北镇抚司办差,吴有为则要回到翰林院。

  到了翰林院,吴有为发现气氛不太对,大家都对他态度不对!

  而作为翰林院士的尹直,